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湖北地区泌尿系结石化学成分的构成,为本地区结石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结石红外光谱自动分析系统对2011年11月~2012年8月期间收集到的湖北地区泌尿系结石232例进行成分分析。结果:232例结石中,各成分的检出率为:一水草酸钙(COM)85.34%,二水草酸钙(COD)62.93%,碳酸磷灰石(CA)24.14%,无水尿酸(UA)12.93%,二水磷酸氢钙(PH)4.31%,磷酸铵镁(MAP)6.90%,黄嘌呤1.29%,胱氨酸(CYS)1.29%,方解石0.86%,尿酸铵(AU)0.86%。含草酸钙成分结石86.21%,含磷酸钙成分结石28.45%,含磷酸铵镁成分结石6.90%,含尿酸成分结石13.79%,含胱氨酸成分结石1.29%。混合成分结石181例(78.02%),尿路结石发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3.14:1。结论:湖北地区泌尿系结石以混合性结石为主,COM检出率最高,其次为COD。结石成分分析对于结石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近年来陕西地区泌尿系结石成份构成情况,并根据结石成份构成指导泌尿系结石的治疗和预防。方法采用天津LIIR型结石红外光谱自动分析系统对426例陕西地区泌尿系结石标本进行成份分析。结果多种成份混合结石占72.30%;各成份的检出率为:一水草酸钙71.83%、碳酸磷灰石63.85%、二水草酸钙42.26%、无水尿酸11.03%、尿酸铵3.76%、磷酸铵镁3.29%。结论陕西地区泌尿系结石的主要成分为草酸钙,碳酸磷灰石和尿酸类结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赤峰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分特点,对预防泌尿系结石的复发提供帮助。方法:对89例泌尿系结石标本进行成分分析,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泌尿系结石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男、女患者比为1.7:1,上尿路结石明显多于下尿路结石,上、下尿路结石例数比为8.9:1。本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分以混合结石为主,共56例,占62.92%,其中碳酸磷灰石与草酸钙混合结石所占比例最大。单纯成分结石共33例,所占比例为37.08%,其中以草酸钙结石为主。结论:根据结石成分分析得到的结石成分特点,对患者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指导,以预防泌尿系结石的复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桂北地区泌尿系结石的发病情况、成分以及分布特征,为其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4年7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997例泌尿系结石标本的化学成分,按患者的性别、年龄、结石部位等分组,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男患者多于女患者,二者的比例为2.04∶1;发病的年龄段以中年为主,尤其是56~65岁年龄段,构成比最高,约为27.6%;男患者上尿路结石构成比为74.6%,下尿路结石构成比为25.4%,女患者上尿路结石构成比为97.6%,下尿路结石构成比仅为2.4%。混合成分结石以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为主(20.1%),其次为一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14.5%),单一成分结石以无水尿酸(19.1%)及一水草酸钙(18.2%)为主。结论:根据桂北地区泌尿系结石分布特点及成分分析结果,针对性采取相应的预防、治疗措施,对临床泌尿系结石的治疗、预防及减少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红外光谱法测定东莞地区泌尿系结石化学成分,探讨本地区泌尿系结石患者的尿路结石成分特点,为本地区泌尿系结石的深化治疗、防止结石复发及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经自行排出、碎石后排出或手术中取出的泌尿系结石标本416例,应用溴化钾压片技术的红外光谱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结果 416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中男性居多,占66.8%(278/416),女性占33.2%(138/416);上尿路结石占88.2%,下尿路结石(膀胱结石居多)占11.8%;结石成分定性分析共检测出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无水尿酸、六水磷酸铵镁和尿酸铵6种化学成分.单一成分结石163例(一水草酸钙/无水尿酸/碳酸磷灰石/六水磷酸铵镁:98/56/6/3),占39.2%;混合成分结石253例,占60.8%,其中以草酸钙和碳酸磷灰石的混合结石为主(188/253).所有结石标本中草酸钙检出率最高,占80.5%(335/416),其次为碳酸磷灰石(49.3%)及无水尿酸(17.3%);膀胱结石成分以一水草酸钙或无水尿酸为主.结论 东莞为全国泌尿系结石最高发地区,其结石成分以草酸钙和碳酸磷灰石为主,单一成分结石亦占相当比例.