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99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能窗下限对三维PET图像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能窗下限对三维PET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1.模型实验。在9个直径各异的圆柱塑料管灌注放射性浓度为121kBq/ml的^18F.脱氧葡萄糖(FDG),形成热灶;在本底区灌注12.1kBq/ml的^18F-FDG水溶液形成背景区,热灶和背景区的放射性浓度比为10:1。固定发射扫描的能窗上限(ULD)为650keV,能窗下限(LLD)分别设置为350,400及450keV,每次发射采集5min,扫描间隔1h,共12次,OSEM迭代算法重建图像。计算各热灶的对比度和信噪比。2.分别对脑、心脏及中上腹部(LLD:420keV)进行各模型实验条件(或类似条件)的显像。结果1.模型实验结果。面积大小不一热灶的对比度均随采集LLD的升高而增加,而信噪比几乎保持不变。2.临床结果。①脑胶质瘤放疗术后:450keV LLD时PET图像的分辨效果优于350keV,噪声也相对较低,易得出卫星灶的占位诊断。②陈旧性心肌梗死:400keV LLD时PET图像明显比在350keV时清晰。③中上腹部显像:420keV LLD时PET显像示腹主动脉的腔和壁分辨清楚,而350keV则不能。结论适当提高LLD可提高图像的对比度,减少噪声,对提高图像质量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不同图像重建条件对^18F—FDG PET脑显像统计参数图(SPM)处理结果的影响。方法对6名健康受试者分别实施真、假针刺条件下的^18F-FDG PET脑显像。分别用4种重建条件进行图像重建。对每一重建结果均用SPM软件进行对齐、归一化及平滑处理,并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 (1)SPM校正多重比较(P校正〈0.05)的统计学处理示,4种条件的重建结果中无一像素超阈值激活;(2)SPM未校正多重比较(P未校正〈0.001)的统计学处理示,4种重建条件的SPM结果不一致。2种重建算法(滤波反投影法和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迭代法)间差异最明显,不仅激活的像素总数及区域个数有差异,激活区的空间位置也大多不一致。结论 PET图像重建条件对SPM未校正多重比较的统计学处理结果有影响,下结论要慎重。  相似文献   
33.
用Meta分析法评价FDG PET显像诊断肺单发结节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Meta分析法综合评价^18F-脱氧葡萄糖(FDG)PET显像鉴别诊断肺单发结节(SPNs)良恶性的价值。方法搜索Medline数据库,检索用^18F-FDG PET显像诊断SPNs的文献,摘录相关数据;根据Cochrane工作组推荐的诊断试验的评价标准进行文献的质量方法学评估。数据分析用Sigmaplot软件绘制summary ROC(SROC),用Cochrane工作组的Revman软件进行Meta分析,得到合并的似然比(OR),用非配对t检验比较目视法和半定量法鉴别诊断SPNs的价值。结果共检索到文献14篇,文献质量水平为a和b级。仅用半定量法可绘制S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91。合并后目视法和半定量法OR值分别为39.05和26.97,差异有显著性(P=0.042),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96%,81%和90%,86%,差异均无显著性(P分别为0.051和0.738)。结论入选文献均有较高的质量水平。SROC显示半定量法诊断SPNs有较高的准确性。^18F-FDG PET显像在SPNs的诊断中有利于阳性病例的检出。  相似文献   
34.
肺细支气管肺泡癌对FDG的摄取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肺细支气管肺泡癌对18氟脱氧葡萄糖(FDG)的摄取特点.方法对1998年12月至2002年4月间22例肺细支气管肺泡癌病人的FDG-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PET)检查资料进行分析,测取病变组织的最大与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ax与SUVmean)及正常肺组织的标准摄取值(SUVlung).所有病人的病变均手术切除明确诊断.结果 22例病人中,细支气管肺泡癌组织的FDG摄取均高于相应的正常肺组织(P<0.001).SUVmax、SUVmean和SUVlung分别为2.99±1.35、2.28±1.05和0.38±0.09.细支气管肺泡癌SUV与肿瘤大小正相关(P<0.005).14例(63.6%)SUVmean与9例(40.9%)SUVmax低于2.5.结论肺细支气管肺泡癌组织的FDG摄取高于正常肺组织,但是许多细支气管肺泡癌SUV低于2.5,造成了FDG-PET检查中的假阴性.  相似文献   
35.
PET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与CT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术前应用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PET)、CT对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28例胃癌患者术前行PET全身显像,23例行CT检查,将以上结果和病理分期对照。结果:PET和CT对胃癌局部病灶的显示率分别为92.9%和82.6%,PET对淋巴结的检测准确性(87.5%)高于CT(61.9%)。PET检测出8例远处转移患者,CT漏诊3例。结论:PET相对于CT能更准确检测原发和复发胃癌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灶,对胃癌的临床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6.
