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哈尔滨城市人工林天然更新组成结构与年龄结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样地网格调查方法和年轮分析法,研究了哈尔滨市6种城市人工林群落(落叶松林、白桦林、水曲柳林、胡桃楸林、黄波罗林和樟子松林)的更新数量、更新树种组成结构和更新幼树年龄结构,以便定量评价其天然更新效果,揭示其自然化过程,探讨城市人工林自然化经营模式.结果表明:6种城市人工林群落天然更新数量分布在4 650~42 934株/hm2之间,均达到了一般更新造林的标准(4 444株/hm2); 6种城市人工林群落更新幼树均是由水曲柳、黄波罗、家榆、糖槭、蒙古栎和胡桃楸所组成,但各群落更新优势种或共优种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6种城市人工林群落更新幼树的年龄结构均是以1~10年生占绝对优势地位(77.27%~99.14%),并以水曲柳更新占优势,11~20年生占次要地位(0.60%~17.85%),以水曲柳、黄波罗和家榆更新占优势,而21~30年生相对较少(0.26%~6.25%),以黄波罗和家榆更新占优势;依据群落更新幼树的组成结构与年龄结构,提出了6种城市人工林群落的近自然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2.
文章说明了珍贵阔叶树种混交林的建设目的。总结了建设经验,阐述了水曲柳、胡桃楸和黄波罗混交林的营造技术及措施。  相似文献   

3.
采用样带网格调查方法和α、β多样性指数分析方法,分析辽东林区近50年生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人工林的结构特征、植物多样性,探讨长白落叶松人工林自然化过程及其自然化经营模式。结果表明:(1)辽东林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群落具有明显的自然化现象。坡下部,形成了长白落叶松、水曲柳(Fraxinus mandschurica Rupr)占优势的针阔混交林;坡中部,形成了长白落叶松、花曲柳(Fraxinus rhynchophylla)、水曲柳占优势的针阔混交林;坡上部,形成了长白落叶松、花曲柳占优势的针阔混交林。(2)辽东林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群落具有较高的植物多样性,坡中部生物多样性最高。(3)辽东山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自然经营,应充分利用长白落叶松先锋树种作用及其群落的自然演替规律,依靠自然力恢复阔叶树种。  相似文献   

4.
采用锥形量热仪对黑龙江省主要阔叶树种三大硬阔(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黄波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的燃烧性进行了系统的测定,通过对3个树种树皮和叶的试样在燃烧时的热释放、质量变化及烟气产生等试验数据的综合对比分析,比较了各树种的抗火能力。结果表明:水曲柳和胡桃楸树皮抗火能力较强,胡桃楸叶抗火能力最强。综合树皮和叶得到3个树种抗火强弱的排序为:胡桃楸>水曲柳>黄波罗。  相似文献   

5.
对23年生落叶松黄波罗混交林、落叶松纯林和黄波罗纯林林分生长过程的研究表明:与落叶松纯林相比,落叶松黄波罗混交林显著促进了林分平均胸径的生长(P〈0.05);与黄波罗纯林相比,混交林对林分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的影响不明显(P〉0.05).混交林林分蓄积显著高于落叶松纯林(P〈0.05),而与黄波罗纯林差异不明显(P〉0.05).混交林较落叶松纯林更有利于林分的生长,但与黄波罗纯林相比,则未发现明显差异.混交林内,落叶松和黄波罗相比,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生长量,前期黄波罗比落叶松生长快,后期落叶松比黄波罗生长快.  相似文献   

6.
在东北林业大学森林实验站天然次生林地及天然次生林带状皆伐后营造的31年生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纯林地、长白落叶松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混交林地、长白落叶松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混交林地,采集不同土层(h)0相似文献   

7.
水曲柳、胡桃楸和黄波罗是东北东部山区天然次生林的主要组成树种。采用红外气体交换分析仪,分别在叶片生长初期、中期和末期,同步测定了净光合速率(A)、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E)及其相关的外界环境因子的日变化。三大硬阔的A和E的日变化格局随树种、生长季节和天气状况而表现为单峰、双峰和多峰曲线等三种类型。水曲柳、胡桃楸和黄波罗单位面积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分别为1511、2154和2303μmol·m-2·s-1;但测得的日平均净光合速率峰值(Amean)以胡桃楸最大,为1107μmol·m-2·s-1,水曲柳和黄波罗分别为851和865μmol·m-2·s-1。在所测定的日期中,三大硬阔的光合作用变化主要是由非气孔限制引起的。三个树种的蒸腾速率的差异及其变化均不大,平均Emean为20mol·m-2·s-1左右。  相似文献   

