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术前急诊钻颅引流对脑创伤脑疝病人脑氧及其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提高脑创伤脑疝病人的治愈率,降低致残率,我科于2003年3月以来对68例脑创伤脑疝病人在开颅术前采用急诊钻颅引流的方法迅速降低颅内压(ICP),暂时缩短脑疝时限,为病人争取抢救机会。本文还对钻颅引流前后的脑组织氧分压(brain tissue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htO2)进行了监测,进一步论证急诊钻孔引流术在脑创伤脑疝病人术前应用的临床意义。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PADBS术中急性脑膨出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对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外科自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58例PADBS开颅减压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病例组)与47例同期术中未发生脑膨出(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受伤至手术时间,减速性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颅脑CT血肿厚度,脑疝,术前GCS评分,术中低血压,手术方式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术中急性脑膨出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减速性颅脑损伤,术前GCS评分,脑疝,术中低血压与PADBS术中急性脑膨出发生密切相关。 结论减速性颅脑损伤,术前GCS评分,脑疝,术中低血压是PADBS发生术中急性脑膨出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准确评估伤情及术中积极控制可降低PADBS术中急性脑膨出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
颅脑损伤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术中脑膨出的原因。方法对2004年3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37例颅脑损伤术中发生脑膨出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人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包括迟发性颅内血肿(18例),广泛严重性脑挫裂伤、脑肿胀(8例),创伤后呼吸困难、创伤性休克和术中低血压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6例)及晚期脑疝、血肿压迫时间长(5例)。出院时按GOS评定预后:良好7例,中残6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7例。结论明确颅脑损伤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尽早采取相应措施,以取得较好疗效,降低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63例脑动静脉畸形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手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 (AVM)疗效的因素。  方法 对手术治疗 63例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合并脑内血肿、有脑疝形成的脑AVM 1 3例 ,术后死亡7例 ,轻残 3例 ;合并脑内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 ,无脑疝形成的脑AVM 2 8例 ,无死亡 ,轻残 9例 ;以癫痫起病的脑AVM 2 2例 ,无死亡 ,轻残 3例。  结论 简单的脑AVM(Spetzler-MartinⅠ、Ⅱ级 )以手术治疗效果好 ,但合并脑内血肿并有脑疝形成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5.
影响急性颅脑损伤预后因素分析(附866例报告)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影响急性颅脑损伤预后的各种因素.方法 总结2001年6月至2005年5月入院治疗的866例急性脑损伤,分析损伤原因和类型,从GCS评分、手术时机、脑疝、脑肿胀、呼吸功能不全、高热、低血压、高血糖、肝功能异常等方面分析各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GCS评分越高,死亡率越低;出现脑疝患者死亡率高,迟发性脑疝比早期发生的脑疝危害更大;保守治疗失败及时手术并不影响患者预后;合并弥漫性脑肿胀的患者死亡率较普通脑疝高;合并呼吸功能不全、高热、低血压患者死亡率高;高血糖和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有关,并且对预后产生影响.结论 GCS评分的高低直接影响颅脑损伤的预后,但手术时机、脑疝、脑肿胀、呼吸功能不全、高热、低血压、高血糖、肝功能异常等因素对颅脑损伤的预后也产生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对近年来手术中出现脑膨出的72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形成原因及易发因素,比较各种防治措施的疗效。结果术中迟发性颅内血肿形成急性弥漫性脑肿胀、脑组织缺氧和休克、脑疝时间过长、严重脑挫裂伤等是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彻底清除颅内血肿、缓慢降低颅内压、术中过度换气、应用脱水剂、控制血压等是防治术中脑膨出的有效措施。结论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可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取得较好疗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对近年来手术中出现脑膨出的72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形成原因及易发因素,比较各种防治措施的疗效。结果术中迟发性颅内血肿形成急性弥漫性脑肿胀、脑组织缺氧和休克、脑疝时间过长、严重脑挫裂伤等是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彻底清除颅内血肿、缓慢降低颅内压、术中过度换气、应用脱水剂、控制血压等是防治术中脑膨出的有效措施。结论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可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取得较好疗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脑微创引流针引流在抢救颅内血肿合并脑疝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回顾36例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患者使用脑微创引流针引流治疗的资料,我们使用YL-1型穿刺针(北京万特福公司生产)于常规开颅前在急诊室行血肿穿刺引流。结果本组27例通过脑微创引流针引流或加用尿激酶灌注达到去除颅内血肿的目的,引流后患者的症状均很快得到改善,其他9例后行开颅血肿清除减压术。结论脑微创引流针引流在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急诊处理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人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包括迟发性颅内血肿21例,弥漫性脑肿胀13例,长时间脑疝(2 h以上)4例,外伤性大面积脑梗死3例,术中低血压或低氧血症2例.出院后半年按GOS评定预后:恢复良好14例,重、中残6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20例.结论 术前详细了解受伤机制,认真研究影像学资料对术中脑膨出的预判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不同病因的综合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及降低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梯度减压的手术方法对预防术中脑膨出、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的效果。方法对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分次减压手术方式及去骨瓣后,硬膜与颞肌筋膜瓣减张缝闭硬膜切口方法。