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探讨了在大片分布均匀的气象杂波环境下,如何建立动态杂波图和轮廓杂波图,并利用这两种立体杂波图产生有无杂波的判断标志,从而降低虚警概率及提高雷达的检测性能,并在Matlab软件下对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着重分析了气象杂波边缘问题的处理,并给出了整个硬件电路的结构框架图,最后通过FPGA实现了整个杂波图。  相似文献   

2.
常规杂波图在城市、滨海复杂环境下杂波抑制效果不佳,过多的虚假点迹严重影响目标的正常录取。文中利用雷达回波数据,分析杂波图背景的建立过程,发现杂波图单元内的信号幅度起伏明显,使得杂波图背景无法收敛。文中在等扇区扩展杂波图的基础上进行工程改进,实录数据验证其对杂波的抑制率提高90£¥ ,目标损失小于1£¥ 。针对该方法的计算量与内存需求量较大的困难,给出优化后的工程实现过程,相比常规杂波图只需增加一个扇区的缓存空间。该方法有效提升雷达强杂波环境下的检测性能,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基于FPGA三维杂波图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现代三坐标(3D)雷达体制中三维杂波图的形成原理,并给出了相应的算法,利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与外部存储器相结合,解决了多工作方式下三维杂波图的冗余问题并实现了具体的方案。此外,对三维轮廓杂波图一些相关问题也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轮廓杂波图恒虚警处理中面杂波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雷达轮廓杂波图的形成原理及其相应的算法,并对杂波包络服从瑞利分布情况下轮廓杂波图的虚警和检测性能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同时在给定有关系统参数的情况下,研究了扫描圈数、叠代因子和在不同的虚警概率下平均杂噪比对检测概率的影响,从而为低杂噪比建图提供了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5.
外辐射源雷达采用不可控的第三方辐射源,其电磁传播条件复杂,尤其是在低空目标探测中,检测性能极大地受到杂波特性的影响,使得传统恒虚警算法性能明显下降。为了改善检测性能,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雷达杂波空间划分的动态有序矩阵恒虚警检测算法(DOM-CFAR)。该算法将杂波空间从距离和多普勒维进行划分,构造为有序矩阵,再根据背景杂波变化进行动态极值替换、提取杂波估计中值用以计算检测阈值,从而使得检测算法阈值可动态适应杂波功率变化。仿真和实测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在均匀杂波、多目标和杂波边缘等复杂情况下保持稳定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6.
外辐射源雷达采用不可控的第三方辐射源,其电磁传播条件复杂,尤其是在低空目标探测中,检测性能极大地受到杂波特性的影响,使得传统恒虚警算法性能明显下降.为了改善检测性能,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雷达杂波空间划分的动态有序矩阵恒虚警检测算法(DOM-CFAR).该算法将杂波空间从距离和多普勒维进行划分,构造为有序矩阵,再根据背景杂波变化进行动态极值替换、提取杂波估计中值用以计算检测阈值,从而使得检测算法阈值可动态适应杂波功率变化.仿真和实测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在均匀杂波、多目标和杂波边缘等复杂情况下保持稳定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7.
杂波图是将天线扫描所搜索的空间人为地划分成若干个小区域单元、再将每个单元里的杂波信号经必要的处理后存贮起来的空间杂波信息图。本文概要地阐述了杂波图的工作原理和杂波图的建立,以及杂波图应用于雷达的重要意义,最后给出了实际应用于雷达接收机自动增益控制的实例。  相似文献   

8.
以场面监视雷达杂波图应用技术为背景,在研究二维杂波图形成原理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将3种典型的CFAR检测算法:CA-CFAR,OS-CFAR及CMLD-CFAR用于轮廓杂波图形成,随后给出了雷达系统信号处理流程及杂波图形成工程化算法实现流程,最后利用实测数据进行了轮廓杂波图形成,并针对以上3种方法进行了性能对比分析。实测数据处理结果表明:采用CMLD-CFAR算法具有比C A-CFAR相对更好的杂波边缘检测性能,同时不至于如OS-CFAR算法那样将大量非杂波单元判为杂波单元,更适合于实际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9.
杂波图技术在雷达终端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研究了各种雷达的立体杂波图 ,探讨了杂波图的形成原理 ,并对杂波图在雷达信号处理及雷达超杂波目标检测中的应用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相控阵雷达体制下,杂波在数据处理阶段的一种抑制方法,描述了2种杂波抑制手段,包括单波束内杂波滤除和全扫描区域杂波图算法杂波抑制,并对杂波抑制效果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1.
常规的跟踪制导雷达由于工作在距离波门模式,基本没有杂波干扰问题。现代战争环境要求跟踪制导雷达具有自主目标搜索能力,因此跟踪制导雷达也将面临杂波抑制问题。杂波图是地面情报雷达常用的一种杂波抑制方法,其实现方法不适用于跟踪制导雷达这种波束扫描变化十分灵活的雷达体制。文中根据制导雷达在不同工作模式下波束扫描的变化规律,通过对工作波束进行统一编号来构建三维杂波图,根据编号可以方便地实现杂波图的建立及扩展。该方法适用于具有搜索模式的跟踪制导雷达,简单易行,杂波抑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主要针对杂波图的漂移、干扰目标的存在以及弱杂波环境,提出了利用筛选技术来改善杂波单元的准确性并提高目标的检测概率。  相似文献   

