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1篇
数理化   80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曲利本蓝-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显色反应及其分析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曲利本蓝 (TB)与硫酸卡那霉素 (KANA)和硫酸妥布霉素 (TOB)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pH 2 .0~ 7.0的条件下反应生成蓝色离子缔合物。其最大显色波长位于 680nm(TOB)和 686nm(KANA) ,线性范围分别是 0~ 1 1 .0 μg mL(TOB)和0~ 1 3.0 μg mL(KANA) ,摩尔吸光系数 (ε)分别为 5 .32× 1 0 3(TOB)和 3.64× 1 0 3(KANA)L·mol-1·cm-1;最大褪色波长位于 5 88nm(TOB)和 5 90nm(KANA) ,线性范围均为 0~ 1 1 .0 μg mL ,摩尔吸光系数 (ε)分别为 1 .84× 1 0 4 (TOB)和 1 .1 1× 1 0 4(KANA)L·mol-1·cm-1。当用双波长叠加法时 ,ε值分别为 2 .37× 1 0 4 (TOB)和1 47× 1 0 4 (KANA)L·mol-1·cm-1。探讨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及主要的分析化学性质。该方法用于市售药物中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42.
在pH 5.9 NaAc-HAc的缓冲溶液中,法莫替丁(FMTD)与Hg(II)形成五元环螯合阳离子([Hg(FMTD)]2+),再进一步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L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S)反应形成1: 1: 2的三元混配物([Hg(FMTD)(AS)2]). 此时,引起体系共振瑞利散射(RRS)、二级散射(SOS)和倍频散射(FDS)的显著增强. 最大的散射波长位于345~352 nm (RRS法)、544 nm (SOS法) 和352 nm (FDS法),3种散射强度(?I)的顺序均为SLS>SDS>SDBS,在一定范围内?I与FMTD的浓度成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3~3.9 ng/mL (RRS法)、14.6 ~ 16.3 ng/mL (SOS法)和7.0 ~ 8.5 ng/mL (FDS法). 据此提出了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快速准确测定FMTD的光散射新方法. 适用于注射液、血清和尿样中FMTD含量的测定. 文中探讨了[Hg(FMTD)(AS)2]的形成对吸收和RRS光谱的影响及引起RRS增强的原因.  相似文献   
43.
在pH3-4.5的HAc-Ac-酸性介质中,维多利亚蓝B与透明质酸钠作用形成结合产物时将导致溶液共振瑞利散射(RRS)大大增强并产生新的RRS光谱,其最大散射峰位于285.5nm处。透明质酸钠在0-5mg/L范围内与RRS强度成正比。据此,建立了一种新的测定透明质酸钠的分析法。该法具有高灵敏度,对透明质酸钠的检出限(3σ)为14.9μg/L;选择性也较好。应用于润舒氯霉素滴眼液和润洁滴眼露中透明质酸钠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4.
刘健  刘忠芳  胡小莉  孔玲  刘绍璞 《化学学报》2010,68(12):1210-1216
在pH 1.8~2.5的Britton-Robinson (BR)缓冲介质中, 硫酸软骨素A (CSA)的硫酸酯基离解而以带多个负电荷的大阴离子存在, 而人血清白蛋白(HSA)、牛血清白蛋白(BSA)、糜蛋白酶(Chy)、溶菌酶(Lyso)和α-淀粉酶(α-Amy)等蛋白质处于其等电点(pI)之下, 则是带多个正电荷的大阳离子, 两者可借静电引力、氢键作用、疏水作用而结合形成复合物. 此时将引起共振瑞利散射(RRS)和二级散射(SOS)、倍频散射(FDS)等共振非线性散射(RNLS)的显著增强并出现新的散射光谱. 3种散射的散射增强(ΔIRRS, ΔISOS和ΔIFDS)均在一定范围内与蛋白质的浓度成正比, 方法具有高灵敏度. 三种方法对蛋白质的检出限分别为4.5~12.0 (g/L (RRS法)、8.9~15.8 (g/L (SOS法)和13.4~31.5 (g/L (FDS法), 其中以CSA-BSA体系灵敏度最高(检出限可达4.5 (g/L). 研究了反应体系的RRS, SOS和FDS的光谱特征、适宜的反应条件和影响因素, 讨论了反应机理、结合模式以及散射增强的原因. 并以CSA-BSA体系为例考察了共存物质的影响, 表明方法有良好的选择性. 方法可用于正常人血清及尿样中蛋白质的测定.  相似文献   
45.
