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一般的理论考虑,本文得到了可以作为特征物质在宇宙中各种典型尺度n上的行为作用量子,其中h,G,e和ma分別是Planck作用量子、引力常数、基本电荷和基本粒子的有效质量,n是尺度参数。由此进一步得到了可与观测比较的、各种天文系统的特征角动量谱J(n)=hn、质量谱Mn=(hnCα/G)1/2和两者的关系Jn/(Mn)2≈G/Cα,其中C是光速、α是精细结构常数。  相似文献   

2.
侯光炯 《中国科学A辑》1975,18(5):511-518
土壤肥力的“生物-热力学”观点,是作者总结农民群众生产斗争经验的结果。这个观点的核心内容是:1.天时地气,息息相关。气候时刻不停地在变化着,土性也随之而产生时刻不停的变化。2.土壤肥力,万古常新。原因在于土壤具有代谢性和可塑性,是一种”类生物体”。土壤是肥是瘦,主要决定于象征代谢性和可塑性强弱的“体质”,而不取决于氮磷钾营养成份的含量。3.农作物细胞原生质是一种胶体,土壤中无机-有机-微生物复合体,也是一种胶体,这两种胶体都随太阳辐射热的时变化,起着相应的日周期和年周期变化。因此,和这两种胶体的活动密切相关的一切性质,包括土性在内,都呈现着日周期和年周期的变化。这就是气候、土壤、植物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根源,也是看天、看地、看庄稼“三看”经验的基础。4.人类要想在生产斗争中取得决定性胜利,关键在于运用“三看”经验,分析天、地、人、物四者之间随时发生的矛盾,要尽全力加强土壤的“体质”,促成地面上下水热状态的稳定,使土性的周期性变化,朝着有利于作物健康成长的土壤-植物间供求谐调——即正常生理谐调——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3.
李汝祺 《中国科学A辑》1974,17(4):327-330
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反革命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的政治纲领,是“复礼”,而“复礼”的理论纲领,是他的“天才论”。为了更有力地批判他的“克己复礼”,必须揭露、批判他的“天才论”。下面我从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三个方面进行批判。  相似文献   

4.
补数拍手歌     
l和9是朋友,1、2、3、4齐步走;3和7是兄弟,你我一同做游戏;5和5互祝福,同胞上阵像老虎;2和8是一家,互相照应把手拉;4和6分左右,彼此竞赛争优秀;它们相加得ro互为补、互为补。补数拍手歌@李艳梅  相似文献   

5.
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统称为圆锥曲线.它们表示到定点F和定直线l的距离的比是一个常数e的点M的轨迹.当01时,点M的轨迹是双曲线;当e=1时,点M的轨迹是抛物线.其中定点F叫做焦点;定直线l叫做准线;定比e叫做离心率.这样的  相似文献   

6.
一类优美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设u、ν是两个固定顶点.用b条内部互不相交且长度皆为a的道路连接u、ν所得的图用Pa,b表示.KM.Kathiresan证实P2,2m-1(r,m皆为任意正整数)是优美的,且猜想:除了(a,b)=(2r+1,4s+2)外,所有的Pa,b都是优美的.杨元生已证实P2r+1,2m-1是优美的,并且证实了当r=1,2,3,4时的P2r,2m也是优美的.本文证实r=5,6,7时P2r,2m相似文献   

7.
设M 是一个Ⅱ1 型因子, τ 是M 的正规的、忠实的迹态, U ∈ M 是一个Haar 酉元, p ∈ M是一个投影, τ (p) = (1/n) (n > 3, n ∈ Z), p 和U 自由. 我们用初等方法证明了若pUp = wh 是pUp 的极分解, 则w 也是一个Haar 酉元且w 和h 是自由的. 我们还给出了pUp 的矩的刻画.  相似文献   

8.
征稿简则     
<正>一、《数学的实践与认识》是中国数学会所属的中级数学期刊,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刊登数学在工程技术、自然科学以及某些社会科学中的应用成果、理论、方法和经验。主要任务是沟通应用数学工作者与其他科技工作者之间的联系,推动应用数学在我国的发展,为四化建设作贡献。主要读者对象是数学工作者、其他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数学和应用数学专业的教师、学生、研究生等。 二、本刊设有下列栏目:1.应用成果;2.问题研究;3.知识与进展;4.学科介绍;5.方法介绍;6.高等数学园地;7.数学史;8.研究简报;9.书刊评介;10.简讯等. 三、来稿请注意以下事项:  相似文献   

