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85篇
数理化   25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甲基蓝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蛋白质是构成一切生物的生命物质之一,它的定量分析在医学、药学、生命科学和食品营养学中有重要意义。甲基蓝在pH1.8—4.0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显蓝色,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62nm,在室温下与蛋白质迅速反应导致吸光度在562nm明显降低,636nm附近增强,且吸光度差△A=A0-A与蛋白质的浓度成正比,而两个△A的绝对值之和也  相似文献   
92.
在pH 2 .8~ 6 .5的条件下 ,镧 和 6 ,6′ (2 ,2′ -二甲氧基 4 ,4′ -亚联苯基双偶氮 )二 (5 羟基 4 氨基 1 ,3 萘二磺酸钠 ) (滂胺开蒸 ,PSB)与硫酸新霉素 (NEO)、硫酸庆大霉素 (GEN)、硫酸卡那霉素 (KANA)反应生成具有明显显色峰和褪色峰的三元蓝色离子缔合物。其最大显色波长位于 6 88nm ,线性范围从 0~ 1 2 .0mg/L至 0~ 1 4 .0mg/L ,摩尔吸收光系数 (ε)在 3.0 8× 1 0 4~ 4 .6 4× 1 0 4L·mol-1 ·cm-1 之间 ;最大褪色波长在6 1 8~ 6 2 4nm之间 ,线性范围从 0~ 1 2 .0mg/L至 0~ 1 5 .0mg/L ,摩尔吸光系数 (ε)在 4 .4 3× 1 0 4~ 1 .1 3× 1 0 5L·mol-1 ·cm-1 之间。探讨了适宜的反应条件、主要分析化学性质及三元缔合物的络合比。该法用于人血清及尿样中新霉素、卡那霉素及庆大霉素含量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3.
L波段三维ESR成像系统的研制(Ⅵ)--三维ESR成像系统软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L波段三维ESR成像系统的研制中,以Matlab 为平台,建立了包括谱数据自动化处理、ESR空间(1D、2D、3D)成像和ESR谱-空间成像为一体的系统应用软件,可方便清晰地显示谱和物体自旋密度分布的各种图像,为深入研究顺磁性物种自旋密度分布的特征及其化学反应过程中氧的扩散过程,提供了很好的可视化信息. 实验表明,该系统软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4.
在0.05 mol/L(pH=1.3)的HCl介质中,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与亚甲蓝(MB)通过静电引力和疏水作用力形成 2: 1的离子缔合物,导致溶液共振瑞利散射(RRS)、二级散射(SOS)和倍频散射(FDS)急剧增强,光谱最大散射强度分别位于310、648和341 nm,并在一定范围内与MB的浓度成正比,对于MB的检出限(3σ)分别为1.2×10-9 g/mL(RRS法)、1.4×10-9 g/mL(SOS法)和1.7×10-9 g/mL(FDS法).据此建立了光散射法测定痕量亚甲蓝的新方法.用于人血清样品中亚甲蓝含量的检测,回收率在94.4%~103.7%之间.实验优化了反应条件,考察了共存物质的影响,讨论了反应机理和散射光谱产生及增强的原因.  相似文献   
95.
在pH 0.65~1.10的HCl-NaAc缓冲溶液中,当同多钨酸(IPT)与阿米卡星(AMK)形成离子缔合物,能引起共振瑞利散射 (RRS)显著增强,并产生新的RRS光谱,其最大散射峰位于340 nm,AMK浓度在0.001~0.08 µg•mL-1范围内与散射增强程度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测定AMK的RRS新方法。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检出限(3σ)为0.4 ng•mL-1。考察了体系的RRS和吸收光谱特征,优化了适宜的反应条件,试验了常见共存物质的影响,表明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方法用于人血清中AMK的测定,结果满意。文中对离子缔合反应机理和RRS增强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6.
