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干金妮  叶梦茜  王健 《医疗装备》2023,(21):51-54+58
目的 探究弥散张量成像联合血栓弹力图(TEG)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间于医院就诊的134例疑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最终确诊缺血性脑卒中98例(试验组)、非缺血性脑卒中36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弥散张量成像和TEG参数。结果 试验组平均弥散率(MD)值、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最大振幅(MA)值、弹力图最大切角(Angle角)、凝血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各向异性分数(FA)值、反应时间(R)值、凝固时间(K)值均低于对照组(P <0.05)。弥散张量成像联合TEG诊断缺血性脑卒中的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弥散张量成像、TEG单项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弥散张量成像能够敏感地发现病变,客观地测量FA、ADC值,将病变量化,TEG参数能够及时地反映机体凝血状态变化。弥散张量成像联合TEG可有效提高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孕妇凝血功能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66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孕妇(其中血小板(platelets,PLT)计数(50-99)×109/L孕妇50例,〈50×109/L孕妇16例)(实验组)和同期112例健康孕妇(对照组),分别进行TEG、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检测,并分析其与PLT值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反应时间(R值)、凝血时间(K值)、PT值及APTT值均升高,而α角、最大振幅(MA值)与凝血综合指数(CI值)均降低(P〈0.05);与PLT(50-99)×109/L亚组相比,PLT〈50×109/L亚组K值升高,MA值及CI值均降低(P〈0.05);K值、MA值及CI值均与PLT值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43、0.51、0.40,P均〈0.05),其他检测指标与PLT值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TEG可作为监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孕妇凝血功能状态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CIS)早期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血栓弹力图(TEG)参数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选自2017年1月-2018年6月本院首次确诊为CIS的患者65例作为研究组,同期67例具有神经系统症状的非CIS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LP-PLA2水平,采用血栓弹力图仪法检测TEG参数(R值、K值、α角和MA值)。结果 CIS组和对照组Lp-PLA2和TEG参数测定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CIS组较对照组血清Lp-PLA2、α角和MA值显著升高,CIS组较对照组R值和K值显著降低。CIS组Lp-PLA2与R值、K值、α角和MA值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 473、0. 437、0. 367、0. 382,P 0. 01)。结论 CIS患者血清Lp-PLA2水平与反映脑动脉血栓形成进展的TEG参数显著相关,表明其与CIS早期发生和进展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创伤患者的血栓弹力图(TEG)和常规凝血指标关系,从而评估2种方法在不同创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来本院的创伤患者300例,分为颅脑创伤、骨折2组,选择同期的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检测各组的血栓弹力图、凝血功能四项和血小板计数,对其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颅脑创伤组、骨折组R值、MΑ值、PT值和ΑPTT值均大于对照组,且颅脑创伤组大于骨折组,各组受试者K值、α值、Fib值和PLT值均小于对照组,且颅脑创伤组小于骨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TEG中的R值与ΑPTT、PT卡方检验,TEG中KR、α和MΑR与PLT值卡方检验,以及TEG中的K、α和MΑ值与Fib卡方检验,一致性较差。结论颅脑创伤患者高凝状态明显高于骨折组。对于创伤患者,均需监测血栓弹力图和传统凝血功能,这2种方法不能相互替代,尤应重点关注颅脑损伤组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标本在不同时间段和不同的保存环境里各参数的差异,以保证检验的准确性。方法选取常规做普通TEG的患者60例,甲组为抽血后立即将血放入高岭土小瓶内进行检测,乙组为将血放入高岭土小瓶内2 h后进行检测,丙组为抽血后2 h再将血放入高岭土小瓶内进行检测。结果甲组与乙组比较:R值、K值明显延长,Angle角及MA值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与丙组比较:R值、K值、Angle角及MA值变化并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血液标本放置在高岭土小瓶内之后再检测会对血栓弹力图各参数造成影响,因此不能将血液在高岭土小瓶中放置过长时间;抽血后在常温下保持2 h后再进行检测,血栓弹力图各项指标相对比较稳定,对结果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分析仪在龙岩地区不同孕周孕妇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医院收治的113名健康孕妇的病历资料,根据孕妇孕周分为早期组、中期组和晚期组,比较3组孕妇TEG指标(R值、K值、Angle角、MA值)、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差异,以及TEG指标、凝血指标与孕周的相关性。同时根据是否出现不良事件分为异常组与正常组。比较两组TEG指标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EG对孕妇妊娠不良事件发生的预测效能。结果 不同孕周组R值、K值、PT、APTT、T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早期组>中期组>晚期组(P<0.05);不同孕周组Angle角、MA值、FI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早期组<中期组<晚期组(P<0.05);Pearson检验显示,R值、K值、PT、APTT、TT与孕周均呈负相关,Angle角、MA值与孕周均呈正相关;异常组R值、K值低于正常组,A...