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伞及其人工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伞是一种木腐菌,多发生在柳树干上。鲜食味道鲜美,干制品颜色金黄,具浓郁菇香味。1983年9月,我们在本所附近的柳树上采到黄伞子实体,带回室内进行人工分离,获得黄伞纯菌丝,在广口瓶中做出菇试验,并用棉籽壳生料块栽,均获得了子实体。生物学特征黄伞[pholiota adiposa(Fr.)Quel]又叫柳蘑、肥鳞耳等。系伞菌目,环锈伞属(鳞伞属)。菌盖初期呈半球形,谷黄色,很粘,  相似文献   

2.
黄伞又名多脂鳞伞、柳蘑 ,是秋天 8~ 10月份群生于阔叶树、柳树上的一种北方特有的野生珍稀食用菌 ;现经 3年多的人工驯化栽培获得成功。黄伞子实体色泽鲜艳 ,呈金黄色 ,菌盖、菌柄上布满棕黄色鳞片 ,很诱人喜爱。此菇营养丰富 ,味道鲜美 ,食之粘滑爽口 ,风味独特。该菇菌盖上  相似文献   

3.
黄伞高产优质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侯军 《食用菌》2002,24(1):29-30
黄伞 (Pholiota ad iposa) ,又名柳蘑、柳钉、黄蘑、多脂磷伞 ,在分类学上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 ,伞菌目 ,球盖菇科 ,环锈伞层 ,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 ,黄伞 8~ 10月份多生于杨柳及桦树等的树干和树桩上 ,有时也生于针叶树干上 ,单生或丛生、黄伞不仅菇质脆嫩 ,味道鲜美 ,营养丰富 ,而且具有抑菌、抗癌等药用价值。笔者于 1994年从野生黄伞子实体分离菌种驯化栽培 ,通过几年来的栽培实践 ,对黄伞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作了一些探索。现总结报道如下 :1 选择优良品种 目前栽培的黄伞品种 ,根据菌盖色泽及适应性 ,可分为浅黄和深黄两大品…  相似文献   

4.
黄伞(Pholiota adiposa),又名多脂鳞伞、柳蘑,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球盖菌科、鳞伞属[1]。在我国的东北三省、天津、山东、山西、福建、云南等各省(自治区)均有分布,每年8-10月群生或丛生于阔叶树的倒木或枯枝、树桩上,在柳树上着生更多[1],[2]。黄伞色泽金黄,菌盖表面有一层粘液物质,经分析,该物质为一种核酸,对恢复人体精力和脑力有特殊功效[3]。子实体肉质肥厚,菌柄嫩脆,入口滑爽,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另外,它还是山西省中成药十六特效成方“舒筋散”的重要原料之一。  相似文献   

5.
珍稀食药用菌黄伞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伞,学名多脂鳞伞[Pholiota adiposa(Fr.)Qu啨l.],俗名柳树菇(云南)、柳蘑(山东)、刺儿蘑(吉林)、黄柳菇等,隶属于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层菌纲(Hymenomycetes),无隔担子菌亚纲(Holobasidiomycetidae),伞菌目(Pleurotaceae),球盖菇科(Strophariaceae),鳞伞属(Pholiota)  相似文献   

6.
多脂鳞伞[Pholiotasdiposa(Fr.)Que1.],又名柳蘑、黄蘑,是一种珍稀药食兼用菌,口感独特,味道鲜美,极具开发生产和商业潜力^[1]。多脂鳞伞是我国北方比较有名的药食兼用菌,目前很少进行商业化栽培。笔者驯化的多脂鳞伞,结合摸索总结出一套高产栽培多脂鳞伞方法,生物转化率达到130%以上。解决了多脂鳞伞产量低、质量差等问题。现将其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泰山黄伞的优质高产栽培及加工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泰山黄伞 [Pholiotaadipdsa (Fr)Quel],又称多脂鳞伞 ,柳钉等。属担子菌纲伞菌目球盖菇科鳞伞属。是野生于泰山柳树上一种优质食、药用真菌。作者于 1994年人工驯化培育成功后。已由宁夏、云南、河北、贵州等多个省区及山东的许多地区进行了引种栽培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推广栽培证明 ,该菌优质高产 ,原料易得 ,抗污染能力强 ,具有很高开发推广价值。该菌特点及栽培加工方法如下 :1 黄伞的生物学特性1 1 形态特点 泰山黄伞菌丝体淡黄色。子实体黄色。菌盖直径 10cm左右 ,初期偏半球状 ,边缘内卷 ,表面有黄褐…  相似文献   

