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应用1H-磁共振波谱(~1H-MRS)及扩散张量成像(DTI)2种磁共振新技术联合评价轻中度Alzheimer病(AD)的自质损害.方法 AD患者20例,健康对照组20例,均进行临床检查,神经心理评估和GE Signa 3.0T超导磁共振检查,采用PRESS序列,对双侧侧脑室顶旁白质感兴趣区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醇(mI)、含胆碱复合物(Cho)及肌酸和磷酸肌酸(Cr)浓度进行采集,并计算NAA/Cr、mI/Cr及Cho/Cr比值.同时进行常规MRI和DTI扫描,对双侧侧脑室顶旁相同部位白质感兴趣区的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A)和平均扩散率(MD)的平均值进行测量,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AD组NAA/Cr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mI/Cr及Cho/Cr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AD组FA及MD值分别为0.470±0.082和0.771±0.099,对照组FA及MD值分别为0.539±0.068和0.691±0.064,AD组FA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MD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偏相关分析显示,控制年龄后,mI/Cr比值与FA值呈负相关关系(P<0.05),与MD值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 AD患者侧脑室顶旁白质区mI及Cho浓度增加,DTI检测出相同部位FA值降低,MD值升高,提示AD患者不仅存在着灰质病变,白质亦受累;~1H-MRS与DTI结合能更好地检测出AD患者的自质损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维持性透析患者脑白质变性3.0TMRI弥散功能成像的表现及特点,评估弥散功能成像对其诊断及分级的价值。方法 108例终末肾病期(ESRD)患者作为研究组,3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常规MR、DWI、DTI检查,研究组按年龄相关白质改变(ARWMC)分级标准分为三个级别,与对照组及各级别之间两两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维持性透析患者脑白质变性区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升高,各向异性分数(FA)值下降,研究组双侧额叶、顶枕叶各级脑白质变性的ADC值与对照组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各级脑白质变性ADC值之间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三级脑白质变性者双侧基底节区ADC值与对照组、一、二级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双侧半卵圆中心、侧脑室旁各级脑白质变性的FA值与对照组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各级脑白质变性FA值之间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三级脑白质变性者双侧内囊FA值与对照组、一、二级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双侧额叶、顶枕叶脑白质变性的ADC值与变性级别呈正相关性;双侧半卵圆中心、侧脑室旁脑白质变性的FA值与变性级别呈负相关性。结论弥散功能成像可客观、敏感、数据化的反映维持性透析患者脑白质变性的特点及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DTI技术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及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CI)患者脑白质细微结构的改变,探讨DTI对AD和aMCI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神内医师诊断AD和aMCI患者各15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NC组,15例)。利用DTI技术测量上述三组被试者不同脑白质区FA和ADC参数值,比较分析三组之间脑白质细微结构的改变并对其进行鉴别诊断。