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水曲柳、胡桃楸和黄波罗是东北东部山区天然次生林的主要组成树种。采用红外气体交换分析仪,分别在叶片生长初期、中期和末期,同步测定了净光合速率(A)、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E)及其相关的外界环境因子的日变化。三大硬阔的A和E的日变化格局随树种、生长季节和天气状况而表现为单峰、双峰和多峰曲线等三种类型。水曲柳、胡桃楸和黄波罗单位面积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分别为1511、2154和2303μmol·m-2·s-1;但测得的日平均净光合速率峰值(Amean)以胡桃楸最大,为1107μmol·m-2·s-1,水曲柳和黄波罗分别为851和865μmol·m-2·s-1。在所测定的日期中,三大硬阔的光合作用变化主要是由非气孔限制引起的。三个树种的蒸腾速率的差异及其变化均不大,平均Emean为20mol·m-2·s-1左右。  相似文献   

2.
采用锥形量热仪对黑龙江省主要阔叶树种三大硬阔(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黄波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的燃烧性进行了系统的测定,通过对3个树种树皮和叶的试样在燃烧时的热释放、质量变化及烟气产生等试验数据的综合对比分析,比较了各树种的抗火能力。结果表明:水曲柳和胡桃楸树皮抗火能力较强,胡桃楸叶抗火能力最强。综合树皮和叶得到3个树种抗火强弱的排序为:胡桃楸>水曲柳>黄波罗。  相似文献   

3.
哈尔滨城市人工林自然演替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经营管理城市人工林提供依据,采用分层数量调查与种群动态分析方法,研究了哈尔滨城市落叶松、白桦、水曲柳、胡桃揪、黄波罗和樟子松人工林群落的自然演替趋势,结果表明:落叶松林将演替为家榆、黄波罗和水曲柳占优势的硬阔叶混交林;白桦林将演替为水曲柳和黄波罗占优势的硬阔叶混交林;水曲柳林将演替为糖槭、水曲柳和黄波罗占优势的硬阔叶混交林;胡桃楸林将演替为水曲柳和胡桃楸占优势的硬阔叶混交林;黄波罗林将演替为家榆、水曲柳占优势的硬阔叶混交林;樟子松林将演替为水曲柳、蒙古栎、黄波罗占优势的硬阔叶混交林。  相似文献   

4.
坡位对水曲柳及胡桃楸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野外调查的方法对17年生水曲柳和胡桃楸纯林不同坡位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的变化、水曲柳纯林乔木树种的组成及水曲柳和胡桃楸的生长状况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影响水曲柳和胡桃楸生长的立地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坡位由上到下的变化,水曲柳和胡桃楸林分的土壤含水量均呈增加趋势,土壤温度均呈减小趋势;水曲柳林分上坡位的乔木物种数量和种类明显高于中、下坡位;随着坡位由上到下的变化,水曲柳在树高和胸径方面表现出增加的趋势,胡桃楸在中坡位的长势明显好于上坡位和下坡位;综合土壤温度、土壤含水率、林内乔木树种组成以及树木长势来看,水曲柳适合生长在土壤温度较低、含水率偏高的下坡位,而胡桃橄适合生长在土壤温度较高、含水率偏低的中坡位。  相似文献   

5.
文章说明了珍贵阔叶树种混交林的建设目的。总结了建设经验,阐述了水曲柳、胡桃楸和黄波罗混交林的营造技术及措施。  相似文献   

6.
以东北林业大学城市林业示范研究基地人工林主要树种(兴安落叶松、樟子松、黑皮油松、白桦、蒙古栎、水曲柳、胡桃楸和黄波椤)为研究对象,采用树干解析法研究不同树种生长特征。结果表明:在研究期内,不同树种胸径、树高和材积总生长量可明显分为3组,其中水曲柳最高,分别达到29.71 cm、20.58 m和0.6851 m 3;胡桃楸和黄波椤较低,分别为13.58 cm、9.67 m、0.0540 m 3和13.32 cm、9.75 m、0.0665 m 3;其他树种居中,分别为17.10~20.47 cm、12.25~16.95 m、0.1454~0.2705 m 3。不同树种的速生期出现次数、时间和持续长短不同。樟子松早期生长较快,15年生樟子松胸径、树高和材积总生长量分别为10.52 cm、7.9 m和0.0384 m3,除树高外均明显高于其他树种,15~50年生水曲柳生长优势明显。以上树木尚未达到数量成熟。  相似文献   

