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 HPGMR农垦 5 8S为材料 ,研究了光周期处理前、后 Ca2 /Ca M依赖性蛋白激酶 (Ca2 /Ca M- PK)活性及其酶谱特征 .结果表明 :随着幼穗的发育 ,Ca2 /Ca M- PK活性均有提高 ,并且长日照和自然日照条件下的酶活提高程度大大高出短日照处理 .不同时期、不同处理的 Ca2 /Ca M- PK酶谱带数未见明显差异 ,但在总体上 ,不育植株 (L D和 ND)的酶带弱于可育植株 (SD)  相似文献   

2.
通过高速离心、(NH4)2SO4沉淀、琼脂糖凝胶过滤和CaM-sepharose4B亲和层析,从HPGMR(58S)叶片中初步纯化出Ca^2 /CaM依赖性蛋白激酶.纯化的Ca^2 /CaM依赖性蛋白激酶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线性梯度电泳,亚基分子量约为55X10^3在Ca抖/CaM依赖性蛋白激酶的标准反应体系中,存在过量的ATP,提取磷酸化反应剩余的ATP,用叶绿体Mg^2 -ATP酶分解ATP,最后用复合孔雀绿测定无机磷,从而来计算ca^2 /CaM依赖性蛋白激酶的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该酶活性是依赖Ca^2 和CaM的,并且EGTA和TFP对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农垦58S为材料,取在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生长的植株的花药进行培养,均有效地获得了花粉单倍体植株。该单倍体植株幼穗离体培养脱分化容易,再分化能力强,对不同培养基的反应规律同原二倍体植株幼穗离体培养基本一致。单倍体愈伤组织细胞倍性很不稳定,易自发加倍成二倍体;结合秋水仙碱处理,已获得了加倍的二倍体再生植株。这些二倍体再生植株的种子后代纯合,群体性状整齐,保持了原农垦58S在长日照下雄性不育、短日照下雄性可育的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光周期处理下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农垦58S个体发育过程中,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长日照处理前,农垦58S与农垦58品种的叶绿体结构无明显差异;叶绿体结构变化发生在长日照处理之后,此时,水稻发育处于第二次枝梗原基形成期,变化了的叶绿体有以下几种类型:①基质片层与基粒片层结构均存在,但排列分布紊乱,基粒的大小、数目有异,②缺乏基质片层,③完全缺乏类囊体膜结构,在叶绿体类囊体膜结构退化时,往往伴随着嗜锇颗粒数目的剧增;当叶绿体结构不完善时,线粒体也发生退化,如外形变化较大,外膜模糊,嗜锇颗粒的数目减少,细胞器基本物质电子密度降低.  相似文献   

5.
运用人工合成的LRE序列,采用Bandshiftassay方法分析了农垦58s和农垦58品种叶片中核蛋白因子与LRE的结合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农垦58S的育性转换敏感期叶片中存在与LRE结合的核蛋白因子,这种核蛋白因子受磷酸化的调节;认为在长日照下农垦58s叶片中的核蛋白因子以磷酸化的形式与LRE结合,磷酸化促进了核蛋白二聚化过程.同时比较了农垦58s和农垦58品种叶片中核蛋白因子与LRE结合反应的差别,二者的叶片中的核蛋白不仅与LRE的结合活性存在差异,而且其调节方式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6.
对利用不同光照条件控制水稻品种和杂种生育期的遗传问题,进行了一些初步探讨,得到以下一些资料: F_1随着不同光照条件的培育,表现不同的显隐性。同一发育类型的品种作杂交,F_1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培育,生育期的显隐表现情况相似;不同发育类型的品种作杂交,F_1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培育,生育期倾向于光照条件适合于发育的亲本。不适宜的光照条件能引起品种和杂种生育期发生不同程度的“分离”。不断光照和短日照培育F_1引起F_2抽穗期的延迟。晚粳品种(四上裕)经短日照处理后,在自然日照下连续二代显示了向早熟性方面的变異。早粳品种(早粳16号)经不断光照培育后引起向晚熟性方面的变異。变異类型其经济性状与对照比较,株高、每穗总粒数、结实数约有增加。  相似文献   