8.
“三大硬阔”叶片气体变换过程的时间动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曲柳,胡桃楸和黄波罗是东北东部山区天然一林的主要树种,采用外气本交换分析仪,分别在叶生长初期,中期和末期,同步测定了净光合速率(A),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E)及其相关的外界环境因子的变化,三大硬阔的A和E的日变化格局树种,生长季节和天气状况而表现的单峰,双峰和多峰曲线等三种类型,水曲柳,胡桃楸和黄波罗单位面积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分别为15.11,21.54和23.03μmol  相似文献   

9.
对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和落叶松(Larix gemlini)人工林下的可燃物的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建立了以距离为5个像素的自相关系数、距离为10个像素的自相关系数和行程长度为8的频数这三个特征为变量的线性分类器,将落叶松、蒙古栎、胡桃楸和水曲柳人工林下的可燃物较好地区分开来,分类准确率达91%,而且分类能力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0.
东北林区落叶松人工林群落演替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样带网格调查法和分层株数法,研究了东北林区落叶松人工林群落的演替趋势,探讨了对落叶松人工林的经营.结果表明:落叶松属于衰退型种群;水曲柳、五角枫、蒙古栎和春榆等阔叶树属于进展型种群;在不同的群落中,红松分别属于进展和衰退型种群.对落叶松人工林的经营,应以近自然经营的思想为指导,重视林下红松和阔叶树的培育,使之发展成为接近自然状态的针阔混交林.  相似文献   

11.
对福建省柑桔健康栽培示范园的初步评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80年代,福建省在5个地区建立柑桔示范园(曾称为无病母本园)。按照健康栽培的观点严格实施,在隔离的地区建园,种植无病毒的苗木,对黄龙病、病毒病及其虫媒定期检测,及时铲除病株的防治虫媒,加强土壤、肥、水的管理措施。这样的柑桔健康栽培示范园,与对照柑桔园相比,前者的植株生长强壮而抽梢整齐,结果优质而高产,经济效益延长5a以上。在1982-1999年间,对示范园的观察与调研中发现,黄龙病和病毒病的发生,完全取决于能否阻止其虫媒的侵入。  相似文献   

12.
福州鼓山茶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3、8、25 a常规茶园和30 a有机茶园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统计调查数据和试验地样品实测数据,从物质生产功能、固碳释氧功能、营养物质贮存功能、涵养水源功能、水土保持功能5项指标对福州鼓山茶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4种茶园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表现为:30 a有机茶园(112551.49元·hm-2·a-1)>25 a常规茶园(85670.05元·hm-2·a-1)>8 a常规茶园(75431.86元·hm-2·a-1)>3 a常规茶园(74050.83元·hm-2·a-1),其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间接经济价值表现为:25 a常规茶园(17199.74元·hm-2·a-1)>30 a有机茶园(9846.02元·hm-2·a-1)>8 a常规茶园(6961.55元·hm-2·a-1)>3 a常规茶园(5580.52元·hm-2·a-1),且茶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随植茶年龄增加而增大,有机栽培有利于提高茶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  相似文献   

13.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期乐山巨桉工业原料林的灾损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8年初的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使巨桉(Eucalyptus grandis)工业原料林受损严重。为合理有效地开展灾后林地生产恢复与重建,采用野外调查的方法研究了四川省规模最大的巨桉工业原料林——乐山市市中区巨桉工业原料林的受损特征,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受损巨桉工业原料林的生产恢复建议。研究区域巨桉工业原料林受灾面积达1892.25 hm2,占该区巨桉工业原料林的15.88%以上,约为受害人工林的26.50%。其中,80%的1~2年生巨桉工业原料林受到较大程度的损害,占受损巨桉工业原料林的90%,灾损症状主要为枯梢、弯斜、倒地、翻桩等。另外,苗圃中99%的巨桉幼苗被冻死。因此,针对性进行林地清理、重植、树种调整与合理配置、加强幼林管理等是灾损巨桉工业原料林生产恢复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雨季是剑麻园内杂草生长的高峰期,为了揭示剑麻园雨季杂草的群落多样性规律,找出剑麻园雨季杂草的优势种群,为剑麻园杂草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选择在雨季对广东湛江的一个剑麻园进行杂草调查,运用群落生态学的方法分析杂草的多样性。结果显示:剑麻园的杂草有7科12属12种,主要的杂草为菊科(占比50%)。唇形科、豆科、防已科、海金沙科、蓼科、禾本科都是单属单种出现,每个科占比8.3%。鬼针草(Bidens pilosa)、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和含羞草(Mimosa pudica)是剑麻园雨季杂草中的优势种,重要值分别为36.83%、17.73%、12.29%。鬼针草是最主要的优势种,其盖度达到52.22%。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的重要值不大(4.34%),但其危害严重。剑麻园雨季杂草的群落多样性水平较低,各杂草物种均匀交错分布。建议在剑麻田间管理时,应考虑到杂草群落多样性的保护,控制剑麻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防止个别优势种的暴发而对剑麻产生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5.
北京鹫峰公园主要人工林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野外调查基础上,对鹫峰公园侧柏林、油松林、栓皮栎林、栓皮栎与槲栎混交林及刺槐林5个植物群落进行了物种多样性的分析.结果表明:在5个人工林群落中,乔木、灌木、草本的层次分明,乔木层的多样性与灌木、草本层有一定的相关性;不同群落间各层次比较,栓皮栎与槲栎混交林具有较高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以及较高的优势度;在灌木层中,油松林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在草本层中,刺槐林和栓皮栎林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  相似文献   

