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4篇
数理化   7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麦芽酚及麦芽酚-3-O-β-D-葡萄糖甙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其万  黄唯平 《合成化学》2004,12(4):391-393,J004
以乙酰丙酮(1)为原料,经溴代、酯化反应得到3-苯甲酰氧基-2,4-戊二酮(2),2与甲酸乙酯缩合、脱水闭环、酯水解得麦芽酚(3),总收率50.4%。3与a一溴代四乙酰化葡萄糖(4)经糖甙化、脱乙酰基得麦芽酚-3-O-β-D-葡萄糖甙(5),收率60.8%,IR,^1H NMR和^13C NMR确证5的葡萄糖为β-构型。中间产物2无须纯化,可实现“一锅”反应合成3。  相似文献   
43.
SMAI法制备的Co/SiO2催化剂及La3+促进Co/SiO2催化剂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证明,钴基催化剂是非常有效的F-T合成催化剂. 由于钴基催化剂对形成长链烷烃具有高活性和高选择性,故它尤其适用于天然气间接转换为液态燃料和蜡的过程[1~5]. F-T合成用钴基催化剂由四个主要成分组成: 主金属(Co)、第二过渡金属、氧化物助剂(碱金属、稀土金属或过渡金属氧化物)及大比表面积氧化物载体(氧化硅或氧化铝)[5]. La对钴基催化剂的促进效果因其被加入到催化剂前体中的方式和顺序以及载体的性质和金属钴的状态等参数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为了评价La对Co/SiO2催化CO加氢作用的促进效果,本文对溶剂化金属原子浸渍法(SMAI)制备的Co/SiO2和Co/La-SiO2进行了对比研究. 在保持某些参数(如载体的性质和金属钴的价态等)不变的情况下,评价了La的助催化效果,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结果.  相似文献   
44.
本文以钛酸丁酯为前躯体,蔗糖为碳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水热法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不同含量碳修饰的TiO2纳米管光催化剂(C/TiO2NTs)。通过元素分析(EA)、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N2吸附-脱附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DRS)等手段对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分析。研究了C/TiO2NTs在紫外光及模拟日光条件下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溶液的活性,并讨论了焙烧温度和碳含量对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修饰催化剂中的TiO2为锐钛矿型,碳修饰后使TiO2光催化剂的禁带宽度变窄,在可见光区吸收增强,可有效提高TiO2在紫外和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活性,而且当焙烧温度为400℃,碳含量为0.90wt.%时,其光催化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45.
以水热处理方法得到的钛酸纳米管为载体,采用含有醋酸铜的功能化钛溶胶对其进行一步浸渍修饰,制备结构稳定的CuO修饰TiO2纳米管催化剂(CuO/TiO2NTs)。通过XRD(X-射线衍射)、TEM(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高倍透射电子显微镜)、XPS(X-射线光电子能谱)、BET(氮气吸附-脱附法)、TPD(程序升温脱附法)等表征材料的结构和性质,并研究其催化CO氧化的性能。研究表明:经过溶胶浸渍处理过程,不仅将功能化铜组分负载在纳米管上,而且纳米管载体的耐热性能明显提高;催化剂载体、铜钛原子比及焙烧温度对催化剂的活性有明显影响,且400℃焙烧的Cu/Ti原子比为1∶5的CuO/TiO2NTs的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46.
应用溶剂化金属原子浸渍法制备了四种不同比表面积树脂固载的Co-Ag双金属催化剂.X射线衍射(XRD)和磁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树脂比表面积的增大,具有相同金属含量的催化剂Co和Ag的颗粒减小,分散度增大,因而催化剂在二丙酮醇加氢以及燃料电池电极上氧还原的催化活性增大.  相似文献   
47.
48.
Three kinds of metal catalysts Ni/D_4, Ni-Mn/D_4, Ni-Mn-La/D_4, wrapped in organosilicon compound were prepared by metal vapor synthesis. Their feature was characterized with XRD, TEM, XPS, FMR and static magnetic measurement. The metal particle size in catalysts was less than 3.5 am. The results of XPS showed that the metals in the catalysts existed in zero and other valent state. Inner metal, as an organosilicon compound folded around the metal particle, was protected from oxidation. FMR and static magnetic measuremeat revealed that metal particles were spheroidal and of superparamagnetism. Of all the caralysts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Ni-Mn-La/D_4 was the highest in hydrogenating furfuraldehyde into furfuralcohol.  相似文献   
49.
金属蒸气法制备Ag/C燃料电池电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本世纪六十年代末 Timms 和 Skell发明金属蒸气合成技术以来,已有成千上万个化合物在金属原子反应器中诞生。近年来金属蒸气合成技术又在合成新材料方面显示出很有价值的应用前景。本文报道利用金属蒸气合成法制备 Ag/C 燃料电池电极的初步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50.
采用一价铜盐为催化剂、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在均相体系中催化3-氯-1-丁烯异构化生成1-氯-2-丁烯.考察了溶剂、反应温度、催化剂种类和加入量对反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的加入量对异构化反应有较大影响.在最优条件3-氯-1-丁烯1 mL,二甲基甲酰胺9 mL,CuCl 0.10 g,60℃反应5 h,产物和原料的浓度比为3.88 mmol L-1.采用在线红外光谱对反应过程进行监测,检测到有红外吸收峰在反应过程中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过程,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