7.
以加工杏浓缩浆副产品-杏渣为原料提取色素,对色素的提取工艺及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杏渣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410nm,最适宜的提取剂为乙醇,最佳的提取条件为:提取剂浓度为70%,提取时间为2.5h,提取温度为70℃.该色素耐光、耐热性好、抗氧化性、抗还原性较强,在碱性条件下较稳定,常用的食品添加剂蔗糖、葡萄糖、苯甲酸钠、Vc以及金属离子Fe^3+、Mg^2+、Al^3+、Ca^2+、Cu^2+对该色素无明显影响.而食盐和柠檬酸对该色素有一定的增色作用.  相似文献   

8.
利用光助/H2O2/草酸铁处理已经过生化处理的垃圾渗滤液(CODcr=450mg/L左右)时,采用365nm、125W的UV灯照射下,光强为Iu=2.9mW/cm^2时,反应较佳条件是pH值=4.0左右及总药剂用量为1.4%(体积比)。草酸铁的用量要适当,投加量过少,混凝效果较差,有效光子不能完全转化为化学能,处理效果不理想;投加量过多,溶液形成棕色浑浊,使紫外光的吸收降低,造成光散射,降低反应速度。而H2O2的投加量过多,将使铁的络合物更加稳定,H2O2的分解速率受到限制,投加量过少,效果也会降低。当总药剂用量为1.4%(体积比,其中30%过氧化氢0.6%,0.1mol/L草酸铁溶液0.8%)时,反应30min后,CODcr去除率可达80%左右,脱色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9.
光敏细胞质不育小麦花药发育过程中ABA免疫电镜定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胶体金免疫电镜定位方法研究了不同光周期条件下光敏细胞质不育小麦发育过程中ABA的分布,短日照条件下,花粉母细胞细胞质基质及小液泡内有金颗粒分布;单核至二核花粉时期花粉内金颗粒逐渐增多,二核至成熟花粉时期花粉内金颗粒逐渐减少,不同发育时期的花粉内金颗粒的分布位置有变化,绒毡层或降解中的绒毡层细胞内有较多金颗粒分布,长日照条件下花粉败育,不同发育时期的花粉内金颗粒分布数量均比同时期的可育花粉内明显增多,单核期以前败育的花粉,解体的花粉细胞质及细胞核内有较多金颗粒分布;后期败育的花粉,花粉母细胞至二核花粉时期花粉(母细胞)内金颗粒有不断增加的趋势,二核期以后,花粉逐渐液泡化,解体的花粉细胞质及逐增大的中央液泡内在大量的金颗粒分布,绒毡层细胞内金颗粒有逐渐减少的趋势,文中对ABA在雄蕊,花粉发育过程中的作用,由光周期诱导的ABA含量增加在雄性不育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鲭鱼亚目的海洋鱼类在捕获后易产生组胺,导致鲭鱼中毒.为研究组胺消长与微生物的关系,通过平板分离和摇瓶发酵,以荧光光度法测定酶活力,从鲭鱼(Pneumatophorus japonicus)皮肉、内脏和腮中分离筛选组胺降解菌,并对所产组胺降解酶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自内脏中分离筛选到一株组胺降解酶活力较高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从生长产酶曲线推测该酶为初级代谢产物.该酶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5℃,最适pH为7.2.在pH6.0~8.0和温度20~35℃范围内有较好的稳定性.Mn^2+、Ca^2+、Na^-、Mg^2+、K^+等金属离子存在时酶活力增加。Zn^2+、Al^3+、Fe^3+、Fe^2+、Cu^2+等金属离子存在时,酶活力下降,在EDTA存在条件下酶活力完全丧失.对其动力学研究表明,在甘氨酸-NaOH缓冲反应体系中,最大反应速度Vmax=156.25U·mL^-1,米氏常数Km=0.22mg·mL^-1.组胺降解菌国内还朱见报道,研究结果对进一步研究水产品组胺生物控制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纯化小麦液泡膜H -ATPase,测定了纯化的小麦液泡膜H -ATPase 受Mg2 和Ca2 双重激活的特性及两种激活状态下酶的特性. Mg2 激活时酶水解活性受DCCD的抑制,受磷脂酰丝氨酸(PS)影响明显,ATP水解和泵质子活性相偶联.而在Ca2 激活时酶水解活性不受DCCD抑制,受PS影响微弱,Ca2 激活时ATP水解与泵质子活性解偶联. Mg2 和Ca2 对小麦液泡膜H -ATPase的激活作用不具有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光敏感胞质雄性不育小麦及其对照可育系,在不同生育期叶片内NAD激酶和NADP磷酸酶的活性对不同光周期的反应.LD下可育核供体小麦叶片内的NAD激酶总活性、CaM依赖性和CaM非依赖性NAD激酶活性均略高于SD,但差别不显著;NADP磷酸酶活性在孕穗、抽穗和籽粒灌浆期均高出SD一倍以上.光敏胞质雄性不育小麦在LD和SD下,叶片中的NAD激酶总活性、CaM依赖性和CaM非依赖性NAD激酶活性以及NADP磷酸酶活性均有明显差别,而且LD下CaM依赖性NAD激酶活性逐渐被CaM非依赖性NAD激酶活性所取代.这反应出光敏胞质雄性不育小麦体内的NAD激酶和NADP磷酸酶活性比核供体正常可育系对光周期的反应更敏感,这可能是LD导致光敏小麦育性转换和花粉败育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用孔雀绿定磷法测定在不同光照条件下 ,光敏胞质雄性不育小麦育性转换期叶片和幼穗中 G-蛋白的GTPase活性变化 .结果表明 :在 16 h/d光照 (L D)下 ,(牡山羊草 )白皮 2 2 4[(Aegilopsjuvenalis) baipi2 2 4]和 (牡山羊草 ) NPFP[(Aegilops juvenalis) NPFP]在光敏感期 ( )内 G-蛋白的 GTPase活性分别高出 10 h/d(SD)处理下的30 %和 6 0 % .光敏期后 ,幼穗的 GTPase活性也表现出 L D处理高于 SD处理 .这种差异表明 :G-蛋白的 GTPase活性变化与光敏胞质雄性不育小麦的育性转换有关系 .  相似文献   

