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亚  方秀莲 《全科护理》2013,11(10):932-933
[目的]探讨责任护士参与医疗查房的实践及效果。[方法]每日早晨、中午责任护士与管床医生共同查房,逐一查看病人,首先责任护士汇报本组病人的病情及治疗护理落实情况、目前的护理重点与难点问题;主管医生查房,询问病人病情、检查医嘱执行情况及治疗效果,责任护士如对病人的病情或治疗方案有疑问及时向医生请教,医护双方就疑难、重点治疗护理问题讨论达成共识。[结果]责任护士参与医疗查房后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合格率、病人满意度得到提高。[结论]责任护士参与医疗查房使医、护、患三方沟通更直接,护士对病人的病情更了解、执行医嘱更准确、护理措施更到位,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2):123-123
答:处理医嘱时应注意5个事项:(1)认真查对:各班均需严格认真地查对医嘱的执行情况,每天定时核对长期医嘱与各类牌、卡、治疗单是否相符,需下一班执行的临时医嘱必须交班;(2)医嘱必须经医生签名后方为有效:一般口头医嘱不执行,但在抢救病人时,如医生使用口头医嘱,护士必须向医生复诵1遍,并经医生查对药物后方可执行。抢救结束,医生应及时补写医嘱;(3)护士不得涂改医嘱:对有疑问的医嘱,需询问清楚后再执行;(4)长期医嘱和临时医嘱:皆需在处理或执行后方可抄到医嘱单上;(5)医生书写临时医嘱后:应及时通知护士,以免贻误时间,影响治疗。  相似文献   

3.
床旁医嘱执行单的设计与使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记录书写质量,全面、真实记录临床护士医嘱执行情况,探讨床旁医嘱执行单的设计与使用。方法根据专科特点设计床旁医嘱执行单,将病人治疗护理信息填写在床旁医嘱执行单上,供护士执行各项操作时查对、签名使用。结果规范护理行为,减少护理差错,完善病人住院期间执行医嘱的记录,为举证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结论床旁医嘱执行单便于护士查对医嘱落实情况,保证护理工作安全、准确实施,是提高护士自律行为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防范护理纠纷,护士必须增强法律意识,明确护理法律责任,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1护士可能涉及到的护理纠纷1.1护理记录的法律作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件》规定“护理记录属于病历的组成部分之一”,与病历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因此,要严肃认真记录,内容真实、准确、完整,用词严谨、具体,并做到医护记录统一。出现医疗纠纷后,再对原始记录添、删或修改,是非法的。1.2执行医嘱的合法权益医嘱是对患者实施治疗措施的依据,并有法律效应。护士应严格执行医嘱,随意更改或无故不执行是违法行为,但若发现医嘱有误,护士有权拒绝执行,对有疑问的医嘱…  相似文献   

5.
何冰  宋慧娟 《护理学报》2012,19(4):56-57
目的 探讨长期医嘱执行流程再造的方法 与效果.方法 成立流程再造小组,评估分析旧流程存在的问题有:由于"军卫1号"系统本身存在缺陷,长期医嘱单没有设计执行者签名栏,造成长期医嘱执行后没有执行者的签名记录;不能落实执行医嘱实时签名,无法有效地防止医嘱漏执行情况的发生;医生护士查房时无法在床边准确知晓病人的治疗方案以及治疗护理的落实情况;对于特殊的治疗护理情况,护士要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增加了护理文书书写的时间.针对问题设计新流程,办公护士从医嘱信息处理系统处理长期医嘱,打印出医嘱本、执行本、单病人长期医嘱执行单,护士按执行单逐项执行并实时签名,次日7:00护士派发口服药时将单病人长期医嘱执行单挂于病人床头,取消长期医嘱输液卡,每日执行完最后一条长期医嘱的护士再次检查当日执行情况并收回执行单入病历存档.结果 住院病人对此项工作的满意度为97.3%,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原来的93%上升至98.5%,长期医嘱执行缺陷率由原来的8‰下降至2.3‰,护理文书的书写时间由原来的每班次67 min减少至28.5 min.结论 进行长期医嘱执行流程再造可提高病人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进一步改善医患关系,提高住院病人的满意度,提高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护理文书书写时间,保证护士床边工作制的实施,进一步保证病人安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6.
