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比短期内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与预混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血糖稳定性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60例因血糖控制不佳初次使用胰岛素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组(甘精组)和预混胰岛素组(预混组),分别给予甘精胰岛素每日一次皮下注射联合餐前口服降糖药以及给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每日两次皮下注射治疗.开始治疗2 w后,采用动态血监测测系统(CGMS)观察血糖波动情况,同时记录患者全天指血血糖并与人院时比较,记录患者胰岛素使用量以及低血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入组时一般临床特征及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治疗2 w后CGMS监测两组平均血糖(MBG),高血糖曲线下面积(AUC)无明显差别,甘精组血糖标准差(SD)、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低血糖曲线下面积(AUC)均显著低于预混组;甘精组胰岛素使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预混组(均P<0.05).结论 与预混胰岛素比较,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降糖效果相当,血糖波动更小,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用动态血糖监测方法评价两种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治疗2型糖尿病(T2DM)时血糖漂移和低血糖发生率的差异,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一般情况匹配且需要胰岛素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使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和赖脯胰岛素25注射液进行治疗。在血糖达标前提下,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的方法,评价两组患者血糖漂移和低血糖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胰岛素总量无统计学差异[(38.0±6.2)w(40.0±5.1)U/d,P〉0.05]。两组平均血糖漂移幅度[(6.32±1.43)VS(6.86±1.51)mmol/L,P〉0.05]及血糖漂移系数[(1.35±0.22)VS(1.41±0.13),P〉0.05]均无统计学差异。赖脯胰岛素25注射液低血糖事件少于门冬胰岛素30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vs8%,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和赖脯胰岛素25注射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在血糖控制良好时,胰岛素总量、血糖漂移及低血糖发生率相当。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单用口服药空腹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甘精胰岛素(Glargine)或中性精蛋白锌胰岛素(NPH)后对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 72例经口服抗糖尿病药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FBG>7.0 mmol/L,GHbA1e>7.5%),按1∶1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加用Glargine或NPH联合治疗.以空腹微量血糖(mFBG)<6.0 mmol/L为目标,并监测早餐后2 h微量血糖(mP1BG)、午餐后2 h微量血糖(mP2BG)和晚餐后2 h微量血糖(mP3BG),计算一天4次微量血糖的样本标准差(SD),以及最高和最低血糖之差(△).结果 两组比较Glargine组SD和△均较小(P<0.05),而低血糖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单用口服药物治疗但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Glargine比加用NPH更有利于血糖的平稳,且不增加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用动态血糖监测的方法比较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瑞格列奈,与每日注射2次预混胰岛素(诺和灵30R)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漂移水平和低血糖发生情况.发现甘精组血糖漂移度明显低于预混组;低血糖事件也明显少于预混组.因此,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每天1次甘精胰岛素加瑞格列奈口服,在血糖达到良好控制时,血糖的漂移程度更低,低血糖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薛淑云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24):2468-2469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仍应需严格控制,但对于高龄患者,血糖不宜控制过低,否则低血糖对老人的伤害可能远远超过高血糖的影响 [1],而临床中理想血糖的控制往往是以低血糖为代价的.目前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T2DM)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1~3].本文探讨阿卡波糖分别与甘精胰岛素、中效胰岛素(NPH)联合应用对老年T2DM患者血糖的控制情况,并观察低血糖事件及黎明现象发生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对本院2010年3月至2012年8月期间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观察组,n=50)和诺和灵30R(对照组,n=50)治疗的1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早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用量、体重指数(BMI)和低血糖事件发生都明显改善,显著地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能较好地控制老年2型糖尿患者的血糖,并且低血糖发生率低,疗效好,是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理想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一个特殊人群,病程往往较长,胰岛细胞功能差,并发症较多,单纯口服药物甚至胰岛素1~2次注射很难达到满意治疗效果.胰岛素强化治疗具有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满意的血糖控制,有效地降低大小血管并发症,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强化治疗可使其受益.但是,ACCORD、ADVANCE、VADT 3组研究显示强化血糖治疗组的低血糖发生率均高于常规降血糖组,特别是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治疗中血糖波动幅度大,低血糖发生率高.因此,理想的治疗方案既要使血糖达标,又要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本研究通过对胰岛素泵皮下连续注射法 (CSII )和多次皮下注射法 (MSI)治疗结果的比较,旨在评估这两种治疗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地特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物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入选2013年1月—2014年1月门诊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地特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物控制血糖,对照组采用中效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物控制血糖,观察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体重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空服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治疗组有明显下降,且低血糖发生率低,体重无增加。结论 2型糖尿病使用地特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有良好的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选择140例需择期手术的2型糖尿病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70例,A组给予地特胰岛素联合赖脯胰岛素治疗,B组给予胰岛素泵皮下输注赖脯胰岛素。[CSⅡ]观察两组血糖控制水平,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切口感染和延迟愈合发生率及降糖费用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血糖控制情况,低血糖发生率,切口感染和延迟愈合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但CSⅡ组控制血糖达标所需时间较地特胰岛素短,且地特胰岛素组治疗费用显著低于CSⅡ。结论采用地特胰岛素联合赖脯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围手术期治疗中更安全,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胰岛素联合拜糖平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将2012年8月—2013年6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0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餐后2 h血糖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联合拜糖平,能够明显控制血糖,降低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胰岛素治疗时发生夜间未察觉低血糖的情况及与睡前血糖或晚餐后血糖的关系。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2007—2008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45例,采用强化胰岛素治疗方案,血糖达标后进行72 h动态血糖监测,分析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低血糖(血糖≤3.9 mmol/L)发生率为79.5%,较严重的低血糖(血糖≤2.8 mmol/L)发生率为52.3%,其中86.0%的低血糖发生在夜间,患者均无诉不适。睡前血糖与夜间低血糖发生率存在相关性(列联系数rp=0.26,P<0.05),晚餐后血糖与夜间低血糖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p=0.15,P>0.05);当睡前血糖处于4.0~9.9 mmol/L时,夜间低血糖或较严重低血糖的持续时间百分比并无差异(P>0.05)。结论强化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夜间未察觉低血糖的发生率较高;监测睡前血糖较晚餐后血糖更能反映夜间低血糖的发生;血糖4.0~9.9 mmol/L时,不主张通过刻意提高睡前血糖来降低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甘精胰岛素是第一个模拟人生理基础胰岛素分泌的长效人胰岛素类似物.作用平稳。血药浓度无峰值,能有效、平稳地降低血糖[1-2]。低血糖(尤其是夜间低血糖)发生率低[3]。格列美脲是新一代磺脲类降糖药,动物和人体试验均证实具有明显的胰外降血糖作用[4]。本观察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降糖治疗,观察控制血糖的疗效,低血糖发生情况等。1对象及方法从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  相似文献   

13.
