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MCM-41分子筛修饰电极对铁(Ⅱ)和钌(Ⅱ)的1,10=氮杂菲配合物的电化学行为,由于MCM-41中孔分子筛孔表面存在非常活泼的羟基,使其具有很高的活性,它能使分子筛本身作为配体与金属离子配位,并便原来的配体部分解离。  相似文献   

2.
八羟基喹啉铁(Ⅱ)/MCM-41对苯酚羟化的催化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持标  叶兴凯  吴越 《催化学报》1997,18(2):140-143
利用MCM-41中孔分子筛为载体,制备了负载型八羟基喹啉铁(Ⅱ)/MCM-41(简记为Fe(Ⅱ)-Qx/MCM-41)催化剂.XRD,IR证明八羟基喹啉铁(Ⅱ)配合物成功地负载于MCM-41分子筛中.考察了八羟基喹啉铁(Ⅱ)/MCM-41对苯酚羟化反应的催化作用,和未负载的配合物相比,苯酚的转化率、对苯二酚的选择性以及H2O2的利用率都有显著的提高.同时也探讨了温度、反应介质及介质pH值对苯酚羟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提高,苯酚的转化率增加,但温度太高,易导致副产物增多;有机溶剂不利于羟化反应的进行,水是实验条件下苯酚羟化反应的最佳反应介质;在一定程度上,pH值越低,越有利于反应活性的提高,若pH值太低,活性反而下降,pH值升高不利于苯酚羟化反应的进行.该催化剂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用CNDO/2方法经SCF计算获得了钌(Ⅱ)联吡啶配合物cis-[RuⅡ(bpy)2(L)2]的电子结构(其中bpy=2,2′-二联吡啶;L=Cl-,NCS-,CN-,NH3,NCCH3).计算结果表明,这些钌(Ⅱ)联吡啶配合物的LUMO均定域于配体bpy的最低能π轨道,而其HOMO均定域于中心钌(Ⅱ)原子的dπ轨道.随着配体L的σ电子给予能力的增强,对应配合物的HOMO能级相应增大,LUMO能级亦有所增大,两者之差值则降低.这些钌(Ⅱ)联吡啶配合物的HOMO和LUMO能级变化趋势分别与相应的第一氧化和第一还原电势变化趋势相同,并且HOMO和LUMO能级与其光谱最低吸收能和第一氧化还原电势呈现出很好的线性相关性.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相吻合.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链型五齿配体N-(2-羟乙基)-N”-(2-羟基苄基)-二乙烯三胺(HL),通过元素分析、IR和1H NMR 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用 pH电位滴定法,在 25 ± 0. 1℃, I= 0. 10(KNO3)条件下,测定了配体的质子化常数以及 配体与Cu(Ⅱ)和Zn(Ⅱ)配位反应平衡常数。讨论了配体与金属离子的配位情况,得到了配位酚羟基和水的离解 常数。运用分光光度法,在 pH= 7. 0- 9. 0范围内,研究了配合物催化对硝基苯酚乙酸酯(NA)水解动力学,得到 了 NA酯水解的配合物催化速率常数 kc。结果表明,Cu(Ⅱ)与配体的氨基和酚羟基配位,生成四配位配合物,配 位酚羟基的 p Ka值为 4. 79,对 NA酯水解基本上没有催化效果;而 Zn(Ⅱ)则可以分别与配体的三个氨基,一个 酚羟基和一个溶剂水分子配位,形成五配位配合物,配位酚羟基和水的 p Ka分别为 5. 99和 9. 17,催化 NA酯 水解时,存在 Zn(Ⅱ)…-OH和酸羟基的协同作用,有很好的催化效果,pH为 9. 0时, kc可达 8. 50 × 10-2 mol-1· L· s- 1。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用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分离Cu(Ⅱ),Zn(Ⅱ),Pb(Ⅱ)和Al(Ⅲ)-EDTA配合物的方法。对影响M-EDTA配合物分离的主要因素,如pH值、EDTA用量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用量等进行了讨论。采用控制加权可变步长单纯形算法动态寻优对影响[Al-EDTA]-形成的因素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6.
胡汉芳  王洪  丁天惠  傅若农 《色谱》1998,16(6):523-525
 建立了用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分离Cu(Ⅱ),Zn(Ⅱ),Pb(Ⅱ)和Al(Ⅲ)-EDTA配合物的方法。对影响M-EDTA配合物分离的主要因素,如pH值、EDTA用量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用量等进行了讨论。采用控制加权可变步长单纯形算法动态寻优对影响[Al-EDTA]-形成的因素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7.
草酸根桥联的含膦配体新型Cu(Ⅱ)-Co(Ⅱ)双核配合物的合成和磁性包建春,倪行,孙岳明,徐正(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南京,210024)(东南大学化学化工系)(南京大学配位化学研究所)关键词草酸根桥,膦,Cu(Ⅱ)-Co(Ⅱ),磁性以膦作配体的草酸根...  相似文献   

