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报道了新型实验教学仪器——"毛细管电泳富集仪"的研制及实验教学开发应用。对该仪器的工作原理、仪器性能、工作参数以及实际富集效果和教学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讨论,对于影响样品富集效果的各个因素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该仪器的实际富集因子可达560倍。采用研制的毛细管电泳富集仪对原有实验进行深度开发,深化和丰富了仪器分析实验的实验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教学质谱仪的设计理念及仪器基本构造。教学质谱仪按模块化设计,由进样系统、离子源、质量分析器、检测器、真空系统、控制系统,以及计算机系统等部分组成,适合学生自主搭建与调试。以“教学质谱仪的搭建、调试与应用”实验为例,介绍教学质谱仪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通过自主搭建和调试质谱仪器,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质谱仪器原理和构造、质谱分析方法的认识,提升实践能力和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更重要的是打破了学生对科学仪器的神秘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好奇心,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针对农林类专业中“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平台条件较低,仪器硬件配置较少,学生基础相对较弱,教学难度大等问题。探究了分类设置实验教学内容,按项目分级设计模块化实验教学课堂,教学团队协同分工实施教学实践,分层创建实验教学资源,过程考核结合目标考核的综合实验教学改革。通过教学改革实践,“仪器分析实验”的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改观。  相似文献   

4.
在电化学分析实验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探讨了思维导图在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评价。实验原理的教学依托“比较与对比图”和“逻辑思维图”,强调相关方法原理之间的联系,突出新方法的特点;实验步骤则以清晰易懂的“流程图”方式呈现。教学实践表明,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对实验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兴趣,促进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著提升了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槐角提取液中槐甙的含量,并应用于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通过HPLC的组成及各部件工作原理的介绍、实验的实施、实验报告的完成、各部件运行的动画模拟的观看及各实验室的实地参观和介绍等教学过程,学生不仅掌握了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基本原理及操作,也激发和提高了学生自己动手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对先进仪器、先进技术和知识的了解,提高了仪器分析实验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结合科研项目,选取学生熟悉的实际样品设计了一个适用于本科教学的仪器分析综合实验——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分离测定磺胺药物残留综合实验设计与实践。详细展示了土壤样品、茶叶样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完整的分离分析的实验教学过程:首先学生利用有机化学知识对磺胺标准品衍生化,对实际样品进行预处理,然后借助仪器分析化学知识展开分组讨论,从缓冲液浓度、pH、温度等方面探究毛细管电泳分离分析磺胺类药物残留的最优条件,自主设计迁移时间、峰面积重现性实验和加标回收率实验考察实验重现性、精密度,并根据实验实时融入食品、药品安全课程思政。据此培养学生运用综合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团队分工协助意识和严谨的实验态度,打破科研与教学的壁垒,实现科研对实验教学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Web设计语言和Photoshop、Flash、3D Max等工具绘制动画和3D仿真图,自主研发了毛细管电泳实验的仿真实验软件(电子书)。对仿真实验软件的设计思路、功能模块的实现、教学应用和效果等作了详细叙述。开发的电子书涵盖了实验原理、仪器介绍、样品制备、仪器参数设置、样品测试、数据处理、实验报告等完整的实验流程。电子书的内容完全与我院现行“仪器分析实验”的真实实验和纸质版教材相匹配,从而实现了“虚拟实验”与“真实实验”相融合,线上线下实验教学相融合。电子书中丰富的动画、仿真和实物图片,充分发挥出视觉效应和感观思维的优势,很好地克服了传统实验教学中的时空限制以及纸质版教材单调枯燥的不足,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8.
罗国安  王义明 《色谱》1995,13(6):437-440
 毛细管电泳的原理及应用(第二讲)毛细管电泳的原理及应用罗国安,王义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清华大学化学系北京100084)1概述毛细管电泳(CE)除了比其它色谱分离分析方法具有效率更高、速度更快、样品和试剂耗量更少、应用面同样广泛等优点外,其仪器结构也比高效液相色谱(HPLC)简单。CE只需高压直流电源、进样装置、毛细管和检测器。前三个部件均易实现,困难之处在于检测器。  相似文献   

