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635篇
  免费   19092篇
  国内免费   13148篇
医药卫生   224875篇
  2024年   548篇
  2023年   2448篇
  2022年   5556篇
  2021年   8933篇
  2020年   7142篇
  2019年   5368篇
  2018年   5868篇
  2017年   6096篇
  2016年   5637篇
  2015年   9119篇
  2014年   11231篇
  2013年   11772篇
  2012年   17031篇
  2011年   18419篇
  2010年   14066篇
  2009年   11787篇
  2008年   13164篇
  2007年   12462篇
  2006年   11661篇
  2005年   9907篇
  2004年   7062篇
  2003年   6574篇
  2002年   5305篇
  2001年   4056篇
  2000年   3168篇
  1999年   2362篇
  1998年   1297篇
  1997年   1278篇
  1996年   1017篇
  1995年   909篇
  1994年   703篇
  1993年   427篇
  1992年   435篇
  1991年   359篇
  1990年   323篇
  1989年   246篇
  1988年   215篇
  1987年   198篇
  1986年   151篇
  1985年   115篇
  1984年   58篇
  1983年   46篇
  1982年   36篇
  1981年   40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43篇
  1977年   19篇
  1976年   17篇
  1974年   22篇
  1973年   2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91.
I liac artery rupture is a rare complication of post-stenting angioplasty and can lead to massive life-threatening haemorrhage. Conventional surgery can not repair the damaged vessel easily and may cause substantial blood loss and high operativ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 report our experience with a self-expanding covered endoprosthesis for endovascular repair of the rupture of an iliac artery caused by stenting angioplasty.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建立简单、有效而稳定的大鼠肝脏Kupffer细胞分离、纯化的实验方法。方法①大鼠肝脏的胶原酶离体灌注;②Percoll液不连续梯度离心分离Kupffer细胞;③选择性贴壁纯化Kupffer细胞;④吞噬墨汁实验、DAB染色,光镜、电镜下观察鉴定Kupffer细胞。结果最终获得的大鼠肝脏Kupffer细胞活性〉90%,纯度为95%,光镜下Kupffer细胞具有较强的贴壁及吞噬碳粒能力,DAB染色呈黄色煎蛋样结构;新分离的Kupffer细胞呈圆形,形态大小一致;2d后,细胞发生伸展,呈多角形或星形。电镜下观察可见典型特点:有伪足及杯口状改变,有丰富的溶酶体和吞噬体。结论本实验建立的大鼠肝脏Kupffer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效果稳定,同时培养的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性状。  相似文献   
993.
重睑成形术同期横切深部固定矫治内眦赘皮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探讨一种与重睑成形术同时进行的简单有效的内眦赘皮的矫正方法。方法:行重睑成形术同时,利用横行切开萨眦赘皮,并深部固定内眦点以矫正内眦赘皮。结果:2002年2月至2006年12月,应用本法共矫治内眦赘皮患者79例,71例彩得完整随访,除1例内眦赘皮复发外,其余均获得满意效果,术后1个月复查,4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内眦部瘢痕增生,3个月~1年瘢痕增生消失。结论:本方法术前设计简单,操作灵活,手术效果好,术后瘢痕不明显。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膀胱出口梗阻(BOO)后逼尿肌收缩蛋白表达和膀胱重量的改变及意义。方法BOO组病人16例,筛选条件为入院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并经尿动力学压力-流率检查证实为高压低流型;对照组5例,为外伤等情况入院并排除有下尿路梗阻病史者。BOO组所有病例均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术前B超检查测定膀胱重量和前列腺内外径比值,术中切取膀胱上壁组织2cm×1cm×1cm大小,标本行RT-PCR反应,检测膀胱逼尿肌中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mRNA的表达,并比较其与膀胱重量间的线性相关性。结果BOO组与对照组膀胱重量分别为(92.15±34.89)g和(56.08±20.35)g,(P<0.05);前列腺内外径比值分别为(0.57±0.16)和(0.18±0.06),(P<0.01);与对照组相比,BOO组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mRNA的表达量均有显著增加,分别为(40.32±59.67)×106和(6.59±5.62)×106,(P值均<0.01);且两者表达量与膀胱重量之间均有明显线性正相关性(P<0.05)。结论逼尿肌中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的表达与膀胱逼尿肌的功能状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5.
