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我们从实验上观察到3ω0/2谐波沿90°辐射精细结构,并从运动细丝底部附近nc/4处辐射3ω0/2谐波来解释3ω0/2谐波细丝结构的存在;从运动的细丝底部对TPD带来的Doppler修正解释3ω0/2谐波的双峰结构以及红强蓝弱的特点,数量上对红移、蓝移的估算与实验大体相符。用宽带激光打靶,由于靶面照明均匀及宽频带作用,细丝不易形成,对抑制TPD产生的超热电子可能是有益的。 关键词: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二次谐波时间分辨谱、慢离子发射波形实验及最近3ω0/2谐波细丝实验基础上,提出自聚焦细丝产生共振吸收的理论,能较好地解释已经得到的实验结果的各个方面。 关键词:  相似文献   

3.
测量了 1 .0 53μm激光和金盘靶相互作用产生的 3ω/ 2谐波红移峰的波长移动量与谐波发射角度之间的关系 ,并根据有关物理模型推断出电子温度 ,排除了 3ω/ 2谐波与 TPD不稳定性发生在同一区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在飞秒激光与固体靶相互作用中,利用OMA光学多道分析谱仪,在靶前表面激光镜反方向测量了激光的二次谐波(2ω0)光谱和三次谐波(3ω0)光谱,观测到了红移的2ω0光谱和3ω0光谱的伴线结构。在激光功率密度为~1018 W·cm-2的条件下,通过2ω0和3ω0谐波光谱的伴线结构,回推出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产生的自生磁场均小于1 MGs。随着激光功率密度的增大,谐波谱红移峰向长波方向移动,光谱同时发生展宽。分析认为,等离子体临界面的迅速膨胀是导致二次谐波和三次谐波红移的主要原因。随着预脉冲功率密度的增大,临界面膨胀速度增大,导致了谐波光谱峰更大的红移。自生磁场的测量为诊断临界面的运动方向和速度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测量了激光产生的等离子体中3/2ω_0谐波的发射。结果表明,在靶面功率密度为10~(14)W/cm~2量级的情况下,3/2ω_0谐波发生蓝移,蓝移量约为70A。谐波本身加宽量为26A,随靶面功率密度增加,加宽量亦略有增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采用“神光”装置基频钕玻璃激光(λ=1.053μm)打平面靶和黑洞靶所发射的3/2ω_0和2ω_0谐波的能量测量原理和方法,给出了相应实验结果,并对所得结果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分析研究了非过渡金属非晶态超导体的超导参量 T_c、2△_0 和声子谱参量λ、<ω>、<ω~2>与霍耳系数 R_H 之间,以及 T_c 与声子谱参量ω_0 和<ω>/ω_c 之间的关系,发现,在 R_H=-3.5—-4.0×10~(-11)m~3/AS 范围内同时存在着上述超导和声子谱参量的最大值;具有高ω_0 的材料对获得高 T_c 非晶态超导体有利;非晶态超导体的 T_c 与点阵无序度(<ω>/ω_0)近似地成线性关系.在上述结果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一个非晶态超导体的 T_c 公式T_c=Aλ<ω>~(1/2)/(<ω>/ω_0+(1+λ)/20)和一个2△_r/k_BT_c 公式2△_0/k_BT_c=4.95[1-T_c<ω>_(1/2)/A(1/λω_0+1/20<ω>+1/20<ω>)]按照所提出的公式,第一次指出了,非过渡金属非晶态超导体既可以是一个2△_0/k_BT_c 比BCS 理值大得多的典型的强耦合超导体,也可以是一个 2△_0/k_BT_c 比 BCS 理值还要小得多的甚弱耦合超导体.当然,也可以是一个 2△_0/k_BT_c 值与 BCS 理论基本一致的弱耦合超导体.解释了结晶态弱耦合超导体的2△_0/k_BT_c 测量值偏离于 BCS 理论的原.  相似文献   

8.
理论研究了电荷共振增强电离和离解电离在H~+_2谐波辐射中的贡献.结果表明:在少周期激光场下,谐波辐射只由电荷共振增强电离贡献产生,谐波光谱呈规则的奇次谐波.在多周期激光场下,谐波辐射由电荷共振增强电离和离解电离共同贡献产生,但是电荷共振增强电离在谐波辐射中起主要作用.并且低阶谐波呈现偶次谐波.最后,通过分析含时核运动,电离几率以及谐波辐射时频分析图解释了少周期和多周期激光场驱动H~+_2辐射谐波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高功率激光加热微管靶,从入射激光的反方向观察二次谐波的时空分辨结构,分析了激光与微管靶的相互耦合过程.在激光与等离子体细丝相互作用的理论基础上,解释了微管区域内反激光方向二次谐波辐射的特殊现象.  相似文献   

