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环己烷13C NMR化学位移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计算机辅助方法对13C NMR化学位移进行预测.这个方法包括分子拓扑指数和几何参数特征值的计算及对所选特征进行的变量压缩,并对所选共振碳的化学位移与其提取的特征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从而得出其相关数学模型.本文预测了环己烷中45个仲碳原子的13C化学位移,其标准误差约为1.4ppm.  相似文献   

2.
药物小分子化学位移的量子化学计算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核磁共振的谱峰归属对分子结构的确定至关重要,用理论计算方法预测化学位移对谱峰的正确归属是极其有帮助的. 我们用量子化学的方法预测了乙酰水杨酸及其衍生物分子上碳原子的化学位移,并通过比较计算值和实验值得到不同理论计算方法的误差范围. 用HF和DFT理论计算芳环碳的化学位移时,CSGT方法比GIAO方法更为准确. 与其它方法相比,B3PW91//CSGT 在6-311G(d,p)基组下得到的芳环碳的化学位移最接近实验值. 采用B3LYP//GIAO计算时, 使用不同的基组 6-31G(d,p)和6-311++G(3df,3pd)得到的化学位移计算值只有δ 0.01~2.04的差异. MP2方法非常耗时,且对于计算精度的改善并不显著; 并且,由于电子相关性的影响,碳原子周围的电子环境对化学位移计算的准确性影响很大. 与实验值比较,HF方法由于忽略电子相关效应所以表现较差. 另外,碳链的增长对计算准确性也存在一定影响.   相似文献   

3.
核磁共振波谱实验能够通过谱峰化学位移归属确定化合物分子结构,同时理论计算预测化学位移有助于核磁共振对化合物的谱峰归属. 该文基于李芳等人的核磁共振实验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采用量子化学方法预测了缬沙坦(Valsartan)在SDS胶束中2种构象的化学位移. 通过比较不同量子化学方法和基组的计算结果,特别是采用了ONIOM模型考虑了胶束环境对药物分子化学位移的影响,表明Valsartan在SDS胶束溶液中所存在的2种构象可以通过理论计算加以区分,且这2种构象的化学位移理论预测值与NMR实验值吻合得很好. 本工作表明在计算复杂体系化合物的化学位移时,理论模型应该考虑环境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郑安民  邓风 《波谱学杂志》2006,23(4):543-544
本论文将量化计算和NMR实验方法相结合,研究了有机分子在分子筛孔道中的吸附以及分子筛H-MCM-22和重要烷基化催化剂BF3/γ-Al2O3的酸结构和酸强度, 同时我们成功将组合量子化学ONIOM-GIAO方法用到大体系化学位移的计算.  (1) 将ONIOM-GIAO方法用来预测有机固体化合物和吸附在分子筛孔道中有机小分子的13C化学位移屏蔽张量. 以前该方法仅被用来研究小的体系,我们成功将其用于预测氨基酸分子和一系列被吸附有机分子的13C的化学位移. ONIOM-GIAO方法充分将氨基酸晶体(或分子筛骨架)的空间结构和静电势的影响考虑到活性中心化学位移的计算中,计算得到的13C化学位移与实验值符合得非常好.  (2) 分子筛中铝原子和Brǒnsted酸性质子的分布将直接影响到分子筛的催化反应活性. 我们利用ONIOM方法研究了铝原子在分子筛MCM-22骨架中的分布状态,结合探针分子(丙酮和三甲基膦氧)的固体NMR实验,确定了MCM-22分子筛的酸强度和酸分布,合理地解释该分子筛对某些催化反应所表现出的独特选择性.  (3) 结合固体NMR实验结果,用量化计算方法从原子分子水平揭示了重要烷基化催化剂BF3/γ-Al2O3酸位形成机理,提出来了BF3表面修饰γ-Al2O3后所产生Brǒnsted和Lewis酸性位的结构. 理论计算提出的酸性位的结构和酸强度特征完全符合NMR的实验结果.  (4) 量化计算表明当异丙醇与萘分子共吸附在丝光沸石孔道中,异丙醇呈现被分子筛Brǒnsted酸质子化的趋势. 这是由于萘分子大的共轭体系所表现出的强溶剂诱导效应,分散了异丙醇碳正离子的电荷,这是一种新的非极性溶剂所产生的诱导效应.  相似文献   