结果:aMCI组、AD组MMSE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MCI组双侧颞叶、内囊前肢、内囊后肢、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等脑区,AD组双侧颞叶、右侧枕叶、双侧内囊前肢、内囊后肢、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等脑区FA值均低与正常对照组,且AD组FA值下降区域更广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MCI组双侧颞叶、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等脑区,AD组双侧颞叶、左侧内囊后肢、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等脑区ADC值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DTI技术对aMCI与AD患者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外囊、内囊、胼胝体、扣带回脑白质区FA值与ADC值的测量,可以评估两者脑白质完整性的变化,并通过脑白质受损程度,对AD以及aMCI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磁共振DTI(Diffusiontensor imaging)基于纤维束的空间统计分析技术(Tract Based Spatial Statistic,TBSS),对比分析伴有认知功能障碍的脑瘫患儿(Cerebral palsy,CP)与正常儿童(control group,CG)白质纤维束FA值的差异,为临床诊疗及干预提供精准影像学依据。方法选取53例30DQ70伴有认知功能障碍CP组患儿及50例正常对照CG组小儿,使用Philips Ingenia 3.0T磁共振成像仪,常规MRI序列及DTI功能成像序列检查,行DTI基于白质骨架的纤维束空间统计法分析。结果白质骨架图显示53例CP组患儿双侧额叶白质、右颞叶白质、右枕叶白质、右顶叶白质、双侧脑室体旁白质、双侧内囊前后肢较CG组的FA值明显减低(P值0.05);随访13例CP组经6~12个月综合康复治疗后患儿的FA值在双侧内囊后肢区、右枕叶白质区、右侧内囊前肢区、右额叶白质区较康复前有所升高(P值0.05)。结论 DTI基于TBSS分析法将白质纤维束核心解剖结构可视化,揭示脑瘫患儿白质异常区域与认知功能损害之间的关系,为脑瘫患儿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指征及科学客观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使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评价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合并腔隙性梗死(lacunar infarctions,LI)患者脑白质完整性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6例MCI患者,行头颅MR检查发现合并陈旧性LI者14人(MCI-LI组),不合并陈旧性LI者12人(MCI-non LI组),同期招募16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受试者均完成认知功能评估及头颅DTI检查。比较3组间DTI参数差异,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确定DTI参数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MCI-LI组较MCI-non LI组扣带束左侧海马、胼胝体束额部、右下额枕束和右颞叶上纵束等白质纤维束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显著降低(P<0.05),而平均扩散率(mean diffusivity,MD)值显著升高(P<0.05)。MCI-LI组扣带束右扣带回FA值与日常生活能力评估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评分显著相关(B=–50.2,95% CI:–77.7~–22.7,P=0.003)。MCI-LI组左侧丘脑前辐射FA值(B=443.8,95% CI:222.9~664.8,P=0.001)及左下纵束MD值(B=–318.5, 95% CI:–534.7~–102.3,P=0.009)与韦氏数字符号测验(Wechsler Digit Symbol Substitution,WDSS)评分显著相关。MCI-LI组左颞叶上纵束FA值与数字广度倒背(Backward Digit Span,BDSP)评分显著相关(B=12.5,95% CI:1.5~23.4,P=0.030)。 结论:MCI合并LI患者脑白质完整性较MCI不合并LI患者明显减低,MCI合并LI患者认知功能与部分脑白质DTI参数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脑白质扩散张量成像(DTI)的变化,探讨其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对56例临床确诊的重度OSAS患者(重度OSAS组)与56例年龄、性别和受教育年限相当的志愿者(健康对照组)进行DTI检查,分别于MRI后测量相应脑白质区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检查前采用蒙特利尔认知测量表(MoCA)对两组受检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价,并分析感兴趣区FA值与MoCA评分、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重度OSAS组MoCA评分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双侧额叶白质、双侧顶叶白质、双侧颞叶白质、双侧半卵圆区、右侧枕叶白质、右侧内囊后支、右侧外囊、胼胝体压部FA值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其余各区FA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右侧额叶白质、双侧顶叶白质、右侧枕叶白质FA值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均P<0.05),右侧额叶白质、右侧外囊、左侧顶叶白质FA值与AHI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DTI能发现重度OSAS患者脑白质的异常,有助于判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程度和OSAS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探讨合并认知障碍的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脑白质结构改变特点。