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0篇
数理化   4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41.
A terpyridine derivative DPTP [di-(4-methylphenyl)-2,2':6',2"-terpyridine] was conveniently synthesized from 2-bromopyridine via halogen-dance reaction, Kharash coupling and Stille coupling reaction. Then its corresponding ruthenium complex Ru-DPTP [N,N,N-4,4''-di-(4-methy,phenyl)-2,2':6',2"-terpyridine-N,N,N-tris(is,-thi,cyanat,)- ruthenium(H) ammonium] was obtained and fully characterized by IR, UV-Vis, ESI MS and elemental analysis. The MLCT absorption band of Ru-DPTP was blue-shifted from 570 to 500 nm upon addition of Hg^2+. Among a series of surveyed metal ions, the complex showed a unique recognition to Hg^2+, indicating that it can be used as a selective colorimetric sensor for Hg^2+.  相似文献   
42.
A series of 8-hydroxyquinoline azo derivatives with diverse conjugated structures were synthesized and studied to chromogenicaUy detect anions. All the dyes allowed selective detection for fluoride anion in CH3CN via instant deprotonation of the compounds, which was affirmed by UV-Vis absorption and 1H NMR spectra. The chromogenically responding ability increases as the substituent changes from phenyl to naphthyl or anthryl. This result is likely to be related to the enhancement of intramolecular charge transfer (ICT) induced by extension of conjugated structure.  相似文献   
43.
利用介孔SBA-15作为支架材料制备了一类准固态电解质。离子电导测试表明SBA-15的引入增加了准固态电解质的电导率。通过拉曼光谱证实了聚碘离子I3-和I5 -的存在,并且通过计算表明聚碘离子的扩散系数是I-的两倍。经过组装优化,基于该准固态电解质的电池在AM1.5,75 mW cm-2的光强下可得到4.3%的光电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44.
摘要合成了新型席夫碱配体及其锌配合物, 并利用核磁共振氢谱、 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等方法对配体及其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将席夫碱及其锌的配合物作为光敏剂应用在染料敏化纳米薄膜太阳能电池中, 配合物染料比席夫碱配体的光电转化效果更好, 能量转化效率为1.45%(AM 1.5, 100 mW·cm-2).  相似文献   
45.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Nd3+敏化Yb3+的近红外纳米探针NaYF4:Nd3+,Yb3+,观察到材料在980与865 nm两处发光峰的强度比值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通过对探针中Nd3+/Yb3+比例的调节,综合考虑材料的发光强度与温敏效率,确定了NaYF4:2%Nd, 20%Yb为所测条件下适用于测量生物体系温度的较优组成。材料转水相前后温敏效率均随着Yb3+离子掺杂增加而提高,环己烷中最高可达1.9%·K-1,水相中最高为0.46%·K-1。通过盖肉片模拟及激光加热活体成像实验,研究了温敏材料在生物环境中发光随温度的变化情况,以及组织遮挡前后荧光比值未发生明显变化的结果,初步验证了使用该探针测量生物体系温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6.
以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和苯乙烯(St)为单体,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表面官能团化的高分子微球。研究发现添加微量NaCl制备得到的高分子微球,经四氢呋喃(THF)溶胀处理后,能够得到单分散且表面完整的中空P (St-co-GMA)微球。随后使用有机溶胀的方式将Eu(Ⅲ)配合物染料负载于微球壳层中,实现了α1微球蛋白(α1-MG)和β2微球蛋白(β2-MG)的免疫层析检测。  相似文献   
47.
报道一个新的罗丹明衍生物FD10构建高选择性识别Hg^2+的荧光化学传感器.Hg^2+的存在诱导FD10的荧光增强了近100倍,同时伴随着明显的颜色变化.重要的是,激光共聚焦荧光成像实验表明FD10可用于细胞内Hg^2+的示踪.  相似文献   
48.
利用LB (Langmuir-Blodgett)技术将含不同链长的卟啉化合物(C4Py, C6Py和C8Py)单层膜转移到ITO (indium-tin oxide)导电玻璃上, 发现其具有良好的光电转换性质. 卟啉化合物修饰后的紫外吸收光谱与光电流工作谱重叠, 表明卟啉化合物起到了敏化光电流产生的效果; 而且电子给体、电子受体和偏压对其敏化效果的实验结果表明: 光诱导电子转移是产生光电响应的主要原因. 而且, 这三个卟啉化合物的光电响应性质与碳链长度相关, 其中含有六个碳链的C6Py表现出最佳的光电转化效果.  相似文献   
49.
用分子动力学模拟退火找出苯并氮杂冠醚(C~1~8H~2~3O~7N)的最低能量构型后,用半经验量子化学方法AM1分别优化出了该苯并氮杂冠醚的顺、反式构型,对反式进行了前沿轨道、电荷密度计算,并作了振动分析。优化计算苯并氮杂冠醚反式构型的化合物结构数据与X射线晶体测定结果一致。对其振动分析,指认了化合物不同种类键的振动红外特征吸收峰。结构分析表明这种苯并氮杂冠醚的反式结构呈马蹄铁型,分子内有较大空腔,能够嵌入稀土金属阳离子,有较好的配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