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采用氟硫微泡声学造影剂SonoVue及间歇二次谐波技术,探讨经静脉心肌声学造影(MCE)评价急性缺血及心梗心肌微循环灌注的价值。方法建立猪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分别于左冠前降支(LAD)结扎前、结扎后3h经静脉注射SonoVue进行MCE。于左室短轴乳头肌水平测定LAD结扎后正常灌注区与缺血灌注区心肌视频密度峰值强度(PI)、曲线下面积(AUC)及无灌注区心肌范围。实验结束对心肌行组织学染色,比较MCE及组织染色两方法所测得的左室梗死心肌面积占左室心肌总面积百分比。结果正常灌注区与缺血灌注区PI、AUC差异有显著性(88.27±8.57vs48.26±4.36;1392.80±198.01vs646.68±55.86,P<0.001)。MCE与组织染色两方法所测得的左室梗死心肌面积占左室心肌总面积百分比呈明显正相关(r=0.85,P<0.05)结论经静脉注射SonoVue,运用间歇二次谐波MCE可定量心肌微循环血流灌注,诊断心肌缺血,准确确定心肌梗死范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mito-KATP)在七氟醚延迟预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氧化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n=12),假手术(Sham)组、IR组、七氟醚预处理(SPC)组、七氟醚预处理+5-羟基癸酸(SPC+5-HD)组和5-羟基癸酸(5-HD)组。灌注结束时检测血清肌钙蛋白(IcTnI)水平,氯化三苯四氮唑(TTC)染色确定心肌梗死面积。检测心肌丙二醛(MDA)、Ca2+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以及谷胱甘肽硫转移酶Mu(GSTM)表达。结果:IR组较Sham组心肌梗死面积和cTnI释放增加,心肌MDA含量和Ca2+浓度增加,SOD、GST活性和心肌GSTM表达降低(P<0.01);SPC组较IR组心肌梗死面积和cTnI释放减少,心肌MDA含量和Ca2+水平也减少,SOD和GST活性以及心肌GSTM增加(P<0.01);SPC+5-HD组较SPC组心肌梗死面积和cTnI释放增加,心肌MDA含量和Ca2+浓度增加,SOD、GST活性和心肌GSTM表达降低(P<0.01)。结论:七氟醚延迟预处理能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所致氧化损伤,mito-KATP在其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线粒体Cx43和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mitoKA+TP)在Heptanol保护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方法兔80只,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随机分5组,每组16只: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组)、Heptanol预处理(HT组)和5-羟葵酸加heptanol预处理组(HT+5-HD组)。测定血浆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I)含量以及心肌梗死面积,采用电子显微镜(电镜)观测心肌线粒体结构变化,应用Westernblot检测线粒体Cx43蛋白含量。结果再灌注4h末血浆CK-MB与cTnI活性及心肌梗死面积,IP组和HT组明显低于IR组和HT+5-HD组(P<0.01)。电镜检测线粒体发现,与sham组比较,其他各组均损伤明显(P<0.01);与IR组比较,HT组、IP组(P<0.01)和HT+5-HD组(P<0.05)明显减轻;与HT+5-HD组比较,HT组和IP组损伤明显减轻(P<0.01)。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Cx43蛋白发现,与sham组比较,HT+5-HD组和IR组线粒体Cx43蛋白明显下降(P<0.01);与IR组比较,HT组、IP组(P<0.01)和HT+5-HD组(P<0.05)心肌线粒体Cx43明显升高;与HT+5-HD组比较,HT组和IP组心肌线粒体Cx43升高(P<0.01)。结论线粒体Cx43可能参与Hep-tanol预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mitoKA+TP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吡那地尔后处理在减轻家兔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40只健康成年♂家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组(I/R)、缺血后处理组(I-postC)、吡那地尔后处理组(Pina)、吡那地尔后处理+5-羟葵酸组(Pina+5-HD)。采用结扎左冠前降支30 min/复灌120 min的方法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并比较各组动物在缺血前、缺血30 min、复灌120 min时心功能指标、血浆CK活性和MDA含量。测定心肌缺血和梗死面积,Bcl-2和Bax mR-NA的表达。结果在复灌120 min时,与I/R组和Pina+5-HD组相比,I-postC组和Pina组动物LVSP明显升高(P<0.05);LVEDP明显降低(P<0.05);血浆CK活性明显降低(P<0.05);血浆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心肌梗死面积明显减小(P<0.05);Bcl-2 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Bax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吡那地尔后处理可通过模拟缺血后处理的心肌保护机制,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心肌保护的机制可能涉及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Bcl-2 mRNA表达的上调和Bax mRNA表达的下调。  相似文献   

5.
