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分布式雷达空间目标定位系统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提出了一种分布式超宽带雷达空间目标定位系统,其主要思想是通过多个分布式超宽带雷达对目标进行精确测距,利用所得目标距离信息创建空间曲面,通过求解不同曲面的相交点进而实现对空间目标的定位。文中建立了椭球定位模型,在CHAN算法的基础上推导出用于三维椭球面相交位置点求解的方法。分析了雷达测距精度、雷达基线长度对系统定位精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当测距误差较小、基线长度适当时,该系统可以得到较高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2.
王前东 《电讯技术》2011,51(6):66-70
雷达探测的距离、方位角与目标应答的高度属于两个不同坐标系,无法使用坐标变换公式进行定位,为此提出了一种迭代求解方法.首先采用几何法求出雷达探测坐标系的俯仰角初始值,然后直接利用坐标变换公式给出求解的迭代算法.Matlab仿真数值实例表明了经度和纬度的定位误差均小于0.000 02°.  相似文献   

3.
基于距离差信息的多基地雷达的布局和定位精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首先给出了基于距离差定位的误差概率分布;然后根据误差协方差矩阵和两种常用的定位精度度量准则关系,利用最小误差椭球准则,给出了在对称地面上对空中目标进行定位的最优布局方法;最后给出了一些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4.
将三基地雷达二维定位最佳算法加以推广,在不增加设备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各雷达站的测量信息,对三基地雷达三维空间直线布站的最佳算法进行推导和研究.仿真结果显示,空间相关数据压缩算法比独立数据压缩算法更加有效地提高了目标定位精度,特别是较好地改善了发射站附近区域的定位性能,有效解决了双基地雷达空间定位的基线盲区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描述了由西屋公司的诺顿系统研制目前普遍使用的多工作方式雷达的主要特征。这种雷达由于使用了一个多孔径天线,而具有同时实时实行高分和合民径雷达和地面动目标显示的独一无二的能力。使用三端口方位干涉仪,利用干扰电流对消技术,使这种雷达能在高杂波环境中检测低速运动目标,并将其定位在它们的真实位置上,然后将这些检测作为移动目标符号精确地叠加在同时被接收处理的合成孔径雷达背景地图上。  相似文献   

6.
一种双基地雷达时间同步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对流层散射双向时间比对的双基地雷达时间同步的新方法(TWT3S), 利用对流层散射通信设备进行雷达站间双向时间比对以求取雷达站间精确的时间差。详细推导了TWT3S的计算模型, 对时间间隔测量误差、发射与接收设备时延误差、对流层时延误差、几何距离时延误差进行了讨论, 并给出了TWT3S的理论精度。计算结果表明, 对流层时延误差是最主要的误差来源, 占所有误差的90%以上。TWT3S模型的理论精度为15~21 ns, 比采用微波或光纤直接同步法精度高, 为双基地雷达时间同步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双基地雷达测量定位精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白松浩  吕善伟  裘岚 《现代雷达》2004,26(8):22-24,48
文中对双基地雷达的目标测量定位方法及其定位精度进行了研究,选取收发站方位同步的工作模式,在极坐标下推导出了双基地雷达目标定位时误差传递的解析解,使双基地雷达目标测量定位的误差特性有了一个准确的数学描述,并给出一组反映双(多)基地雷达定位误差特征的等误差曲线。  相似文献   