14.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激励方案的选择与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Mirrlees-Holmstrom模型,对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激励方案的设计和选择作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激励方案的激励效果取决于不确定性的相关系数,提出了在管理实践中还要结合方案的可操作性以及确定相应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5.
以水稻液泡膜H+-ATPase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造成诱导性冷失活现象的机制.运用MC540荧光对诱导性冷失活过程中的膜脂状态研究表明,冷失活处理后膜脂的有序程度大幅度下降(MC540荧光发射增强56%),并且通过与常温下诱导物(Mg2+、ATP)扰动膜脂的效应比较,证明诱导物在冷失活条件下能诱导膜脂有序性迅速丧失,其后才出现酶活丧失.根据实验结果和膜脂-膜蛋白相互作用关系,可以认为膜脂状态变化是冷失活发生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催化铁-氧腐蚀电池处理活性艳红X-3B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活性碳与铁屑组成的腐蚀体系中添加氧催化剂 Mn O2 ,并进行曝气形成催化铁 -氧腐蚀电池 .使用这种催化铁 -氧腐蚀电池对活性艳红 X- 3B模拟染料废水进行了处理 ,并研究了若干因素对其处理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该法比普通铁屑处理法效果大有提高 ,处理 10 m in脱色率就可达到 98%以上 ,COD去除率高达 82 % (一般在 70 %~ 80 %之间 ) ,最佳处理效果时的 p H=7,不需要另调 p H,对处理条件要求宽松 ,应用前景广泛 .  相似文献   

17.
多值模运算的I2L电路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多值模代数运算理论及开关信号理论,建立了运用于I^2L电路设计的三值模运算的接地开关运算表示式。在此基础上,成功指导了对模3加、减、乘和除等运算电路的开关级设计,从而进一步完善了对多值模代数系统电路设计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从对叔丁基酚出发合成了对叔丁基杯[4],经脱叔丁基后,下缘羟基用正丁基保护,上缘5,17 位二硝化,还原胺化,进一步硫脲化得到目标分子双硫脲杯[4]化合物——5,17-双(N'-苯基硫脲)-25,26,27,28-四正丁基杯[4]. 测定了此主体分子与H2PO-4 有强的氢键络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