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春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2):209-210
目的探讨肺结核咯血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护理对策。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患者进行心理应激状态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患者在心理干预后心率、收缩压、咯血量及咯血停止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了解肺结核咯血患者的心理状况,并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提高他们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急诊绿色通道诊治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及经济效益。方法 选取我院2001年2月~2002年11月经急诊绿色通道诊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75例,统计出血病因、病变检出率、各不同时间段病变检出率、治疗效果和患者平均留观住院天数及住院治疗费用,并将治疗效果、患者平均留观住院天数及住院治疗费用与2000年绿色通道未建立前作比较。结果及结论 急诊内镜检查时间越早,病变检出率越高,尤其是对急性胃粘膜病变等粘膜浅表病变的检出率。绿色通道可以保证急诊内镜安全、有效的进行,并可降低患者急诊留观及住院平均天数及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3.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160例的抢救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救护措施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治疗及预后的影响,并验证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3年1月~2005年12月AOPP患者32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0例。试验组采用改良救护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救护措施,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结果试验组住院时间、死亡率、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救护措施可明显提高AOPP患者的成活率及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判断危重患者意识障碍程度的方法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通过对患者进行询问、语言刺激、定向力及计算力测试、痛觉试验、神经反射厦生命体征的观察,判断其意识障碍的程度;并将其分为嗜睡、意识模糊、昏睡和浅昏迷、深昏迷5种类型,制定相应的判断指标及护理措施。结果对各种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患者,均可准确判断出病情的严重程度厦其预后。结论对各种原因导致意识障碍的患者,依据其临床特征和变化,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并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5.
选自入住监护病房的濒危患者共152名,其中27例为糖尿病患者,125例为非糖尿病患者,观察患者血糖变化及是否与肝肾功能受损、上消化道出血、激素应用有关,及其临床转归。结果:非糖尿病濒危患者血糖升高率为64%,血糖升高与肝。肾功能受损相关,与激素应用及上消化道出血无关。血糖升高组未愈及死亡率上升。结论:濒危患者易导致继发性糖尿病,且高血糖与肝肾功能受损有关,并导致患者不良转归,在重症患者治疗上应严格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6.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29岁,平素体健,2009年1月9日曾到市场购买鸭子1只,并亲自宰杀。2009年1月15日患者出现畏寒、发热,体温高达393℃,无鼻塞、流涕及咽痛,无咳嗽、咳痰及胸痛,无恶心、呕吐及腹泻,无头痛、抽搐及意识障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患者脑诱发电位改变的特点及其对LA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脑白质疏松症合并脑梗死(LA CI)患者及40例单纯脑白质疏松症患者进行体感诱发电位(sEP),脑干诱发电位(BAEP)及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并与40名同年龄组健康人对照。结果LA CI组患者SEP、BAEP及VEP异常率分别为80%、63%及60%。SEP各波潜伏期、BAEP除Ⅰ波外各波潜伏期及波间期、VEP的P100波潜伏期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而单纯LA组患者SEP、BAEP及VEP异常率分别为35%、30%及45%,SEP仅P15及%波潜伏期、VEP的P100波潜伏期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而BAEP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SEP、BAEP及VEP联合检查,可反映LA患者皮层、皮层下及脑干功能的损害,并对判断LA患者白质疏松范围,LA严重程度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66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8例高血压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65例老年健康人进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及维生素B12检测。结果显示,高血压和高血压并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血浆Hcy水平均高于健康者(P〈0.01),而叶酸、维生素B12低于健康者(均P〈0.05)。认为老年高血压病及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发病与血浆Hcy水平升高及叶酸、维生素B12水平降低有关,补充叶酸、维生素B12可能有助于减少老年脑血管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严重腹部损伤并多发伤的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重腹部损伤并多发伤患者病情危重复杂,易误诊、漏诊,病死率高。现结合我们收治的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就严重腹部损伤并多发伤的救治程序、诊治原则及术后处理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Reiter氏综合征一例伍学琪患者,男性,29岁。有反复发作关节疼痛史6年,本次因右膝关节并两踝及右第二足趾关节疼痛加重伴发热半月入院。患者6年前开始出现右膝关节疼痛、肿胀,后渐累及其它关节。如腕、踝、指、趾及髋关节等,并伴有不规则发热,多为低热。6...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们对45例糖尿病需行上腹部手术的患者分别采用硬膜外麻醉、全麻及硬膜外加全麻施术,旨在寻找该类患者施术时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并观察其围术期血糖变化。资料与方法:将45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5例,三经患者的年龄、体重、心功能及血糖均无显著...  相似文献   

12.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卫国  张印明 《山东医药》2006,46(10):46-47
为了提高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笔者对8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心肌酶及心脏超声心动图的动态变化进行观察分析,并辅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8例患者迅速确诊并得到及时治疗,均获得临床治愈。  相似文献   

13.