乳管内窥镜对乳腺导管内病变的诊断和治疗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乳管内窥镜(FDS)对乳腺导管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2年来FDS检查的548例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48例乳头溢液病例中,FDS下诊断为乳管炎59例(10.8%),乳腺导管扩张症117例(21.4%),乳腺导管扩张合并乳管炎185例(33.4%),乳管内乳头状瘤159例(29.0%),乳管内乳头状瘤病12例(2.2%),乳腺癌16例(2.9%)。135例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其中91例在FDS定位下行肿瘤切除或区段切除手术(甲组),44例按常规经溢液乳管内注射染料美蓝后再行选择性区段切除(乙组)。甲组术后FDS诊断符合率97.8%(89/91)明显高于乙组的86.4%(38/44)(χ2=6.96,P=0.008)。结论FDS不仅是诊断乳腺导管内病变的可靠方法,而且可以帮助手术中定位切除乳腺导管内新生物。FDS定位下手术能够避免盲目性,为病灶的切除提供可靠的帮助。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总结局部手法按摩用于扩张皮瓣的初步经验。方法自2006年至2007年,我们将手法按摩用于扩张器置入预扩张皮瓣患者21例(35个扩张器)。采用预定的按摩手法,对置入扩张器的皮瓣进行适当按摩。结果本组21例患者,1例因感染取出扩张器,余20例效果满意。与以往未经手法按摩扩张器置入术比较,注水速度明显增快,扩张周期明显缩短。结论局部手法按摩用于扩张皮瓣,安全可靠,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7.
颈椎脊髓损伤早期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脊髓损伤早期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2005年12月63例颈椎脊髓损伤早期死亡病例的一般状况、受伤原因、受伤至入院时间、脊柱损伤节段、脊髓损伤严重程度、合并伤、颈椎脊髓损伤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法、过程及结果,总结其早期死亡的原因。结果本组49例因呼吸衰竭死亡,8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2例因癫痫发作导致急性呼吸、循环衰竭死亡,2例因多发伤导致肺部感染及感染性休克死亡,2例因上消化道大出血导致出血性休克死亡。结论呼吸衰竭为颈椎脊髓损伤早期死亡的首要原因,其与脊髓损伤节段及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研究腹腔动脉的解剖特点,旨在指导介入治疗。方法:随机选择150例行多层螺旋CT肝脏三期扫描的患者,选择5.0mm×2.5mm的扫描参数,行层厚3.0mm间隔1.5mm的轴面重建,采用容积再现(VR)后处理方法。结果:腹腔动脉开口位于T12中部~L1上部平面128例占85.3%。腹腔动脉与腹主动脉的下夹角呈锐角占86.7%,呈钝角占13.3%。由腹腔动脉干分为胃左、脾及肝总动脉三支者占92%,发现8%有正常变异。肝固有动脉走行与肝总动脉呈钝角占88.4%,呈锐角占11.6%。胃十二指肠动脉与肝总动脉呈钝角占71%,呈锐角占29%。脾动脉形态常见为上弧型、上升型、水平上升型、水平型、下弧型、下弧上升型等,波浪型及回旋型少见占5.1%。结论:腹腔动脉CT解剖研究对介入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应用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marrowstromalcells,BMSCs)复合珊瑚构建组织工程化骨,修复犬下颌骨节段性缺损。方法体外扩增培养、成骨诱导犬BMSCs。将第二代细胞复合珊瑚后修复犬自体右侧3cm的下颌骨节段缺损(n=6);以单纯珊瑚植入缺损处为对照(n=6),术后12、32周分别通过影像学,大体形态观察,组织学和生物力学的方法检测骨缺损的修复效果。结果成骨诱导的BMSCs在珊瑚支架上生长良好。X线片显示12周时实验组骨痂较多,对照组材料明显吸收;32周时CT、X线片和大体观察显示术后实验组骨愈合良好,对照组为骨不连;骨密度检测示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组织学示实验组有较多成熟骨呈骨性愈合,对照组为纤维性愈合;生物力学测试实验组与正常下颌骨力学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成骨诱导BMSCs复合珊瑚形成的组织工程化骨可修复犬下颌骨节段缺损。  相似文献   
1000.
β-连环素基因在乳腺增生及癌组织中表达和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检测β-连环素基因在乳腺增生及癌组织中的表达和突变情况,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PCR-SSCP检测42例乳腺癌组织、15例乳腺单纯性增生组织及15例乳腺非典型增生组织中β-连环素基因的表达及突变情况。结果乳腺单纯性增生组织中β-连环素表达正常,异常表达率为0。乳腺非典型增生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中β-连环素表达出现异质性,异常表达率分别为26.7%(4/15)和59.5%(25/42),明显高于单纯性增生组织(P<0.05),且前两者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单纯性增生、非典型增生和癌组织中均未发现β-连环素基因外显子3的突变。结论β-连环素异常表达在人乳腺癌发生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但β-连环素基因突变并不是该蛋白异常表达的原因,需要进一步研究该蛋白异常表达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