方法:收治住院的28例无症状性腔隙性脑梗死不伴脑白质病变患者,按照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MoCA)大于等于26分分为认知正常组和认知障碍组,住院期间行头颅DTI检查,利用基于兴趣区(ROI)分析方法,测量两组患者同一水平、镜面对称的双侧侧脑室前角、后角、侧脑室体旁、半卵圆中心近腹侧、半卵圆中心近背侧看似正常脑白质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和各向异性分数(FA)值。结果:认知正常组与认知障碍组在右侧侧脑室前角、双侧侧脑室后角、双侧侧脑室体旁、双侧半卵圆中心近腹侧、双侧半卵圆中心近背侧ADC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是左侧侧脑室前角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知正常组与认知障碍组在右侧侧脑室前角、右侧侧脑室后角、左侧侧脑室体旁、左侧半卵圆中心近背侧F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在左侧侧脑室前角、左侧侧脑室后角、右侧侧脑室旁、双层半卵圆中心近腹侧、右侧半卵圆中心近背侧FA比较值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无...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研究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大脑白质纤维束各向异性特征;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皮质脊髓柬受损与肌力的关系。方法:对9例正常被试和9例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进行常规MR T1WI、T2WI和DTI检查,对数据进行离线后处理,采用dTV.Ⅱ软件处理,获得FA图及方向编码彩色图,并重建双侧皮质脊髓柬3D纤维束图。对正常被试分别在内囊前角、膝部、后角选择感兴趣区测量主要白质纤维柬FA值。脑卒中病人对梗死区及健侧相应区域白质进行FA测量。将感兴趣区设在双侧大脑脚对双侧皮质脊髓束进行3D重建。Brunnstorm标准判断脑卒中患者患手肌力。结果:在正常组双侧自质纤维束FA值无明显差异,但相同部位不同白质区的FA值有明显差异(t=3.12,P〈0.05),重建FA值图与方向编码彩色图可显示大部分主要的白质纤维束。在脑卒中病人组梗死区FA值显著低于健侧,两侧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4.570,P〈0.001)。病变侧皮质脊髓束受压、变形、移位、部分断裂。皮质脊髓束受累情况与肌力有相关性(rs=0.888,P〈0.05)。结论:DTI可显示脑内白质纤维柬的走行及分布,为大脑自质纤维束的研究开辟了新的广同领域。DTIFA值图及DEC图可以显示卒中病人梗死区白质纤维的方向与各向异性程度。3D纤维束图可以更立体直观的显示锥体束状况,有利于探讨皮质脊髓束损伤程度与肌力的关系,对临床及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探讨皮层下缺血性脑血管病(SIVD)患者常规MRI上看似正常的白质(NAWM)和灰质(NAGM)水分子弥散
特征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对46 例SIVD患者和34 例健康自愿者行常规MRI和DTI检查,比较两组间皮层下
NAWM区和NAGM区表观弥散系数(ADC)和部分各向异性(FA)的差异,分析SIVD患者皮层下灰白质微结构变化与整
体认知功能的相关关系。结果①SIVD组NAGM区、侧脑室前角和半卵圆中心NAWM区ADC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
0.05),半卵圆中心NAWM区FA值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SIVD组侧脑室前角NAWM区的ADC值随脑白质病分
级的增加而增加,而FA值随之降低;③控制年龄后,侧脑室后角NAWM区、半卵圆中心(NAWM和脑白质病区)、尾状核头
及丘脑的ADC值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呈显著负相关;侧脑室前角NAWM区和半卵圆中心脑白质病内FA值与简易
精神状态检查量表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SIVD患者中,常规MRI上看似正常的皮层下灰质和白质水分子弥散已发生异