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 complicating pregnancy,HDCP)患者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m,TEG)参数与经典凝血功能指标的关联性及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8月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100例HDCP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DVT组31例,非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N-DVT)组69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经典凝血功能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D-二聚体(D-Dimer,D-D)、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血小板平均容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TEG参数[凝血反应时间(reaction time,R)、血凝块形成时间(clot formation time,K)、最大振幅(maximal amplitude,MA)、α角(α-Angle)],分析经典凝血功能指标、TEG参数与HDCP患者发生DVT的关联性及经典凝血功能指标、TEG参数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TEG、经典凝血功能指标对DVT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在年龄、PLT、PDW、MPV、PT、APTT、TT、FIB、D-D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VT组TEG参数R、K低于N-DVT组,MA、α-Angle高于N-DV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PLT、PDW、MPV、PT、APTT、TT、FIB、D-D、R、K、MA、α-Angle水平均为HDCP患者DVT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偏相关性分析,将年龄等其他因素控制后,PLT、PDW、MPV、IPT、APTT、TT、FIB、D-D、R、K、MA、α-Angle仍与HDCP患者DVT发生显著相关(P<0.05);TEG参数R、K、MA、α-Angle与PLT、PDW、MPV、PT、APTT、TT、FIB、D-D相关(P<0.05);TEG参数、经典凝血功能指标联合预测HDCP患者DVT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1,高于各指标单一预测。结论HDCP患者TEG参数与经典凝血功能指标存在一定相关性,各指标联合检测可有效预测DVT发生,为临床开展针对性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现代医院》2019,(12):1860-1862
目的观察血栓弹力图(TEG)监测胎儿生长受限孕妇凝血功能规律,并评估TEG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月—6月确诊为胎儿生长受限的孕妇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1与观察2组,每组20例;选择周期正常妊娠孕妇2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在妊娠12周时予以小剂量阿司匹林口服治疗。三组均给予常规凝血指标(PT、FIB、APTT、TT、PLT等)进行前期监测,观察2组与对照组在其基础上对血栓弹力图指标(R值、K值、MA值、Angle角等)进行前期监测以及观察2组给药阿司匹林治疗后各种指标监测,了解其凝血状态及治疗效果。结果前期指标监测表明,对照组与观察1组FIB存在显著性差异(P <0. 05),其他常规血凝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 0. 05);观察2组和对照组孕妇间血栓弹力图各指标以及FIB等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P <0. 05),PT、APTT、TT、PLT数据间均无明显差异(P> 0. 05);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孕期的增长,正常孕妇凝血能力在不断增强;观察2组给药阿司匹林后与对照组比较仅血栓弹力图各指标、FIB等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P <0. 05)。结论胎儿生长受限的孕妇病因复杂,血栓弹力图监测指标可以良好地观察患者凝血状态,了解阿司匹林药物治疗效果,可以作为临床监测的良好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血栓弹力图联合血小板聚集率对血栓前状态复发性流产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纳入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诊断的8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观察组)及健康体检志愿者50例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行血栓弹力图指标(R值、MA、K值、α-Angle)、血小板聚集率、凝血指标(APTT、PT、TT)、血流变学(LRV、HRV、PV、MRV)等比较,分析血栓弹力图联合血小板聚集率对血栓前状态复发性流产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R值、MA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K值、α-Angle无差异(P0.05),血小板聚集率高于对照组,APTT、PT、TT均低于对照组,LRV高于对照组,HRV、PV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MRV无差异(P0.05)。血栓弹力图联合血小板聚集率诊断复发性流产的诊断特异度及ROC曲线下面积均高于单独检测,此时血栓弹力图R值、MA以及血小板聚集率临界值分别为7.88min、64.79mm以及57.44%。结论:采用血栓弹力图联合血小板聚集率预测血栓前状态复发性流产结局,特异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血栓弹力图联合凝血六项指标在急诊多发性创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8月—2022年12月收治的急诊多发性创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病情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 ISS)分为多发伤组34例与严重多发伤组46例,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初始凝血指标(PT、APTT、TT、Fib、D-D、PLT)、血栓弹力图(R值、K值、a角和MA值),分析上述参数对急诊多发性创伤严重程度分级的价值。结果 多发伤组患者的α角、MA值均高于严重多发伤组,R值、K值均低于严重多发伤组(P<0.05)。多发伤组的PT、APTT、TT、D-D的值均低于严重多发伤组,Fib、PLT高于严重多发伤组(P<0.05)。经Pe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R值、K值与PT、APTT、TT、D-D呈正相关,与Fib、PLT呈负相关;α角、MA值与PT、APTT、TT、D-D呈负相关,与Fib、PLT呈正相关(P<0.05)。MA值诊断急诊多发性创伤患者的效能较高,MA值约登指数最大时对应cut-off为42.45 mm, AUC为0...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分析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患者血栓弹力图(TEG)和常规凝血的各项参数,评估各研究指标对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血栓前状态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9月来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妊娠子痫前期患者2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产科诊断标准分为轻度子痫前期组140例、重度子痫前期组156例,选取同期正常妊娠晚期孕妇300例作为对照组,均在入院后、分娩前抽取肘正中静脉血分别进行血栓弹力图、常规凝血及抗凝血酶Ⅲ(AT-III)、D-二聚体水平检测。