目的 研究固相柱水解和氢离子交换柱(IC-H)中和法自动化合成2-18F-β-D-脱氧葡萄糖(18F-FDG)的方法, 并分析合成过程中的放射性损失。方法 经可调节的风浴加热反应管, 分两次共沸除体系中的水,加入前体2-三氟甲基磺酰基-β-D-甘露糖,亲核反应270 s,风浴冷却,用水将18F-FDG-OAc4中间体负压转移到Sep-Pak C18固相水解柱上,冲洗C18柱;NaOH慢慢加入到C18柱床上, 室温下反应;将18F-FDG转移, 经IC-H柱、Al2O3柱、C18柱纯化后收集于产品瓶。结果 合成18F-FDG全过程只需22 min,不校正合成效率(EOS)为(66.9±4.0)% (n=15),产品pH值为6.0左右,经TLC检测,放射性化学纯度>98%。废液,IC-H柱、Al2O3柱、C18纯化柱,C18水解柱,无菌滤膜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放射性损失。结论 固相柱水解和IC-H柱中和法自动化合成18F-FDG,方法简单高效。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针刺百会、曲鬓穴对大脑运动功能区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Talairach大脑立体定位法,运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观察运动状态下正常人和脑卒中患者电针前后大脑细胞葡萄糖代谢的变化。结果正常人针刺后双侧大脑顶上小叶、楔前叶葡萄糖代谢增高,以左侧大脑为主;患者双侧第一躯体运动皮质区、运动前区及顶上小叶和健侧的补充运动区发生了明显的代谢功能改变,表现为糖代谢增高的区域集中于健侧,代谢减低集中于病灶侧。结论针刺百会与曲鬓穴可以改变大脑双侧有关运动区域的代谢,从而可能诱导与运动相关的某些区域神经组织兴奋,补偿或协助受损的神经网络,促进运动功能的重建。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统计参数图(SPM)分析方法在Alzheimer病(AD)PET成像中的作用。方法:利用^18F-FDG PET成像方法分别对11例AD及12例对照者进行PET脑显像,采用SPM方法进行分析,总结AD的成像特点。结果:SPM分析方法显示,AD患者两侧大脑皮层顶叶、颞叶、额叶及后扣带回等部位葡萄糖代谢明显降低,左、右不对称。而两侧皮层下基底节区等结构代谢不受影响。结论:SPM方法能够客观准确显示出AD患者脑代谢降低部位,为康复治疗的脑功能研究提供一种实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39.
目的 研究PET技术评价中药复智散(FZS)治疗自然老化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疗效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中药FZS治疗10只AD大鼠模型30d后,通过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行为学改变;另10只AD大鼠以蒸馏水连续30d灌胃,作为对照组,10只正常成年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所有大鼠分别行18F-脱氧葡萄糖(FDG)、2-(4'-N-11C-甲胺基苯)-6-羟基苯并噻唑(PIB)PET脑显像,并取脑组织样本行HE染色、β淀粉样蛋白(AB)免疫荧光、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免疫荧光和神经元核心抗原(NeuN)免疫荧光染色。采用SPSS13.0软件对行为学测试结果行配对t检验。结果FZS治疗后AD大鼠行为学较AD对照组有明显改善,药物治疗组AD大鼠潜伏期[(32.5±10.8)s]明显短于AD对照组[(102.6±8.8)s](t=15.7987,P=0.000t),PET显像显示治疗后AD大鼠脑内葡萄糖代谢有所改善,而淀粉样物质的显像未见明显好转,该结果与病理结果一致。结论PET显像可作为在体评价AD疗效的一种手段;中药FZS可以通过增加神经细胞的增殖和存活而改善老年大鼠的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脑葡糖糖代谢改变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95例未经治疗的体部NHL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脑部~(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图像,通过统计参数图(SPM)软件在一定显著性水平(P0.001)和体素阈值(K=125体素)下分析NHL患者与60例健康体检者、以及14例60岁和81例≤60岁NHL患者脑部葡萄糖代谢改变的特征和脑区分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HL患者未发现代谢增高的脑区,但存在多个脑区的葡萄糖代谢减低,减低区主要位于部分双侧枕叶、左侧额下回、双侧中央前回,且左侧葡萄糖代谢减低区域的范围较右侧更广泛。60岁NHL组和≤60岁NHL组相比,60岁NHL患者脑部葡萄糖代谢出现减低区和增高区,减低区主要存在于双侧额叶,增高区主要存在于双侧小脑。结论 NHL患者脑葡糖糖代谢减低并非全脑性分布,而是以区域性葡萄糖代谢减低为特征,涉及脑区可能与患者的精神情感功能及免疫改变有关。60岁NHL患者葡萄糖代谢减低区域更广泛,可能与脑老化改变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