10.
吕志忠  张天祺  钟功祥 《物理学报》2015,64(17):174204-174204
利用钛宝石飞秒激光器输出的基频脉冲ω及其倍频脉冲2ω所构成双色场作用空气, 实验中检测到了中心波长处于真空紫外波段的四阶谐波. 在气体未发生电离的情况下, 四次谐波强度对双色场的能力依赖关系显示其产生是参量过程2ω+ω+ω→4ω的贡献. 当气体发生电离, 四次谐波强度与双色场相对相位有关, 可通过双色场相干控制. 实验研究了四次谐波对双色场相位的依赖性以及与太赫兹波的关联性, 其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相符, 分析发现当气体发生电离时四次谐波的产生过程存在太赫兹辐射ΩTHz的参与, 是参量过程2ω+2ω±ΩTHz→4ω和2ω+ω+ω→4ω的共同贡献.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给出了利用光学多道分析(OMA)谱仪测量飞秒激光谐波光谱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是利用OMA谱仪(谱分辨0.1nm)加CCD(1152×1242)相机探测设备,用消色差的相机镜头作为空间分辨,在固体靶前表面测量了激光的二次谐波(2ω_0)光谱.结果显示:在平行于靶面的方向和接近于法线方向分别观测到了2ω_0光谱,但在接近于法线方向的谐波光谱出现了精细结构,并得到2ω_0谐波谱的分裂间隔约为3.183 nm.分析认为,自生磁场的产生和作用是导致二次谐波光谱精细结构及谐波谱分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辐射阻尼引起二维核磁共振NOESY谱中的伪信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建新  毛希安 《物理学报》1996,45(11):1793-1799
讨论水溶液样品NOESY谱ω1维上出现的谐波,用辐射阻尼线形理论对实验进行了分析,证明了这些谐波是由辐射阻尼造成的伪信号.同时分析了这种伪信号在不同混合时间时的线形特征,与实验结果符合相当好,给出了实验上消除这种伪信号的方法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能够很好地描述非过渡金属无序和非晶态超导体的2Δ_0/(k_BT_c)与声子谱参量之间关系的一个公式: 2Δ_0(k_BT_c=4.95[1-T_0<ω>~(1/2)/A(1/λω_0 1/20λ<ω> 1/20<ω>)]。计算了大量已知声子谱的非晶和无序超导体的能隙2Δ_0对T_c的比,结果表明在百分之几的范围内与实验值符合。指出了非过渡金属和合金的非晶态超导体,既可以是一个2Δ_0/(k_BT_c)值远大于BCS理论值(3.53)的强耦合超导体,也可以是一个2Δ_0/(k_BT_c)值比BCS理论值还要小得多的弱耦合超导体。  相似文献   

14.
测量了激光产生的等离子体中3/2ω0谐波的发射。结果表明,在靶面功率密度为1014W/cm2量级的情况下,3/2ω0谐波发生蓝移,蓝移量约为70?。谐波本身加宽量为26?,随靶面功率密度增加,加宽量亦略有增大。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10μm半径数量级单个激光斑在预形成等离子体中造成的侧向3ω0/2谐波时空分辨特性。详细讨论了该数量级激光斑小尺度自聚成丝与3ω0/2谐波辐射的紧密关联性。提出在低到0.05nc低密度等离子体区域出现的侧向谐波信号可能由自聚引发的Langmuir波或离子声波散射构成。  相似文献   

16.
超热电子产生的靶后相干渡越辐射光谱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OMA光学多道分析仪测量了激光与薄膜靶相互作用中产生的辐射光谱,在靶后观察到红移的二次谐波发射. 这种二次谐波是v×B加热产生的、具有微脉冲结构的超热电子束在等离子体-真空边界产生的相干渡越辐射(CTR). 随着激光能量的增大,红移峰向长波方向移动,光谱同时发生展宽. 分析认为,等离子体临界面的迅速膨胀是导致二次谐波红移的主要原因. 随着预脉冲能量的增大,临界面膨胀速度增大,导致了发射峰更大的红移. 实验还测量了靶面法线方向的辐射光谱,观察到基频辐射的红移和展宽. CTR为诊断临界面的运动方向和速度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关键词: 相干渡越辐射 超热电子 超短超强激光 等离子体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7.
 测量了1.053μm激光照射金平面靶时产生的3ω0/2谐波散射光的时间积分谱,由红移峰和蓝移峰的波长推算出双等离子体衰变区域的电子温度以及nc/4 区域的等离子体膨胀速度,即离子声速。实验结果和不稳定性饱和机制预言的结果有良好的自洽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一个实例说明:μ~* =0时,一级近似T_c级数解的收敛半径既不是由z_(ph)=-integral from n=0 to (ω_(ph)) (dωg(ω)·ω'/ω_(ph)~2-ω~2),也不是由z_(ph)=integral from n=0 to (ω_(ph)) (dωg(ω)ω~2/ω_(ph)~2 ω~2)决定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激光等离子体细丝的线性转换理论作了研究.通过对激光等离子体二次谐波的能量通量的计算发现,二次谐波的平面波理论关于在垂直密度梯度方向没有二次谐波辐射的结论与实验结果不符.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等离子体细丝的二次谱波线性转换理论,在垂直密度梯度方向有较强的二次谐波发射,这与实验结果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20.
本文的最新实验表明,单个10μm半径级的激光斑在预形成的激光等离子体中不能有效激励90°侧向3ω0/2谐波发射。但配合同样尺寸的辅助光斑,在满足一定位置和角度条件下却容易引发这种发射。使用双等离振子衰变理论,结合动态自聚细丝模型分析了这一现象的起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