8.
以Cu2(OH)2CO3为原料通过非均相金属插入反应合成meso-四(4-N-甲基吡啶基)卟啉合铜(Ⅱ)(CuTMPyP)和meso-四(4-N-苄基吡啶基)卟啉合铜(Ⅱ)(CuTBPyP).方法操作方便,产率高.研究表明,在核黄素光照产生O-·2的体系中,CuTMPyP和CuTBPyP对O-·2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对人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合成和表征了四种新的三核铜(Ⅱ)配合物{[Cu(L)]2[Cu(CH3-ebo)]}(ClO4)2(CH3ebo表示1,2-亚丙基双(草酰胺根),L表示1,10-菲咯啉(phen)(1),5-硝基-1,10-菲咯琳(NO2-phem)(2),2,2’-联吡啶(bpy)(3)和4,4’-二甲基-2,2’-联吡啶(Me2py)(4)).测定了四种配合物的变温磁化率(77-300K),求得交换参数分别为J1=-219.6cm-1,J2=-191.7cm-1,J3=-200.8cm-1,J4=-185.5cm-1,表明Cu(Ⅱ)-Cu(Ⅱ)离子间存在着强的反铁磁交换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焉翠蔚  李延团等 《应用化学》2001,18(10):806-809
以N,N'-双(3-氨基-2,2-二甲基丙基)草酰胺根阴离子(Me2oxpn)为桥联配体,分别端接N,N,N',N'-四甲基乙二胺(tmen)和2,9-二甲基-1,10-邻菲甲啉(Me2-phen);合成和表征了3种新的异双核配合和物[Cu(Me2oxpn)Fe(tmen)2]SO4(a),[Cu(Me2oxpn)Zn(tmen)2]SO4(b)和[Cu(Me2oxpn)Zn(Me2-phen)2]SO4(c)。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电导及磁性测量等方法推定了这些配合物的结构。测定并研究了(a)的变温磁化率(4-300K),求得交换参数J=-12.96cm^-1,表明双核配合物中Cu(Ⅱ)-Fe(Ⅱ)离子间存在反铁磁超交换作用。测试了3个双核配合物的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三联吡啶衍生物6,6”-二甲基-4'-苯基-2,2':6',2”-三联吡啶(TPY)作柱前显色剂,于AccQ-Tag柱上,用内含2.0×10~(-6)mol/L TPY和0.6 mol/L NaAc-HAc缓冲溶液(pH=3.5)的甲醇-水溶液(55:45,V/V)作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并以紫外-可见检测器于310nm处进行检测,开发了一种 RP-HPLC法同时分离测定铜(Ⅱ)、钴(Ⅱ)、汞(Ⅱ)的方法。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对于铜、钴、汞的检测限分别是0.0020、0.0055和0.0040mg/L。用于实际样品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研究Mo(W)-Cu(Ag)-S原子簇化合物的低热固态合成化学基础上,详细地对该类簇合物进行了归纳,从中提出;1,MO4-nSn^2^-(M=Mo,W;n=2,3,4)作为配体中心。2,氧原子在簇合物中仅作为端基,不参与同其他金属成键。3,单个MS4(M=Mo,W)基团最多只能键合六个Cu(Ag)原子,即最大核数为七。4,迄今为止所有Mo(W)-Cu-S原子簇化合物中Cu均为+1价。5,预计  相似文献   

13.
利用卡尔曼滤波(KF)技术,对互相干扰的Sn(Ⅳ)、Pb(Ⅱ)、In(Ⅲ)、Cd(Ⅱ)体系进行了定量测试研究。在5.00×105~3.00×104mol·L1的浓度范围内,各组分测试的相对误差为-4.0%~3.85%。对大理石抛光粉管理样中的Sn(Ⅳ)、Pb(Ⅱ)进行了测定,结果与ICPAES结果相符。回收率在95.0%~104%之间。为保证KF的精度,使用了两个监控出口。数据说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Schiff碱及其金属配合物具有抗菌、抗癌等生物活性[1],尤其是钴(Ⅱ)Schiff碱配合物具有催化及可逆载氧等特殊性能[2],引起人们极大的研究兴趣。本文合成了四种新型的未见文献报道的Co(Ⅱ)、Mn(Ⅱ)Schiff碱配合物。研究表明这类配合物结构稳定、生物活性高,可作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模拟物,对超氧离子O2-自由基有良好的催化歧化作用。1实验部分11配体(5氯水杨醛缩盐酸氨基脲HL)的合成将等摩尔的自制5氯水杨醛[3](313g)的乙醇液滴加于盐酸氨基脲(223g)的中性水溶液中,在86℃的恒…  相似文献   