结果40例脑肿胀患者术中脑嘭出6例占15.0%,死亡19例占47.5%;60例脑内血肿病人未发生脑膨出,死亡12例占20%。结论脑外伤后脑血管调节麻痹及血肿压迫继发脑水肿易造成脑膨出.术中分次减压降低了骨窗部位脑组织的顺应性,从而降低了局部的压力梯度,避免脑血管急性扩张,能有效防止脑膨出,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与脑池引流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并发脑疝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26例外伤性颅内血肿并发脑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观察组给予大骨瓣减压与脑池引流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骨瓣减压术治疗,对比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GCS评分均显著提高(P<0.01),ICP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观察组恢复良好率(50.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骨瓣减压与脑池引流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并发脑疝患者中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合并脑疝患者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面积脑梗死系指脑主干动脉闭塞所致整个脑叶或多个脑叶的梗死,合并脑疝多由颈内动脉和(或)大脑中动脉闭塞造成的梗死所致。笔自1995年8月-2004年5月对52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合并脑疝患行去骨瓣减压颞肌贴敷术治疗,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幕上脑动静脉畸形(AVM)破裂出血并脑疝的救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AVM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征及手术治疗效果。均行血肿清除,同时行AVM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2例。结果死亡1例,植物生成放弃治疗2例,6例恢复工作学习,生活自理,3例遗留不同程度脑功能障碍。结论及时准确的诊断及正确有效的手术方法是救治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并脑疝的关键,需慎重处理。  相似文献   

14.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节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二、治疗 脑梗死的治疗在一般内科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可酌情选用改善脑循环、脑保护、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等措施。通常按病程可分为急性期(1~2周)、恢复期(2周~6个月)和后遗症期(〉6个月)。重点是急性期的分型治疗,腔隙性梗死不宜脱水,主要是改善脑循环;应积极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形成。在〈6h的时间窗内有适应证者可行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15.
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原因及防治(附89例报告)   总被引:237,自引:5,他引:237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形成原因及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手术中出现脑膨出的89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形成原因及易发征象,比较各种防治措施的疗效。结果术中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形成、急性弥漫性脑肿胀、脑组织缺氧和低血压、长时间脑疝、严重脑挫裂伤等是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彻底清除颅内血肿、缓慢降低颅内压、术中过度通气、使用脱水剂、适当控制血压等是防治术中脑膨出的有效措施。结论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可防治颅脑损伤术中脑膨出,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形成原因及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手术中出现脑膨出的89例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形成原因及易发征象,比较各种防治措施的疗效;结果:术中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形成、急性弥漫性脑肿胀、脑组织缺氧和低血压、长时间脑疝、严重脑挫裂伤等是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彻底清除颅内血肿、缓慢降低颅内压、术中过度通气、使用脱水剂、适当控制血压等是防治术中脑膨出的有效措施。结论: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可防治颅脑损伤术中脑膨出,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形成原因及术中对策。方法回顾分析59例术中出现脑膨出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受伤机制、临床表现、CT特征,总结脑膨出形成原因。结果按GOS标准,治疗后6个月评定治疗效果,恢复良好13例,中残15例,重残8例,死亡23例。结论迟发性颅内血肿、急性脑肿胀、低血压、脑缺氧、长时间脑疝是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正确判断脑膨出的性质,采取相应的术中对策是治疗术中脑膨出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良大骨瓣减压联合脑池引流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脑疝形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外伤性颅内血肿并发脑疝患者154例,根据知情同意权分成2组,每组77例;实验组采取改良大骨片减压联合脑池引流术,对照组采取改良大骨片减压术,对比2组GCS评分、并发症等临床指标。结果术后实验组患者颅内压(ICP)和格拉斯哥评分(GCS)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术后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大骨片减压联合脑池引流术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并发脑疝患者能有效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手术治疗方式的改进。方法对2008年1月到2010年12月收治的32例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患者,均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的基础上采用预减压技术治疗。结果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18例,其中颅内迟发性血肿8例,弥漫性脑肿胀2例,原因不明8例。所有颅内迟发性血肿均进行再次开颅手术。伤后6个月按照GOS评分,恢复良好11例,中残2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12例。结论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手术中采用预减压的办法可以缩短脑受压时间,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重型或特重型颅脑损伤併脑疝患者的死亡率很高,如弥漫性脑肿胀或弥漫性轴索损伤併脑疝者.如按传统的双侧颞顶部减压,术中可能遇到急剧的难以处理的脑膨出.为提高生存率,本文报告了1998年6月至2004年6月间以冠状加双侧改良翼点去骨瓣减压替代双侧颞顶部减压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患者64例,收到了较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