尿路结石成分分析对了解结石成因可提供重要的线索,对临床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预防结石形成及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疆南部维吾尔族尿石症患者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新疆南部维吾尔族泌尿系结石发病的危险因素。方岳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了阿克苏地区90例维吾儿族泌尿系结石患者一般情况及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并对其结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21—50岁为尿结石高发年龄组(74.4%),男性略多于女性,结石患者较对照组多口味偏咸,饮水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石成分以草酸钙为主者81例(90.0%),磷酸钙结石1例(1.1%),尿酸结石5例(5.6%),磷酸镁铵结石2例(2.2%),胱氨酸结石1例(1.1%)。结论泌尿系结石发病主要受饮食习惯和饮水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21,36(10):776-781,784
目的:分析扬州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分构成及分布特征,探讨尿路结石的高发因素及临床防治措施。方法:采用红外光谱自动分析仪,对本院2018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838例患者的泌尿系结石标本进行成分分析,并结合临床资料研究其分布特征。结果:本组838例尿石症患者中男女比例为3.23∶1,年龄16~95岁,平均(53.5±14.3)岁,其中中年(41~65岁)患者最多,共499例(59.6%);上、下尿路结石比为2.92∶1,男性上尿路结石占比67.5%,女性上尿路结石占比97.0%。单纯性结石469例,以草酸钙为主,在所有结石成分中占34.7%,其次为尿酸结石(15.8%);混合性结石369例,以草酸钙+磷酸钙结石为主,占全部结石的33.5%。可获取CT影像资料患者604例,尿酸结石平均CT值为(492.16±144.46) HU,草酸钙、草酸钙+磷酸钙、磷酸钙结石平均CT值均在900~1000 HU;青年患者多见草酸钙+磷酸钙结石(51.3%),中年患者以草酸钙结石(37.5%)为主,老年患者多发尿酸(36.1%)结石。结论:扬州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分分布有其自身特点,根据本研究对扬州地区结石成分分布及相关因素的分析,可为防治扬州地区尿石症及预测患者结石成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湖北十堰地区泌尿系结石病人的结石成分及特征。方法泌尿系结石标本999例,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法对其进行结石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湖北十堰地区结石成分以草酸钙(89.79%)及碳酸磷灰石(50.95%)为主,且多为混合型结石(64.86%)。结石病人男女比例为2.41∶1,上下尿路结石比例为13.27∶1。上尿路结石发病高峰为40~59岁年龄段,下尿路结石发病高峰为年龄59岁。男性草酸钙、碳酸磷灰石、无水尿酸为主的结石多于女性(P0.05),以六水磷酸铵镁及胱氨酸为主的结石病人无性别差异。结论湖北十堰地区以草酸钙及碳酸磷灰石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湖北省天门地区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成分成分及特征。方法 泌尿系结石患者516例,采用红外光谱自动分析系统对患者结石标本的成分进行分析,并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结石部位的泌尿系结石的成分特征。结果天门地区结石成分以草酸钙(83.9%)、碳酸磷灰石(56.2%)为主要成分,结石患者男女比例为1.7:1,其中上尿路结石患者男女比例为1.34:1,下尿路结石患者男女为24.3:1。结石发病年龄高峰在40~70岁(占比83.1%)之间,其中50~60岁为最高(占比33.7%)。男女结石成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天门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分以草酸钙及碳酸磷灰石为主,男女性别之间的结石成分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武汉市居民泌尿系结石的成分。方法武汉市1552例泌尿系结石病人的结石样本1605份,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法对其成分进行。结果 1605例结石样本中上尿路结石1435例(89.4%)。结石成分以一水草酸钙为主(1455例,90.7%)。混合结石1247例(77.7%),以碳酸磷灰石+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混合为主(678例,54.4%)。结论武汉市居民泌尿系结石大部分为混合性结石,结石成分以一水草酸钙为主。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深圳地区复杂性含钙肾结石晶体化学成分特点。