浅谈医护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疗和护理是两个不同的学科,有着各自独立的体系。在整个医疗活动过程中,医生和护士发挥着同等重要的作用。二者是密不可分、缺一不可的。医护关系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医疗服务质量乃至病人疾病的转归。影响医护关系的因素有如下几方面。1医嘱开出时间与执行有出入如早晨医生交完班查完房1h后开出的医嘱仍记录08:00,或者护士责任心欠缺,医嘱执行不力,护士应认真核对医嘱开出的具体时间,如有出入及时指出,医生应将立即执行的医嘱传递给护士,注意时间一致。医嘱单是医疗文献,是护士实施治疗措施的依据,应不折不扣地执行,不然将会给医疗纠纷提供…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手术安全核查表在手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依据整群随机抽样法将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在阜宁县人民医院手术的患者2 000例为观察对象,其中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手术的1 000例按手术安全核查表执行手术安全核查,为执行组;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手术的1 000例按手术安全管理常规进行手术安全核查,为未执行组。统计分析两组的准确识别身份、准确执行医嘱、准确清点物品、手术部位正确、手术清点正确、安全用药与输血、安全保管并送检手术标本情况,以及护士对执行安全核查表的必要性的认识情况、护理差错发生情况。结果 执行组患者的准确识别身份、准确执行医嘱、准确清点物品、手术部位正确、手术清点正确、安全用药与输血、安全保管并送检手术标本比例均显著高于未执行组(P<0.05)。执行组的护理差错发生率(0.4%)显著低于未执行组(2.6%)(P<0.05)。结论 手术安全核查表在手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好,能够有效帮助护士准确识别身份、准确执行医嘱、准确清点物品、手术部位正确、手术清点正确、安全用药与输血、安全保管并送检手术标本,提升护士重视程度,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启用长期医嘱执行单规范护士执业行为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医嘱是护士对病人实施治疗与护理的依据.长期医嘱执行单保证了医嘱的准确落实、明确了医嘱执行中的法律责任,完全符合了职责自负的法律程序[1],起到了规范护理行为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护理文书管理与医疗纠纷防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1 护理文书中存在的问题1.1 护理记录相符性差。 (1)医护记录不相符。如在同一时间护士记录病人呼之不应 ,双侧瞳孔对光反射消失 ,而在医生的记录中则是神志清楚 ,或者医护记录死亡时间不一致等。这些情况常常见于危重病人 ,由于对事物判断的不一致 ,医护间沟通少 ,护士与医生的记录就会出现差异 ,从而使病历所具有的法律依据作用大打折扣。(2 )医嘱开具时间与护士执行时间不相符。医嘱是护士对病人实施治疗的法律依据 ,有时由于医生疏忽将时间开错 ,护士又忽视了医嘱开出的具体时间导致与事实的不相符[1] 。又或是在执行临时医嘱时 ,护士…  相似文献   

10.