建立一种测定盐酸丁卡因的分光光度新方法。 在pH=4.0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盐酸丁卡因(TC·HCl)与赤藓红(ET)形成1∶1的离子缔合物,导致溶液的吸收光谱变化,除在516 nm处产生明显的褪色作用外,并在558 nm处出现增色现象。 TC·HCl在0.1×10-6~7.2×10-6 g/mL范围内其质量浓度与褪色波长和增色波长处的吸光度变化值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褪色法和增色法的摩尔吸光系数(ε)分别为3.30×104和2.22×104 L/(mol·cm)。 当用双波长叠加法时,ε值为5.52×104 L/(mol·cm)。 研究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和分析化学性质,并结合量子化学AM1法讨论了反应机理。 方法用于人血清及尿样中盐酸丁卡因的含量测定,回收率在98.1%~103.3%之间。  相似文献   
46.
在pH值为4.2~4.4的HAc-NaAc介质中,盐酸吗啉胍(ABOB)与Pd(Ⅱ)反应形成螯合阳离子[Pd(ABOB)2]2+,它能进一步与曙红Y(EY)、赤藓红(Ery)和二溴荧光素(DBF)阴离子形成离子缔合物,此时将引起共振瑞利散射(RRS)的急剧增强并产生新的RRS光谱。 盐酸吗啉胍与Pd(Ⅱ)和3种染料反应后的产物具有相似的光谱特征,最大RRS波长位于315 nm附近。 在一定条件下散射增强(ΔI)与ABOB浓度成正比,EY、Ery和DBF这3个体系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12×10-6~1.2×10-6 g/mL、0.23×10-6~2.3×10-6 g/mL和0.24×10-6~1.5×10-6 g/mL。 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对于ABOB的检出限依次为0.003 6×10-6、0.070×10-6和0.025×10-6 g/mL,其中以EY体系灵敏度最高,其次是DBF和Ery。 研究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和影响因素,表明本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并以EY体系为例考察了共存物质的影响。 据此建立以曙红Y作探针,用RRS技术快速、简便,高灵敏测定ABOB的新方法。 文中还对离子缔合物的形成和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7.
在pH 3.2~5.7的HAc-Na Ac缓冲溶液中,Ag+与Cl-反应形成Ag Cl.当Ag+适当过量时,Ag Cl与Ag+结合形成[Ag Cl·Ag]+阳离子,它能进一步借静电引力和疏水作用力与曙红B(二溴二硝基荧光素)、曙红Y(四溴荧光素)、乙基曙红(四溴荧光素乙酯)、荧光桃红(四氯四溴荧光素)和虎红(四氯四碘荧光素)等多取代荧光素阴离子(HL-)反应生成离子缔合物[(Ag Cl·Ag)HL].该疏水性离子缔合物可在水相的挤压作用和范德华力的作用下,进一步聚集形成平均粒径约为20 nm的纳米微粒.此时仅引起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微小变化,但能导致共振瑞利散射(RRS)以及倍频散射(FDS)和二级散射(SOS)等共振非线性散射(RNLS)的显著增强,其中以曙红B体系最灵敏.曙红B体系的最大RRS、FDS和SOS波长分别位于315 nm、350 nm和560 nm处,3种散射增强(ΔIRRS、ΔIFDS和ΔISOS)在一定范围内均与氯离子浓度成正比,均可用于氯离子的测定.其中以FDS法最灵敏,RRS法次之.3种方法(RRS、FDS和SOS法)对于氯离子的检测,曙红B体系的线性范围分别是0.005~1.22μg/m L、0.004~2.92μg/m L和0.01~1.94μg/m L,检出限分别为1.50 ng/m L、1.20 ng/m L和3.90 ng/m L.本文研究了[(Ag Cl·Ag)HL]n纳米微粒的形成、散射强度的提高、适宜的反应条件及影响因素,考察了共存物质的影响,表明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据此利用上述反应,发展一种RRS、SOS和FDS技术高灵敏、高选择性和简便、快速测定环境空气和废气中HCl及环境水样中氯化物的新方法.文中还对反应机理和散射增强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8.
