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洗胃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抢救成功率.[方法]把169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按来诊先后随机分组,采用不同洗胃方法进行洗胃并对效果比较分析.[结果]左侧卧位插胃管洗胃、延长胃管插入长度洗胃与低压少量洗胃液洗胃在插胃管、洗胃时间、洗胃效果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左侧卧位插胃管、延长胃管插入长度至55 cm~70 cm、低压少量洗胃液反复洗胃,可提高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抢救成功率.[方法]把169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按来诊先后随机分组,采用不同洗胃方法进行洗胃并对效果比较分析.[结果]左侧卧位插胃管洗胃、延长胃管插入长度洗胃与低压少量洗胃液洗胃在插胃管、洗胃时间、洗胃效果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左侧卧位插胃管、延长胃管插入长度至55 cm~70 cm、低压少量洗胃液反复洗胃,可提高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毒患者洗胃的最佳方法.方法 对128例口服药物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法,去枕左侧卧位,并使用塑料口咬协助捕管.置管成功后再延长插入胃管长度10-15 cm,采用低压少量洗胃液反复洗胃;对照组采用传统洗胃法,观察比较2组一次插管成功例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结果比较分析.结果 2组一次插入胃管成功例数观察组比对照组高,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比对照组降低.结论 洗胃时采用去枕左侧卧位,使用甥料口咬协助插管,延长捕胃管长度,并采用低压少量洗胃液反复洗胃的方法,较传统洗胃法一次插胃管成功率高,洗胃速度快,洗胃液引流通畅,对胃黏膜刺激、损伤小,不良反应轻,并发症少,洗胃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延长胃管插入长度洗胃抢救有机磷中毒的护理研究   总被引:43,自引:2,他引:43  
目的:为提高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成功率,方法:采用延长胃管插入长度为55-70cm,用0.45%氯化钠溶液,每4h重复间歇洗胃3-6次,结果:延长胃管插入长度可缩短洗胃时间,两种洗胃法对重度有机磷中毒病死率的影响差别有显著意义。结论:对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采用延长胃管插入长度重复洗胃法,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将110例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插入胃管55~60cm,25~38℃清水单次洗胃,甘露醇导泻。实验组采用左侧头低脚高位,插入胃管长度70 cm,25~30℃生理盐水重复洗胃,清洗口腔和食管,生大黄煎剂导泻。结果:两组病人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抢救成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改良洗胃法能缩短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常规法采用橡胶胃管,插入45~55 cm,单次洗胃。改良法采用硅胶胃管,延长胃管插入长度至55~70 cm,留置胃管,用0.45%的氯化钠溶液20 L每6 h重复洗胃。结果改良前后的洗胃法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抢救成功率的影响差别有显著意义。结论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采用改良法洗胃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常规法采用橡胶胃管,插入45~55cm,单次洗胃。改良法采用硅胶胃管,延长胃管插入长度至55~70cm,留置胃管,用0.45%的氯化钠溶液20L每6h重复洗胃。结果改良前后的洗胃法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抢救成功率的影响差别有显著意义。结论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采用改良法洗胃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2种洗胃方法对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方法 将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124例,按不同的洗胃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采用头低足高左侧卧位为主,左侧卧位与仰卧位交替,胃管插入的长度延长为55~70 cm,并留置胃管4~6 h重复间歇洗胃,对照组采用患者取坐位或或半坐位,胃管插入长度为45~55 cm,单次洗胃.结果 观察组洗胃时间缩短、洗胃次数减少、洗胃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死亡率与反跳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改进洗胃方法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张琴光 《护理学报》2012,19(7):63-65
总结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改进洗胃方法,以及时、彻底洗胃,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经检索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实践,对洗胃液的选择、洗胃液温度的控制、置管技巧、胃管插入的长度、洗胃的体位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改进:视服毒农药性质选用相应的洗胃液,洗胃液温度控制在30~35℃,根据患者的意识、状态选择插管途径,按患者身高在传统插管长度基础上再延长,取不同卧位洗胃,逐渐增加每次灌洗量、反复洗胃、洗胃间隙期持续胃肠减压.结果 1次置管成功率93%,洗胃相关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比常规洗胃方法减少,满足了患者及家属对现代护理的更高要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农惠珍 《全科护理》2014,(5):416-417