7.
以3个树种健康复叶为试材,研究了叶内光合构件和支撑构件的生物量投资的种内种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曲柳、胡桃楸和黄檗叶轴质量占复叶质量的比例分别为0.18、0.26和0.17,胡桃楸显著大于其它2个树种。跨物种尺度上,复叶大的树种需要更多的叶内支撑结构投资。但物种水平上,水曲柳叶片投资随叶增大而增大,胡桃楸则降低,黄檗基本稳定,表现出与跨物种水平上的叶片投资随叶增大而降低的普遍规律不同。今后需要加深物种水平上叶内生物量分配的异速生长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五种阔叶树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胡桃楸,水曲柳,黄波罗,紫椴和白桦的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随着幼叶成长和叶绿素含是的增加,各树种光合能力与硝酸还原酶活力也增加。晴天,白桦与水曲柳光合曲线呈双峰,其余3树种则呈单峰。阴雨数日转晴后,白桦和水曲柳光合曲线呈单峰,其余3树种呈双峰。阴天5个树种光合曲线均与光强曲线相似。  相似文献   

9.
天然次生林主要种群生态位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文章应用生态位理论。对组成东北东部地区天然次生林群落中10个主要种群(水曲柳、胡桃楸、黄波罗、椴树,山杨,白桦,枫桦,榆,色木械,蒙古栎)进行了生态位结构的初步研究。分别采用三种常见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计测公式。  相似文献   

10.
帽儿山地区几种乔木树种燃烧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研究帽儿山地区主要乔木树种的燃烧性质,在对8个乔木树种苯-醇抽提物、木素、综纤维素及燃烧速度、绝干含水率等理化性质测定分析基础上,结合其生物学与生态学特征赋值,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燃烧性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8个树种燃烧性大小为红皮云杉樟子松山杨红松落叶松胡桃楸黄波罗水曲柳;水曲柳燃烧性最弱,抗火能力最强,适合作帽儿山地区的防火树种。  相似文献   

11.
胡桃楸,习称核桃楸,为胡桃科胡桃属树种。同黄菠萝、水曲柳并称三大珍贵硬阔树种。因胡桃楸木材材质坚硬细密,纹理通直,具光泽、富弹性、易加工,是优良的军用、家具、建筑、造船、车辆、木模、运输器械、乐器制造等用材;胡桃楸种仁富含脂肪,营养丰富,含油量高,可食用或工业用,  相似文献   

12.
以3年生水曲柳、胡桃楸、黄蘖为研究对象,对幼树不同部位火烧(叶片被火烧T1、枝被火烧T2、茎被火烧T3)后叶片细胞膜相对透性、MDA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和Pro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曲柳、胡桃楸、黄蘖直接火害叶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变化规律一致,显著高于对照,其中水曲柳叶片细胞膜破坏程度和膜脂过氧化程度最大;3种幼树直接火害叶SOD、POD活性和Pro含量都显著提高,其中水曲柳SOD活性和Pro含量提高最多。火烧后3种幼树新生叶相对电导率除胡桃楸的茎火烧处理显著提高外,其他都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茎火烧处理的胡桃楸MDA含量显著提高,水曲柳的叶和枝火烧处理、黄蘖的枝和茎火烧处理显著降低;SOD、POD活性和Pro含量因树种和火烧处理的不同而不同程度的提高。对一些树种进行适当的火烧会提高幼树对火的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在计划火烧和提高树木的抗火性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黑龙江首选落叶松营造人工林有悠久的历史,因为落叶松很适合这里的气候,而且生长迅速,成林快,郁闭好,材质优良。水曲柳、胡桃楸、黄菠萝并称东北三大硬阔,在黑龙江分布面积广泛,是国家级的珍贵树种,是东北地区珍贵的乡土树种,种源优质丰富,很有人工栽培利用价值。目前,水曲柳在我局造林面积所占比例较大,胡桃楸、黄菠萝占造林面积的比重还较少,这些除了造林技术方面的问题外,就是人们对此还存在偏见,认为三大硬阔树种造林不宜成林,成  相似文献   

14.
<正>黑龙江首选落叶松营造人工林有悠久的历史,因为落叶松很适合这里的气候,而且生长迅速,成林快,郁闭好,材质优良。水曲柳、胡桃楸、黄菠萝并称东北三大硬阔,在黑龙江分布面积广泛,是国家级的珍贵树种,是东北地区珍贵的乡土树种,种源优质丰富,很有人工栽培利用价值。目前,水曲柳在我局造林面积所占比例较大,胡桃楸、黄菠萝占造林面积的比重还较少,这些除了造林技术方面的问题外,就是人们对此还存在偏见,认为三大硬阔树种造林不宜成林,成  相似文献   

15.
按次生林林分类型调查1333株林木的冠形和干形质量。得出:干形和冠形均良好的优良林木是调查总株数的37.35%。按林分类型计,山杨林优良林木比例为52.92%、蒙古栎林为22.49%、硬阔叶林和杂木林介于中间。按树种计,9个树种中优良木比例数最高的山杨55.06%,此值较高的有色木、水曲柳、胡桃楸、均超过40%。黄波罗比值低到15.00%。林木质量缺陷主要是树干弯曲和偏冠。  相似文献   

