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李林  曾耀英  黄秀艳  宋兵  杨志  姚满林  滕菲 《中草药》2008,39(8):1188-1191
目的分析黄芩苷对小鼠T淋巴细胞体外活化的影响,探讨其对免疫系统的作用,阐明其免疫抑制作用机制。方法无菌分离小鼠淋巴结,制备淋巴细胞悬液,以不同终质量浓度的黄芩苷预孵育淋巴细胞4 h,再以刀豆蛋白A(Con A)或佛波醇酯类多克隆刺激剂(PDB)诱导小鼠淋巴细胞活化,利用流式细胞术分别结合双色免疫荧光单克隆抗体染色技术检测CD3 T细胞早期活化标志CD69和中期活化标志CD25分子的表达。结果黄芩苷(10、20、30 mg/L)能明显抑制Con A或PDB诱导T细胞活化分子CD69和CD25的表达,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黄芩苷能够明显抑制多克隆刺激剂Con A或PDB诱导的T细胞早期和中期活化,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提示黄芩苷在T细胞活化过程的信号转导中有抑制作用,从而可以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的活化,发挥免疫抑制作用,是一种潜在的免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   

2.
吕梦捷  曾耀英  宋兵 《中草药》2011,42(4):743-748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b1对小鼠T淋巴细胞体外活化及增殖的影响,并对其免疫调节作用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分离制备小鼠淋巴结细胞悬液;以双色荧光抗体染色技术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在刀豆蛋白A(ConA)的刺激下,人参皂苷Rb1对早期活化标志CD3/CD69和调节T淋巴细胞标志CD4/CD25表达的影响;用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CFDA-SE)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和MTT法检测在ConA的刺激下,人参皂苷Rb1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DIOC/PI双染技术检测在H2O2作用下,人参皂苷Rb1对淋巴细胞凋亡进程的影响。结果终浓度为5、10、20μmol/L的人参皂苷Rb1对ConA刺激的调节T淋巴细胞CD4+/CD25+的表达具有促进作用,而CD3+/CD69+的表达明显下调(P<0.01);对ConA刺激的T淋巴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人参皂苷Rb1显著抑制H2O2诱导的淋巴细胞的凋亡进程(P<0.05)。结论人参皂苷Rb1对小鼠淋巴细胞的体外活化及增殖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是一种潜在的免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不同提取部位及小檗碱、黄芩苷、栀子苷、芦丁对小鼠T、B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建立体外脾T、B淋巴细胞模型,运用MTT比色法分析比较黄连解毒汤的不同提取部位及其主要化学成分与丝裂原(ConA、LPS)共同作用时对小鼠脾T、B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结果黄连解毒汤全方水提部位(H2O部位)、醇提总部位(EtOH部位)、二氯甲烷萃取部位(CH2Cl2部位)和正丁醇萃取部位(n-Bu部位)对未活化或LPS和ConA诱导的脾T、B淋巴细胞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或抑制作用。小檗碱、黄芩苷(10μM)能促进未活化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而栀子苷、芦丁(50μM)对未活化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不明显。对于脂多糖(LPS)或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小檗碱、黄芩苷、栀子苷、芦丁均能抑制其增殖。结论:黄连解毒汤不同提取部位及其中主要化学成分小檗碱、黄芩苷、栀子苷、芦丁对T、B淋巴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蜈蚣败毒饮药物血清对银屑病病理状态大鼠T淋巴细胞增殖与活化影响,为临床患者治疗提供一些实验室依据。方法:选取SPF级Wistar雄性大鼠30只及Jurkat E6-1 T淋巴细胞株,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成三组,中药组、生理盐水一组及生理盐水二组各10只,中药组大鼠灌胃蜈蚣败毒饮,每次2ml,每天2次,生理盐水一、二组大鼠灌胃等剂量生理盐水,连续灌胃5天,末次给药后将大鼠断颈处死,细胞分组:观察组为Jurkat T淋巴细胞+Iono+中药物大鼠血清+PDB,对照组为生理盐水一组大鼠血清+Jurkat T淋巴细胞+Iono+PDB,正常组为生理盐水二组大鼠血清+Jurkat T淋巴细胞;CCK-8比色法检测血清T淋巴细胞活性状况,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早期活化的标志物CD69表达状况,ELISA法检测T淋巴细胞所产生Th1类细胞因子(TNF-α、IL-2、INF-γ状况)。结果:对照组大鼠血清经过Iono及PDN活化以后其T淋巴活性较正常组升高,说明细胞模型成功活化,观察组T淋巴细胞活性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组大鼠血清CD69表达率比正常组上升,观察组上升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组大鼠血清TNF-α-IL-2及INF-γ含量比正常组上升,观察组上升幅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蜈蚣败毒饮对银屑病病理状态大鼠T淋巴细胞增殖与活化及释放的炎症因子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雷公藤甲素对小鼠淋巴细胞体外活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俞瑜  曾耀英  刘良  季煜华  肇静娴 《中药材》2005,28(6):499-502
