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46篇
  免费   8771篇
  国内免费   6290篇
数理化   68207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973篇
  2022年   1144篇
  2021年   1635篇
  2020年   2021篇
  2019年   1925篇
  2018年   1661篇
  2017年   1580篇
  2016年   2442篇
  2015年   2375篇
  2014年   2899篇
  2013年   3769篇
  2012年   4609篇
  2011年   4888篇
  2010年   3383篇
  2009年   3204篇
  2008年   3555篇
  2007年   3139篇
  2006年   3045篇
  2005年   2531篇
  2004年   2026篇
  2003年   1733篇
  2002年   1728篇
  2001年   1293篇
  2000年   1266篇
  1999年   1183篇
  1998年   993篇
  1997年   923篇
  1996年   936篇
  1995年   840篇
  1994年   710篇
  1993年   594篇
  1992年   569篇
  1991年   450篇
  1990年   416篇
  1989年   328篇
  1988年   278篇
  1987年   226篇
  1986年   211篇
  1985年   207篇
  1984年   132篇
  1983年   91篇
  1982年   78篇
  1981年   54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16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1年   3篇
  195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01.
铝互连线的电迁移问题及超深亚微米技术下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文杰  易万兵  吴瑾 《物理学报》2006,55(10):5424-5434
铝互连线的电迁移问题历来是微电子产业的研究热点,其面临的电迁移可靠性挑战也是芯片制造业最持久和最重要的挑战之一.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超深亚微米(特征尺寸≤0.18 μm)铝互连技术面临了更加复杂的电迁移可靠性问题.从电迁移理论出发,分析概括了铝互连电迁移问题的研究方法,总结了上世纪至今关于铝互连电迁移问题的主要经验;最后结合已知的结论和目前芯片制造业现状,分析了当前超深亚微米铝互连线电迁移可靠性挑战的原因和表现形式,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总方向. 关键词: 电迁移 铝互连 微结构  相似文献   
102.
利用一发散点光源和一束倾斜平行光制作出在两个垂直方向上具有不同焦距的变形全息透镜,且用此全息元件实现了变形分数傅里叶变换。变形全息透镜两个方向上的焦距随全息记录条件和再现条件而变化,分析了用这种全息透镜实现变形分数傅里叶变换的条件。实验表明,用该元件能够方便地实现任意级次的变形分数傅里叶变换。  相似文献   
103.

A two-dimensional, nonlinear, compressible, diabatic, nonhydrostatic photochemical-dynamical gravity wave model has been advanced. The model includes diabetic process produced by photochemistry and the effect of gravity wave on atmospheric chemical species. In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the pseudospectral method is used. The finite difference approximations are used in vertical direction z and time t. The FICE method is used to solve the model. The model results on small amplitude fluctuation are very close to those of linear theory, which demonstrates the correctness of the model.

  相似文献   
104.
许多实验对用CsI(Tl)闪烁晶体作为探测器来寻找和探测暗物质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本工作利用8MeV单能中子轰击CsI(Tl)晶体探测器来研究Cs核和I核的QuenchingFactor.在数据处理中,运用脉冲形状甄别(PSD)方法来分辨反冲核信号和本底信号.实验结果表明,在7keV到132keV的能区中,Quench ingFactor随着反冲核能量的减少而增加.在探测暗物质的实验中,这一性质对于CsI(Tl)晶体探测器获得较低的能量阈值是很有利的.  相似文献   
105.
Free-standing and supported hydrogenated amorphous carbon films (a:C–H) were prepared upon pyrolysis of the polymer formed by ethanolamine (EA) and citric acid (CA), under an ambient atmosphere at 300 °C. EA facilitates the formation of the macroscopic films, while CA is essential for obtaining the a:C–H microstructure, which comprises a mixture of sp2 and sp3 carbon. Received: 29 May 2001 / Accepted: 17 August 2001 / Published online: 20 December 2001  相似文献   
106.
迈克尔逊干涉仪中补偿板与干涉条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缺失补偿板的迈克尔逊干涉仪中的附加光程差,推出干涉条纹满足的方程式,并用计算机模拟了动镜移动过程中变化的干涉条纹,与实验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7.
科学和艺术     
许槑 《物理通报》2006,(10):56-58
科学与完美是不是一致的?科学家们是否有权使用完美这个词?至少,对于物理学家和数学家来说答案是肯定的“是”.2002年,温伯格(Steven Weinberg)写道:“近代物理学的一些重要方程式是科学知识的永久部分,甚至比它们较早出现的美丽大教堂还要经久不衰.”1960年代,狄拉克(Paul A.M.Dirac)有句名言:“完整的方程式之完美较之它们适合实验结果更为重要.”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费因曼(Richard P.Feynman)也坚信他提出的一项理论,即使该理论显得与实验数据有矛盾.1957年,他写道:“理论是优雅和完美的,重大事件是短暂的闪光.”  相似文献   
108.
In this paper, the dimension of the spaces of bivariate spline with degree less that 2r and smoothness order r on the Morgan-Scott triangulation is considered. The concept of the instability degree in the dimension of spaces of bivariate spline is presented. The results in the paper make us conjecture the instability degree in the dimension of spaces of bivariate spline is infinity.  相似文献   
109.
本文采用HNO3-H2O2对中药方剂煎煮液进行处理,拟定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试样中12个微量元素的方法,选择了仪器的最佳工作条件,考察了基本效应的影响。在选定条件下,12个微量元素的检出限为0.10-5.0ng/g,相对标准偏差为0.10%-9.5%(n=10),加标回收率为85%-103%。该方法简单、快速,已用于大量样品的检测,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0.
金属β-二酮化合物用于MOCVD法生长铁电氧化物薄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用于MOCVD法生长铁电氧化物薄膜的金属β-二酮化合物的制备、结构及性质进行了评述,对它们在生长铁电薄膜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对它们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