方法分析我院106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结石化学成分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106例复杂性肾结石中,含钙结石95例,且绝大多数为混合成分91例(95.8%),其中草酸钙+磷酸钙47例(49.5%),草酸钙+尿酸7例(7.4%),草酸钙+磷酸钙+尿酸9例(9.5%),草酸钙+磷酸钙+磷酸镁铵25例(26.3%),草酸钙+磷酸钙+胱氨酸3例(3.2%)。结论复杂性含钙肾结石绝大多数为混合成分的草酸钙结石,磷酸钙、尿酸和磷酸镁铵是常见的混合成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川东北地区泌尿系结石的发病情况、成分以及分布特征,为其治疗及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南充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64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标本,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系统对结石成分进行分析,并将患者的地域、性别、年龄、结石部位等数据进行分组,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564例结石患者的地域分布有差异:以嘉陵区、顺庆区为多,占患者总数的17.8%和20.2%;周边地区以广安地区为多,占患者总数的9.8%。男性多于女性,二者的比例为1.42∶1。结石发病年龄分布较广:以40~59岁龄段所占构成比最高,约为53.00%。40~59岁患者主要以输尿管结石为主(52.0%,P<0.01),其次为肾结石(41.6%,P<0.01);≥60岁患者主要以肾结石为主(48.6%,P<0.01),其次是输尿管结石(40.5%)及膀胱结石(9.0%),<20岁及20~39岁年龄段结石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结石成分:以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最多(29.8%,P<0.01),其次为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20.4%,P<0.01)、无水尿酸(11.8%,P<0.01),不同年龄段及不同地区主要结石成分均有差异。结论川东北地区作为泌尿系统结石的高发地区,发病情况存在一定的年龄及地域差异,根据结石分布特点及成分分析结果,为泌尿系结石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防复发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四川南充地区尿石症患者尿石成分,并与国内其他地区进行比较,为临床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结石红外光谱自动分析系统对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255例南充市尿路结石患者结石标本进行成分测定,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并收集国内其他地区报道的结石成分文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南充地区尿路结石以草酸钙(91.37%)、碳酸磷灰石(62.35%)为主要成分,结石患者男女比为1.90∶1,上尿路结石占87.84%(224/255),下尿路结石占12.16%(31/255),上、下尿路结石比为7.23∶1,上尿路结石患者男女比例为1.60:1,下尿路结石患者男女比例为14.5∶1.结论南充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分和国内其他地区结石成分无明显差异,但下尿路结石患者男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尿路结石成分构成情况,分析本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因,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红外光谱法对628例尿路结石标本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研究分布特征。结果:尿路结石患者男女比例为2.88∶1,上、下尿路结石患者比例为4.98∶1,41~50岁年龄段患者比例最高,结石单一成分以草酸钙检出率最高,为20.4%,混合成分主要以1-水草酸钙(或1-水草酸钙+2-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为主,占54.8%,感染性结石及尿酸结石仍占有较大比例。结论:红外光谱法分析泌尿系结石,有助于了解结石成因,对临床治疗及预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武义县泌尿系结石成分构成情况,并根据结石成分构成指导泌尿系结石的治疗和预防。方法采用红外光谱仪及化学试剂法对428例武义县泌尿系结石标本进行成分分析,对其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武义县泌尿系结石以草酸盐为主的混合型结石332例,占77.6%;其中单纯草酸钙结石164例,占38.3%;草酸钙+尿酸结石64例,占15.0%;草酸钙+碳酸钙结石56例,占13.1%;草酸钙+磷酸钙结石36例,占8.4%;磷酸钙结石+磷酸镁胺结石32例,占7.5%;磷灰石+草酸钙结石+磷酸氢钙结石12例,占2.8%;尿酸结石40例,占9.3%;碳酸钙结石+磷酸镁胺结石16例,占3.7%,其余混合型结石8例,占1.9%。