目的:研究雷公藤甲素(TRD)对小鼠T淋巴细胞活化标志CD69、CD25及细胞因子IL-2及IFN-γmRNA表达的影响,为阐明其免疫抑制作用提供分子药理学依据.方法:无菌分离小鼠淋巴结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雷公藤甲素预先孵育1 h,用多克隆刺激剂刀豆蛋白(ConA)刺激T细胞活化,利用荧光标记的单克隆体双染技术,流式细胞仪检测TRD对小鼠T细胞CD69、CD25表达的影响;采用半定量RT-PCR技术从mRNA水平检测TRD对细胞因子IL-2、IFN-γ mRNA的表达的影响.结果:TRD能抑制T细胞早期活化标志CD69和CD25,同时TRD也能抑制IL-2及IFN-γmRNA的表达.结论:TRD对T细胞早期活化分子及细胞因子表达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发挥免疫抑制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黄芩苷对小鼠T细胞体外活化和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免疫调节机制。方法:以刀豆蛋白A(ConA)或佛波醇酯(PMA) 离子霉素(ionomycin,Ion)诱导小鼠淋巴细胞中T细胞增殖,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利用ConA或PMA诱导T细胞激活,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早期活化标志CD69分子与CD25分子表达情况。结果:在ConA或PMA Ion刺激48h后,小鼠淋巴细胞MTT吸光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黄芩苷(10~40uM)显著降低了ConA或PMA Ion引起的MTT吸光度增加(P<0.01)。在ConA或PMA刺激18h后,小鼠T细胞CD69表达率显著提高(P<0.01),ConA或PMA刺激36小时后,T细胞CD25表达率显著提高(P<0.01),黄芩苷(10~40uM)能显著降低活化(P<0.01)。结论:黄芩苷可以显著抑制多克隆刺激剂ConA或佛波醇酯(PMA)介导的小鼠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通痹灵对体外培养的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行关节腔镜手术取RA患者膝关节滑膜组织消化分离滑膜细胞进行分组培养.空白对照组:含生理盐水+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通痹灵低剂量组:50 mg/L通痹灵+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通痹灵高剂量组:200 mg/L通痹灵+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提取总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各组VEGF mRNA的表达.结果 通痹灵高、低剂量组VEGF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通痹灵可以下调RA患者滑膜细胞VEGF mRNA表达水平,从而可以通过抑制VEGF表达减轻滑膜血管翳增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青藤碱对小鼠BMMSCs免疫调节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青藤碱和/或小鼠BMMSCs加入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分为T-Cell组、T-Cell+ConA组、T-Cell+ConA+BMMSCs、T-Cell+ConA+Sino组和T-Cell+ConA+BMMSCs+Sino组。培养第3天,以CCK-8法检测各组T淋巴细胞增殖。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NO的浓度。以半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BMMSCs胞内iNOS的表达。结果:T-Cell+ConA+BMMSCs+Sino(0.01 mM、0.1 mM、1mM)组A值分别为0.49±0.02、0.33±0.02、0.25±0.04,低于T-Cell+ConA+BMMSCs组(0.68±0.03)(P<0.05)。T-Cell+ConA+BMMSCs+Sino(0.01mM、0.1mM和1mM)组NO浓度为2.39±0.94μmol·L-1、17.23±0.37μmol.L-1和29.13±6.08μmol·.L-1,均高于T-Cell+ConA+BMMSCs组(9.85±1.04μmol·L-1)(P<0.05)。相对T-Cell+ConA+BMMSCs组,T-Cell+ConA+BMMSCs+Sino(0.1mM和1mM)组iNOS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为3.38±0.50、3.74±0.62和2.71±0.46、3.89±0.65(P<0.05)。结论:青藤碱能够增强小鼠BMMSCs的对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和促进BMMSCs表达iNOS和分泌NO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HIV-1患者CD4+T细胞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19例HIV-1患者的外周血静脉血CD4+T细胞,采用Westerblot研究不同浓度(0、3.13、6.25、12.5、25、50 ng/mL)的姜黄素以及50 ng/mL姜黄素在不同时间(0、12、24、48 h)对CD4+T细胞TNF-α表达的影响。