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一、前言在生产冷轧薄板的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轧辊。为了延长轧辊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加拿大NEO工业有限公司于六十年代开发了冷轧工作辊镀铬技术,并逐步推广到欧、美、日、澳大利亚和南朝鲜。冷轧工作辊镀铬以后可提高其使用寿命,减少停机换辊时间,提高轧机作业率,同时还可以改善冷轧板表面质量。我国轧辊镀铬工作起步较晚,国内也很少报道这方面的技术资料。为了研究和推广轧辊镀铬技术,1988年武钢钢研所和机总厂一起,对φ90/φ240×300毫米四辊轧机冷轧工作辊进行了电镀铬和轧钢生产应用试验。  相似文献   

2.
邢台冶金轧辊厂为武钢一米七冷、热连轧机研制的φ610冷轧工作辊和φ800热连轧半钢工作辊,以质量高,辊耗低,抗事故性能好等优点,最近,双双被评为冶金部和河北省优质产品。φ610冷轧工作辊和φ800热连轧半钢工作辊,分别用于武钢从西德和日本引进的一米七大型连轧设备,质量要求高,精度十分严格。以前国家每年都要花数百万美元外  相似文献   

3.
吴升振 《冶金丛刊》1999,(3):40-41,45
以800轧机φ230×800及φ60×800两种冷轧辊所需的质量性能采取新的工艺方法——双工频感应加热淬火处理来提高冷轧辊质量;结果证明,冷轧工作辊各项性能指标均优于单工频感应加热淬火,轧辊的使用寿命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4.
以平整机镀铬辊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实验,系统分析了冷轧带钢表面色差的产生原因。带钢表面色差实际上受镀铬辊色差的影响,与镀铬工艺有关。通过调整预热时间和温度、提高镀液浓度和温度、合理控制电流密度、控制铬层厚度,消除了因镀铬工艺引起的冷轧带钢表面色差,满足了生产线的用辊需求。  相似文献   

5.
2006年10月,二冷轧引进德国镀铬辊新技术,开始了镀铬辊使用的研究与应用。从05板、03板表面粗糙度控制人手,对镀铬辊的轧制周期进行研究,将研究重点放在镀铬辊对钢板宽度变化后产品表面的影响上和轧机镀铬辊的使用上。  相似文献   

6.
王志义  李维启 《钢铁研究》1991,(2):44-47,28
本文阐述了φ610×1700×3745mm单机架平整工作辊镀铬的设备,工艺流程和镀铬辊装机实用试验的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镀铬辊的铬层结合力良好,在轧钢过程中无任何起皮剥落现象,耐磨性能高,抗事故能力强,镀铬辊的平均使用寿命为普通辊的4倍,并且改善了轧制的带钢表面质量,同时实现了自由轧制。  相似文献   

7.
梁青 《冶金设备》2014,(3):39-42,38
介绍了采用卷板焊接工艺制作冷轧工艺线辊,基材选用45钢,通过中频感应热处理方式获得硬化层,再进行表面毛化处理及电镀铬。该类辊的研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研制的淬火镀铬辊达到预期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8.
我厂现有四辊可逆式冷轧机(工作辊径φ170~190mm,支承辊径φ50mm),辊身长由380mm 改为650mm 后,冷轧宽带钢时轧辊挠度增加,致使所轧的带钢横断面尺寸明显的不均。当把工作辊改为中凸的梯形辊型后,使所轧带钢横断面厚度的均匀性得到了改善。1.φ180/450×650mm 四辊冷轧机用平辊冷  相似文献   

9.
利用废辊作自耗电极的电渣重熔,试制了四辊可逆式冷轧机φ400×1200毫米及φ500×1700毫米工作辊。此种轧辊在质量上和经济上均具有一定优越性,可以取代目前使用的进口锻钢轧辊。如果推广此项工艺,使全国各冷轧机组都能使本身的废辊再生,将为我国节约数以千万计的巨额外汇。一、冷轧轧辊简述  相似文献   

10.
冷轧工作辊最近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高速钢钢种,它结合了良好的抗轧制事故能力和杰出的保持粗糙度的能力,并允许不镀铬。  相似文献   

