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6排螺旋CT冠脉成像最佳重建时相窗探讨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 讨论16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重建相位窗的选择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100例临床拟诊冠心病的患者行MSCT冠脉成像.利用回顾性ECG门控技术,重建出20%~80%R-R间期轴位图像,分别进行三维VRT重建.比较图像质量并进行评分.结果 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CX)、右冠状动脉(RCA)在心动周期时相的60%~70%成像效果较好.左主干(LM)除40%R-R间期外,其余时相成像效果均较好.结论 当扫描时患者平均心率小于60次/min时,60%、70%R-R间期是最佳重建相位窗.  相似文献   

2.
顾明  何次  李运明  杜飞舟 《四川医学》2010,31(10):1412-1414
目的探讨不同支冠状动脉及同支不同段冠状动脉在64层螺旋CT冠脉成像中最佳R-R显示时相。方法回顾分析112例患者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资料,112例患者共1007段冠状动脉,每段冠状动脉均在5%~100%R-R间期内间隔5%预览20幅图像,对这20幅图像进行分析评分。结果右侧冠状动脉、左冠及左旋支具有不同的最佳重建时相,RCA1图像可评定主要位于30%~35%和70%~75%;RCA2图像可评定主要位于30%~35%和70%~75%;RCA3图像可评定主要位于35%~40%和70%~75%;LM图像可评定除5%、10%、100%外,其余图像质量均可;LAD1图像可评定主要位于15%~85%;LAD2图像可评定主要位于25%~35%和60%~75%;LAD3图像可评定主要位于70%~75%;LCX1图像可评定主要位于30%~35%和60%~70%;LCX2图像可评定主要位于60%~70%。结论双侧冠状动脉有不同的最佳R-R时相,即使是同一支冠状动脉不同节段时相都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3.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GE LightSpeed 16层螺旋CT,对36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行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按照心率不同分为Agt(≤65次/min)14例、B组(66-70次/min)12例和C组(71~75次/min)10例3组,前一组采用单扇区重建,后两组采用双扇区重建,重建时相预设为75%R-R间期,扫描完成后分别重建45%、55%、65%和 85%R-R间期图像.重建数据传至AW4.1工作站后处理成像.后处理方法采用最大强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mjection,MIP)、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等模式,分别获取冠状动脉的各种重组图像并分析冠状动脉主要分支的显示率.统计学处理采用卡方检验.结果:A组冠状动脉的主要分支包括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主干、前降支和左旋支的显示率均为100%;B组其显示率分别为91.67%、100%、100%和91.67%;C组其显示率分别为80%、100%、90%和70%.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冠状动脉主干和前降支在75%R-R间期显示最佳,左旋支在55%显示最佳,右冠状动脉在65%R-R间期显示最佳.各重建相位间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为无创性的检查手段,16层螺旋CT能充分显示冠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的正常解剖以及病变特征.随着CT技术的发展和临床应用的增多,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心率?心率波动及重建时相的选择对西门子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影响?方法:51例临床疑诊冠心病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将扫描数据从心动周期的R-R相位0~95%每间隔5%进行重建?使用西门子Syngo MMWP VE23A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容积再现?多平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组等处理?按扫描时平均心率及心率波动幅度分组,获得最佳重建时相,进而评价不同心率及心率波动幅度中的图像质量?结果:心率 < 65次/min冠状动脉最佳重建时相为60%~75%R-R间期;心率65~70次/min冠状动脉最佳重建时相为65%~70%R-R间期;心率 > 70次/min冠状动脉最佳重建时相为30%~40%R-R间期?图像质量随心率的增加及心率波动幅度的变大而下降?心率及心率波动幅度与图像质量呈负相关(P < 0.05)?结论:西门子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受心率及心率波动幅度影响?控制心率?减小心率波动以及选择最佳重建时相可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冠状动脉成像最佳重建时相与心率的关系,并确定其重建最佳舒张与收缩期相。方法对连续入选拟诊为冠状动脉疾病的200例患者行双源CT冠状动脉CTA检查,R R间期内以5%间隔行多时相重建,由两位影像科医师共同评价分析各冠状动脉主干最佳重建时相与心率的相关性。结果心率80次/分以下时,右冠状动脉(RCA)、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左冠状动脉旋支(LCX)在R R间期的75%重建获得的图像质量最佳。心率大于80次/分时,RCA、LAD、LCX分别在R R间期的35%、40%、35%重建获得的图像质量最佳。结论使用DSCT进行冠状动脉成像时,可根据心率选择最佳的重建时相,当心率80次/分以下时,最佳重建时相应选择在R R间期75%左右的舒张期;当心率在80次/分以上时,最佳重建时相应选择在R R间期35%~40%的收缩期。  相似文献   

6.