依文思蓝-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显色反应及其分析应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pH 2 .0~ 7.0的条件下 ,依文思蓝 (EB)与硫酸新霉素 (NEO)、硫酸卡那霉素 (KANA)、硫酸庆大霉素(GEN)和硫酸妥布霉素 (TOB)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反应生成蓝色离子缔合物 ,最大显色波长位于 672~ 676nm ;不同体系的线性范围从 0~ 9.0至 0~ 1 2 .0mg L ;摩尔吸光系数 (ε)在 1 .75× 1 0 4 ~ 3 .3 0× 1 0 4 L·mol- 1 ·cm- 1之间 ;最大褪色波长位于 61 6~ 62 0nm的区间。用褪色光度法测定时 ,线性范围从 0~ 6.0mg L至 0~ 1 4.0mg L;摩尔吸光系数 (ε)从 1 .2 2× 1 0 4 至 4.63× 1 0 4 L·mol- 1 ·cm- 1 。当用双波长叠加法时 ,ε值在 (2 .97~ 7.93 )× 1 0 4 L·mol- 1 ·cm- 1 之间。探讨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及主要的分析化学性质。该方法用于市售药物及尿液中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含量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9.
在0.05 mol/L(pH 1.3)的 HCl 介质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与亚甲蓝(MB)借静电引力和疏水作用力形成 2︰1 的离子缔合物,导致溶液共振瑞利散射(RRS)、二级散射(SOS)和倍频散射(FDS)急剧增强,并产生新的 RRS,SOS 和 FDS 光谱。最大 RRS, SOS 和 FDS 分别位于 310, 647 和 341 nm, 散射强度在一定范围内与MB的浓度成正比,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对于MB的检出限(3?)分别为 1.2 ng/mL (RRS法)、1.4 ng/mL (SOS法) 和 1.7 ng/mL (FDS法)。据此发展了一种测定痕量亚甲蓝的新方法。用于人血清样品中亚甲蓝含量的检测,回收率在 94.4-103.7 ? 之间。实验优化了反应条件,考察了共存物质的影响,并结合量子化学AM1法讨论了反应机理和散射光谱产生及增强的原因。  相似文献   
50.
江珊珊  刘忠芳  胡小莉  刘绍璞  王剑 《化学学报》2009,67(14):1635-1642
在pH 2.9~4.6 Britton-Robinson (BR)缓冲溶液中, 秋水仙碱的水解产物(H-COL)能与溴酚蓝(BPB)、溴甲酚绿(BCG)、溴百里酚蓝(BTB)和百里酚蓝(TB)等酸性磺酞类染料(ASPD)反应形成1∶1的离子缔合物, 此时将引起共振瑞利散射(RRS)的急剧增强, 并产生新的RRS光谱. 秋水仙碱水解产物与溴酚蓝、溴甲酚绿、溴百里酚蓝和百里酚蓝形成离子缔合物的最大散射波长分别位于327, 311, 305和306 nm处. 散射增强(ΔI)与秋水仙碱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 不同体系对于秋水仙碱的检出限(3σ)分别为12.3, 15.1, 16.4和20.0 ng•mL-1 (TB). 研究了适宜的反应条件, 考察了共存物质的影响, 表明方法有较好的选择性. 基于秋水仙碱水解产物与酸性磺酞类染料离子缔合物的反应, 发展了一种较灵敏, 且简便、快捷测定秋水仙碱的新方法. 方法用于片剂、黄花、血清和尿样中秋水仙碱的测定, 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