葛根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9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①假手术组(S组,n=6):开胸,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只穿线不结扎,旷置20min,再观察6h;②缺血/再灌注组(IR组,n=7);③葛根素治疗组(P组,n=6):两组均开胸结扎兔LAD20min,然后松扎6h.以电镜下心肌超微结构、心率、再灌注心律失常、左室功能、右室血清SOD活性和MDA的含量及心肌组织中SOD,MDA,ATP水平为观察指标.结果3组心率均呈进行性下降趋势,其中IR组下降幅度最大.P组左室内压力上升和下降速率及左室内压峰值均显著高于IR组(P<0.01),血清及心肌组织中SOD活性和心肌组织中ATP含量显著高于IR组(P<0.01),而MDA含量明显低于IR组(P<0.01),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IR组(P<0.01),P组心肌超微结构损害较轻.与S组比较,P组上述各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葛根素可促进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功能的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改善心肌能量代谢等有关.  相似文献   

6.
莲心碱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辉  邹英  何文  罗顺德 《医药导报》2003,22(8):522-523
目的:研究莲心碱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处穿一丝线,但不结扎;损伤对照组:结扎冠状动脉LAD,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组:结扎冠状动脉LAD前静脉注射莲心碱5 mg&#8226;kg 1.测定每组大鼠血清中磷酸肌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心肌梗死范围(IS).结果:与假手术组和损伤对照组比较,药物组血清CPK、LDH活性与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心肌梗死面积减少(P<0.05).结论:莲心碱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19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①假手术组(S组,n=6) :开胸,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只穿线不结扎,旷置20min ,再观察6h ;②缺血/再灌注组(IR组,n=7) ;③葛根素治疗组(P组,n=6 ) :两组均开胸结扎兔LAD2 0min ,然后松扎6h。以电镜下心肌超微结构、心率、再灌注心律失常、左室功能、右室血清SOD活性和MDA的含量及心肌组织中SOD ,MDA ,ATP水平为观察指标。结果 3组心率均呈进行性下降趋势,其中IR组下降幅度最大。P组左室内压力上升和下降速率及左室内压峰值均显著高于IR组(P<0.01) ,血清及心肌组织中SOD活性和心肌组织中ATP含量显著高于IR组(P<0.01) ,而MDA含量明显低于IR组(P<0.01) ,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IR组(P<0.01) ,P组心肌超微结构损害较轻。与S组比较,P组上述各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葛根素可促进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功能的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改善心肌能量代谢等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外源性血小板激活因子 (PAF)激活的多核形中性粒细胞 (PMN)是否具有低浓度氧自由基模拟缺血预适应 (IP)对缺血再灌注 (IR)所致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结扎冠脉左前降支 30min ,再灌注 3h制备大鼠心脏IR模型。以缺血前给予 2次 5min缺血 ,10min再灌注作为IP。实验分为6组 ,IR组、IR +PAF组和IR +银杏内酯B(GB、PAF拮抗剂 )组 ,分别于缺血前 2 5和 10miniv生理盐水、PAF(3μg·kg- 1)和GB (5mg·kg- 1) ;IP +IR组、IP +IR +PAF组和IP +IR +GB组分别于IP 2次 10min再灌注开始时iv相应药物。观察分析心功能、梗死面积、PMN计数、心肌髓过氧化物酶活性、TUNEL阳性细胞计数等指标。结果 给予PAF明显加重IR引起的心脏损伤、PMN浸润及凋亡的程度 ;GB对IR引起的心功能下降没有明显影响 ,但明显减少梗死面积、PMN浸润及凋亡细胞 ;PAF明显削弱IP的保护作用 ;GB对IP作用未见明显影响。结论 IR后PMN浸润可能是引起心肌细胞凋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PAF激活PMN可能不具有模拟IP对IR所致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反而取消IP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张琼  陈其彬  傅小云  喻田 《贵州医药》2006,30(11):963-965
目的 研究缺血预处理(IP)对离体大鼠心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 采用Langendorff装置建立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缺血预处理组(IP)、5-羟葵酸(5-HD)拮抗缺血预处理组(5HD IP),每组6只.各组平衡末、缺血前、再灌注末分离心肌线粒体并测定线粒体膜电位.结果 再灌注末,缺血预处理组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5HD IP组线粒体膜电位较lP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缺血预处理能明显减轻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对大鼠心肌线粒体膜电位功能的损害,而5HD能部分废除该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本研究观察了经肾缺血预处理的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中血红素加氧酶-1(HO-1)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mRNA的表达,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在缺血预处理中的重要地位,为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1资料和方法1.1大鼠模型及实验分组心肌梗死组:采用大鼠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结扎法制作成急性心肌梗死的模型。