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5篇
  免费   569篇
  国内免费   763篇
数理化   3667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42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93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63年   5篇
  1960年   4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21.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poly [1-(trimethylsilyl)-1-propyne] (PTMSP) membranes bybromine vapor has been studied. It is shown that Br/C atomic ratio at the surfaces increased withthe time of bromination until about 60 min, then it reached a plateau. The results of XPS and IRstudies indicated that the addition of bromine to double bonds and the replacement of H on CH_3 bybromine had taken place so that a new peak at 286.0 eV (C--Br)in C_(1s) spectra and some newbands, e. g. at 1220 and 580cm~(-1) in IR spectra were formed. The fact,t Po_2, permeability ofoxygen, decreased and α_(O_2/N_2), separation factor of oxygen relative to nitrogen, increased withbromination time, shows that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PTMSP by bromine may be an efficient approach to prepare PTMSP membranes used for practical gas separations.  相似文献   
122.
定标粒子理论预测乙醇-水体系汽液平衡盐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定了70℃下3个1-1型电解质(NaCl、NaBr、KCl)在各种不同浓度的乙醇-水体系中的汽液平衡盐效应参数,并给出用定标粒子理论计算盐效应参数的方法。硬球作用项采用Masterton-Lee方程,软球作用项采用胡英的径向分布函数。分子间力在Lennard-Jones位能函数基础上计入偶极-偶极、偶极-诱导偶极、电荷-偶极、电荷-诱导偶极的贡献,其中离子-分子间的静电作用项仅限于规则排列的第一配位圈之内。将混合溶剂的局部介电常数视为液相浓度的函数,函数关系由实验拟合。在乙醇浓度变化的很大范围内,3个体系的预测与实验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23.
定标粒子理论预测乙醇—水体系汽液平衡盐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测定了70℃下3个1-1型电解质在各种不同浓度的乙醇-水体系中的汽液平衡盐效应参数,并给出用定标粒子理论计算盐效应参数的方法,硬球作用项采用Masterton-Lee方程,软球作用项采用胡英的径向分布函数。分子间力在Lennard-Jones位能函数基础上计入偶极-偶极、偶极-诱导偶极、电荷-偶极、电荷-诱导偶极的贡献,其中离子-分子间的静电作用项仅限于规则排列的第一配位圈之内、将混合溶剂的局部介  相似文献   
124.
用超声波分散处理Pe3O4粉末同稳定剂溶液的分散体系,使Fe3O4粉末能稳定地分散成细微粒子,同时增强了Fe3O4细微粒子同单体,引发剂的亲合性。苯乙烯-丙烯醛共聚物为高分子壳层,包裹Fe3O4得到了带醛基的磁性高分子复合微球。  相似文献   
125.
采用甘氨酸-硝酸盐法(GNP)合成了La1-xCaxCrO3 (x=0~0.3)体系复合氧化物粉料,对合成产物的粉体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体系组成及合成方法对材料烧结性能和导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La1-xCaxCrO3体系中Ca2 离子的引入促进了材料的烧结,随着Ca2 离子含量的增加,材料的烧结致密度和导电性能明显提高.与常规固相法相比,GNP法合成的粉料颗粒细小均匀(100~200 nm),烧结活性高,其烧结体在1400 ℃以下即可达到较高的烧结致密度和良好的电性能.  相似文献   
126.
用AMI方法研究了含侧链手性恶唑硼烷催化苯乙酮还原反应的对映选择性机理 及其取代基和构型对对映选择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含侧链手性恶唑硼烷催化 还原苯乙酮的反应机理与Corey等人提出的机理相符合,在此类硼催化剂的作用下 ,苯乙酮还原产物的绝对构型以R型为主。当恶唑硼烷环N(3),B(2)上无取代基时 ,C(4),C(5)位的取代基及其构型是不对称催化反应对映选择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7.
Ag(TCNQ)准一维微米结构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溶液化学反应法制备了准一维结构的金属有机配合物Ag(TCNQ). X射线衍射(XRD)表明,所制备的Ag(TCNQ)为晶态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观察证明,Ag(TCNQ)为准一维的微米管或线;Raman 测试结果表明,单根的Ag(TCNQ)形成时,Ag原子与TCNQ分子之间发生了电荷转移.对样品的制备工艺,即 Ag膜厚度和浸入溶液的反应时间对生成Ag(TCNQ)晶体形貌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g膜越薄,生长出的晶体越稀疏;Ag膜与TCNQ乙腈溶液的反应时间影响其形貌的变化.反应历经三个阶段,晶体形成和长大阶段、反应完全阶段及溶解阶段.  相似文献   
128.
用T-jump/FTIR研究MnCP、NiCP和PbCP的快速热分解(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IntroductionCarbohydrazideisahydrazinederivativewithwhitecrystalofstrongreducingbehaviors.Becauseithasmanycoordinationatoms(fournitrogenatomsandoneoxygenatom),carbohydrazidecan,therefore,beusedasmultidentateligand.Itscoordinationcom鄄poundiswidelyusedint…  相似文献   
129.
八面沸石中的骨架铝可按其环境次邻位上出现的铝数分为4类。环境无次邻铝的铝离子形成分子筛的强酸中心;周围有1至3个次邻铝的铝离子形成的酸中心酸性较弱,与前者相比易于从骨架上解脱。基于一级动力学近似,用Monte-Carlo方法模拟八面沸石脱铝过程,得到4种类型铝离子的数目随硅铝比改变而演化的规律。预计硅铝比在6.68附近,脱铝八面沸石中的强酸中心数目达到极大值;如果强、弱酸中心铝离子的解脱速率差别较大,则脱铝八面沸石中强酸中心浓度较高。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30.
本文成功地运用了三跳动力学模型,通过相关函数和超精细分裂常数的关系, 推出了电子自旋共振波谱的线宽与基本线宽T_(2,0)~(-1)、溶液中各种异构体的超精细分裂常数、配体的交换寿命等之间的关系。求出了在290 K温度下(Ph_2C_2)Co(CO)[P(OEt)_3]_2的THF溶渡中P(OEt)_3配体的交换寿命是5.6×10~(-11)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