杨媛媛 《全科护理》2014,(16):1513-1514
[目的]分析给药差错中因护士执行医嘱模糊不清楚存在的关键风险点,为护理管理者制定防范给药差错的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1月55例护理差错的发生原因,制定并实施模糊不清有疑问医嘱的澄清流程。[结果]给药差错36例,院内压疮7例,抽血标本错误5例,管道滑脱1例,其他类6例,居首位护理差错为给药差错,而给药差错中因医嘱模糊不清楚而执行后产生的护理差错11例。[结论]在医院工作制度中增加模糊不清有疑问医嘱的澄清流程,可指导临床护士在遇到疑问医嘱时按流程执行,同时规范医生行为,增加上级监管步骤能从多元素、多角度着手有效防止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术中医嘱是围手术期术前医嘱、术中医嘱、术后医嘱这个连续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医护人员在手术中使患者取得具体医疗措施,共同执行的具有指令性的医疗文书。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现行的术中医嘱制度,在管理和执行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通过建立和完善一些管理制度,可以预防和减少问题发生,弥补不足。1术中医嘱处理存在的问题1.1口头医嘱口头医嘱是术中麻醉、抢救及治疗病人时的一种医嘱形式。手术室护士执行的医嘱常为口头医嘱犤1犦。口头医嘱在管理和执行中存在以下问题:(1)扩大口头医嘱使用范围。口头医嘱是医生因正在抢救病人或做无菌操作时,不能书写医嘱,而病人急需处理时,可以使用。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医生习惯在整个术中都使用口头医嘱。(2)医生下达口头医嘱时,语速过快、吐字不清、药物名称使用简称、用药物的容量单位作药物的剂量、给药途径不明确等。(3)护士在执行医嘱时不按要求复读医嘱、有疑问时不及时询问,而是根据习惯或自己的主观认为给药。(4)不按口头医嘱实施制度及时补记医嘱。1.2术中医嘱传统的手术医生的术中医嘱,是在病历的临时医嘱栏内填写药物名称带入手术室,没有将药物的剂量、用药时间、医生签名、执行者签名等情况详细地描述出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临床上护士执行注意义务的现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为更有效的执行注意义务提供依据。方法 研究者自行设计问卷,对67名护士注意义务缺陷及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92.5%的护士认为自身存在一项或几项缺陷,其中手圈的使用不足、执行医嘱安全不足、对专科护理知识的了解不足比例较高。在护士注意义务执行缺陷的影响因素中,有53.7%的护士认为是慎独精神不足、责任心不强,有38.8%的护士认为是自身相关法律意识缺乏,有46.3%的护士认为是工作太忙,有31.3%的护士认为是相关培训较少。结论 护士注意义务的执行情况不容乐观,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缺陷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心脏手术后病人的护理,是当今护理工作中最急迫的问题之一。由于手术操作过程、体外循环、及原发疾病的影响,可使病人生理上发生重大改变。当新护士进入重症抢救病区(I.C.U 或称加强护理病区)时,他们对这些病人的复杂病情变化,如何进行护理,是束手无策的。本文介绍的标准护理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是一个护士能够掌握的简明护理方案,它从提高护理质量及经新护士提供学习经验的愿望出发,协助护士掌握重点。“计划”基于现代科学原则的专叶水平,在“计划”中确定了预测和处理病情的护理原则。另外通过医护协作可以了解病史及手术中遇到的问题,和其他有关资料,帮助制订出护理重点和适合每个病人的具体护理计划。但本“计划”尚有一定局限性,如果医嘱与“计划”有矛盾时,应该按照医嘱修改“计划”。影响护理水平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三个方面:医嘱、病区细则和工作程序、护理计划。病区细则和工作程序,是护理管理人员和全体护士在工作过程中逐  相似文献   

14.
黄琼  梁斯羽 《全科护理》2014,12(9):783-784
[目的]探讨终极查对方式在基层医院急诊输液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3年6月和2013年7月—2013年8月的急诊输液病人查对情况,比较传统查对,对实施终极查对方法后护士执行医嘱正确率(包括输液顺序、药水没滴完即拔针等)、病人对护士查对工作的满意度、护士对终极查对的支持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病人满意度、医嘱执行准确率、护士支持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终极查对方法进行急诊输液查对可确保医嘱准确执行,病人满意,护士支持。  相似文献   

15.
品质圈管理在护士正确执行用药医嘱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梁海滨 《护理学报》2004,11(12):59-60
目的 提高护士对药品特性、作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的掌握程度,以达到正确执行用药医嘱,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 运用品质圈活动的管理方法进行原因分析、现状调查、设立目标、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 护士执行用药医嘱差错率南0.227%降低到0.012%.病人对护士执行医嘱满意率南95.3%提高到100%,护士常用药物知识考核成绩南平均83分提高到平均99.3分。结论 通过品质圈管理,有效地加强了护士对药物的掌握程度及准确执行用药医嘱的能力,提高了护士在病人心目中的地位.塑造了优质服务的良好形象,激活护士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团队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16.
