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双氢青蒿素(DHA)为原料,与草酰氯发生酰化反应,然后经硫代吗啉取代反应、双氧水氧化反应得到青蒿砜1,由1经过烷基化反应、脱硅保护基和碘代反应得到青蒿砜-碘代物2α;以三乙胺为催化剂,2α与哌嗪类化合物、CS_2在"一锅煮"条件下得到青蒿砜-氨基二硫代甲酸酯化合物(3a~3d)。所有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均经~1H NMR、~(13)C NMR、IR和HR-ESI-MS得到确证。  相似文献   

2.
通过4-(4-吡啶基甲基硫代)苯甲酸与三苯基氧化锡以及三环己基氢氧化锡反应,合成了三苯基锡4-(4-吡啶基甲基硫代)苯甲酸酯(1)及三环己基锡4-(4-吡啶基甲基硫代)苯甲酸酯(2)。它们的结构通过红外,核磁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得到确证。化合物1表现为一维链状结构,而化合物2通过分子间的O-H…O和O-H…N氢键形成二维网状结构。生物活性测试表明,这2个化合物具有较高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3.
酰氧基甲酸酯热分解反应的量子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生  洪三国 《化学学报》1994,52(11):1047-1052
本文用AM1方法研究了酰氧基甲酸酯热分解反应的机理,结果表明这类化合物可消除二氧化碳得到酯,也可消除烯酮得到烷氧基甲酸,后者比前者易于进行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Kearney法研究了1-溴-3-氯丙烷、1,3-二溴丙烷及几种一卤代化合物与异丁酸盐、异丁酸酯及异丁酸酐的烷基化反应,探索了具有特戊酸结构单元的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5.
熊果酸与1,3-二溴丙烷反应制得中间体熊果酸-3’-溴代丙醇酯(1),含溴醇酯1与含氮化合物反应,合成了系列熊果酸含氮衍生物2a~2j,均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MS确认.初步的抗肿瘤生物活性研究表明,部分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与熊果酸相比均有提高,其中化合物2e具有更强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4-(4-吡啶基甲基硫代)苯甲酸与三苯基氧化锡以及三环己基氢氧化锡反应,合成了三苯基锡4-(4-吡啶基甲基硫代)苯甲酸酯(1)及三环己基锡4-(4-吡啶基甲基硫代)苯甲酸酯(2)。它们的结构通过红外,核磁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得到确证。化合物1表现为一维链状结构,而化合物2通过分子间的O-H…O和O-H…N氢键形成二维网状结构。生物活性测试表明,这2个化合物具有较高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硫代水杨酸与(1-氯甲基)-1,2,4-三唑盐酸盐在碱性条件下的反应, 合成了2-[(1,2,4-三唑-1-基)甲基硫代]苯甲酸. 利用该酸与(R3Sn)2O(R=Et, n-Bu, Ph), Cy3SnOH(Cy为环己基)或Et2SnO反应, 得到了5个有机锡羧酸酯. 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三正丁基锡2-[(1,2,4-三唑-1-基)甲基硫代]苯甲酸酯的晶体结构. 在该化合物中, 锡为五配位的三角双锥结构. 该化合物通过三唑四位氮原子与锡配位, 形成一维链状配位高分子. 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 所有的有机锡化合物都表现出了明显的抗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8.
吡咯-2-甲酸酯广泛存在于生物活性分子中,在医药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因此吡咯-2-甲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过渡金属催化的环加成反应在合成吡咯骨架方面应用广泛,具有区域选择性专一的优点.且过渡金属配体导向的C-N键构筑方法具有原子步骤经济性较高、效率高、反应条件温和以及选择性高等优点.按照过渡金属催化剂分类,对吡咯-2-甲酸酯的[3+2]、[4+1]与[2+2+1]等成环反应的合成方法进行综述,介绍了过渡金属催化吡咯-2-甲酸酯化合物的机理及其应用,并对吡咯-2-甲酸酯的合成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为了寻找新的含噻唑杂环的先导化合物, 利用2-取代-1,3-噻唑烷1与氯甲酸取代苯基酯2及取代苯基甲酰氯4在三乙胺存在下发生缩合反应, 合成了6个2-取代-1,3-噻唑烷-3-甲酸酯类化合物3和5个N-苯甲酰基-2-取代-1,3-噻唑烷类化合物5, 并利用1H NMR, IR, MS, 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用X-ray单晶衍射测定了2-硫代-1,3-噻唑烷-3-甲酸苯酯(3d)和N-苯甲酰基-2-氧代-1,3-噻唑烷(5a)的晶体结构, 证实了氯甲酸酯与2-硫代-1,3-噻唑烷的反应产物为硫酮式结构, 而非硫酯式结构. 初步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 在试验浓度下部分目标化合物35具有一定的杀菌和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10.
氯代甲酸(2-乙基)己酯是一种化工中间体,主要用来制备过氧化二碳酸二(2-乙基)己酯(简称EHP),EHP是一种高活性聚合引发剂。由固体光气和2-乙基己醇为原料合成氯代甲酸(2-乙基)己酯的研究未见报道。本文以固体光气和2-乙基己醇为原料合成了氯代甲酸(2-乙基)己酯,研究了反应物加入顺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对氯代甲酸(2-乙基)己酯收率和纯度的影响,得到了优化的合成工艺,对产物结构进行了分析,进一步用其合成了常用的高活性聚合引发剂过氧化二碳酸二(2-乙基)己酯(EHP)。  相似文献   