11.
鞍钢冷轧薄板厂φ500/φ1300×1700mm可逆式冷轧机工作辊,由于受到表面淬火技术的限制,最小使用直径为φ474mm,较原设计φ470mm小4mm,相当于降低使用寿命13.8%。为提高轧辊使用寿命,降低辊耗,拟将工作辊使用直径由φ500~474mm改为φ515~467mm,这样可增加有效使用直径84.6%。经过论证和计算,上述实施方案是可行的,实施后每年可取得经济效益20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2.
引言 根据NEO公司与安大略省的加拿大轧钢厂的联合研制工作,于1964年实现了硬铬涂层工作辊的首次成功应用。 在冷轧机和平整机中使用镀铬辊已在世界上的一些国家中得到推广,而且被认为是与冷轧相关的一种必备技术,可应用于新老轧钢厂中。  相似文献   

13.
关于冷轧辊的损坏与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我厂MKW-1400八辊冷轧机的φ210毫米工作辊与φ1250毫米,支撑辊经常因掉肉剥落而过早失效,是主要消耗件。从1975年到1982年,支撑辊平均年耗为40多万元;1981年工作辊共损失50多万元。 冷轧辊的剥落失效是目前世界各国都在探索的课题。如果用辊耗来衡量的话(损坏辊重与轧钢量之比),由表1可以看出我厂比日本同类型轧机的轧辊辊耗高得多。因  相似文献   

14.
针对冷轧辊在轧制过程中磨损和剥落,提出采用在轧辊表面镀铬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法建立了三维非对称轧制有限元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了冷轧过程中轧辊在不同的镀层硬度、厚度、层数下的应力情况.通过分析模拟的结果来制定比较优化的镀铬层的状态.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螺纹钢筋都是热轧的,且规格在φ10毫米以上,而φ10毫米以下的则多是热轧圆盘条和冷轧圆钢丝。冷轧螺纹钢筋就是用热轧普通碳素钢或低合金钢盘条作原料,经过拉拔和辊轧成带  相似文献   

16.
由上海冶金设计研究院和上海第三冷轧带钢厂共同研制的恒张力液压卷取机,已于1984年3月通过技术鉴定。这台卷取机安装在φ45/φ200×160单机座四辊非可逆冷轧机上,其技术性能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四年多冷轧带钢生产实践,对GCr15轴承钢小型冷轧辊(辊径在中φ100~300毫米之间)的双液淬火方法,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找到了双液淬火的最佳冷却系数。结果表明,GCr15钢冷轧辊经高温奥氏体化,水、油连续冷却后,再经低温回火,可以得到足够深的淬硬层(φ100至300辊径,淬硬层深度平均可达10~25毫米,至少占辊身半径的20至6.7%)和淬硬性(硬度高达HR_c64以上),且可避免淬火碎裂。对冷轧40Mn、65Mn和T10A等高碳工具钢冷带,也能满足工艺要求,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淬火工序少、周期短、质量可靠、成本低,对提高GCr15钢冷轧辊的接触疲劳性能和使用寿命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SF-2自润滑复合轴承在冷轧带钢轧机上的应用江西新余钢铁总厂匡语唐一、原轧机轴承存在的问题我厂φ175/φ400×350冷轧机工作辊原采用滚针轴承和平面推力轴承支承(图1),因滚针轴承定位性能差,导致辊系定位精度低,在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以下现象:1...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本文介绍利用报废轧辊经电渣重熔、锻造、机械加工成一米七辊坯后,轧辊辊颈淬火和辊身热处理的工艺、方法和最终效果。武钢冷轧厂五机架连轧机工作辊,过去一直从西德、日本和比利时引进,为此武钢每年需耗费大量外汇。1983年,冷轧厂开展了用报废轧辊经电渣重熔制造新辊的工作,同时对冷轧辊辊颈、辊身淬火进行工艺试验研究。到目前为止,已研制10根φ610×1700×3745毫米的冷轧工作辊,并投入五机架连轧机使用。实践证明,报废轧辊经电渣重熔、辊颈淬火和辊身热处理后,轧辊的质量技术指标和使用性能均达到国内同类新辊水平,其中轧辊淬硬层深度指标及辊面硬度均  相似文献   

20.
1.前言七十年代武钢从西德引进一套计算机控制的“一米七”五机架带钢冷连轧机,1978年投入生产。机组上重要的消耗部件——“一米七”冷轧工作辊,辊身直径φ610毫米,辊身长度1700毫米,成品净重5.5吨,材质为西德86CrMoV7。由于轧机具有高速、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