在pH值约为8.0的BR缓冲介质中,桑色素、槲皮素和芦丁等黄酮类物质能与Fe(phen)32+反应形成离子缔合物,此时将引起共振瑞利散射(RRS)显著增强,最大RRS波长均位于310 nm。在一定范围内散射强度(ΔI)与黄酮类物质的浓度成正比,据此可以建立用Fe(phen)3^2+测定某些黄酮类物质的新RRS法。对桑色素、槲皮素和芦丁的检出限(3σ/K)分别为1.25×10^-7mol/L(37.74μg/L),1.80×10^-7mol/L(54.42μg/L),2.72×10^-7mol/L(167.30μg/L)。研究了反应的适宜条件和影响因素,考察了共存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方法有较好的选择性。分别以芦丁和桑色素为对照品测定了中药材山楂果和桑枝中的总黄酮含量,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7.
李翠侠  刘绍璞  刘忠芳  胡小莉 《化学学报》2011,69(12):1408-1414
在pH 7.40和离子强度0.15 mol/L的模拟生理条件下, 托拉塞米(TOR)对牛血清白蛋白(BSA)的内源荧光产生较强的猝灭作用. 从吸收光谱的变化、温度对猝灭作用的影响及猝灭常数判断该猝灭作用是TOR与BSA形成基态配合物而导致的静态猝灭过程. 文中计算了TOR与BSA的结合常数K、结合位点数n和相关的热力学函数. 在最大猝灭波长342 nm处, 荧光猝灭程度(ΔF)与托拉塞米的浓度成正比, 线性范围和检出限分别为0.02~5.0 mg/mL和6.3 ng/mL. 本文还研究了适宜的反应条件, 考察了共存物质的影响, 表明方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据此提出了以BSA为探针快速测定痕量TOR的荧光光谱新方法, 适用于服用TOR后尿样和片剂中托拉塞米的测定.  相似文献   
98.
李翠侠  刘绍璞  刘忠芳  胡小莉 《应用化学》2010,27(10):1215-1220
在pH为5.0~7.6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呋塞米(FUR)与Pd(Ⅱ)形成摩尔比1∶1的配合物,进一步与乙基紫(EV)、结晶紫(CV)、甲基紫(MV)、亮绿(BG)、甲基绿(MeG)等碱性三苯甲烷染料(BTPMD)作用形成1∶1的离子缔合物时,染料发生褪色反应,褪色波长分别位于595 nm(EV、CV体系)、580 nm(MV体系)、615 nm(BG体系)和630 nm(MeG体系),FUR浓度在2.0×10-7~4.0×10-6 g/mL(EV体系)、3.0×10-7~8.0×10-6 g/mL(CV体系)、4.0×10-7~4.0×10-6 g/mL(MV体系)、4.0×10-7~7.0×10-6 g/mL(BG体系)、1.2×10-6~8.0×10-6 g/mL(MeG体系)范围内与褪色波长处的吸光度变化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摩尔吸光系数(ε)根据染料的不同在0.57×104~3.40×104 L/(mol·cm)之间,灵敏度最高的EV体系的检出限(3σ)为6.0×10-8 g/mL,据此建立一种测定呋塞米的新分光光度法。 研究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分析化学性质和共存物质的影响,用于尿样中呋塞米的含量测定,回收率在96.0%~106.8%之间。  相似文献   
99.
包括电子间相关势谐函数的CFPHGLF方法王沂轩,邓从豪(山东大学化学院,济南,250100)关键词超球坐标,势谐函数,快速收敛前文[1,2]吸收相关函数(CF)的思想,与势谐函数-广义Laguerre函数(GLF)方法(PHGLF)[3,4]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0.
据美国 ISI(科技信息研究所 )网络版刊载的 1985~ 2000年的文章引用情况,我们对在我刊发表的论文的有关情况进行了统计,并按作者总被引频次顺序整理出来 (见表 )。是否可以说,这个结果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些作者对我刊走向世界,扩大影响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我们也要对每一位向本刊投稿的作者、稿件评审人,以及关心、帮助过我们的各方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我刊刊出文章按作者被引频次排序(前 10名)表(根据 1985~ 2000年 SCI网络版提供的数据 ) 作者总被引频次在我刊发表论文数名次作者总被引频次在我刊发表论文数名次赵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