常,而且与SIVD患者的整体认知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DTI技术探讨脑小血管病(c SVD)患者常规扫描表现正常白质(NAWM)区微结构改变,及其与认识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对23例c SVD患者及13例条件相匹配的正常志愿者进行常规MRI及DTI序列检查并完成Mo CA评分,后处理测量双侧额叶、顶叶、半卵圆中心、胼胝体膝部及压部NAWM区的FA值及ADC值,比较c SVD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c SVD组FA值及ADC值与Mo C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c SVD组双侧额顶叶FA值较对照组减低,ADC值升高,双侧半卵圆中心FA值较对照组减低,其余两组间区别无统计学差异。c SVD患者双侧额叶FA值下降最明显(右侧(0.354±0.051)vs(0.398±0.027),P=0.0 1,左侧(0.3 6 5±0.0 5 3)v s0.405±0.035,P=0.00)。双侧额叶白质的FA值与Mo CA评分呈正相关(右侧额叶:r=0.43,P=0.01;左侧额叶:r=0.50,P=0.02),ADC值与Mo CA评分呈负相关,(右侧额叶:r=-0.40,P=0.03;左侧额叶:r=-0.37,P=0.00);其余部位FA值及ADC值与Mo CA评分无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结论 DTI能反映c SVD患者早期隐匿性脑白质损伤,额叶白质DTI指标改变一定程度可反映认知功能受损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健康儿童脑白质发育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参数变化特点及其规律.方法 收集健康儿童49名,按年龄分5组,即第1组≤1岁,第2组>1~3岁,第3组>3~6岁,第4组>6~12岁,第5组>12~18岁.各组均行脑部常规MRI和DTI扫描,对DTI原始数据进行处理获得各感兴趣区的DTI参数,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白质纤维及皮质结构的异常改变.方法 对36例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和41名健康对照进行全脑弥散张量成像(DTI)及脑结构成像.通过基于纤维束的空间体积分析(TBSS)比较两组间白质纤维FA值的差异.使用基于表面的分析方法(FreeSurfer)进行两组间皮质结构的比较.结果 TBSS分析显示患者组中双侧上纵束、双侧后扣带束以及左侧皮质脊髓束的FA值减低.FreeSurfer分析显示,患者组皮质厚度减低的区域有:左侧额上回、额中回、眶回、中央前回、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顶上小叶、顶下小叶、中央后回、楔前叶、侧枕叶、楔叶、扣带回及右侧额上回、颞中回、颞下回、岛叶、缘上回、中央后回、扣带回;表面积减小的区域有左侧额上回、额中回、眶回、中央前回、颞下回、颞中回、颞上回、顶上小叶、顶下小叶、缘上回、中央后回、岛叶、楔前叶、扣带回及右侧额中回、顶上小叶、颞中回、岛叶、中央前回、额上回.结论 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白质纤维束及皮质结构的多区域异常,且两者在解剖关系上具有相关性;灰质结构异常可能是精神分裂症发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联合基于体素分析方法(voxel-based analysis,VBA),探讨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患者白质的改变。方法 选取15例小脑型多系统萎缩(MSA-C)患者(病例组)及11例志愿者(对照组),分别行全脑常规MRI及DTI扫描,采用SPM8(http://www.fil.ion.ucl.ac.uk/spm/software/spm8/)生成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图和平均弥散率(mean diffusivity,MD)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FA减少累及双侧脑干、脑桥、小脑(小脑后叶、山坡)、额叶(额上回)、扣带回、边缘叶及白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MD升高累及双侧小脑(小脑后叶、小脑蚓)、额叶(额上、中回、中央前回)、颞叶(颞上、中回、颞横回)、岛叶、顶叶(缘上回、角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基于体素分析的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可以用于显示全脑微结构改变,对MSA有一定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低频振幅(ALFF)联合弥散张量成像(DTI)评价轻度脑外伤(MTBI)患者脑功能活动;探讨ALFF异常脑区DTI的变化。方法:17例MTBI患者(MTBI组)与17例健康者(对照组)行静息态脑fMRI及DTI扫描。用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及伤后6个月的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评估MTBI神经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静息状态下,MTBI组双侧额叶、小脑后叶ALFF升高,右侧丘脑、海马、脑干、双侧枕叶、左侧中央后回和右侧放射冠ALFF降低(P〈0.005),双侧海马、左侧丘脑、右侧小脑的表观弥散系数降低,双侧额叶、脑干及左枕叶的各向异性分数降低(P〈0.05)。两组间MMSE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静息状态下,MTBI患者脑功能与微观结构存在异常。  相似文献   

15.