11.
通过邻氨基苯酚与乙酰丙酮反应,合成Schiff碱4-(2-羟基苯基)-亚胺基-戊-2-酮,获其单晶,测定晶体结构,用UV-Vis,IR,^HNMR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其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P2~12~12~1,晶胞参数:a=0.8840(10)nm,b=1.05250(10)nm,c=1.12260(10)nm。V=1.0450(2)nm^3,Z=4,结构偏离因子R=0.0320,ωR=0.0669,吻合因子S=0.949存在较强的分子间氢键,O(1)与相邻分子的O(2)之间的平均距离为0.2640nm。晶体结构分析和谱学性质研究表明,化合物存在亚胺烯醇式和烯胺酮式两种异构平衡。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显色剂1-(4-硝基苯基)-3-(2-吡嗪)-三氮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与镉(Ⅱ)的显色反应。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存在下,pH 10.5的Na2B4O7-NaOH的缓冲介质中,该试剂能与镉(Ⅱ)与发生显色反应,形成摩尔比为4∶1的黄棕色配合物,配合物在波长453 nm处有最大吸收峰,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6.90×104L.mol-1.cm-1,镉(Ⅱ)质量浓度在0~0.56μg/mL范围内遵守比尔定律。用拟定方法测不同废水中的镉(Ⅱ)。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新试剂碘代吡啶偶氮胺类化合物5-(5-碘-2-吡啶偶氮)-2,4-二氨基甲苯(5-I-PADAT),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核磁共振波谱对其进行了鉴定,并研究了该试剂与铑(Ⅲ)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pH=4.0~5.2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铑(Ⅲ)与5-I-PADAT形成1∶2的紫红色络合物。该络合物在1.2mol·L-1高氯酸介质中转变为另一稳定的蓝色配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580nm波长处,铑(Ⅲ)含量为0~0.8μ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81×105L·moL-1·cm-1。该反应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选择性,大量常见金属离子在一定范围内无干扰。所拟方法操作简单,用于催化剂中微量铑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A new, simple, rapid, and sensitive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nitrophenols [picric acid (PA); dinitrophenols (DNP)] in wastewater samples. The method is based on the reaction of nitrophenols with 2-[(E)-2-(4-diethylaminophenyl)-1-ethenyl]-1,3,3-trimethyl-3 H-indolium chloride reagent to form the colored ion associates, which are extracted by organic solvents. The molar absorptivity of the ion associates of PA with the investigated reagent ranges from 8.3×104 to 11.3×104 L mol–1 cm–1, depending on the extractant. Because only PA is extracted in an acidic medium with the investigated reagent, but both PA and DNP are extracted in an alkaline medium, it is possible to determine both substances in a mixture. Appropriate reaction conditions have been established. The absorbance of the colored extracts obeys Beers law in the range of 0.04–4.58 mg L–1 PA, 1.0–18.4 mg L–1 2,4-DNP and 1.2–14.7 mg L–1 2,6-DNP, respectively. The limit of detections, calculated from a blank test (n=10; P=0.95), are 0.05 mg L–1 PA, 0.9 mg L–1 (2,4-DNP), and 1.1 mg L–1 (2,6-DNP),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5.
MAP-H~2O~2-HPR伏安酶联免疫分析新体系和光谱及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间氨基酸(MAP)-H~2O~2-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伏安酶联免疫分析新体系.本方法以线性扫描二阶导数伏安法检测HRP催化H~2O~2氧化MAP的产物,用于游离HRP和各种HRP标记物的测定,灵敏度均高于经典的ELISA显色光度法.测定游离HRP的线性范围为1.0x10^-^8-1.0x10-6/L,检测限达3.8x10^-^9g/L.制备出了HRP催化H~2O~2氧化MAP的产物纯品并应用电化学分析,高效液相色谱,元素分析,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1H核磁共振谱,^1^3C核磁共振谱及质谱等技术对体系酶促反应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选择的酶促反应条件下,生成的产物为2-氨基-5-[(3-差苯基)]-2,5-环己烯基-1,4-二酮.提出了酶催化反应机理及其产物的电极还原过程。  相似文献   

