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数理化   33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乙烯在Ru( )表面价带电子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K以下乙烯(C2H4)可以在Ru(1010^-)表面上以分子状态稳定吸附,200K以上乙烯发生了脱氢分解反应生成乙炔(C2H2)。乙烯分解生成乙炔后,σCC和σCH 分子轨道能级向高结合 能方向分别移动了0.5和1.1eV。偏振角分辨紫外光电子谱(ARUPS)结果表明:在Ru(10106-)表面上,乙烯和脱氢反应后生成的乙炔分子在C-C键轴都不平行 于表面,而是沿表面<0001>晶向倾斜。  相似文献   
22.
课程内容“问题化”就是将数学知识与思想方法化为能够直接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一系列问题,再将这些问题逻辑地搭建为一个让学生经历问题解决全过程的学习结构.课堂上用活动引出问题,用问题串联教学,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3.
星形聚合物可以作为研究高聚物支化效应的模型化合物。这方面工作已有报导。但是以多官能度的氯硅烷为偶联剂合成等臂长不同支化度的系列星形聚苯乙烯模型化合物的工作尚未见报导。本文报导了多官能度偶联剂和3、4、6、8、12臂的等臂长的系列星形聚苯乙烯样品的合成。  相似文献   
24.
利用紫外光电子谱(UPS)对乙烯(C2H4)和乙炔(C2H2)气体在Ru(1010)表面的吸附及与K的共吸附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衬底温度超过200K,乙烯即发生脱氢反应后,σCH和σCC能级均向高结合能方向移动.在室温下,σCH和σCC能级位置与乙炔在Ru(1010)表面的吸附时的分子能级完全一致.乙烯发生脱氢反应后的主要产 关键词: 乙烯 乙炔 钾 Ru(1010)表面  相似文献   
25.
乙烯在Ru(1010)表面价带电子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K以下乙烯(C2H4)可以在Ru(1010)表面上以分子状态稳定吸附,200K以上乙烯发生了脱氢分解反应生成乙炔(C2H2)。乙烯分解生成乙炔后,σCC和σCH分子轨道能级向高结合能方向分别移动了0.5和1.1eV。偏振角分辨紫光电子谱(ARUPS)结果表明:在RM(1010)表面上,乙烯和脱氨反应后生成的乙炔分子的C—C键轴都不平行于表面,而是沿表面(0001)晶向倾斜。  相似文献   
26.
用X射线电子能谱(XPS)、热脱附谱(TDS)和紫外光电子能谱(UPS)方法研究了乙烯(C2H4)在Ru(10(1-)0)表面的吸附,在低温下(200K以下)乙稀(C2H4)可以在Ru(10(1-)0)表面上以分子状态稳定吸附,在200K以上乙烯(C2H4)则发生了脱氢分解反应.TDS结果表明乙烯(C2H4)分解后的主要产物为乙炔(C2H2).乙烯(C2H4)分解后C的1s能级向低结合能方向移动了0.3eV,而价态σCC和σCH轨道能级向高结合能方向分别移动了0.5和1.1eV.  相似文献   
27.
用热脱附谱等方法研究了NO分别在清洁和Cs覆盖的Ru(1010)表面上的吸附.结果表明:存在两种NO分子吸附态(a1,a2),脱附温度分别处于325℃和550℃附近.Cs的存在增加了Ru(1010)表面上a2态的吸附位置,提高了该态的脱附温度.Cs在Ru(1010)表面上的存在同时促进了吸附NO分子的分解.NO在Ru(1010)表面上分解后形成吸附O原子和N原子.N原子复合以N2在约500℃附近脱附,同时Cs的存在也促进了N2O的形成.在Cs覆盖的Ru(1010)表面上,N2O的脱附温度约在425℃.  相似文献   
28.
NCl(a1Δ)/I(2P3/2)传能体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微波放电Cl2/He等离子体作为Cl源,对反应NCl(a1Δ) + I(2P3/2)→NCl(X3Σ) + I(2P1/2)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较大的I(2P1/2)自发辐射荧光信号,检测到NCl(a1Δ,b1Σ)自发辐射荧光光谱在存在少量I(2P1/2)下发生的显著变化,其中NCl(a1Δ)自发辐射荧光信号降低,同时由于I(2P1/2)的作用,NCl(b1Σ)自发辐射荧光信号大幅度增加。在考察各反应气体流量对I(2P1/2)自发辐射荧光信号的影响时发现,在本次实验条件下,各种气体的最佳流量:He为1~4mmol/s, I2为0.01~0.03mmol/s, Cl2为1.0mmol/s左右,而HN3流量略大于Cl2流量时信号升高幅度开始变缓,约为Cl2流量的两倍时信号不再有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29.
汪健 《中学数学》2015,(2):18-20
一、教材理解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上节勾股定理的继续和深化,是对直角三角形的再认识,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一种重要方法,在以后的解题中,它将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同时它还是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很好素材,其中渗透的利用代数计算方法证明几何问题的思想,还为将来学习解析几何埋下伏笔,所以本节是本章的重要内容之一.《标准》关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要求是:会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  相似文献   
30.
本工作用应力松弛仪测定了一组等支链长不同支化度星形聚苯乙烯的松弛谱,探讨了支化结构对松弛谱橡胶平台区粘弹行为的影响,用“管子”模型对松弛谱进行了计算机模拟,从分子运动观点上解释了星形聚合物的粘弹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