短期应用胰岛素泵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糖紊乱是2型糖尿病(T2DM)的主要的病理生理基础,研究表明~([1,2]),严格控制血糖使之达到或接近理想水平是预防和减少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首要基本措施,但血糖越接近正常,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越会增加.本研究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II)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DI)治疗方法,观察血糖控制结果、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评价两种方法对老年T2DM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2型糖尿病患者经过短期连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II)强化治疗使血糖平稳后,分别转换为生物合成人胰岛素N联合生物合成人胰岛素R、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MDI),比较两种MDI治疗时血糖的变化情况及胰岛素的用量。方法112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CSII治疗血糖平稳后,改为生物合成人胰岛素N及生物合成人胰岛素R皮下注射(A组),86例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CSII治疗血糖平稳后,改为甘精胰岛素及门冬胰岛素皮下注射(B组),观察A、B两组治疗时的日内血糖波动情况、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CSII治疗转换为MDI治疗后均能有效控制血糖,B组血糖波动较A组平稳,每日胰岛素用量较A组更少[(0.62±0.28)U/kg],低血糖发生率更低。结论两种MDI方法均能有效控制血糖,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皮下注射降糖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预混胰岛素与阿卡波糖联合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该院2017年1月—2019年5月56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预混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预混胰岛素与阿卡波糖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与体重指标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与体重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重度、中度以及轻度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0.00%、3.57%、10.71%,对照组患者的重度、中度以及轻度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3.75%、10.71%、21.43%,观察组患者的中度与轻度低血糖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更低(P<0.05)。结论预混胰岛素与阿卡波糖联合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满意,不仅能显著控制患者的血糖和体重指标,还能减少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短期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及对B细胞功能的影响. 方法 新诊断2型糖尿病79例,随机分为2组,1组用胰岛素泵进行持续皮下胰岛素(诺和锐)输注(CSII组)(40例);另外1组用预混胰岛素(诺和锐30)多次皮下注射(39例)即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II组).比较治疗前后血糖、血胰岛素及C肽变化情况及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事件. 结果 2组均能有效地控制血糖,但CSII组能更快使高血糖状态得以控制,C肽水平较MSII组明显改善(P<0.05).CSII组较MSII组血糖达标时间更短,胰岛素用量更少,且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显著减少. 结论 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新诊断的2型糖尿痛患者,具有快速而安全地控制血糖、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的优势,是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选取82例经2种以上口服降糖药足量治疗而血糖控制不理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地特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6个月(24周),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指数(BMI),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较治疗前相比,FPG、2hPG及HbA1c均有明显降低(P<0.05),BMI无明显改变,低血糖发生率低。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方案是有效的,安全的,简便易行的,是适于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种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老年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安全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强化胰岛素治疗是临床常用的控制血糖的方法,但老年糖尿病血糖波动大,低血糖发生率高.而强化降糖会导致低血糖.国内外研究表明~([1,2]),胰岛素类似物与普通人胰岛素比较,可减少发生低血糖的风险,但对于老年糖尿病的应用报道较少.本实验比较四种胰岛素强化降糖的方法,并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技术,观察老年糖尿病患者强化胰岛素治疗后24 h血糖谱变化和低血糖情况.  相似文献   

19.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地特胰岛索联合瑞格列耐组28例,诺和锐30组28例,治疗12周,应用动态血糖监测技术观察两组间血糖波动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FBG、2hPG、HbA,C、Homa-13(2小时)和Homa—IR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组的血糖波动、体重增加和低血糖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用地特胰岛素联合诺和龙治疗,血糖波动、体重增加和低血糖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刘莲叶  丁晓炼 《山东医药》2012,52(33):74-75
目的 探讨门冬胰岛素30/70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T2DM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对照组34例.观察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70强化降糖治疗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生物合成人胰岛素、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及低血糖发生率、住院天数、胰岛素用量.结果 两组治疗后空腹、三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两组治疗后空腹、三餐后2h血糖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天数、胰岛素用量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门冬胰岛素30/70治疗T2DM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