结果:随着姜黄素浓度和作用时间的增加,CD4+T细胞TNF-α表达降低。结论:姜黄素对HIV-1患者CD4+T细胞TNF-α表达呈现明显的时效及量效关系,提示姜黄素对HIV-1病毒的抑制作用与TNF-α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TGP)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表达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ANKL)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A患者及健康志愿者T细胞表达RANKL情况;观察白芍总苷对RA患者T细胞表达RANKL的影响。结果:与健康志愿者组相比,活动期RA患者T细胞RANKL表达率显著增高(P<0.01);体外培养的RA患者外周血细胞被白芍总苷50、100ug/ml剂量作用,可使T细胞RANKL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P<0.01)。结论:白芍总苷可通过抑制T细胞表达RANKL,从而减慢由RANKL介导的破骨细胞活化及骨质破坏。  相似文献   

11.
野生仙人掌多糖对小鼠特异性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ao LY  Zhang SL  Yuan QX  Cheng J  Zeng FH 《中药材》2012,35(1):98-102
目的:观察野生仙人掌多糖(ODPs)对小鼠特异性(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环磷酰胺建立免疫抑制小鼠模型,检测ODPs对血清溶血素IgMI、gG含量、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的影响;检测分离纯化的ODPs主要组分ODP-I对体外培养的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结果:ODPs能显著增强免疫抑制小鼠血清溶血素IgMI、gG的生成;显著增强免疫抑制小鼠T、B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且均使之恢复至正常水平;显著降低免疫抑制小鼠CD4+T细胞亚群比例,从而显著降低CD4+/CD8+T细胞比值,使之接近正常水平,且均有剂量关系。ODP-I可极显著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自然增殖,协同有丝分裂原ConA或LPS诱导T、B淋巴细胞的增殖。结论:ODPs对免疫抑制小鼠特异性免疫功能具有调节作用,对体外淋巴细胞具有增殖作用,是一种良好的免疫调节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通络散结汤对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诱导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调节性T细胞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以链脲佐菌素诱导SD大鼠复制2型糖尿病模型,并将造模成功的30只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即模型组(M组)、通络散结汤高剂量(10 g/kg)组(S组),通络散结汤低剂量(5 g/kg)组(T组),每组10只,同时以10只未造模大鼠为正常对照组(N组)。造模后,通络散结汤各剂量组分别予相应剂量药物灌胃,M组和N组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 末次给药后12 h,采集各组大鼠腹主动脉血液,检测血清中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因子及CD4+、CD8+等T淋巴细胞表达水平,同时取大鼠脾脏组织,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D4+、CD8+等T淋巴细胞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M组比较,N组大鼠血清中FBG、TC、TG等水平显著升高,TNF-α、IL-6、CRP等炎症因子水平显著升高,CD4+T淋巴细胞表达显著升高,CD8+T淋巴细胞表达显著降低,CD4+/CD8+比值显著提升,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与N组比较,S、T组大鼠血清中FBG、TC、TG等水平均显著降低,TNF-α、IL-6、CRP等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降低,CD4+T淋巴细胞表达均显著降低,CD8+T淋巴细胞表达显著升高,CD4+/CD8+比值显著降低,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络散结汤对对高脂饲料联合链脲佐菌素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具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炎症因子及T细胞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中药八珍汤对TGF-β_1抑制下人T淋巴细胞功能恢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药八珍汤对TGF-β1抑制下人T淋巴细胞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取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并加入TGF-β1制备成人T淋巴细胞功能抑制模型;实验共设对照组、PHA组、PHA+八珍汤组、PHA+TGF-β1组、PHA+TGF-β1+八珍汤组等5组;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CD71的表达和ELISA法检测T淋巴细胞TNF-β1的分泌等指标,以判定T淋巴细胞的功能状况。