16.
17.
用分子动力学模拟退火找出苯并氮杂冠醚(C~1~8H~2~3O~7N)的最低能量构型后,用半经验量子化学方法AM1分别优化出了该苯并氮杂冠醚的顺、反式构型,对反式进行了前沿轨道、电荷密度计算,并作了振动分析。优化计算苯并氮杂冠醚反式构型的化合物结构数据与X射线晶体测定结果一致。对其振动分析,指认了化合物不同种类键的振动红外特征吸收峰。结构分析表明这种苯并氮杂冠醚的反式结构呈马蹄铁型,分子内有较大空腔,能够嵌入稀土金属阳离子,有较好的配位性。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1-(4-硝基苯基)-3-(2-苯并咪唑)-三氮烯(NPBMT)的合成及其与铜(Ⅱ)的显色反应。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存在下,于pH11.5的Na2B4O7-NaOH缓冲介质中,NPBMT与铜(Ⅱ)形成2:1的桔红色络合物,络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为417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62×10^4 L·mol^-1·cm^-1,10mL溶液中,铜(Ⅱ)量在0—15μ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该法用于人发和食品中微量铜的测定,测定结果与AAS法相符。  相似文献   

19.
邻氨基酚萃取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钒及其催化反应机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孙登明  阮大文 《分析化学》1998,26(9):1089-1092
研究了在pH3.5的弱酸性介质中,痕量钒(V)能催化溴酸钾氧化邻氨基酚的指示反应,用萃取平衡控制反应时间和水相中邻氨基酚的浓度及反应程度,通过测量424nm下有机相的吸光度,建立了萃取催化光度法测定钒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010~0.30mg/L检出限为1.0×10^-6g/L用于人发,煤和岩石中痕量钒的测定,结果满意,此外,还探讨了反应机理,建立了动力方程。  相似文献   

20.
PS-b-PEO-b-PS三嵌段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中的胶束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应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了一组窄分布的PS-b-PEO-b-PS三嵌段共聚物。用^1HNMR和TEM表征了它们在选择性溶剂中的胶束化行为。^1HNMR结果表明,共聚物苯环上的质子峰出现在良溶剂(CHCl~3)中,而在选择性溶剂水中消失,证明上述三嵌段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水中可逆自组装成以PS为核、PEO为壳的胶束。通过TEM考察了胶束的形状及大小,发现体系胶束尺寸呈多分散、粒径大,对形成的原因也提出了可能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