13.
王萧 《现代电子技术》2014,(11):31-33,36
探地雷达是地雷探测的有效技术之一,如何尽可能滤除雷达接收信号中的杂波成分而又不失目标信息是完成目标检测的关键。为增强目标信息,提高信噪比,提出将主成分分析子空间投影和基于RLS自适应滤波技术相结合的方法,通过VUB实测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强地物、海浪杂波严重影响目标检测概率。频域杂波抑制手段是雷达信号处理常用的杂波抑制方法。但是,杂波的时空分布特性复杂多变,所以对杂波的幅度、频谱等特性的研究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杂波抑制方案。结合某雷达实际工程采集数据分析了地杂波和海杂波的时域和频域分布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雷达杂波环境特性自适应选择遗忘因子的杂波图方法,具体分析了该杂波图检测概率。实测数据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种基于空时二维自适应处理(STAP)杂波抑制技术的天基雷达脉冲重复频率(PRF)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几何建模对主杂波缺口宽度进行估算、确定适用于整个搜索空域的脉冲宽度参数,然后通过杂波仿真获得最优STAP处理的最小可检测速度(MDV)指标、并用经典M/N中等PRF选择法设计一组PRF波形,最后画出距离-速度盲区图进行验证。文中推导了公式,用设计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仿真表明,在PRF设计中采用未补偿的主杂波缺口宽度参数在工程实际中可以获得更好的距离-速度覆盖性能。  相似文献   

16.
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舰船目标检测一直是海洋监测领域的重要手段。经典的恒虚警率(CFAR)检测依赖于分布模型及多参数的准确估计,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海面背景。新兴的信息几何舰船检测方法挖掘了目标与杂波的统计差异,实现舰船的显著性表示,但依然受限于背景杂波的精确建模。考虑到现有方法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Toeplitz矩阵特征值分解的SAR图像舰船目标检测算法。在无需寻求背景杂波分布模型的前提下,通过构建Toeplitz矩阵,以其特征值均值为检验统计量,充分获取目标与背景杂波的差异。在高分三号卫星和TerraSAR-X卫星实测SAR图像上的实验结果证明,相比于现有的多种典型方法,本文方法取得了更优的检测性能与更快的计算速度。   相似文献   

17.
曹成虎  赵永波 《信号处理》2022,38(7):1434-1441
工作在高脉冲重复频率(Pulsed Repetition Frequency, PRF)模式下的脉冲多普勒(Pulse Doppler, PD)雷达具有复杂气象杂波和强地杂波背景下检测运动目标的能力,但是远距离目标检测存在距离模糊问题。传统的解距离模糊算法大都采用参差重频模式下的中国余数定理(Chinese Remainder Theorem, CRT),但是由于多目标的视在距离与目标的对应关系事先未知,对基于中国余数定理算法进行距离估计带来困难。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封闭式鲁棒中国余数定理的两个目标距离估计的方法,该方法无需考虑视在距离与目标的对应关系,在视在距离存在误差的情况下,利用封闭式的简单解析方法快速准确地重构出两个目标的真实距离。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文所提方法可以高效地实现高PRF雷达两个远距离目标的距离估计。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中高分辨率SAR海洋图像的目标和海杂波特点,利用了SAR海洋图像中舰船目标的灰度相关性、形状特性以及舰船目标与背景杂波的信杂比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灰度相关性的联合CFAR舰船检测算法。算法综合利用了舰船目标内部相邻像素间的灰度强相关性和舰船目标和海杂波的信杂比,建立了海杂波区域内相邻像素间灰度值的二维对数正态分布来实现联合CFAR检测。该算法能够改善斑点噪声和背景局部不均匀对检测带来的虚警,检测效果相比于传统检测算法更加优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