15.
水热法合成了具有超大孔MCM-41分子筛结构的含Pe和V-Ti分子筛,通过XRD、骨架IR、ESR、 ̄(29)SiMASNMR、紫外漫反射等测试表征证实,Fe原子在FeMCM-41分子筛骨架上,V和Ti同时进入V-TiMCM-41分子筛骨架。FeMCM-41的骨架红外谱除Fe分子筛的特征吸收峰660cm ̄(-1)外,还显示960cm ̄(-1)峰,ESR谱出现高对称八面体环境Fe(Ⅲ)信号(g=2.0)和扭曲四面体环境Fe(Ⅲ)信号(g=4.2),而V-TiMCM-41的骨架红外960cm ̄(-1)峰强度分别随分子筛中钛或钒的含量线性增强。约在g=1.98处出现的超精细结构ESR信号表明V以分散的不流动的V ̄(4+)形式存在,化学分析结果表明骨架上Ti和V原子相互间不排斥。  相似文献   

16.
合成和表征了4种以四溴代邻苯二甲酸根阴离子(4Br-PHTH)桥联、以1,10-菲咯啉(phen),5-硝基-1,10-菲咯啉(NO_2-phen),2,2′-联吡啶(bpy)和4,4′-二甲基-2,2′-联吡啶(Me_2bpy)端接的双核钴(Ⅱ)配合物[Co_2(4Br-PHTH)(L)_4](ClO_4)(L=phen(l),NO_2-phen(2),bpy(3),Me_2bpy(4))。基于IR光谱、元素分析、电导测量等方法推定配合物具有四溴代邻苯二甲酸根桥联结构和Co(Ⅱ)离子具有畸变的八面体配位环境。进行了配合物变温磁化率(75~300K)的测定,其数据已用从自旋哈密顿符导出的磁方程拟合,求得交换参数J=-0.87cm~(-1)(1),-0.84cm~(-1)(2),-0.82cm~(-1)(3),-0.85cm~(-1)(4),表明金属离子间有弱的反铁磁性自旋交换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钌卟啉/MCM-41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性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对MCM41 介孔分子筛进行了改性. 改性产物( 记为MCM41(m))具有较强的装载钌卟啉[Ru( Ⅱ)L(CO)(EtOH)] (L= mesotetrakis(4clorophenyl)porphyrin) 的能力. 制备了裹载0-1% ~8-3 % 钌卟啉的产物( 记为Ru/ MCM41(m)) . 应用X 射线衍射、差热热失重分析和紫外可见光谱等方法对裹载产物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钌卟啉在MCM41(m) 孔道中是以单分子态存在,而不是以晶态存在. 装载后钌卟啉仍保持其基本结构,并且热稳定性增加. 轴向配体取代反应使钌卟啉固定在MCM41(m) 孔道表面上. 低钌含量的Ru/MCM41(m) 具有高催化活性,这是有效的位置分离和扩散孔道通畅的结果. 以0-1 % Ru/MCM41(m) 和自由的钌卟啉为催化剂进行的6 种烯烃的氧化反应结果表明,前者的催化转换数是后者的20 ~40倍.Ru/ MCM41(m) 催化剂具有特殊的形状选择性,较长的寿命, 并且容易过滤回收.  相似文献   

18.
Cu(Ⅱ)-DApCM-V(Ⅴ)体系阻抑光度法测定微量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磷酸介质中,Cu(Ⅱ)能抑制二安替比林对氯苯基甲烷(DApCM)与钒(Ⅴ)的显色反应。研究了反应条件和动力学参数,建立了测定微量铜(Ⅱ)的新方法。其线性范围的质量浓度为0.04~0.18mg/L,检出限为0.04mg/L。用于粗铅和铝合金样品中铜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Eu(TTA)3/MCM—41介孔复合体的溶胶—凝胶法组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溶胶-凝胶法将稀土的Eu(TTA)3组装到MCM-41介孔分子筛的孔道中,并初步认定客体分子Eu(TTA)3是以加合物形式包裹于表面活性剂胶束中。该法制得的介孔复合体Eu(TTA)3/MCM-41,用XRD、HRTEM技术证实有短程有序的,规整的六方介孔结构和大小分布均匀的纳米晶粒。对其光致发光和荧光寿命的研究发现,与乙醇溶液中相比,Eu^3+的荧光寿命没有发生改变,但Stokes位移却明显增大;复合体中,能量是从主体MCM-41传递到客体Eu(TTA)3上。  相似文献   

20.
在凝胶体系NaX(F、Cl、Br)Na2OAl2O3SiO2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2O中,研究了水热合成中孔MCM41的合成条件。实验证明,在398K下晶化8~16d,NaX/SiO2介于0.01~0.05时,均可合成出MCM41分子筛;NaF的加入,可以加快MCM41分子筛的晶化速度;NaBr的加入,对形成MCM41分子筛有阻碍作用。采用XRD、SEM、TGDTA和N2吸附对合成样品加以表征,证明合成样品具有介孔分子筛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