9.
仪器分析是化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其中涉及的基本概念原理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将理论知识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本文以气相色谱实验为例,通过研究实验条件如柱温、载气流量、进样量以及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流比对分离度的影响,帮助学生理解书本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科研思维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面向本科生开设毛细管电泳实验的探索和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以科研成果充实和更新实验教学内容。采用自主研发的“CES2 0 0 0型毛细管电泳仪”作为教学仪器 ,在基础仪器分析实验中面向本科生开设毛细管电泳实验。  相似文献   

11.
The main measures and experiences of online physical chemistry teaching through Ding Talk platform in Bohai University was introduced.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the whole semester,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modular teaching mode of "simplicity-detail-induction" constructed by physical chemistry teaching team is conducive to match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self-learning abilities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teaching. The question-and-answer video induction class can fully arouse students' learning enthusiasm, which is favorable for the perfect realization of teaching and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With the double guarantee of meticulous and transparent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the accompanying process assessment, the overall goal achievement degree of the whole semester reached beyond 80%, and the sub-goal achievement degree reached over 60%, which provided reference for relevant teaching.  相似文献   

12.
以“乙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理论课和实验课为例,探索了将高分子化学理论和实验课程进行融合的创新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进行互动和融合的整体安排,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理论课和实验课相互分离、缺乏相互支撑的缺点。在融合教学模式中,理论课和实验课实行团队协同教学;在同一个实验中设置必修内容和扩展性内容,更好地培养学有余力的学生;将理论课和实验课进行综合考核;对比了实验课前置、实验课居中和实验课后置教学方式,其中实验课居中的融合教学适合于大部分学生,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13.
刘琳然  黄萍  文静  冉鸣 《化学教育》2020,41(2):85-89
有关金属配合物颜色的形成原理是现行无机化学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基于深度学习理论,以六水合氯化镍为例,研发了一款金属配合物显色原理的教学软件。该软件以宏观问题引入教学,创设探究情境,展示了金属配合物的结构、d-轨道分裂的原因、金属配合物显色的原理,软件能帮助学生从金属配合物的结构上去认知其显色原理,拓展学生的视野,进而达成深度学习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郑敏燕 《大学化学》2017,32(8):20-24
问题、项目引领式教学法可分为问题引领式与项目引领式教学两个部分。问题引领式教学法可用于课程的基础部分教学;项目引领教学法主要用于学生已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之后,教师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目前亟待解决的小的项目让学生提出思路及解决办法。通过两种方法的互相补充,可显著提高学生对有机化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也能使有机化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  相似文献   

15.
翻转课堂模式有助于使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因而受到教育界广泛关注。以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微量铁为例,探索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非化学化工类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依据翻转课堂教学流程研究了课前视频、课前在线检测题及课上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方案,探索了将科技文献用于课前视频的教学方法。利用课上活动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利用课前视频和课前在线检测使学生的课前预习落到实处、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针对有机化学教学改革现状,利用现有网络教学资源及化学资料,将问题式教学法和翻转课堂教学理念融入传统教学方法中,构建了一种简易型混合式教学法,并应用于生物学专业拔尖学生试验班有机化学小班教学实践。结果表明,简易型混合式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化学文献查阅、交流沟通、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因而有助于提高有机化学的教学质量,促进拔尖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原位变温X射线衍射实验是物理、化学等相关专业综合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基于“以虚代实,虚实结合”的思想开发原位变温X射线衍射虚拟仿真实验系统非常必要。本系统完整地模拟了仪器认知、样品测试、数据计算及应用等实验实景,教学中采用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利用大型仪器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  相似文献   

18.
作为材料研究领域的明星,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研究是基于有机化学反应的成功选择和合成条件的不断优化。本文探讨将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成键方式引入有机化学教学课堂的途径,阐述有机化学反应在新型纳米材料设计合成中的应用。科教融合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复杂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科研视野、激发科研热情;更能在科研成果中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社会担当。科教融合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我校分析化学实验课程发展的需求,通过改革课程内容、将课程内容模块化、设置必做和选做实验、开展实验小组教学、建立"要点"评分机制等措施,构建了一套针对不同专业和学生的分层次、有特色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探讨了分层次教学体系下,实验分组、选做实验开展、试剂准备等具体操作模式。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开展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探索,提高学生实验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实现多元化教学。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核磁共振波谱技术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核磁共振波谱技术课堂教学、上机实验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改进措施.希望有助于现代核磁共振波谱技术的普及应用,同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现代核磁共振波谱技术的积极性,并提高其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为实现高校创新性人才培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