9.
方兰青 《数学通讯》2009,(11):67-73
1.考点透视 函数是高中数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历年高考的热点(涉及函数问题的分值一般在30分左右),常考知识点有:函数的概念、定义域、值域、解析式;函数的性质(单调性、奇偶性、极值和最值)和图象;反函数;几种常见函数(一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导数;函数的极限;函数的实际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0.
1.设n是1个三位数,而且是偶数.若n的任意次方幂所得之数其个、十、百位上的3个数与n的三位数相同.求n 解记n为n=a×10~2×10+c.其中,a,b,c是整数,0相似文献   

11.
程远纪 《中国科学A辑》1990,33(7):683-693
本文讨论高阶微分差分方程的振动性问题,这里Pi,τi,qi,σi是常数,偏差τi,σi可正、可负,q1,…,qm同号.我们证明其一切解振动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它的特征方程无实根.  相似文献   

12.
沈华 《中学数学》2006,(6):44-45
在中学数学教材里,有这样一道例题:设a、b、m都是正数,a相似文献   

13.
广义 Petersen 图 P(n, m) 是这样的一个图:它的顶点集是{ui, vi | i=0,1, , n-1}, 边集是 {uiui+1, vivi+m, uivi | i=0,1, , n-1}, 这里 m, n 是正整数、加法是在模n 下且 m<|n/2| . 这篇文章证明了P(2m+1, m)(m≥ 2) 的 Euler 亏格是1, 并且 P(2m+2, m)(m≥ 5) 的 Euler 亏格是2.  相似文献   

14.
试论数学的求简精神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数学精神”这种说法由来已久,数学教学力求引导学生领悟数学精神;但是,究竟什么是数学精神?数学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这还是极待探讨的课题;本文只想结合中学数学教学对数学中的求简精神谈一些肤浅认识;“简单是真的印记”;自然科学研究的最高的使命是从繁杂中整理出秩序,秩序就是意味着真理,意味着简洁;简单性是科学工作者一贯追求的目标;这里的简单不是指简易、单薄、初等,而是要用简洁的公式概括众多的事实;因而,这种简单同时就显得深远;最突出的例子之一是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式E=mc2,它深刻地揭示了微观、宏观、…  相似文献   

15.
数形结合法是解题的基本方法之一 ,许多选择题也可转化为图形问题 ,用数形结合法直图 1接揭示问题的本质 ,直观地看到问题的结果 ,稍加计算或推导就行了 .例 1 函数y=ax,y =bx,y=cx,y =dx 的图像如图 1所示 ,则下列四个式子中 ,成立的是 (   ) .(A)a <b<1 <c<d(B)b <a <1 <d <c(C)a <b<1 <d <c(D)c<d <1 <a <b解 作直线x =1与四条曲线依次交于A、B、C、D ,这四个点的纵坐标分别是a、b、c、d ,由图 1可见 c>d >1 >a >b,故选 (B) .例 2 如果 3sinθ +2cosθ =0 ,那么角 2θ所在的…  相似文献   

16.
设G是连通且单连通的二步齐次群,K是G上齐次、左不变卷积算子.若K具亚椭圆性,则K必满足Rockland条件:对于G的所有非平凡不可约酉表示π,π(K)是C(π)上的内射.  相似文献   

17.
一、依据定义借助“”号,可记为:箭头所指为必要,箭尾跟着是充分,即: 若p(?)q,则有以下说法:①p是q的充分条件;②q是p的必要条件;③p的一个必要条件是q;④q的一个充分条件是p.特别要注意; ①若p(?)q但q(?)p,则p是q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增强反思意识 优化思维品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反思即再认识 ,是人们的一种自我反省行为 ;是人们能较好地意识和评价自身的动机 ;对学生来说表现为一种积极的探索活动和富有个性化的创新精神 ;从心理品质上来说 ,它具有挑战性 ,是一种自我超越、自我完善 ;对思维品质的要求是 :必须具有批判性和独创性 ;同时还必须具有高度的概括力、深刻的洞察力和完美的整合力 .所以说“反思是探索、是发现、是再创新” .因此 ,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 ,应不失时机地增强学生的反思意识 ,以便深化学生对概念、原理、法则和公式的理解 ,揭示问题的本质属性 ,并进一步优化思维过程 ,探索和发现规律以达到沟通…  相似文献   

19.
<正>创新能力是指完成创新工作的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知识、能力、人格的有机融合和促进,是外在知识内化过程中多种智力因素契合、碰撞后灵感火花的闪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指出:"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从义务教育阶段做起,贯穿数学教育的始终."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定义1 设X是NM维向量(或长为NM的序列),当且仅当N×M维矩阵(X)的元素有 (1) 时,称[X]为X的矩阵表示,反之称X是(X)的向量表示。定义2 设矩阵(X)是X的矩阵表示,矩阵[R]、[P]、[Q]分别是NM×NM,N×N、M×M阶,作变换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