5.
合成并利用1H NMR表征了3,3′-二甲基-3,3′-二苯基-2,2′,4,4′-四氧杂螺[5, 5]十一烷(简称季戊四醇双缩苯乙二酮),用Gaussian03软件中B3LYP/6-311+g*对化合物进行势能扫描,得到4种稳定结构. 用B3LYP/6-311++g**方法预测季戊四醇双缩苯乙二酮异构体的氢化学位移,得到的最稳态结构的氢化学位移与实验值偏差较小,并用CHK文件生成了异构体电子云密度等高线图,其电子云密度图说明静电屏蔽作用与氢质子化学位移的变化一致.  相似文献   

6.
采用~1H,~(13)C-COSY和COLOC谱,对三个(1-3)β-二氢沉香些喃倍半萜的~1H和~(13)C化学位移进行了全指定.经过考察和比较上述化合物及十九个文献报导化合物的立体化学和C—14化学位移的关系,得出一个新的,非常重要的构型判断方法.  相似文献   

7.
对12例直肠组织的红外光谱图进行了测定,并对6例直肠癌变及正常组织的固体1H和31P NMR谱与另外6例直肠癌变及正常组织的液体1H和31P-NMR谱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直肠癌变和正常组织的红外光谱中存在明显差异.(2)在固体1H和31P NMR谱中,1H NMR谱上癌组织的脂肪酸与水相关的特征峰面积的比值I(5+6+7)/I(1+2+3+4)明显变低,依据I(5+6+7)/I(1+2+3+4)比值可区分癌变与正常组织.31P NMR谱上,癌变组织的最强峰的化学位移明显向高场偏移.(3)在液体1H和31P NMR谱中,1H NMR谱上癌组织中3.20处峰强较正常组织高,表明与癌变密切相关的胆碱类化合物包括游离的胆碱、磷酸胆碱及甘油磷酸胆碱等的量增大.31P NMR谱上,癌变组织的强度最大峰的化学位移分别为1.18,1.26,1.29,1.37,正常组织的化学位移为1.70和2.18,癌变组织的强度最大峰的化学位移明显向高场偏移.通过癌变与正常组织代谢物1H NMR谱峰强度和1P NMR谱峰化学位移的差异,可以区分直肠癌变和正常组织,核磁共振1H和31P NMR谱技术可能发展成为一种诊断直肠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波谱学杂志》1997,14(6):551-551
13CNMRModule软件是瑞士联邦高等工学院(ETH)有机化学系A.Fuerst编写的可附加于Windows3.1以后版本中ChemWindow软件中用以计算‘’CNMR化学位移的子程序.目前由SoftShellInternational公司发售,单价为149美元,研究单位为腴美元,研究生用为29美元.(e-mail:info@softshell.com)它适用于用6-PC机,有4兆内存以上,ChelnWilldow3.0.2版本以后的程序中·除‘’C化学位移预测外,尚可提供计算分子量等一般功能问.其原理见门.众所周知,自从Paul,Grant间1964年提出可用取代基作用的加和定律预测“CNMR化学位移值以来,…  相似文献   