结论武义县泌尿系结石成分为以草酸盐构成的混合型结石为主,其次为尿酸及其混合型结石;磷酸盐结石、碳酸盐结石较少,治疗和预防复发以抑制草酸盐及尿酸结石形成为主,结石成分分析对于了解结石成因,指导治疗及预防结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泌尿系结石成分45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泌尿系结石患者的发病年龄及性别特点,探讨结石部位与患者年龄及性别的关系,根据结石不同成分采用不同预防措施。方法应用化学分析法对450例尿路结石做成分分析,结合临床资料,对尿路结石患者发病年龄、性别、结石部位及结石成分做对比分析。姑杲男性患者321例,高发年龄21~60岁;女性129例,高发年龄41~60岁;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2.49倍。发病部位肾脏结石319例(70.8%),输尿管结石115例(25.6%),膀胱结石16例(3.6%);单一成分结石275例(61%),其中单纯草酸钙结石260例(57.7%),两种及以上混合成分结石175例(39.0%)。结论尿路结石的发病率及发病年龄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尿路结石发病部位主要为上尿路结石;单一成分结石以草酸钙为主,约40%的尿路结石为两种及以上混合成分结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河南地区345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性别、年龄、结石位置、结石成分及手术方式,为泌尿系结石的治疗与预防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08—2018-08间收治的河南地区345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45例患者中男女之比为1.57∶1。以40~49岁的患者最多,占31.59%。(2)肾结石居首位,占41.16%。其中混合性结石(一水草酸钙+二水草酸钙的混合含钙性结石)占71.01%。男性与女性患者的结石成分有显著的差异(胱氨酸结石除外)。(3)44.06%的患者接受输尿管镜(输尿管软镜与输尿管硬镜)碎石取石术。结论河南地区泌尿系结石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40~49岁是高发年龄段,肾结石最为常见,含钙结石最多,男性与女性患者的结石成分有明显差异。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是使用最多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尿石成分红外光谱定性分析泌尿系结石化学成分特点,为预防其复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红外光谱法对207例泌尿系结石行定性分析;结合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本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分在不同解剖部位、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患者结石中的分布情况。结果一水草酸钙检出率最高,为89.37%。女性患者碳酸磷灰石(52.70%)的检出率高于男性,男性患者尿酸或尿酸盐(19.55%)的检出率高于女性。中年草酸钙(43.45%)检出率高于老年。结论采用红外光谱定性分析尿石成分,对尿石症的综合治疗及科学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无锡地区2 529例泌尿系结石标本的结石成分, 为泌尿系结石的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21年10月在江苏无锡地区收集的2 529例泌尿系结石标本, 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法分析结石成分, 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检测出19种结石成分, 其中单一成分结石9种, 共990例;混合成分结石10种, 共1 539例。单一成分结石以草酸钙为主, 共840例;混合成分结石以草酸钙+碳酸磷灰石为主, 共1 335例。草酸钙类和尿酸类结石中男性患者的发生率高于女性患者;而在感染性结石中, 女性患者的发生率高于男性患者(均P<0.05)。36~60年龄段的结石发病人数最多。在各个年龄段中, 发生率最高的结石成分为草酸钙类。尿酸类结石在61~86年龄段的发病率较其他年龄段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各个不同部位, 发生率最高的结石成分为草酸钙类。尿酸类结石在膀胱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各个不同年龄段中, 上尿路结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下尿路结石。膀胱结石在61~86年龄段的发生率最...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初步探讨烟台、威海地区泌尿系结石的成分组成,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LIIR型结石红外光谱自动分析系统分析,分析烟台、威海地区3012例泌尿系结石标本。结果结石总体构成,一水草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结石1601例(53.15%),碳酸磷灰石为主要成分的结石316例(10.49%),无水尿酸为主要成分的结石870例(28.89%)。结论烟台、威海地区尿酸结石相对较多,借鉴并结合结石的成分分析结果,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