1 护理文书中存在的问题 1.1 护理记录相符性差医护记录不相符:如在同一时间护士记录病人呼之不应,双侧瞳孔对光反射消失,而在医生的记录中则是意识不清楚,或者医护记录死亡时间不一致,医护间沟通少,护士与医生的记录就会出现差异,从而使病历所具有的法律依据作用大打折扣.医嘱开具时间与护士执行时间不相符:医嘱是护士对病人实施治疗的法律依据,有时由于医生疏忽将时间开错,护士又忽视了医嘱开出的具体时间导致与事实的不相符[1].又或是在执行临时医嘱时,护士执行签名时间和医生下达医嘱时间相隔过长,超过临时医嘱在15 min内给病人用上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长期护理医嘱执行单的直接打印与床旁应用的可行性,规范护理医嘱执行行为,预防和减少护理差错,保证护理安全。方法应用“军卫一号”电子医嘱打印系统,通过计算机工程师将长期医嘱分类为口服药疗单、注射单、输液单、护理单,科室护士进行分类医嘱打印。每日0:00后,由夜班护士从分类医嘱途径将每个患者的长期护理医嘱执行单打印,由日班护士将长期护理医嘱执行单挂于患者床尾,执行后直接在医嘱单上签名签时间,次日晨间交接班检查核实后收回存放。结呆直接打印的长期护理医嘱执行单方便了护士执行护理医嘱,与电脑医嘱同步,准确直观,记录了护士执行护理医嘱的全过程。执行1年来,未发生相关医嘱的遗漏,保证了护理安全,促使护士重视了长期护理医嘱的执行,为举证提供了法律依据。患者对长期护理医嘱执行知情,减少了护患纠纷,增加了护患信任度。结论长期护理医嘱执行单的直接打印与床旁应用是可行的,使护理医嘱床旁执行方便、规范、准确,预防和减少了护理差错和护患纠纷,保证了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8.
1 方法  办公室护士在转抄医嘱时一式两份 ,一份由治疗护士带到治疗室准备 ,另一份由护理班护士将治疗卡夹在病人床旁特制的夹板上 ,并向病人做适当地解释 ,以便得到病人更好地配合。当护士执行每次治疗后 ,病人或家属都要在床旁的治疗卡上签名并记录时间 ,如果病人病情危重 ,家属又不在床旁时则由护士代签 ,治疗室内治疗卡由执行护士签名和记录执行时间 ,每一张治疗卡执行完毕后由护理班护士将双份治疗卡收回并核对。2 优点  通过治疗卡 ,病人可完全了解自己的治疗计划 ,由被动治疗变为主动参与治疗 ,便于病人对治疗的监督 ,且可防止…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医院面临医药卫生改革的机遇与挑战。信息化建设是帮助医院有效创新和管理的一个重要途径,护理信息化建设是护理工作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经之路。护理信息化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不仅改变了以往护士转抄医嘱执行的繁琐过程,使护士在处理医嘱时更快捷,更准确,而且减少了护理文书的书写,减轻了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真正将护士还给患者,深化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现将我科室自实施"护士站"医嘱工作系统以来所暴露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  相似文献   

20.
护理文书管理与医疗纠纷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护理文书中存在的问题 1.1 护理记录相符性差。(1)医护记录不相符。如在同一时间护士记录病人呼之不应,双侧瞳孔对光反射消失,而在医生的记录中则是神志清楚,或者医护记录死亡时间不一致等。这些情况常常见于危重病人,由于对事物判断的不一致,医护间沟通少,护士与医生的记录就会出现差异,从而使病历所具有的法律依据作用大打折扣。(2)医嘱开具时间与护士执行时间不相符。医嘱是护士对病人实施治疗的法律依据,有时由于医生疏忽将时间开错,护士又忽视了医嘱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