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67例的护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7例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做系统总结。本病患者在临床上以幻觉、妄想、意识障碍、行为障碍等为主要表现,其护理措施为:系统进行基础护理,根据其临床特点做针对性护理,并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及顺利戒酒。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高血压病和冠心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与血管紧张素Ⅱ及内皮素的关系,对35例高血压病、32例冠心病患者及20例健康人测定糖耐量试验前后血糖及胰岛素的水平,并计算曲线下面积,同时采用放免法测定空腹血管紧张素Ⅱ及内皮素,并分别与胰岛素及其曲线下面积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存在胰岛素抵抗,而且,高血压病组比冠心病组有更严重的胰岛素抵抗,表现为糖负荷后1小时胰岛素及其分泌总量增高。两组患者进行糖耐量试验前后胰岛素水平及曲线下面积,均与血管紧张素Ⅱ呈显著正相关。高血压病组内皮素与糖负荷后1小时胰岛素水平及曲线下面积呈正相关。提示血管紧张素Ⅱ及内皮素与胰岛素抵抗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参与高血压病与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施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从入院到出院及出院后进行全程规范化的健康教育,并定期随访,跟踪评价。结果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均较前有明显提高,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达到了长期的控制;患者的依从性提高。结论只有院内外全程健康教育,才能达到长期的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基于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指导间歇性导尿在老年神经源性膀胱康复中的效果,为治疗该病提供有效康复方案。方法 选取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2022年1月—2023年4月收治的老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82例,根据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患者入院即接受口服药物治疗,此外对照组患者予以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处理基础上加用基于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指导间歇性导尿处理。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平均排尿次数、平均漏尿次数及最大排尿量;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残余尿量、膀胱容量、国际下尿路功能症状(LUTS)评分变化;评估并比较2组患者预后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平均排尿次数及平均漏尿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最大排尿量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残余尿量、膀胱容量及LUT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患者残余尿量及LUTS评分均低于同组干预前,2组患者膀胱容量均高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残余尿量及LUT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膀胱容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2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陆文静 《内科》2009,4(1):134-13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中青年冠心病患者逐年增多。中青年人肩负着社会、家庭的重任,患病后心理反应极为复杂,常有焦虑、恐惧、抑郁、内疚、悲观失望等不良心态,对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极为不利。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善于发现患者心理问题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使患者尽快恢复身心健康,回归社会。本研究通过对90例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苯那普利的降压效果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44例高血压患者用药前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并检查肝、肾功能及血糖,然后口服苯那普利10~20mg/d,4周后再行动态血压监测并复查肝、肾功能及血糖,比较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Ⅰ、Ⅱ期高血压患者血压呈白天高、夜间低的变化规律;Ⅲ期患者舒张压失去昼夜变化规律;苯那普利对昼夜血压均显示良好的降压效果,对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结论苯那普利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对肝肾功能及血糖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性,62岁,因“窦性停搏”于99年7月1日植入intermedics VVI起搏器。术后检测起搏器的起搏及感知功能良好,起搏频率70次/分,出院一周后患者出现头晕、胸痛症状,并逐渐加重,患者的亲属则认为她太娇气,患者本人也未来医院检查,随后患者头晕症状继续加重,以致于一人不能外出,并出现气短、下肢浮肿等心衰症状。患者胸痛严重时,自行在附近的私人诊所静滴抗生素,未来医院就诊,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心电图及临床特点。方法4例患者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心肌致密化不全,描记心电图并进行分析。结果4例患者均有程度不等的心功能不全,心电图记录到频发PVC、VT、VF,AF等心律失常及ST-T改变。结论心肌致密化不全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肌病,以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及室性心律失常等为主要临床特点,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