Background HIV is a neurotropic virus which can cause brain white matter demyelination,gliosis,and other pathological changes that appear as H IV encephalitis or AIDS dementia.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采用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评估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elapsing remit-ting multiple sclerosis,RRMS)正常表现脑白质微结构变化.方法 对24例RRMS患者(RRMS组)及28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DKI扫描,获得DKI相关参数,测量额叶、顶叶、枕叶、颞叶白质、胼胝体膝部、胼胝体压部、内囊前后肢,包括FA(fractional anisotropy),MD(mean diffusivity),DR(radial diffusivity),MK(mean kurtosis)及KA(axial kurtosis)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RRMS患者额叶(0.39±0.06)、顶叶(0.40±0.05)、枕叶(0.43±0.07)、颞叶(0.42±0.06)白质及内囊后肢(0.69±0.04)FA值明显降低(P<0.05),而额叶[(0.97±0.08) μm2/ms]、顶叶[(0.93±0.08) μm2/ms]白质、内囊前肢[(0.95±0.10) μm2/ms]、内囊后肢[(0.91±0.05)μm2/ms] MD值显著升高(P<0.05),内囊前肢(0.89±0.09)、内囊后肢(1.13±0.11)MK值显著降低(P<0.05),额叶[(0.76±0.09)μm2/ms]、顶叶[(0.73±0.07)μm2/ms]、颞叶[(0.77±0.08)μm2/ms]白质、内囊前肢[(0.58±0.06)μm2/ms]、内囊后肢[(0.47±0.05)μm2/ms]DR值及顶叶(0.95±0.07)白质MK值显著升高(P<0.05),额叶(0.74±0.07)、枕叶(0.71±0.06)、颞叶(0.65±0.06)白质及内囊前肢(0.65±0.06)、内囊后肢(0.57±0.06)、胼胝体膝部(0.48±0.05)、胼胝体压部(0.46±0.07) KA值显著降低(P<0.05).结论 DKI可评估RRMS正常表现脑白质微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在检查评估不同社会支持度轻度颅脑损伤(mild traumatic brain injury,mTBI)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外科及神经外科就诊的mTBI患者99例,按照入院时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RSS)得分(≥20分设置为区分点)分为高社会支持度组(54例)及低社会支持度组(45例),评估2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得分,对其进行DTI检测,记录其各项异性分数(FA)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并进行对比。 结果 ①高社会支持度组患者MMSE及MoCA量表得分均高于低社会支持度患者(均P<0.05);②低社会支持度患者两侧额叶、两侧颞叶、胼胝体膝部FA值出现下降,与高社会支持度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低社会支持度患者额叶左侧白质、额叶右侧白质、颞叶左侧白质、颞叶右侧白质、胼胝体膝部ADC值高于高社会支持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不同社会支持度mTBI患者认知状态、认知功能会存在明显差异,同时DTI检测FA及ADC值也有部分差异,认知障碍可能与额叶、颞叶、胼胝体白质受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维持性透析患者脑白质弥散功能成像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63例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作为研究组,2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进行常规MR、DWI、DTI检查,测量感兴趣区(额叶、颞叶、顶叶、枕叶、内囊、胼胝体及海马等)脑白质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及各向异性分数(FA),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评分(C-MoCA)并按评分分三个级别,即正常(C-MoCA≥26分),轻度认知功能障碍(26分C-MoCA≥21分),重度认知功能障碍(21分C-MoCA),与对照组及各级别之间进行统计学比较。最后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有统计学差异区域的ADC、FA值与C-MoCA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63例维持性透析患者中23例认知功能在正常范围,28例属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12例重度认知障碍。研究组额叶、顶叶脑白质ADC及FA值与对照组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C-MoCA不同分级的脑白质ADC及FA值之间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额叶、顶枕叶脑白质ADC值与C-MoCA呈负相关,FA值与C-MoCA呈正相关。结论维持性透析患者脑白质弥散功能成像可定量评价ESRD脑白质病变且与C-MoCA密切相关,有助于ESR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检出。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磁共振灌注成像(PWI)及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对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植入术前后脑功能变化的评估作用。方法选取20例经脑血管造影证实的单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于颈动脉支架植入术(CAS)前后行PWI、DTI检查,评估术前术后脑血流量(CBF)、脑血流容积(CBV)、平均通过时间(MTT)的变化以及各向异性分数(FA)的变化情况。结果 20例患者术前双侧脑灌注存在差异,患侧MTT延长,CBF、CBV降低,术后患侧MTT缩短(t=4.396,P=0.000),CBF升高(t=-2.812,P=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BV变化不明显。术前患侧额叶FA值较对侧降低(t=-2.539,P=0.013),术后患侧额叶FA值较术前升高(t=-2.322,P=0.032),而顶叶、枕叶、颞叶、内囊前肢、内囊后肢FA值变化不明显。结论联合应用PWI、DTI技术可提示脑组织血流灌注及脑白质受损情况,从而评估单侧颈动脉狭窄患者CAS术前术后脑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