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0篇
数理化   11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张月梅  郑长龙 《化学教育》2007,28(7):55-55,60
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知道分子之间是有一定间隙的,当50 mL酒精和50 mL水混合,总体积变为97.3 mL.  相似文献   
22.
刘瑞  郑长龙 《化学教育》2008,29(5):9-12
可错性是人的本性,同时也是科学的属性。个人视域中的科学探究充满了曲折、反复的试错过程。科学探究就其过程而言是以“试错”为本质特征的,主要表现为试探性、检验性和反复性。在科学探究中应重视和强调“假说-事例(证伪)-(更完善的)假说”的试错法。  相似文献   
23.
1问题提出实验探究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实验探究活动的质量和效益。面对同样一个实验情境,不同的学生可能提出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既可能存在数量上的差异,也可能存在质量上的差异。那么,问题数量与问题质量之间有没有相关性?是不是学生提出的问题越多,  相似文献   
24.
郑长龙  李艳梅 《化学教育》2007,28(9):11-14,30
从哲学本体论视角论述了化学科学经验传递机制,认为化学科学经验的课程化、教师化和学生化是化学科学经验传递的3个阶段,化学科学经验的学生化是化学课堂教学的最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25.
盖立春  苏翠萍  郑长龙 《化学教育》2007,28(9):46-47,54
教学方式对化学实验教学价值的实现程度有很大影响.在阐述教学方式的含义和类型的基础上,指出选择教学方式应遵循为三维目标服务、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学科交叉、实施STS教育和因地制宜等原则.  相似文献   
26.
孙磊  孙国辉  徐洁  郑长龙 《化学教育》2020,41(13):28-36
从化学键断裂方式对有机反应进行分类,将化学反应分为非极性反应和极性反应,引导学生通过电子云密度分布不均和电负性的不同构建由化学键异裂引起的极性反应的模型,总结极性反应中取代反应和以醛酮为代表的极性π键的加成反应模型。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基于模型重新认识教材中的已有反应;基于极性反应的模型,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碳碳键的形成反应,完成由已知到未知的迁移;最后,基于极性反应的模型和碳碳键的形成进行在有机合成方面的综合应用,目的是使学生形成对有机合成路线设计的整体认识,从而从本质上进一步认识有机反应,培养学生对有机反应认识的高阶思维。  相似文献   
27.
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和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和问题[日]绵拔邦言郑长龙译陈耀亭校(长春东北师大化学系130024)近几年,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课题,在报纸、杂志、单行本等各种信息媒体中广泛地传播着。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也是广为人知的。最...  相似文献   
28.
孙佳林  郑长龙 《化学教育》2018,39(13):44-49
按照时间脉络将我国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划分为4个主要阶段。第3个阶段是“拨乱反正”、快速发展期,伴随着“文革”结束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的教育事业迎来了发展的新时代。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围绕国家的中心工作,育人功能不断拓展,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了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师素质不断提高,实验教学理论也得到了发展。  相似文献   
29.
采用课堂观察和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FIAS),对新课程背景下"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应用"教学中新手与专家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新手和专家教师在课堂语言结构、教师倾向或风格、教师与学生情感气氛和课堂教学语言行为的组合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针对专家和新手教师语言行为的特征和差异,对新手教师语言行为的改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0.
树立“素养为本”评价观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化学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即时性评价具有一般教学功能如交流、诊断、反馈以及开展引导管理和推进教学进程,同时还具有素养功能如提供学生表现机会和激发学生反思。当前教师采用的即时性评价方式有无应式、简单式、肯定式、点评式、提升式和素养式等6种。在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情况和特点,考虑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的重要性程度及素养价值,选择适切的即时性评价方式,通过设计适切的学习任务和创设学生参与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实施高水平即时性评价,发挥即时性评价在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