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九○年高考(理工类)第(22)题是“已知sina sinβ=1/4,cosa cosβ=1/3,求tg(a β)”,此题即是要求由三角条件组 (*)sina sinβ=a,(ab≠0) (1) cosa cosβ=b (2)求出tg(α β)的值来,此题有多种解法,其中较为简捷的一种是  相似文献   

2.
文[1]对2009年江苏卷理18题进行了较为详实的解题分析与教学反思,笔者读后深受启发,受益匪浅.但总觉得美中不足.因为此题如果能打破常规思维,运用动态的观点,从旋转的角度出发,化动为静,以静制动,那将别样精彩,又是一片新天地.  相似文献   

3.
2010年中考题第18题是一道关于图形旋转的填空题,此题的得分率较低,针对此题笔者设计了一节关于图形旋转与旋转综合的习题课.  相似文献   

4.
一道高考填空题的几个思维层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题目:已知AC,BD为圆O:x2+y2=4的两条相互垂直的弦,垂足为M1,2,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的最大值为.   这是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全国Ⅱ卷理科数学第16题,此题构思匠心独具,命题角度新颖、独特,内容丰富,有较为深刻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王增强 《中学生数学》2011,(1):33+32-33,32
很多刊物给出了第31届西班牙赛题(即例1)的不同解法,并给出了此题的很多变式与推广,笔者发现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可以构造相应的等比数列来解决此题及其它的变式与推广,下面举例说明,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杨敏良 《数学通讯》2013,(Z3):30-33
我们都知道,对于普通的高三考生来说,高考能不能成功不是试卷中的难题是否做出来,而是基础题的分数是否拿全了.就如我们数学试卷的第18题,此题成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一旦此  相似文献   

7.
此题是第二届陈省身杯全国高中数学奥林匹克第6题,文[1]给出的证明比较繁杂,本文将给出此题的简证.  相似文献   

8.
陈新伟 《数学通讯》2014,(11):53-55
2014年全国高考江西卷理科第10题、2012全国卷理科第12题均是选择题的最后一题,是所属试卷中的选择题的"把关题".因两题均为选择题,在高考试题答案中,考试机构只给出了两题的正确选项,并没有给出详细解答.笔者查阅了含有两题详解的现有的出版物及各类高三复习资料,发现题目的解答几乎如出同辙,网络上对两题的探讨较少,给出类似详解传播也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9.
文[1]第3题(4):已知正数a,b,c满足a+b+c=1.求证:1/a(1+b)+1/b(1+c)+1/c(1+a)的最小值是27/4. 求证:1/a(1+b)+1/b(1+c)+1c(1+a的最小值是27/4.鉴于文[1]所给答案较为繁琐,笔者在此给出此题一种简洁证法,并将该结论做更一般性的推广.  相似文献   

10.
2016年江苏高考数学试卷整体结构稳定,注重基础,注重对计算能力的考查,简单题、中档题、难题的比例依旧是4∶4∶2.与往年相比,简单题更加偏重于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中档题更加重视不同知识的交汇和计算能力,而难题涉及一些较为复杂的计算和解题技巧.笔者参加了第15题的阅卷工作,面对考生的数学试卷及其暴露的问题,感慨颇多.  相似文献   

11.
张艳宗  宋庆 《数学通讯》2022,(2):60-61+63
对一道2021年东南地区数学奥林匹克不等式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究,在分析解法的基础上得到了不等式的加强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2005年云南省中考数学试题,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思想理念,适度下调了难度,淡化解题的模式化和证明的机械化,深化了试题的针对性、探索性和应用性.一、立足基础试题注重考查学生是否全面掌握初中阶段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覆盖了初中数学的大部分核心内容,例如第1题、第3题、第5题、第8题、第9题等对基本概念、定理、公式进行了考查.又如第2题、第7题、第10题、第11题、第13题、第16题等对基本解题方法的考查,也较为基础,计算难度不大,学生应该掌握.二、突出思想方法,重视培养能力试题较好地体现了初中数学学习中需要培养的数学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3.
平面几何内容一直是各地中考试卷中的重点考查内容,在每份中考卷的最后两道把关题中,至少有一道题涉及较为繁杂的平面几何题,本题以2015年广东省中考卷第24题为例,讲解这道平面几何题的突破思路,并就该题的命题立意给出思考,与同行研讨。  相似文献   

14.
供题者从充分性和必要性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证,证明过程较为复杂,本文采用构造齐次方程的方法,给出一种较为简洁的证明,并探讨双曲线和抛物线的相似性质,进而介绍这些性质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郝新武 《中学数学》2012,(18):64-65
动态题是近几年来中考数学的热点问题,除作压轴大题外,在客观题中也占有一席之地.而在客观题中,以动点生成函数图像问题较为常见,这类问题通过点、线或图形的运动构成一种函数关系,生成一种函数图像,将几何图形与函数图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充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届湖北省八校第一次联考试题中的解析几何解答题涉及到求椭圆内接四边形的面积的最值,此题设计看似平淡无奇,深入思考后发现此题结论可以一般化并能够进一步类比拓展.一、原题与解答过程回放如图,在平面直角  相似文献   

17.
1.综合评述2003年高考理(22)题是一道有别于往年试题模式、操作性较强的压轴试题,解答此题主要用到数列、排列组合等知识,主要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说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解答此题并不困难,但从考生得分情况来看,得分率较低.其原因有二:一是由于此题为试卷的最后一题,而该年高考试题  相似文献   

18.
在一次习题课的教学中,我选择一道解析几何题作为例题,同学们对此题很感兴趣,经过深入的思考和讨论,发现这是一道简洁优美、内涵丰富、有一定思维含量的好题,大家不仅得出了两种解法,还进行了推广.回味此题总感觉意犹未尽,于是整理如下。希望能和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9.
有这样一道立体几何选择题:四个侧面是全等等腰三角形的四棱锥,其底面是:(A)正方形;(B)矩形;(C)菱形;(D)以上结论都不是.并给出正确答案为(C).此题近来已作为较为流行的测试题,而且一般都是根据以下解法来选择答案的.  相似文献   

20.
文[1]指出:此方程不是普通的方程,不能用常规的代数方法来解答.该题离开计算器已无法得到结果.笔者认为此题不用计算器可以得到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