8.
多脂鳞伞人工栽培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脂鳞伞Pholiota adiposa(Fr.)Quel,又叫黄伞、柳蘑、肥鳞耳等,属担子菌纲,伞菌目,球盖菇科,环锈伞属。多脂鳞伞菌盖初期呈半球形,尤如铆钉盖,谷黄色,很粘,后渐平展,中央稍凸,边缘内卷,颜色由谷黄色渐为黄褐色,中央色深,直径3~15厘米,覆有三角形鳞片,  相似文献   

9.
黄伞生物特性及其驯化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郏广斌 《食用菌》2001,23(1):13-13
黄伞 Rholiota adiposa(Fr.)Qucl,又名多脂鳞伞、柳蘑.是秋天8-10月群生于阔叶树的蛀眼或倒木上,柳树上尤其多。菇体金黄色.盖、柄上布满黄褐色鳞片.食之粘滑爽口.味道鲜美.风味独特.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多种矿质元索.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黄伞多糖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腹水瘤的抑制率80%-90%;黄伞还可预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杆菌和肺结核杆菌的感染。为开发这一珍稀品种.现将该菇的生物学特征及栽培技术简介如下:1 生物学特性1.1 形态特征 子实体单生或群生,盖径3-12…  相似文献   

10.
黄伞 (Pholiotaadiposa) 又名肥鳞伞或多脂鳞伞 ,2 0 0 0年以来 ,笔者在对五台山野生台蘑资源的考察中多次采集到黄伞 ,分离纯化后 ,根据其原采集地定名为WT菌株 ,经过两年多来的驯化选育和栽培 ,已使该菌株有了广泛的适应性和良好的栽培性状 ,现报告如下 :1 生态环境和特征五台山年平均气温只有 5 .1℃ ,最热的 7~ 8月份平均气温仅在 1 6~ 2 1℃ ,野生黄伞一般在 8月份立秋前后产生 ,海拔在 1 ,50 0m以下较常见 ,主要发生在杨、柳、桦等阔叶树的枯枝烂叶上。其特征为 :单生或丛生 ,菌盖宽 3~ 1 0cm ,早期扁半球形 ,后渐平展 ,中部稍…  相似文献   

11.
北方地区黄伞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宇  杨军 《食用菌》2007,29(2):46-47
黄伞(Photiota adipose),又名黄环锈伞、多脂鳞伞、柳蘑等,是一种食、药性兼优,具有较高的商品价值。近几年我国北方地区刚刚开始引种黄伞,由于栽培技术有待成熟,所以实际生产中成功率较低,农民盲目种植,个别地区甚至有种植上百万棒黄伞全军覆没现象。本技术改善了以往北方地区  相似文献   

12.
菌粮间作是农业生产领域的新生经营模式,该试验选用黄伞(Pholiota adiposa)、榆黄蘑(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3种食用菌,与春播玉米进行菌粮间作栽培,对其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黄伞、榆黄蘑和大球盖菇每公顷分别收获鲜菇58 695 kg、56 400 kg和14 100 kg。间作食用菌区的玉米明显长势强,棒穗大,质量好,玉米产量平均10 870.5 kg·hm-2,比对照区增产20.7%。按当季市场价格计算,黄伞、榆黄蘑和大球盖菇每公顷增加总收益分别为205 065元、182 115元和113 775元。在相同条件下黄伞-玉米间作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侧耳属3种食用菌解剖学性状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PDA培养基和棉籽壳为培养料,培养了姬菇、榆黄蘑和鲍鱼菇,并对其解剖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姬菇、榆黄蘑和鲍鱼菇菌丝均具有锁状联合,子实体菌柄都侧生,每个担子顶部产生4个担孢子,孢子内含油滴,孢子印皆为白色。姬菇和鲍鱼菇菌盖颜色为灰黑色,榆黄蘑为黄色,姬菇和榆黄蘑菌丝生长快,姬菇菌丝浓密,榆黄蘑和鲍鱼菇菌丝稀疏,鲍鱼菇菌丝能产生黑色分生孢子。姬菇和榆黄蘑子实体小而多,出菇早、产量高,鲍鱼菇子实体较大内部组织紧密,担子、担孢子梗粗壮,孢子饱满油滴大。  相似文献   

