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11篇
数理化   43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21.
 进一步研究了HZSM-5分子筛的NH4F预处理温度对制得的Mo/HZSM-5催化剂的影响. X射线衍射和魔角旋转固体核磁共振(27Al MAS NMR)的表征结果表明, NH4F预处理后的HZSM-5分子筛上发生了部分脱铝,在 27Al MAS NMR谱中δ=-12.7 处出现了宽化峰,可归属为AlO6-xFx的特征峰. Mo/HZSM-5样品的NH3程序升温脱附与 27Al MAS NMR结果均表明, MoO3与经NH4F预处理的HZSM-5的相互作用增强,而且该作用随NH4F预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加大. 经NH4F预处理的Mo/HZSM-5催化剂显示出良好的抗积碳性能,这不仅与载体B酸量的减少有关,而且与催化剂上MoCx/MoCxOy与载体B酸量的匹配有关.  相似文献   
422.
 利用阳极氧化方法制备了具有规整的可控孔洞尺寸的多孔Al2O3 膜,并以此模拟实际的催化剂载体制备了负载银催化剂. 采用扫描电镜、能量分散谱、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手段,研究了多孔阳极氧化铝的孔洞大小对负载的银粒子团聚的影响. 结果表明,载体孔洞尺寸对银粒子团聚可能起到限制作用,而且这种限制作用随载体孔洞尺寸增大而减小. 当载体的孔洞尺寸约为50 nm时,随温度升高银粒子的团聚和生长都不明显; 当载体的孔洞尺寸约为200 nm时,随温度升高银粒子发生一定程度的团聚和生长,但孔洞尺寸的限制作用仍存在. 这种载体尺寸的限制作用可以有效地阻止催化剂活性组分的团聚.  相似文献   
423.
424.
采用~1H,~13C NMR,~11B NMR极化转移实验DEPT135,DEPT90和二维NMR实 验以及IR等技术,对用于潜手性酮类不对称硼烷还原的二氨基二醇配体及其衍生物进 行了鉴定,并对其与硼烷原位形成的催化剂结构进行了 in situ NMR研究,发现了催化 剂在反应溶液中的结构转化现象,确定了催化剂的结构为新型的双活性中心催化剂 ──双噁唑硼烷.  相似文献   
425.
CO2加氢合成甲醇的超细Cu-ZnO-ZrO2催化剂的表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原位顺磁共振(EPR)、原位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程序升温还原(TPR)等手段,对CO2加氢合成甲醇用的不同粒度的超细Cu-ZnO-ZrO2催化剂各组分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ZrO2的加入改变了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和配位状态,增加了活性组分的分散度,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实验还发现,催化剂的粒度对各组分的相互作用有着重大的影响,催化剂的粒度较小时,Cu^2+主要以团簇的形式存在,易  相似文献   
426.
用萘锂(LiNp)还原无水CeCl~3制得的活性金属铈(Ce^*)在与羰基化合物的反应中,与用相同方法制得的Nd^*相比,表现出更高的反应活性。Ce^*与羰基化合物反应经水解可生成相应的醇,频哪醇和烯烃,其选择性不仅与反应时间和温度有关,而且还与羰基化合物的种类以及CeCl~3:LiNp:RCOR'的摩尔比有关。初步研究了Ce^*作用下的酮和一些卤代烃的反应。  相似文献   
427.
428.
TS-1分子筛的合成Ⅰ.29Si和1H NMR研究正硅酸乙酯的水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9Si和1H NMR方法研究了TS-1分子筛合成过程中正硅酸乙酯(TEOS)的水解行为.1H NMR结果表明,TEOS在四丙基氢氧化铵(TPAOH)溶液中的水解速度快于在四乙基氢氧化铵(TEAOH)中的水解速度.TEOS水解后的29Si NMR谱显示,TEOS在TPAOH中水解产生的聚合硅酸根物种的分布与在TEAOH中的类似,都存在着单体、二聚、三聚及环聚等硅酸根物种的平衡,但TEOS-TEAOH体系中低聚硅酸根物种的浓度明显大于TEOS-TPAOH中的浓度.向水解后的样品中添加水,可促使多聚硅酸根物种转化为低聚物种.大量异丙醇的加入将导致单聚和二聚硅酸根物种的高聚.钛酸四丁酯加入到TEOS-TPAOH水解体系中得到的29Si NMR结果明显不同于TEOS-TEAOH水解体系.  相似文献   
429.
甲烷+硫化氢(CH4+H2S)体系汽液平衡(VLE)数据对酸性天然气脱硫具有重要意义,直接影响天然气脱硫的工艺设计。为了比较不同超额吉布斯自由能–状态方程(GE-EoS)模型在再现甲烷–硫化氢体系相行为时的准确性,采用PR方程,从不同参考压力系下进行考虑,选择了Huron-Vidal (HV)、modified Huron-Vidal one-order (MHV1)、linear combination of Vidal and Michelson (LCVM)三种混合法则搭配Wilson、NRTL、UNIQUAC三种活度系数模型所组成9种GE-EoS模型,且将van der waals模型作为对比模型,探究了不同模型对二元混合物CH4+H2S的VLE数据的关联与预测上的表现,推荐PR+MHV1+UNIQUAC模型结合温度关联函数A+B×ln T来关联或预测二元混合物CH4+H2S在温度为273 K以下时的汽液相平衡相行为,为天然气脱硫工艺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430.
TS-1分子筛酸性的固体核磁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钛硅分子筛是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环境友好催化剂 .它的开发和应用 ,使分子筛由酸催化作用扩展到了催化氧化过程 .TS- 1作为氧化催化剂 ,在以双氧水为氧化剂的烯烃环氧化、芳烃环的羟基化、环己酮的肟化、醇以及饱和烃的氧化等反应中显示出优良的催化性能 ,因而倍受关注 [1~ 4 ] .然而 ,尽管钛以四配位的形式进入分子筛的骨架 ,但仍然存在弱酸中心 ,这种弱酸中心在一些催化氧化反应中起着一定的作用[5] .人们对分子筛的酸性进行了长期研究 ,从最初的化学滴定法到量热法以及 NH3- TPD,尽管可得到分子筛酸性位的一些信息 ,但无法区分酸的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