肾缺血预处理组:使用动脉夹夹闭双侧肾动脉5min后,再灌注5min,重复3次后结扎LAD复制成心肌梗死模型。2组在结扎LAD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硫化氢(H2S)预处理对兔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应。方法 将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H2S预处理组,观察H2S对模型神经行为学的影响,以及对神经细胞凋亡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影响。结果 H2S预处理提高神经功能的评分,降低神经细胞的凋亡,增强SOD和CAT活性(P<0.05)。结论 H2S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自由基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2.
孙平  范仲凯  李昊天  王继权  赵兴长  李刚  吕刚 《天津医药》2015,43(11):1271-1274
目的 探讨硫化氢 (H2S) 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自噬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36 只健康雄性 SD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Sham 组)、 单纯脊髓损伤组 (模型组)、 H2S 处理组(H2S 组), 每组 12 只。采用 Allen’ s 法构建大鼠脊髓损伤模型, Sham 组只行椎板切除术, 暴露脊髓不打击; H2S 组在脊髓损伤后 1 h 腹腔注射 50 μmol/kg 硫氢化钠;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各组脊髓损伤 24 h 后取出脊髓组织, Western blot 检测 LC3、 p70S6K 和 Cleaved caspase-3 表达; 免疫荧光法检测 LC3 表达; TUNEL 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 与 Sham 组相比, 模型组 LC3Ⅱ/LC3Ⅰ, Cleaved caspase-3 表达升高,p70S6K 表达降低、 细胞凋亡率升高 (P < 0.01); 与模型组相比, H2S 组 LC3Ⅱ/LC3Ⅰ、 Cleaved caspase-3 表达降低, p70S6K 表达升高, 细胞凋亡率下降(P < 0.01)。结论 H2S 可抑制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自噬并减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刘达  肖婷  梁彪  宋熊  王森  赵俊雄  杨军 《天津医药》2022,50(12):1276-1281
目的 探讨外源性硫化氢(H2S)对尿毒症心肌病(UCM)大鼠心肌早衰和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4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UCM组)、H2S治疗组(UCM+H2S组)以及H2S对照组(H2S组)。其中UCM组、UCM+H2S组用经典5/6肾切除法造模,而Sham组及H2S组仅游离双肾。建模后UCM+H2S组和H2S组大鼠每日注射硫氢化钠(NaHS,50μmol/kg),Sham组和UCM组注射同剂量生理盐水。干预8周,心脏超声检测大鼠左心室的短轴缩短率(LVFS);Masson染色法评估心肌纤维化情况,计算胶原容积分数(CVF);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心肌Ⅲ型胶原表达;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衰老心肌细胞;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心肌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NOD样受体家族3(NLRP3)、白细胞介素(IL)-1β、P21、P19、P53蛋白表达。结果...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是否通过调节线粒体缝隙连接蛋白Cx43而在硫化氢(H2S)后处理中减轻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方法 56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14):缺血/再灌注组(I/R组),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组(LY组),硫化氢后处理组(NP组),硫化氢后处理+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组(N+L组)。采用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注模型,平衡灌注20 min后停灌30 min复灌60 min。记录平衡末及灌注结束时的心率(HR)、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内压上升最大速率(+dp/dtmax)、左室内压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灌注结束时,TTC法染色心肌切片并计算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计算凋亡指数(AI);Westernblot半定量线粒体总的Cx43(total connexin 43,tCx43)和磷酸化Cx43(phosphorylated connexin 43,pCx43)表达水平。结果平衡灌注末各组间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再灌注后,与I/R组比较,NP组心功能的各项指标明显改善(P<0.05);心肌梗死面积减少(26.5±4.2)%vs(44.5±5.3)%(P<0.05);凋亡指数降低(25.9±3.0)%vs(43.1±1.9)%(P<0.05);线粒体tCx43和pCx4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LY294002逆转了H2S后处理产生的心肌保护效应,使N+L组心功能指标及线粒体中tCx43和pCx43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心肌梗死面积及凋亡指数均增加(P<0.05)。结论 PI3K/Akt信号通路通过上调线粒体缝隙连接蛋白Cx43蛋白的表达而在硫化氢(H2S)后处理中减轻离体大鼠I/R损伤。  相似文献   

16.
