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22):2022-2026
[目的]探讨非超踝Taylor空间支架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2017.2手术治疗胫骨Pilon骨折患者共3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联合固定组与内固定组。联合固定组采用闭合复位Taylor空间支架联合有限内固定进行治疗,内固定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骨折愈合拆除外固定支架随访2个月后使用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AOFAS ankle hindfoot scale)评估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愈合时间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固定组优于内固定组,并发症发生率内固定组高于联合固定组。全部患者均得到完整随访,骨折愈合拆除外固定支架随访2个月后根据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AOFAS ankle hindfoot scale)评估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其中联合固定组优良率86.67%,内固定组优良率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非超踝Taylor空间支架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可以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骨折愈合时间。是一种易于掌握的、具有较低并发症和临床疗效满意的技术,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18):1648-1652
[目的]探讨应用直接前侧入路(DAA)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对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6年7月期间来本院治疗的股骨颈骨折58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DAA入路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32例为DAA组,行闭合复位3枚全螺纹空心钉内固定26例为传统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与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DAA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传统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AA组的术后引流量明显多于传统组(P0.05)。所有患者获得25~36个月随访。DAA组患者完全负重时间显著早于传统组(P0.05),DAA组Harris功能评分显著高于传统组(P0.05)。术后影像显示骨折复位良好,内置物位置及长度满意,DAA组术后Garden复位指数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DAA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显著早于传统组(P0.05),DAA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和骨折不愈合率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随访过程中,影像学检查未出现断钉、螺钉松动、移位情况。[结论] DAA入路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对于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闭合复位3枚全螺纹空心钉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踝关节镜辅助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内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内踝骨折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手术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25)患者接受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研究组(n=25)患者接受踝关节镜下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手术。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1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AOFAS)、Baird-Jackson评分和AOFAS优良率。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骨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术后1年随访时VAS评分降低,AOFAS评分提高,Baird-Jackson评分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652,10.332,10.543;均P<0.001),AOFAS评分优良率较高(P<0.001)。结论踝关节镜辅助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是治疗内踝骨折的有效方法,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及患者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可作为临床治疗内踝骨折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4年3月~2009年8月收治的98例非粉碎型内外踝双骨折根据内固定方法不同分为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闭合复位组)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切开复位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后外踝有无疼痛及术后1年AOFAS足踝评分。结果闭合复位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及骨折愈合后外踝出现疼痛发生率明显优于切开复位组(P<0.05)。闭合复位组51例术后随访16~81个月,平均29.7月,骨折全部愈合;切开复位组42例随访17~80个月,平均28.3月,4例出现切口红肿、皮缘坏死,经换药后切口愈合,无深部感染发生,1例出现骨折不愈合。结论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比较,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具有出血少、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低、骨折愈合后外踝疼痛发生率低的优点,并能获得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等同的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7-01—2018-06间鹿邑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分为2组,各42例。A组行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B组行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踝关节AOFA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A组,术后3个月和6个月AOFAS评分均高于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少,踝关节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6.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14):1274-1278
[目的]比较微创经皮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微创组30例采用经皮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关节面经皮复位困难的辅助行跗骨窦小切口直视下复位,常规组30例采用外侧"L"形切口开放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和并发症,以及VAS和AOFAS评分,影像测量B?hler角和Gissane角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手术,微创组在手术及住院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并发症上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切口均一期愈合,而常规组有7例发生手术切口皮缘坏死,经相应处理后愈合。随访12个月以上,微创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常规组,而AOFAS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测量两组患者在术后B?hler角、Gissane角恢复情况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撬拨复位结合跗骨窦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经济适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3枚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移位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01—2013-01诊治的移位股骨颈骨折51例,32例采用闭合复位3枚空心钉内固定(闭合复位组),19例采用切开复位3枚空心钉内固定(切开复位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时间、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并发症情况(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结果 51例均获得随访12~90个月,平均39个月。闭合复位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切开复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术中透视时间、骨折不愈合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复位组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低于闭合复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复位组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高于闭合复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移位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生率低于闭合复位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内固定技术(MIPO)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ORIF)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9—01—2012—12对收治的88例成人踝关节骨折根据内固定方法不同分为闭合复位经皮微创空心钉及钢板内固定(MIPO组,38例)和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ORIF组,50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局部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1年AOFAS评分。结果MIPO组在住院时间、切口感染发生率及骨折愈合时间方面明显优于OR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88例均获得随访6~36个月,平均18个月。结论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相比,闭合复位经皮微创空心钉及钢板固定技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具有创伤小、切口美观、固定牢靠、骨折愈合率高、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钛弹性髓内钉(titanium elastic nail, TEN)与切开复位锁定钢板(locking plate, LP)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6年2月—2019年7月,采用手术治疗的锁骨中段骨折患者76例。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36例采用闭合复位TEN固定,40例采用切开复位LP固定,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与影像学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TEN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和手术失血量均显著优于LP组(P0.05),TEN组的术中透视次数显著多于LP组(P0.05)。两组患者均获得12个月以上随访。总并发症发生率,TEN组为5.56%(2/36),LP组为17.5%(7/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术后随访时间延长,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DASH功能评分显著减少(P0.05)。术后各时间点,TEN组VAS和DASH评分均显著优于LP组(P0.05)。影像学方面,两组间骨折复位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TEN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早于LP组(P0.05)。[结论]闭合复位TEN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优于切开复位LP固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Pilon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效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科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Pilon骨折患者7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取切开复位解剖型锁定钛板内固定,对照组采取外固定结合切开复位有限内固定,对比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Mazur、Philips及Olerud-Molander主观功能评分。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临床疗效。分析影响Mazur评分的相关因素。[结果]试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术后6个月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6个月Mazur、Philips及Olerud-Molander主观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术后6个月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方式和骨折分型是影响Pilon骨折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虽然外固定结合切开复位有限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的优点,但切开复位解剖型锁定钛板内固定的临床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更高,术后疼痛少,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