16.
阔叶林树木种群组成及其生态位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树种组成状况分析,认为所调查群落处于向典型红松阔叶林过渡阶段.对树木种群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的分析结果表明,在以光引起的环境资源变化梯度上,红松具有较其它树木种群更强的适应和竞争能力,其次为水曲柳、胡桃楸等.  相似文献   

17.
正胡桃楸属于一种十分珍贵的阔叶树种,是我国北方地区经济价值较高的树种之一。它的用途广,经济价值高,近年来在黑龙江地区已经成为被广泛关注的重要树种。本文试根据林业生产实际,对如何实现胡桃楸的高产加以分析和探讨。胡桃楸也被称作山核桃或是核桃,它是胡桃科中的核桃属,是一种落叶乔木。胡桃楸的树冠巨大,性耐寒且耐旱,生长速度较快,被誉为东北地区"三大硬阔"树种之一。胡桃楸木材材质十分坚厚,而且纹理昆密,光泽度好,在军工产业,建筑行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大数量小样方网格分层取样法和分层株数法,对帽儿山地区杂木林林地4种主要树种土壤种子库储量及种群结构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五角槭(Acer mono)、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和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种子分别占种子总储量的86.3%,7.3%、4.1%和2.4%。水曲柳、五角槭种子在Oe层中的储量显著高于Oi层和A层(P<0.05),完整种子比例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蒙古栎种子在Oe层的储量显著高于A层(P<0.05),Oi层和A层无显著差异;各层土壤中胡桃楸种子储量之间无显著差异。水曲柳和五角槭种子储量能够满足天然更新的需要,蒙古栎和胡桃楸种子储量对天然更新有限制作用。杂木林中除山杨胸高断面积占2成外,其它树种(蒙古栎、水曲柳、胡桃楸)所占比例均在1成左右。水曲柳、蒙古栎分层株数比为:更新层>主林层>演替层;五角槭分层株数比为:更新层>演替层>主林层。水曲柳、蒙古栎和胡桃楸幼苗向幼树转化困难,是其更新受限的原因之一。如果不加人工干预,该地区杂木林将演替为以五角槭占优势的林分。  相似文献   

19.
<正>胡桃楸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且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阔叶类树种。本文主要简要介绍了该树种的用途和经济价值,并对如何做好科学培训及种植的加以探讨和说明。胡桃楸,是三大硬阔种之一(其余为黄菠萝、水曲柳)。该木材材质不但坚硬件而且细密,它的纹理通直,光泽度强,容易加工,在军用领域、家具制造以及建筑、造船等多个行业应用广泛,是首选优质用材。1胡桃楸的主要特点。胡桃楸的种仁营养十分丰富,脂肪含  相似文献   

20.
试验苗木为苗圃的同一批苗木,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苗高(23.5±1.07)cm、地径(8.34±0.56)mm,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苗高(25.2±1.23)cm、地径(7.42±0.60)mm;试验土壤为帽儿山实验林场老山人工林实验站相邻的并且立地条件相似的落叶松(Larix olgensis)人工纯林、红松(Pinus koraiensis)人工纯林、邻近次生林(为对照)样地表层0~20 cm的土壤;于2019年5月7日将风干后的土壤装入高17.3 cm、上径19 cm、底径14.2 cm的塑料花盆中,每种林分土壤各装48盆,分别栽植胡桃楸、水曲柳各24盆,共144盆;总计12个处理,3种土壤×2个树种苗木×2种光照处理(全光、60%全光).试验在尚志市帽儿山镇东北林业大学林场苗圃进行,测定苗高、地径、苗木生物量、苗木氮磷钾积累量、土壤养分,分析全光和60%全光环境的落叶松和红松纯林土壤对胡桃楸、水曲柳苗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光照条件,胡桃楸苗高和生物量,在红松林土壤栽植的显著低于在次生林土壤栽植的(生物量,全光降低39.5%、遮阴降低52.5%).全光条件,水曲柳苗高、地径生长量,在红松林土壤栽植的显著低于在次生林土壤栽植的;遮阴时,水曲柳生物量,在红松林土壤栽植的比在次生林土壤栽植的降低41.9%.两种光照条件,胡桃楸氮、钾积累量,在红松林土壤栽植的均显著低于在次生林土壤栽植的;遮阴时,水曲柳氮、钾积累量,在红松林土壤栽植的显著低于在次生林土壤栽植的.全光条件,红松林土壤栽植的两树种苗木冠根比最低;遮荫时则相反.红松针叶纯林土壤的养分供应能力比次生林土壤低,限制了两树种苗木生长,且60%全光加剧其土壤养分对苗木生长限制.落叶松林土壤未限制两树种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