杨雷  刘萍  刘暖  陶玲玲  毛秉豫 《天津医药》2019,47(8):800-804
摘要:目的 分析蛋白激酶D1(PKD1)/Ⅱa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5(HDAC5)轴对受损心肌梗死大鼠心肌修复的 影响。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把40只Wistar大鼠划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PKD1(2 mg·kg-1·d-1 PKD1)用药组和阻断剂CID755673(2 mg·kg-1·d-1 PKD1+10 ng·kg-1·d-1 CID755673)组,每组10只。模型组采用经典的左冠状动脉结扎术复制心肌梗死模型,假手术组开胸手术但没有进行结扎处理。模型组和假手术对照组均给予治疗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采用间隔1日1次的尾静脉注射方式给药,共28 d。采用HE染色分析心肌组织病理变化,Masson染色分析心肌组织的胶原变化,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的凋亡程度,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心肌细胞HDAC5、肌细胞增强因子2(MEF2)和心肌肌钙蛋白I(cTn I)的表达。结果 心肌组织病理变化表明,假手术组大鼠心肌组织正常,无坏死和炎症浸润,胶原占比很低,偶见凋亡的心肌细胞,HDAC5和MEF2阳性细胞数量较少,cTn I阳性细胞数量较多;和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坏死明显,伴炎症浸润,胶原占比、凋亡的心肌细胞数量和MEF2阳性细胞数量均显著增加(P<0.05),cTn I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5)。和模型组相比,PKD1治疗能显著改善心肌梗死大鼠心肌坏死程度,使受损心肌组织胶原占比、凋亡的心肌细胞数量和MEF2阳性细胞数量均显著减少(P<0.05),cTn I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升高(P<0.05);而CID755673可以阻断PKD1的这一治疗作用。结论 PKD1可能具有结合HDAC5促心肌梗死大鼠损伤心肌组织修复的作用,这一作用能够被CID755673所阻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缝隙连接蛋白Cx43是否参与硫化氢后处理减轻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n=12):空白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溶媒组(DMSO组),抑制剂18β-次甘草酸组(AGA组),硫化氢后处理组(NP组),硫化氢后处理+AGA组(N+A组)。采用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注模型,平衡灌注20 min后,停灌30 min,复灌60 min。记录平衡末及灌注结束时的心率(HR)、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内压上升最大速率(+dp/dtmax)、左室内压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灌注结束时,TTC染色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Western blot半定量线粒体和胞质总的Cx43(total connexin 43,tCx43)和磷酸化Cx43(phosphorylated connexin 43,pCx43)表达水平。结果平衡灌注末各组间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再灌注后,与I/R组比较,NP组明显改善再灌注损伤心功能的各项指标(P<0.05),减少心肌梗死面积[(24.4±4.8)%vs(49.4±4.2)%,P<0.05];tCx43表达在线粒体中明显升高,胞质中明显降低,pCx43表达线粒体中明显升高,胞质中明显降低。AGA逆转了硫化氢后处理产生的心肌保护效应及tCx43和pCx43在线粒体中表达的增加(P<0.05)。