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江之子 《养生月刊》2012,33(9):854-855
"秋风起,蟹脚痒,九月圆脐十月尖."秋风送爽,又是美啖螃蟹时节.借问食蟹何处去?食客遥指阳澄湖. 啖蟹,对我这个温州人来说并不陌生,温州人喜欢啖蟹、品蟹,民间更有无蟹不成席之说.可在温州要真正品味正宗的阳澄河大闸蟹并非易事,正缘于此,在2011年秋高气爽之时,我真正品味了一下正宗的苏州阳澄湖大闸蟹,了却了多年的心愿.  相似文献   

2.
正俗话说"八月桂花香"。农历八月,进入秋天,金桂飘香,江南百姓餐桌上照例摆出一道大餐——大闸蟹。中国民间素有"蟹肉上席百味淡"的说法,就连著名作家梁实秋先生也在《雅舍谈吃》里写道"蟹是美味,人人喜爱,无间南北,不分雅俗",可见螃蟹在人们心中的美食地位。与大部分的传统食材相比,中国人吃蟹的历史非常悠久。  相似文献   

3.
《东方养生》2011,(9):152-152
去年,在美食家蔡澜先生出版的美食专著《人生必去的餐厅》里,成隆行蟹王府是上海入榜的两家餐厅之一。顾名思义,成隆行蟹王府自然是以品蟹闻名,这里一年四季都可以品尝到美味至极的大闸蟹。  相似文献   

4.
楠江 《养生月刊》2012,33(10):946-947
蟹是我国诸多美食佳馔中的珍品.古往今来,不少画家啖蟹、品蟹、画蟹,绘之以画,倾之以情,留下了许多轶闻逸事,为人们品味蟹馔平添几分韵味. 明代画家沈周不仅精于画山水人物、花鸟虫鱼,而且画蟹也有独到之处.他的水墨写意画《郭索图》(注:螃蟹又名郭索),先用淡墨画蟹壳、蟹脚,焦墨画爪尖和蟹壳凸凹,浓墨渲染双螯,稻草一根则用笔极点染,活脱脱勾画出一只清水大闸蟹横行于水草之间的情景,将螃蟹狰狞而又可爱的形象,描绘得淋漓尽致,别有一番意境.  相似文献   

5.
正俗语有云"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意思是说,螃蟹一年四季都能吃,但是秋天专门是吃蟹的季节。中国民间素有"蟹肉上席百味淡"的说法,美食家将吃螃蟹作为"秋天最隆重之事",就连著名作家梁实秋先生也在《雅舍谈吃》里写道"蟹是美味,人人喜爱,无间南北,不分雅俗",秋蟹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在这正值蟹肥膏黄的金秋时节,不吃上几只鲜美的螃蟹,就好像端午没吃粽子,中秋忘记月饼一样,让人心里空落  相似文献   

6.
荷香糯米蒸蟹 主料:糯米饭2碗、大闸蟹1只、腊肠1根、香菇3朵、荷叶1片(浸泡好)、葱辅料:生抽、白酒、盐、胡椒粉  相似文献   

7.
《东方养生》2008,(1):110-111
荷香糯米蒸蟹 主料:糯米饭2碗、大闸蟹1只、腊肠1根、香菇3朵、荷叶1片(浸泡好)、葱辅料:生抽、白酒、盐、胡椒粉  相似文献   

8.
蟹的味道鲜美, 自古以来为人们所喜爱。有许多著名的骚人墨客,给我们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吃蟹诗,一直相传至今:北宋诗人黄山谷有词写吃蟹云:“一腹金相玉质,两螯明月秋江”。蟹肉之美,简直只应灵霄天宫有。南宋诗人陆游有诗写吃蟹云:“蟹肥暂擘涎堕,酒绿初倾老眼明。”说的是刚用手把蟹擘开,就馋得口水直淌下来,等到持蟹品酒时,连昏暗的老眼都突然明亮起来,真是蟹香使人精神振奋,美味引人食欲旺盛。明朝文学家张岱,更是称赞“食品不加盐醋而五味全者,为蚶,为  相似文献   

9.
每一位做家长的都有这个体会,小孩子的菜肴不大好做,尤其是刚可以以和大人同桌吃饭的小孩的菜肴更不容易做好,一般最常见的就是大人在给孩子吃的饭里浇些肉汤、鱼汤拌一下吃,还有的人把菜咬了很碎给孩子吃,这样做方便是方便了,但是菜肴的滋味大打折扣,吃到孩子嘴里的营养成分少了,对孩子的成长发育不好。做儿童菜肴要做到精小、味浓、色佳。儿童家庭药膳,就是在给儿童做的菜肴里,加一些有营养的药材进去,使菜肴的营养更丰富、配比更科学、味道更鲜美,身体更健康。做儿童菜肴,关键是菜名要好听,款式要新颖,小孩吃到的菜是一些饭馆里没有的,这样几次一来,儿童就会安心在家里吃,家长做了也有劲,这样做的话金钱省下了,还可避免吃到“地沟油”。  相似文献   