结果与PHA+TGF-β1组比较,PHA+TGF-β1+八珍汤组的T淋巴细胞CD71表达有显著性增强(P0.01);T淋巴细胞分泌TNF-β的能力明显恢复(P0.01),但都未能恢复到TGF-β1抑制前的水平。结论中药八珍汤对TGF-β1抑制下人T淋巴细胞的功能恢复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补中益气汤对刀豆蛋白A(Con A)致急性肝衰竭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8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环孢素A(Cs A)组,补中益气汤低、高剂量(10.5,21 g·kg^-1)组,每组16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静脉注射15 mg·kg^-1Con A诱导小鼠急性肝衰竭模型。治疗组于Con A注射30 min后分别静脉注射50 mg·kg^-1Cs A,口服灌胃补中益气汤,正常组和模型组采用同时间、同体积双蒸水灌胃对照。造模3,10 h后取眼球血、肝脏、脾脏,采用流式微球技术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2,γ-干扰素(IFN-γ)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脾脏CD4+T淋巴细胞活化程度,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的表达及磷酸化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ALT和AST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肝组织病理损伤明显,血清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IL-12,IFN-γ和MCP-1水平显著升高(P<0.01),脾脏CD4+T淋巴细胞中IL-2,IFN-γ和IL-4表达显著上调(P<0.01),肝脏ERK1/2和p38 MAPK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补中益气汤高剂量组血清ALT和AST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减轻,血清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IL-12,IFN-γ和MCP-1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脾脏CD4+T淋巴细胞中IL-2和IFN-γ表达明显下调(P<0.05,P<0.01),肝脏ERK1/2和p38 MAPK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补中益气汤对Con A诱导的急性肝衰竭小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抑制ERK1/2和p38 MAPK信号通路,从而降低T淋巴细胞活化和炎性细胞因子分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补肾解毒方和健脾解毒方对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慢性感染患者在不同免疫状态下外周血T淋巴细胞(Ts)功能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感染科2013年9月至2014年5月门诊慢性HBV感染患者40例,据患者不同免疫状态分为清除组和耐受组,另选本院健康职工1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大鼠补肾解毒药物血浆和健脾解毒药物血浆进行干预。以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28+分子的表达及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的水平作为研究指标,判断干预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Ts)功能影响情况。结果:各组健脾组和补肾组血浆在干预后CD3+、CD4+、CD8+、CD28+的表达均显著升高,耐受组中P<0.05,补肾组血浆干预后CD28+及CD8+分子显著高于健脾组,P<0.05;两种药物血浆分别干预后,CD28+分子表达均显著高于清除组同期,P<0.05。结论:健脾解毒法和补肾解毒法均能促进慢性HBV感染患者T细胞功能的恢复,免疫耐受期可能是中医药治疗的一个重要时期,补肾解毒药物效果优于健脾毒药物,需要分子实验和临床实验提供更多循证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八珍汤对TGF—β1抑制下人T淋巴细胞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取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并加入TGF—β1制备成人T淋巴细胞功能抑制模型;实验共设对照组、PHA组、PHA+八珍汤组、PHA+TGF-β1组、PHA+TGF—β1+八珍汤组等5组;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CD71的表达和ELISA法检测T淋巴细胞TNF-β1的分泌等指标,以判定T淋巴细胞的功能状况。结果与PHA+TGF-β1组比较,PHA+TGF-β1+八珍汤组的T淋巴细胞CD71表达有显著性增强(P〈0.01);T淋巴细胞分泌TNF—β的能力明显恢复(P〈0.01),但都未能恢复到TGF—β1抑制前的水平。结论中药八珍汤对TGF-β1抑制下人T淋巴细胞的功能恢复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