8.
针对影响雷达目标定位误差主要是测向系统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雷达距离测量空间定位方法,并对其定位的精度进行了分析。该方法基于ECEF坐标系,采用多部雷达对目标探测距离交汇的方法,直接计算目标的空间位置,只需要确定各雷达站的大地坐标,就可以给出目标的大地坐标,可以有效解决地球曲率所带来的坐标转换问题,并且不涉及高次方程组和多值解判断,也不涉及迭代初值计算。该定位系统不仅能得到很高的定位精度,同时,作用距离可以很远,能较好地解决多雷达距离测量交汇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9.
该文针对主动雷达导引头对地面防空单元制导雷达站的识别问题,在天线电磁散射特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雷达天线的多特征融合识别算法。首先对相控阵雷达天线的电磁散射特性进行了建模和计算,然后采用多普勒波束锐化技术对目标进行2维成像以提高天线的检测概率并估计目标雷达天线的RCS序列,基于RCS序列的幅度特性与周期特性,构造了相控阵天线的4类特征,并提出了相应的识别算法及融合识别算法。仿真实验表明算法具有较高的识别概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雷达图象传输设备配雷达使用中,雷达站-指挥所间的路径对微波传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两站架设中最佳天线高度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1.
昆虫雷达是观测昆虫迁飞最有效的工具。研究昆虫的雷达散射截面积(RCS)特性对于昆虫雷达目标识别有着重要意义。该文将分析昆虫的静态RCS特性和动态RCS特性。首先,基于实测的X波段全极化昆虫RCS数据,分析昆虫的静态RCS特性,包括水平和垂直极化RCS随体重变化规律以及昆虫极化方向图随体重的变化规律。其次,总结当前通过电磁仿真研究昆虫RCS特性所用到的介质和几何形状模型,并对比了水、脊髓、干皮肤和壳质与血淋巴混合物4种介质和等体型扁长椭球体、等质量扁长椭球体和三轴椭球体3种几何模型组成的12种介质模型,经过电磁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相对比发现脊髓介质等质量扁长椭球体模型与实测昆虫RCS特性最接近。然后,基于Ku波段高分辨昆虫雷达外场实测昆虫回波数据,分析了昆虫动态RCS的起伏特性,将实测昆虫动态RCS起伏数据与4种经典的RCS起伏分布模型χ2, Log-normal, Weibull和Gamma分布分别进行了拟合分析,从最小二乘拟合误差和拟合优度检验结果可以看出,相比于其他3种模型,Gamma分布可以较好地描述昆虫目标RCS起伏的统计特性。最后,综述了昆虫RCS特性在昆虫雷达测量昆虫朝向、体重等参数测量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对于2D机载雷达,由于缺乏准确的俯仰角信息,无法准确定位地面目标。针对该问题,给出了机载雷达目标定位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影响机载雷达目标定位的各种因素,计算了定位的几何精度因子(GDOP),通过仿真,得到了各误差因素综合影响下目标定位精度结果。目标定位精度分析为雷达系统设计,特别是雷达目标如何在数字地图下对目标进行准确定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给出了基于距离差定位的误差概率分布;然后根据误差协方差矩阵和两种常用的定位精度度量准则关系,利用最小误差椭球准则,给出了在对称地面上对空中目标进行定位的最优布局方法;最后给出了一些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4.
直升机载雷达侦察系统目标定位精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廖龙灵 《电讯技术》2005,45(4):107-110
本文介绍了直升机载侦察雷达对目标的定位原理和定位过程,分析了定位过程中载机自身定位的方法和坐标转换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影响直升机载侦察雷达对目标定位误差的因素及误差组成。  相似文献   

15.
程之刚  黎湘  庄钊文 《现代雷达》2005,27(11):43-47
雷达组网是对抗敌方电磁干扰、低空入侵、反辐射导弹和隐身目标探测的有效手段。获取雷达网中雷达站处于空间的准确坐标和雷达站的准确基准方向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对雷达网布站时产生的雷达站的空间和基准方位角误差的不需要航校飞行的校正方法。  相似文献   

16.
舰载无源综合脉冲/孔径雷达及其若干关键问题   总被引:24,自引:7,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伯孝  许辉  张守宏 《电子学报》2003,31(12):1776-1779
本文根据综合脉冲/孔径雷达采用多个天线同时向全空域辐射多个载频信号,而在接收端通过信号处理获得发射方向图的特点,提出一种新的雷达体制——舰载无源综合脉冲/孔径雷达.该雷达既利用在岸上发射、在舰船上接收而构成岸-舰双/多基地"广播式"雷达,又由于在接收站不发射信号而相当于无源定位.本文介绍该雷达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其特点;分析其性能;讨论该雷达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7.
该文针对主动雷达导引头对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制导雷达的检测与识别需求,通过对制导雷达平面隙缝阵列天线电磁散射机理的分析,建立了天线的电磁散射模型,研究了天线RCS的计算方法,结合仿真计算结果,给出了天线尺寸、隙缝数目及入射波频率等因素对天线RCS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雷达天线RCS较大且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其幅度特征和周期特征可以作为识别的重要依据,为主动雷达导引头对地面雷达站的检测与识别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大气折射引起的雷达定位误差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大气折射引起的雷达定位误差是限制雷达精度进一步提高的关键因素之一.针对目前只给出雷达测量参数的折射误差,不能明显给出实际应用中所需要的目标位置偏移误差现状.通过采用我国大气折射率的统计模型和目前公认的高精度的电波折射误差修正方法一射线描迹法,对大气折射引起的雷达定位误差进行了目标位置偏离的计算和拟合,建立了大气折射引起雷达测量目标的位置偏移误差模型,从而为雷达实际使用和精度评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组网雷达对目标三维定位精度仿真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研究多部两坐标雷达组网对目标的三维空间定位问题时,给出了一种利用WLS(Weighted Least Square)算法进行数据融合处理的方法,推导了定位精度公式,并且研究了在不同条件下的定位精度几何稀释和高度误差。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组网雷达的定位精度。此公式可以推广到三站以上的组网雷达系统中,在雷达缺乏高度测量的情况下,此方法能够实现对目标位置和高度的有效估计。  相似文献   

20.
为了充分利用统计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的空间分集能力,研究了长基线(天线间距与目标探测距离可比拟)统计MIMO雷达的检测方法和性能。首先,根据雷达方程给出了长基线统计MIMO雷达探测目标时各信道的信号模型;然后,根据Neyman-Pearson准则推导了长基线统计MIMO雷达的似然比检测器;最后,从检测概率和威力覆盖两个方面对长基线统计MIMO雷达的检测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长基线统计MIMO雷达的检测性能优于短基线(天线间距与目标探测距离相比可忽略不计)统计MIMO雷达。研究结果对统计MIMO雷达的系统设计、天线布置和实际应用等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