心率对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心率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对66例患者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记录扫描时间、心率、心率变化,后处理重建冠状动脉各分支的显示情况、冠状动脉病变的显示情况;将66例患者按心率≤60次为Ⅰ组,心率61~70次为Ⅱ组,心率71~80次为Ⅲ组,心率〉80次为Ⅳ组,比较各组间图像质量评分。结果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扫描时间短,心率变化小,对冠状动脉三四级分支的显示优,对病变显示清晰;比较不同心率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评分,Ⅳ组(心率〉80次)明显低于Ⅰ、Ⅱ、Ⅲ组(P〈0.05),Ⅰ、Ⅱ、Ⅲ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扫描时间短,图像清晰,但心率〉80次对图像质量仍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重建的临床价值。方法12例患者进行了心脏多层螺旋CT检查以1mm薄层扫描后传输至工作站,使用特殊软件进行冠状动脉三维立体重建。结果横断面图像和重建图像对近段冠状动脉显示率达100%,横断面图像对LAD和RCA中段的显示率也达100%,对LAD、LCX和RCA远段的显示率分别为83.3%、91.7%和75%。而重建图像对LAD和RCA中段的显示率均为91.7%,对LAD、LCX和RCA远段的显示率分别为75%、75%和66.7%。结论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非创伤性显示冠状动脉的检查方法,可较好的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和主要分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重建时相对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64例患者采用64层CT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扫描原始数据不同时相重建,用横断面、曲面重建、容积再现等方法对图像质量综合评分。患者心率<65次/min为Ⅰ组(n=36),65~79次/min为Ⅱ组(n=18),≥80次/min为Ⅲ组(n=10),患者冠状动脉血管分为12段,4条冠状动脉分支(左冠状动脉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用于图像质量分析。结果Ⅰ和Ⅱ组60%、65%相位图像质量最优,Ⅲ组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RCA)最优的相位窗为40%相位,左回旋支(left circumflex coronary artery,LCX)、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LAD)、左主干(left main,LM)最优的相位窗为60%。结论心率低于80次/min的患者冠状动脉重建时相首选舒张中期60%或65%时相;心率高于80次/min患者,按左、右冠状动脉分支分别进行重建有利于提高冠状动脉的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搜集500例患者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DCTCA)完整资料,将图像进行多相期重建后传至工作站处理,以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和分支进行分析,评价不同心率、心动周期内不同R-R时相重建图像、不同注射方式的冠脉成像质量。结果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与患者心率、呼吸运动及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等因素成负相关。结论检查前控制好患者心率(〈65次/分)、选择最佳的重建时相窗(60%R-R间期)、患者屏气配合及双相注射对比剂有利于提高冠脉的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10.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最优成像相位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不同心率下最优成像相位窗。【方法】对450例患者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扫描后数据分别在R-R间期5%~95%每隔10%的相位进行后处理重建,对后处理图像按5级评分,记录扫描期间心率,将450例患者按心率<50次/min为Ⅰ组,心率50~59次/min为Ⅱ组,心率60~69次/min为Ⅲ组,心率≥70次/min为Ⅳ组,分析观察不同心率组的各相位冠状动脉评分趋势。【结果】Ⅰ、Ⅱ、Ⅲ组75%相位图像质量最优,Ⅳ组右冠最优的相位窗为35%,左主干、前降支、回旋支最优的相位窗为35%,Pearson相关分析在R-R 35%相位,冠状动脉的图像质量评分与心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在不同心率下,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各相位的图像质量有差别,高心率下,可用35%相位的图像来用于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