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6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随着引入的金属阳离子M^+半径的增加,Ca2S3-2MCl玻璃的成玻性逐渐变好。通过采用改变配料质量和淬冷速率的方法成功获得了均匀的Ca2S3-2MCl(M=T1,Rb,Cs)玻璃样品。根据化学序的微结构模型,通过把Ca2S3-2MCl玻璃的微结构考虑成金属阳离子以氯原子为最近邻配位均匀分散于桥式单元[Ca2S4/2Cl2]^2-、类乙烷单元[S3Ca-CaS3]等所组成的玻璃网络中,成功地阐释了Ca2S3-2MCl玻璃的拉曼谱随金属阳离子变化的演变。  相似文献   
12.
用熔融冷却法制备均匀的(1-x)As_2S_3-CdI_2(x=0.015,0.035,0.05)二元体系玻璃,并进行了XRD,DSC&TG综合热分析及激光拉曼光谱分析。随着x的增加,玻璃转变温度略有下降。推测其结构为:离散的Asl_3和Cd-S原子簇均匀地弥散于由硫桥连接的[AsS_(3/2)]单元构成的玻璃网络中。  相似文献   
13.
用脉冲激光沉积(pulsed laser deposition,PLD)法在玻璃基片上沉积了组分为80GeS2-15Ga2S3-5CdS的硫系非晶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分光光度计、扫描电镜、场发射扫描电镜、Raman光谱等研究了薄膜的性能和结构.对薄膜进行紫外脉冲激光极化,采用Maker条纹法测试薄膜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second harmonic generation,SHG).结果表明:获得的硫系GeS2-Ga2S3-CdS非晶薄膜表面光滑平整、厚度约为8000m、透过率高达78%,与靶材相比,薄膜中的缺陷较多.在紫外脉冲激光极化的薄膜中观察到了明显的SHG,强度约为参考石英单晶的两倍.  相似文献   
14.
利用传统的融熔-淬冷技术制备了70GeS2-15Ga2S3-15Ag2S硫系玻璃,并通过析晶处理成功地制得了含优异非线性光学晶体AgGaGeS4的硫系微晶玻璃。线性光学性能和维氏硬度研究表明该材料适于作为中红外光学材料应用。麦克条纹测试(Maker fringe)表明该微晶玻璃有着良好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能。该硫系微晶玻璃是一种新型的中红外光学频率变换用候选材料。  相似文献   
15.
随着引入的金属阳离子M+半径的增加,Ca2S3-2MCl玻璃的成玻性逐渐变好。通过采用改变配料质量和淬冷速率的方法成功获得了均匀的Ca2S3-2MCl(M=Tl,Rb,Cs)玻璃样品。根据化学序的微结构模型,通过把Ca2S3-2MCl玻璃的微结构考虑成金属阳离子以氯原子为最近邻配位均匀分散于桥式单元[Ca2S4/2Cl2]2-、类乙烷单元[S3Ca-CaS3]等所组成的玻璃网络中,成功地阐释了Ca2S3-2MCl玻璃的拉曼谱随金属阳离子变化的演变。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ZnO·Al2O3·nSiO2玻璃抗裂纹萌生能力(CR)随SiO2含量变化的演化规律,制备了一系列不同n值(n=2,2.35,2.5,2.65,3,3.5)的样品。基于CR和结构表征发现,CR随着n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反常演化,并于n=2.5时出现极值(31.1 N)。这是源于随着n增大:(1)原子堆积份数逐渐减小,可致密化体积逐渐增加,从而导致CR逐步提高;(2)Al—O多面体结构单元含量逐步减少,导致CR逐步下降;(3)考虑到相界面对裂纹生长的强阻挡能力,中程异构分相(富Al和富Si相)致相界面数量呈先增多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导致CR产生类似的非单调演化。上述三个因素的竞争和协同作用是该体系中CR呈反常演化的结构起源,但考虑到极值点附近较小的组分变化,中程异构致相界面数量随n增加呈现的非单调演变才应是CR呈反常演化的主要结构根源。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准二元铝硅玻璃硬度和抗碎裂性随组分变化的结构起源,采用激光加热气动悬浮技术,制备了组分为xAl2O3·(100–x)SiO2(30≤x≤63,摩尔分数)的系列玻璃样品.利用显微维氏硬度仪对玻璃的硬度、抗碎裂性进行了详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Al2O3含量增加,玻璃硬度逐渐升高,于x=63时硬度最大(8.94 GPa...  相似文献   
18.
翟延波  赵修建  陶海征 《硅酸盐学报》2004,32(11):1445-1448
运用传统的熔融淬冷技术制备了GeS2-Ga2S3-CdI2准三元系统玻璃样品,研究了该系统的玻璃形成区,并对其进行了XRD、综合热分析、密度和耐水性分析。结果表明:玻璃转变温度在300~370℃之间;密度在2.900~3.300g/cm^3之间;玻璃易潮解。玻璃的紫外和红外光谱研究表明:CdI2对GeS2-Ga2S3硫系玻璃的红外和紫外截止波长基本不产生影响,玻璃的光透过范围约为0.48~11.5μm。  相似文献   
19.
用熔融冷却法制备均匀的(1—x)As2S3—Cdl2(x=0.015,0.035,0.05)二元体系玻璃,并进行了XRD,DSC&TG综合热分析及激光拉曼光谱分析。随着x的增加,玻璃转变温度略有下降。推测其结构为:离散的AsI3和Cd—S原予簇均匀地弥散于由硫桥连接的[AsS3/2]单元构成的玻璃网络中。  相似文献   
20.
玻璃动力学强弱性指数m值的主要评测方法有两种:通过玻璃转变温度附近黏温关系测试直接获得mvis值;基于量热分析,根据不同升温速率获得假想温度,并假定玻璃转变温度范围内假想温度Tf符合Arrhenius关系,通过理论推导间接获得mDSC值。由于玻璃转变温度范围内假想温度Tf和黏度的关系实际上并非严格遵循Arrhenius关系,因此mDSC和mvis之间存在偏差。以系列商用硫系玻璃为例,通过两种评测方法比较,建立了通过mDSC推算mvis的经验公式,实现了准确、快速的评测硫系玻璃动力学强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