[目的]探讨重复洗胃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抢救成功的意义,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将75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采用重复洗胃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单次洗胃法进行治疗,对两组病人治疗后胃内残留液体阳性、洗出血性液体、疗效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洗出血性液、胃内残留液阳性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及时进行重复洗胃可降低并发症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有机磷农药中毒经鼻洗胃管插入深度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洗胃管插入深度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洗胃效果及愈后的影响。方法将62例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照组按传统法胃管插入深度,实验组胃管插入深度为眉心一脐,观察两组洗胃效果。结果实验组洗胃总时间、洗胃的并发症、达到阿托品化的时间及治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结论延长洗胃管插入深度能够使洗胃畅通,缩短洗胃时间、减少并发症、尽快达到阿托品化、缩短治愈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洗胃造成药物中毒患者胃黏膜损伤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56例口服药物中毒患者,按常规方法使用全自动洗胃机洗胃,洗出液呈血性改变者33例。将洗胃患者与洗出液呈血性改变患者的一般资料、洗胃情况进行比较,采用构成比和百分率描述。结果:胃黏膜损伤的发生与中毒药物的种类、洗胃时胃的状态、服药后开始洗胃的时间和连续洗胃液量有关(P〈0.05),与患者的意识状态无关(P〉0.05)。结论:药物中毒洗胃造成的胃黏膜损伤,除了与药物中毒的种类有关外,还与连续洗胃液量、服毒后开始洗胃的时间、洗胃时胃的状态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急诊急救的综合护理,寻求提高抢救成功的对策,降低死亡率。方法对本院急诊科2002年1月至2007年3月收治的92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中毒途径、中毒程序、服药量、中毒至就诊时间及各种处理措施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早期彻底洗胃,合理维持阿托品化和应用呼吸机是有效的处理措施。全组治愈87例(94.6%),死亡5例(5.4%)。呼吸循环衰竭、阿托品中毒为主要死亡原因。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并及时处理并发症和辅助方法的恰当选用是提高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抢救口服中毒患者的安全洗胃模式,以提高洗胃质量,确保患者安全。方法将62例口服中毒需实施洗胃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实验组的操作者采用患者头顶站立位插管、使用改良的低侧孔胃管、延长胃管插入长度等方法洗胃;对照组采用传统法。就两组插管所需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首次吸出液体时间、总洗胃时间、洗胃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操作者自身受污染情况作比较。结果两组插管所需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首次吸出液体时间、总洗胃时间、洗胃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操作者自身受污染情况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洗胃模式可明显提高洗胃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确保患者安全,又利于操作者的自身防护,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改进的洗胃管路固定装置在急诊科中毒患者洗胃操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改进的洗胃管路固定装置包括螺旋母滑栓、面颊固定带、防误吸侧口、唇齿保护层和咬口器主体.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沈阳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急诊科中毒洗胃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9例.试验组采用改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采用全自动洗胃机对急性中毒患者进行洗胃时延长胃管插入长度对洗胃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急性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取传统的胃管插入长度,即插入胃管45~55 cm;观察组(30例),采取在传统胃管长度基础上延长插入10~15 cm,即胃管插入长度为55~70cm,观察两组的洗胃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洗胃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洗出的液体中出现血性液体、腹痛、胃内容物自口鼻涌出等,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全自动洗胃机洗胃时延长胃管插入的长度,可达到洗胃速度快、洗胃液引流通畅、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洗胃彻底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一次性口垫在急诊洗胃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56例口服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78例。对照组使用开口器,试验组使用一次性口垫洗胃。比较两组患者在置胃管及洗胃过程中的不适症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牙齿损伤黏膜出血、胃管盘曲口腔、胃管滑出、胃管受压等不适症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洗胃中使用一次性口垫,能缩短洗胃时间,减少相关不适症状的发生,增加患者的舒适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电动洗胃机洗胃方法进行改良,实现最佳洗胃效果。方法将51例急性安眠药中毒(服毒)患者实施电动洗胃机洗胃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26例和对照组(B组)25例,观察组采用改良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法,进行效果对比观察。结果总洗胃时间:A组比B组缩短5 min(P<0.01);洗胃中出现血性液体,上腹部不适、胃内容物自口鼻腔涌出,A组比B组低,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改良后的洗胃方法达到洗胃速度快,洗胃液引流通畅,对胃黏膜刺激、损伤小,不良反应轻,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洗胃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胡成文 《护理研究》2004,18(15):1329-1330
从选择洗胃时间、适当延长胃管插入长度、置管途径和方法以及去甲肾上腺素和 0 .45 %盐水在洗胃中的应用方面对洗胃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