16.
红椎天然更新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开展基于近自然化森林经营技术的红椎人工林天然更新研究,为解决长期困扰红椎人工林的生长质量差、林分稳定性低及经营成本过高等问题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样地调查法对广西凭祥热林中心林区3种林分(红椎人工林、针阔人工混交林及马尾松人工林)中的红椎天然更新进行了调查,并采取室内试验方法对红椎种子萌发进行测定,通过多元回归统计及方差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红椎在所有林分中更新频度及密度均超过其他树种,在针叶树人工林下红椎更新最差,更新密度为625株/hm2,而在针阔混交林下更新密度相对较低(3 673株/hm2),在红椎人工林下更新最好(21 231株/hm2);林分中凋落物层厚度与草本盖度是影响红椎更新的重要环境因子,红椎更新密度与两者呈明显负相关;当与母树的距离S≤5 m时红椎出现更新不良,周围仅出现7.5%的更新幼苗。经红椎种子萌发试验测定,马尾松未分解凋落叶水浸液质量比为1:10时,对红椎种子发芽产生明显抑制作用。结论试验结果说明草本盖度、凋落物层厚度和凋落叶中化感物质的抑制作用及母树的缺失可能是导致红椎在针叶树人工林下更新不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不同林龄橡胶林土壤呼吸速率(Rs)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水热因子的关系,以云南省景洪市3个不同林龄(2年幼林、7年成林、30年老林)的橡胶林为对象,连续2年,每月定期原位测定地表5 cm土壤呼吸速率(Rs)、土壤温度(Ts)和土壤湿度(Ms)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3个不同林龄橡胶林的Rs均有显著差异(P<0.05),2...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福建含笑和杉木混交对其中龄期生长量、生物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对福建省建瓯市中龄期福建含笑和杉木纯林及混交林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福建含笑和杉木混交林中杉木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单株材积分别比杉木纯林提高了2.3%、2.9%和8.5%;混交林土壤肥力各指标较各树种纯林均有所提高;各林分总生物量以混交林为最高,其排序为:混交林(121.13t/hm2)〉杉木纯林(107.27t/hm2)〉福建含笑纯林(84.50t/hm2)。  相似文献   

19.
以武夷山3个不同地域茶园土壤及6个茶树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及茶青品质,研究不同茶园茶青品质的差异及与种植土壤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虽然3个茶园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明显,但其土壤肥力指数大部分达到一级标准,可满足茶树生长的需要.在茶多酚含量上,肉桂、水仙、铁罗汉、玉观音以九龙窠茶园的含量最高,半天妖、瓜子金以旗山茶园最高;在氨基酸含量上,肉桂、水仙、铁罗汉、玉观音以龟岩茶园的含量最高,半天妖、瓜子金以九龙窠茶园最高;在咖啡碱含量上,肉桂、水仙以旗山茶园的含量最高,铁罗汉以龟岩茶园最高,半天妖、瓜子金、玉观音以九龙窠茶园最高.不同茶园之间的茶青品质存在显著差异,可通过主成分分析区分来自于旗山、龟岩、九龙窠茶园的茶青.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茶青品质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不同茶园的相关性指标不一致.综上,种植土壤的理化性质显著影响茶树的茶青品质,对不同茶树品种的影响程度差异较大,因此根据茶树品种特性选择不同的种植土壤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福建青冈人工林土壤肥力与水源涵养功能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35年生福建青冈人工林和杉木人工林生物量及土壤肥力进行调查,以研究福建青冈人工林培肥土壤和涵养水源的功能,结果表明:营造福建青冈人工林后林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增加,团聚体的稳定性增强,容重降低,总孔隙度增加,林地土壤结构状况、孔隙、水分和养分状况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福建青冈人工林比杉木林能更好的培肥土壤;福建青冈叶的最大持水率明显高于杉木叶,其林分地上部分最大持水量是杉木林的1.17倍,由于福建青冈林土壤结构及孔隙状况的改善,林地蓄水能力增强,使得该林分表现出比杉木林更好的水源涵养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