结果轻度子痫前期组TEG各项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重度子痫前期组患者的TEG参数与对照组比较除α角外,R值、K值增大,MA值显著缩短,CI值显著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轻度子痫前期与重度子痫前期组比较TEG各项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3个组常规凝血象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AT-Ⅲ、血小板(PLT)值分别进行两两比较,轻度子痫前期组与对照组比较AP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APTT值延长,其余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重度子痫前期组与对照组比较PLT及AP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APTT值延长,PLT减低;重度子痫前期组与轻度子痫前期组比较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PLT减低,其余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TEG检测联合常规凝血及D-二聚体检测能全面反映子痫前期患者的凝血状态,两者联合互补,能快速、有效地判断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妇女凝血状态,如能早期干预可能降低围产期出血及栓塞性疾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对冠心病危险分层及冠脉病变程度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院诊治的188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心肌梗死72例(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59例(UAP组),稳定型心绞痛57例(SAP组)。根据Gensini积分将患者分为轻度病变组(85例)、中度病变组(63例)、重度病变组(4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TEG检测,对比各组TEG指标[凝血反应时间(R)、血凝块成形时间(K)、最大振幅(MA)、MA后30 min振幅减少百分率(LY30)、血凝块形成速率(Angle)、凝血指数(CI)]差异,Pearson分析TEG各指标与血管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Angle、MA、CI在SAP组、UAP组、AMI组患者中逐渐增高,R、K、LY30在SAP组、UAP组、AMI组患者中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K、LY30随着冠脉病变程度加重而逐渐降低,Angle、MA、CI随着冠脉病变程度加重而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R、K、LY30与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r=-0.605、-0.539、-0.614,P0.05),Angle、MA、CI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705、0.635、0.596,P0.05)。结论血栓弹力图各指标可有效反映冠心病患者病情和冠脉病变程度,可用于监测冠心病病情和指导疾病治疗。  相似文献   

13.
正凝血检测主要用于检测凝血功能,共包括四项指标,分别为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1]。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主要用于反映凝血动态变化的全过程,其主要的参数包括凝血因子激活时间(R)、血块形成速率参数(K)、弹力图最大切角(α-Angle)及弹力图最大振幅(MA)[2]。其中R  相似文献   

14.
《疾病监测与控制》2021,15(3):210-213
目的:分析血栓弹力图与重症肺炎病人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08~2020-01本院收治的75例重症肺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入院后均进行血栓弹力图和常规凝血功能检测,并采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表(APACHEⅡ)进行评分,同时根据住院28天后的临床结局将75例病人分为存活组(n=43)和死亡组(n=32)。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病人的各项指标水平,并探讨血栓弹力图指标和常规凝血功能指标评估重症肺炎病人预后的价值,以及血栓弹力图各项指标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存活组的凝血反应时间(R值)、血块生成时间(K值)均低于死亡组(P﹤0.05),最大振幅(MA)及α角(血栓弹力图轨迹中从R到K之间的坡度)均高于死亡组(P﹤0.05);存活组的血小板计数(PLT)水平高于死亡组(P﹤0.05),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原时间(APTT)低于死亡组(P﹤0.05);存活组的APACHEⅡ评分低于死亡组(P﹤0.05);血栓弹力图指标和常规凝血功能指标评估重症肺炎病人预后的AUC分别为0.943、0.866;经Spearman相关分析,血栓弹力图指标中R值和K值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602、0.645,P 0.05),MA和α角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0.473、﹣0.501,P 0.05)。结论:血栓弹力图对于评估重症肺炎病人的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血栓弹力图检测在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8年4月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血栓弹力图指标变化情况,分析血栓弹力图各指标与血小板计数的关系。结果不同类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各血栓弹力图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栓弹力图Angle角(r=0. 256,P <0. 05)、MA值(r=0. 375,P <0. 05)、EPL (r=0. 605,P <0. 01)、Ly30 (r=0. 309,P <0. 01)、CI值(r=0. 455,P <0. 01)与血小板计数正相关,K值(r=-0. 370,P <0. 01)与血小板计数负相关。结论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血栓弹力图检测结果对于评估血液恶性肿瘤患者体内出凝血状态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分析TEG5000血栓弹力图仪(TEG仪)主要参数性能,以验证其是否符合临床实验室的检测要求。方法按标准操作程序(SOP)对TEG仪的主要参数,如从血样开始检测至描记图幅度达2 mm所需的时间(R时间,R)、从R时间终点至描记幅度达20 mm所需时间(K时间,K)、从血凝块形成点至描记图最大曲线弧度作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α角度,α)、描记图上的最大振幅即最大切应力系数(MA)、凝血综合指数(CI)、任一时刻描记图曲线两点间的距离(A)和血凝块强度(G)等进行重复性、线性、可比性试验,同时观测其对血小板(PLT)和纤维蛋白原(Fbg)的影响。