10.
胡元骏 《东方养生》2012,(10):103-109
有人说,看见大闸蟹真是又爱又恨,爱的是如此美味不能错过;恨的则是嫌剥壳太麻烦。在蟹宴菜里,"蟹酿橙"是一道南宋宫廷菜。据《武林旧事》记载,皇后归省时皇帝赐筵十四盏的第八盏就是"蟹酿橙"。  相似文献   

11.
人类吃面包的历史大概始于3000年前埃及的一个小岛上,从那儿发现了最早的制作面包的工具。面包和米饭作为人类两大基本食物,伴随着文明成长和社会进步。从米饭创造出吃的文化可能中国最具代表性,而从面包带出吃的文化,法国可能是集大成者。所以人们对法国大餐印象深刻不仅是法国的菜,还有法国的面包。它的面包也如同米饭对中国人一样,食者不分男女老幼,不分贫富贵贱。但面包与米饭有一点不同的是。中国人不是一天吃三餐米饭,只午餐晚餐吃,西方的面包可是从早吃到晚,顿顿都有。中餐讲究什么菜配什么饭,西餐则什么菜都能配面包。面包涂黄油加…  相似文献   

12.
广东人的吃奇吃新是出了名的,据说没有他们不敢吃的东西。然而现在这种风气却在全国各地风行起来,各个省市、地区都争相拿出自己本地区珍贵物种以招揽生意,而有些人也为能吃到珍贵野生物种来炫耀自己。其实商家是看  相似文献   

13.
医生同志:儿子吃断奶食品很顺利,现在一天三顿都与家人一起用餐。奶粉上写"仅吃牛奶和食物营养不足,有必要吃些奶粉",到底奶粉要吃到几岁呢?解答:现在为那些不能吃到母乳的婴儿开发了婴儿奶粉,确实救了许多不能吃到母乳的婴儿的命。奶粉目前仍在不断地改进,从20~30年前开始,在营养上就已经达到了接近母乳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1、吃死蟹会中毒 当螃蟹垂死或已死时,蟹体内的蛋白质会分解产生一种叫组胺的有毒物质。随着死亡时间的延长,蟹体积累的组胺越来越多,毒气越来越大,即使煮熟了,这种毒素也不易被破坏。因此,千万不要吃死蟹。选蟹时要做到“五看”:一看颜色;二看个体;三看肚脐;四看蟹毛;五看动作。蟹的颜色要青背白肚、金爪黄毛;个体要大而老健;肚脐要向外凸出;蟹脚上要蟹毛丛生;动作要敏捷活跃。  相似文献   

15.
刘女士就因为一口气吃了4个大闸蟹,当天晚上,就开始腹泻腹痛,并伴随下体出血,出现先兆流产,老公马上将她送往医院妇产中心,但最终还是没能保住两个月大的胎儿。专家表示,孕妇并非完全不能吃大闸蟹,但一定要注意部位和数量。  相似文献   

16.
研究发现,97%以上的百岁老人都有一套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且一生坚持不懈。比如周有光先生,在40岁左右了解到,人摄取营养过剩会加快衰老甚至是早亡,所以,他坚持每顿饭只吃到六分饱,就是再喜欢吃的东西,也是浅尝辄止。今年已经107岁的周老仍精神矍铄,文思敏捷,而且生活上基本自理。由此可见,常年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收效一定是明显的。据此,健康学家为老年人总结出一  相似文献   

17.
很多人喜欢吃粤菜的原因之一,是可以经常吃到新鲜的菜式。根据不同的季节,都会有当令的菜品出现。创新与融合在粤菜的菜式里不断地涌现出来,正如粤菜的细腻与清淡、爽利一样——吃不腻。但无论是梁维满、汤财教还是王伟平,  相似文献   

18.
食蟹趣谈     
"秋风响,蟹脚痒,菊花黄,蟹儿壮。""九月团脐十月尖,持螯饮酒菊花天。""楼前已夺蟹螯味,当日莼羹枉对人。"金秋时节,菊艳蟹美,赏菊食蟹饮酒,其乐融融,古往今来,人与蟹结下不解之缘,传说着不少趣闻趣事。蟹背牛蹄印任你随便提起一只螃蟹,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蟹背上有牛蹄印样的花纹。这是为什么?传说着一个童话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正丹桂飘香,菊花盛开,正是螃蟹肥壮的大好时期。螃蟹,可以算是世上最美味的食品之一,"蟹味上桌百味淡"嘛!难怪从古到今,有不少名人因爱好吃蟹的故事成为美谈而传闻于世。唐代大诗人李白,对蟹是情有独钟,经常饮酒、啖蟹、作诗。他曾赋诗曰:"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合。"诗句虽只短短20个字,却把诗仙那副持蟹、举杯、赏月的得意忘形的状态跃然于纸上。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他不仅  相似文献   

20.
一是蟹腮,俗称蟹棉架,上面染有病菌,不可食用;二是蟹胃,蟹胃紧连蟹嘴,与蟹黄混在一起,形如三角形小包,蟹胃很脏,内有大量污泥、细菌;三是蟹心,蟹心位于蟹黄与蟹油中间,紧连蟹胃,呈六角形,周围细菌较多;四是蟹肠,蟹肠位于蟹脐中间,呈条状,内有污泥、细菌,万万不能吃。蟹肉鲜美,但要记住上述蟹身四处,可千万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