14.
尖鳞伞特性及驯化栽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骥  何显 《食用菌》2000,22(6):13-14
尖鳞伞Pholiotasquarrosoides(Peck)Sacc是一种美味的木生食用菌,隶属伞菌目,球盖菇科,鳞伞属(也称环锈伞属)。在东北,野生尖鳞伞资源丰富,秋季大量发生,当地俗称刺蘑。为开发这一野生食用菌资源,笔者从1995年开始了驯化栽培研究。1 材料和方法11 菌种制作 菌株是1995年8月上旬采于东北师大校园杨树上的子实体,经组织分离获得的菌丝体。111 菌种保藏及测试用培养基 改良PDA培养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15g,维生素B15片,琼脂20g,加水定容至1000mL。112…  相似文献   

15.
元蘑又称亚侧耳,别名黄蘑、冻蘑、晚生北风菌,隶属于层菌纲、伞菌目、白蘑科、亚侧耳属。是东北著名的野生食用菌,主要分布于河北、黑龙江、吉林、山西、广西、陕北等地。种源为东北野生子实体,采集分离获得,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于2006年引种成功。  相似文献   

16.
玉黄蘑又名榆黄蘑、金顶侧耳、金顶蘑,属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的一种木腐菌,因常见腐生于榆树枯枝上而得名榆黄蘑,群众取其吉祥谐音称为玉黄蘑.其子实体呈覆瓦状丛生,菌盖基部下凹为喇叭状,边缘平展呈波浪状,许多菌盖层叠簇生在一起,宛如一束金色花朵,色彩绚丽.玉黄蘑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营养丰富,口感细嫩鲜美,气味清香.此外,玉黄蘑还可入药,有滋补健身、化痰定喘、平肝健胃、降压减脂等疗效.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其子实体含有丰富的β-葡聚糖,具有良好的抗肿瘤和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对防病抗病大有益处.玉黄蘑原为长白山区的著名土产,2002年,部分从东北地区返迁山东祖籍的农户,在青岛城阳区惜福镇街道办事处南寨社区进行了人工代料驯化栽培试验,获得成功,使远离野生产地的青岛人也享用到了这一美味.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韩进业  陶国锋  温云 《食用菌》2001,23(4):12-13
口蘑是张家口以北地区多种美味食用蘑菇的通称,与真菌分类学概念中的口蘑科Tricholo motaceae口蘑属 Genus Ticholoma Trchoioma Fr.Qnel.的几种美味口蘑,如:蒙古口蘑(又称口蘑,白蘑),大白桩蘑(又名青腿蘑、雷蘑),香杏丽蘑(又名虎皮香杏)有较大区别。因古城张家口曾经是河北北部以及内蒙古草原所产蘑菇的商品集散地.对口蘑的命名,属商业界对商品的俗称;其中包括几个蘑菇科蘑菇属的大型菇种,分类学上与口蘑无关.但在口蘑产区和口蘑市场上也为上品口蘑,因其子实体开伞后菌…  相似文献   

18.
元蘑段式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蘑又称亚侧耳,别名黄蘑、冻蘑、晚生北风菌,隶属于层菌纲、伞菌目、白蘑科、亚侧耳属。是东北著名的野生食用菌,主要分布于河北、黑龙江、吉林、山西、广西、陕北等地。种源为东北野生子实体,采集分离获得,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于2006年引种成功。现将元蘑生物学特性及栽培  相似文献   

19.
榆黄蘑常见腐生于榆树枯枝上而得名,群众取其吉祥谐音称为玉黄蘑.其子实体呈覆瓦状丛生,菌盖基部下凹为喇叭状,边缘平展呈波浪状,许多菌盖层叠簇生在一起,宛如一束金色花朵,色彩绚丽.榆黄蘑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种维生索等营养成分,营养丰富,口感细嫩鲜美,气味清香.此外,玉黄蘑还可入药,有滋补健身、化痰定喘、平肝健胃、降压减脂等疗效.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其子实体含有丰富的β-葡聚糖,具有良好的抗肿瘤和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对防病抗病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20.
柳蘑在分类学上属担子菌门,为低温型野生菌,常见于8月~10月的柳树树干或枯枝基部。柳蘑是目前很有开发前途的食用菌新品种之一。本研究通过不同培养料栽培试验,对柳蘑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研究,为柳蘑的研究开发提供基础资料与参考依据。研究结果显示,阔叶树木屑配方1有利于柳蘑子实体生长;培养料1、培养料3、培养料5中柳蘑有较高的生物转化率;麦麸(玉米面)最适添加量为15%;配合料(稻草、玉米桔杆等)添加量最适为10%~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