结果重复测定全血标本R、K、MA、CI等主要参数的CV范围为1.8%~11.1%;线性试验R等的相关系数(r)绝对值均0.95,表明仪器的实测值和理论值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和MA与PT、APTT、TT和Fbg呈正相关(P0.01)。PLT和Fbg的量对血栓弹力图各参数的影响不同,根据参数的变化可以看出标本中PLT和Fbg的变化。结论 TEG仪检测主要参数性能符合要求,可推广应用于临床。但应注意PLT和Fbg对其测定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评价低分子肝素(LMWH)改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凝血功能效果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在梧州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住院的子痫前期患者80例作为治疗组,随机分为A组(40例)和B组(40例),A组常规降压解痉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皮下注射LMWH(4100 U),每日1次,治疗周期3~5 d。同期选取正常妊娠孕妇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治疗前A组、B组与对照组凝血5项水平、血小板计数(PLT)、TEG参数;比较A组、B组治疗前后凝血5项、PLT及TEG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治疗前治疗组(A组、B组)凝血酶原时间(PT)短于对照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凝结时间(TT)长于对照组,D-二聚体(D-D)值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EG参数中,凝血因子反应时间(R)短于对照组,血小板聚集功能(MA)、纤维蛋白聚合功能(Angle)、血块消融比例(LY30)、凝血综合指数(CI)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B组治疗前各项指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凝血指标中B组D-D较治疗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其他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治疗后R延长,MA、Angle、LY30、CI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EG检测优于凝血5项检测,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可以更有效地反映凝血状态及LMWH改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凝血功能效果,为指导预测子痫前期并及早临床干预子痫前期提供循证医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高俊丽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8):1243-1244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与血小板、血浆纤维蛋白原之间关系。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35例和健康者156例,进行血小板(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检测。在入院时和出院后6个月分别评价脑卒中组患者的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并给予为期2年的随访。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组与健康组比较,MPV、PDW、FIB明显升高(P〈0.05),PLT明显降低(P〈0.05);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和神经功能损伤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761,P〈0.05)。结论观察PLT、MPV、PDW及FIB水平变化对病情诊断和病情判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与凝血5项用于低分子肝素治疗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凝血功能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在本院就诊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分别给予常规解痉、降压、镇静及扩容、利尿治疗(常规治疗组),或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给予每日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000U(低分子肝素组),两组均治疗3~5d。同期产前检查健康60例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凝血5项(PT、APTT、TT、Fib、D-二聚体)及TEG参数指标。结果:重度子痫前期患者PT、TT、APTT低于对照组,FIB、D-D高于对照组,R值、K值低于对照组,α角、MA及CI值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凝血5项及TEG各参数指标无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治疗后PT、TT、APTT升高,FIB、D-D降低,TEG中R值、K值升高,α角、MA及CI值降低(P均0.05)。治疗后,低分子肝素组PT、TT高于常规治疗组,D-D低于常规治疗组(P均0.05),APTT、FIB两组无差异(P0.05)。低分子肝素组R值、K值高于常规治疗组,α角、MA及CI值低于常规治疗组(P均0.05)。结论:TEG评价低分子肝素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凝血功能效果优于凝血5项,提示临床上可将TEG作为评价重度子痫前期凝血功能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肺癌患者凝血指标和血栓弹力图(TEG)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河北省涿州市医院80例肺癌患者为肺癌组,4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凝血指标和TEG,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并分析其与肺癌病情变化的关系。结果肺癌组TEG指标反应时间(R)、凝固时间(K)、最大振幅(MA)、血小板弹性指标(E值)明显升高,凝血指标纤维蛋白原(FIB)、血浆D-二聚体(D-Dimer)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升高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活酶时间(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组、腺癌组和小细胞未分化癌组之间TEG与凝血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癌的不同病理分期中,Ⅲ-Ⅳ期的R、K值明显短于Ⅰ-Ⅱ期(P0.05),而MA、E值明显宽于Ⅰ-Ⅱ期(P0.05),且FIB、D-Dimer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结论凝血指标和TEG的检测可对肺癌患者的凝血状态进行动态观察,在判断肺癌患者病情进展、预后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