结论缝隙连接蛋白Cx43参与了硫化氢后处理减轻离体大鼠心脏I/R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辛伐他汀对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肌间质重构的影响。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24h后存活大鼠随机分为心肌梗死组(MI组)、辛伐他汀20mg组(20mg·kg-1·d-1)和40mg组(40mg·kg-1·d-1),另单设假手术组(Sham组)。8wk后检测左、右心室重量指数,心肌组织胶原含量,Ⅰ型、Ⅲ型胶原容积分数(CVF)及Ⅰ/Ⅲ比值,同时测定Ⅰ型、Ⅲ型胶原mRNA表达。结果MI组左、右心室重量指数增加,梗死边缘区Ⅰ型、Ⅲ型胶原容积分数及Ⅰ/Ⅲ比值均增加,Ⅰ型、Ⅲ型胶原mRNA表达增加。两个Sim组的心室重量指数均降低,梗死边缘区Ⅰ型、Ⅲ型胶原容积分数及Ⅰ/Ⅲ比值下降,但仍高于Sham组,Ⅰ型、Ⅲ型胶原mRNA表达亦较MI组降低。结论辛伐他汀能减少梗死边缘区胶原沉积,改善心肌梗死后心肌间质重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 ERK抑制剂 PD98059对于心脏骤停/心肺复苏(CA/CPR)后大鼠心肌能量代谢和心肌缺血再灌 注损伤的作用。方法 36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Sham)组(n=6)、模型(CA)组(n=15)和 PD98059(PD) 组(n=15)。Sham组只单纯行手术操作;CA组和 PD组经食道交流电刺激诱导心室颤动(VF)建立大鼠 CA/CPR模型, 恢复自主循环(ROSC)后,PD组立即静脉注射 PD98059(0.3 mg/kg),CA组立即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观察复苏后 24 h存活情况,采集血清检测心肌肌钙蛋白 I,同时取心肌组织进行 HE染色、ATP含量测定,并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 检测磷酸化 ERK(p-ERK)的表达水平。结果 复苏后 24 h,各组存活情况为 Sham组 6只、CA组 6只、PD组 13只。与 Sham组比较,CA和 PD组血清心肌肌钙蛋白 I水平升高;PD组血清心肌肌钙蛋白 I水平较 CA组下降(P<0.05)。PD 组 ATP含量较 CA组明显升高(P<0.05),心肌病理损伤程度也较 CA组明显减轻。与 Sham组比较,CA和 PD组大鼠 心肌组织 p-ERK的表达水平升高;PD组 p-ERK表达水平较 CA组下降(P<0.05)。结论 ERK抑制剂 PD98059治疗 能够改善心肺复苏后心肌能量代谢障碍,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20.
硫化氢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胸主动脉舒张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目的 探讨内源性及外源性硫化氢(H_2S)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离体胸主动脉舒张反应的影响。方法 4wb WKY大鼠24只,随机分为WKY对照组(n=8)、WKY+H_2S组(n=8)及WKY+PPG组(n=8)。同样周龄SHR大鼠24只,随机分为高血压对照组(n=8)、高血压+H_2S组(n=8)及高血压+PPG组(n=8),高血压对照组及WKY对照组大鼠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WKY+H_2S组及高血压+H_2S组每日腹腔注射硫氢化钠(NaHS),WKY+PPG组及高血压+PPG组每日腹腔注射PPG,5 wk后处死,取胸主动脉,观察其对乙酰胆碱(ACh)、硝普钠(SNP)及NaHS的舒张反应。结果 WKY+PPG组及高血压对照组、高血压+PPG组对ACh及SNP的舒张率较WKY组降低(P<0.05),而高血压+H_2S组较高血压对照组升高(P<0.05),与WKY对照组相似;各组大鼠血管环对SNP的舒 张反应均高于ACh(P<0.05);WKY对照组及高血压对照组对不同浓度的NaHS呈现剂量依赖性舒张反应,对于同样浓度的NaHS,高血压对照组较WKY对照组的舒张率高。结论 H_2S可以独立及与一氧化氮协同发挥舒张血管效应,在自发性高血压血管舒张功能异常的形成机制中占据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