9.
采用1H,13C-COSY和COLOC谱,对三个(1-3)β-二氢沉香些喃倍半萜的1H和13C化学位移进行了全指定.经过考察和比较上述化合物及十九个文献报导化合物的立体化学和C-14化学位移的关系,得出一个新的,非常重要的构型判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
应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研究了快速检测咖啡豆中咖啡因含量的可行性。将咖啡豆磨粉压成片状作为采集LIBS光谱数据的样本,应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量每个样本中咖啡因的含量。应用基线校正,小波变换和归一化等数据预处理方法;针对基于全部变量的偏最小二乘(PLS)模型会出现过拟合,分别应用回归系数和主成分分析(PCA)选择特征变量,并建立了基于特征变量的PLS和BP神经网络模型。结果表明:基于回归系数所选特征变量的PLS模型中,建模集相关系数Rc=0.96,预测集Rp=0.91;基于PCA提取特征变量的PLS模型中,Rc=0.94,Rp=0.90;基于PCA所选特征变量的BP神经网络模型中,Rc=0.96,Rp=0.96。两种方法所提取特征变量均对应C,H,O,N,Na,Mn,Mg,Ca和Fe,且基于上述两种方法所选特征变量的PLS模型均对预测集样本有较好的预测结果,说明上述元素与咖啡因含量存在联系,应用回归系数和PCA选择的特征变量是有效的,但是咖啡豆内C,H,O,N,Na,Mn,Mg,Ca,Fe与咖啡因含量的确切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基于PCA所选特征变量的BP神经网络模型有更优的预测结果,说明所选特征变量适用于不同的建模方法。研究表明LIBS技术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以实现咖啡豆中咖啡因含量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5种新的4-环烷基苯腈的13C NMR谱.应用13C NMR等谱确定了这5种新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并对全部谱峰进行了归属,初步探讨了分子结构对13C NMR化学位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8种新的苯并[h]喹啉的13C NMR谱.应用13C NMR等谱确定了这8种新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并对全部谱峰进行了归属,初步探讨了分子结构对13C NMR化学位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用2D NMR技术研究了从银杏叶提取物中分离的一个黄酮双糖甙[槲皮素-3-鼠李糖-(6-对羟基反式桂皮酰)葡萄糖甙]的结构,对鼠李糖部分的1H NMR,13C NMR化学位移进行了归属.13C化学位移和1H NOE相关性都证明鼠李糖为1″-2″连接.  相似文献   

14.
大叶吊兰甙A和B的NMR化学位移全归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2D NMR实验技术进一步研究确定了从百合科植物大叶吊兰中分离到的两个新的C-27甾体皂甙类化合物,大叶吊兰甙(chloromaloside)A和B的化学结构,并对其1H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全归属.  相似文献   

15.
碘杂环类化合物的13C NMR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一系列含不同杂原子的3,6二硝基二苯并六元碘杂环类化合物,应用13C-1H COSY谱对它们的13C NMR谱峰进行了归属,讨论了杂原子及碘离子对谱峰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16.
20 (R)和 2 0 (S) 人参皂甙 Rg2 属于达玛烷型四环三萜类化合物 .应用 2DNMR技术 :1 H 1 HCOSY、HMQC和HMBC全归属 2 0 (R)和 2 0 (S) 人参皂甙 Rg2 碳和氢质子信号 ,为该类型化合物的结构鉴定提供波谱学依据 .  相似文献   

17.
用13C NMR (COM,DEPT)数据计算化合物的分子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用13C NMR(COM,DEPT)数据计算化合物的分子式,该方法有利于未知化合物的分子式计算.  相似文献   

18.
甾体药物(LIVIAL)1在微酸性条件下发生重排反应得另一化合物2.对化合物1,2应用NMR梯度场反相实验(GCOSY,GNOESY,GHMQC和GHMBC)进行深入的NMR研究,归属了化合物1,21H,13C NMR的化学位移.讨论了它们的立体化学及反应历程,并对其进行了计算机分子模拟.  相似文献   

19.
雪灵芝中一新甙——马替诺皂甙的NM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四川雪灵芝中分得一新的Phenylpropanoid Glycoside,Martynoside,经红外,质谱,再采用一维氢谱、碳谱、DEPT谱、旋转坐标NOE差谱和2D远程偶合技术相结合测定该化合物的甙结构.  相似文献   

20.
活体23Na NMR及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胞内Na+浓度和跨膜梯度的维系对于保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状态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详细介绍了生物组织细胞内Na+测定的23Na NMR方法,并讨论了23Na NMR在生理病理学研究和疾病诊断等生物医学领域内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