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晚期胃癌的治疗进展颇快,但有效的化疗方案仍是目前重要研究课题。1993年1月~1996年12月,作者将不同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患者51例分为3组:ME方案17例,FAM方案23例,EAP方案11例,探讨各种方案对晚期胃癌的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2.
尽管手术仍是胃癌的首选治疗,但许多晚期病人就诊时已失去手术治疗机会.对于这类患者,目前公认联合化疗较单药化疗效果好。我们自1988年开始采用UMA、UM方案治疗晚期胃癌88例,现将两方案对比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化疗是治疗晚期胃癌的主要方法,为提高晚期胃癌化疗效果,临床不断探求新的治疗方案。1996年1月2日~2001年12月30日.绍兴市人民医院肿瘤科采用5-氟尿嘧啶(5-FU)、醛氢叶酸钙(CF)、表阿霉素(E-ADM)、顺铂(DDP)和优福定片(UFT)、醛氢叶酸钙片(CF)、表阿霉素(E-ADM)、顺铂(DDP)共治疗晚期胃癌66例,将2个方案的近期疗效及毒性反应对比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生化调节MFP方案(MTX、5-Fu、DDP)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与副作用。方法:1998年6月-2000年6月应用MFP方案治疗晚期胃癌42例。结果:全组总有效率(CR+PR)47.6%,对初次化疗患者有效率66.7%,对以往接受过化疗者有效率37.04%,对以往接受过5-Fu治疗者有效率36.8%。统计学分析显示,MFP方案对初次化疗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以往接受过化疗者。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对晚期胃癌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胃癌化疗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胃癌的高发国家之一,由于就诊的病人中多为Ⅲ及Ⅳ期患者,手术对于这些晚期胃癌患者并不理想,作为综合治疗组成部分的化疗,是当前治疗胃癌的重要手段之一。晚期胃癌的化疗,近20年来已引起肿瘤治疗界的瞩目,现就胃癌的化疗概述如下。一、晚期胃癌的化疗Macdonald1979年首先报道了FAM(5-Fll、ADM、MMC)方案治疗晚期胃癌获得42%(26/62)的有效率。其后到1984年多中心前瞻性研究,12组453例应用FAM方案的有效率却为33%,到1989年有人归纳16组656例的有效率仅为30%,其中CR率也只有2%。FAM方案推出后,以5-FU和ADM…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L-OHP)联合亚叶酸钙(CF)和5-氟尿嘧啶(5-Fu)治疗晚期胃癌和大肠癌的临床疗效和患者不良反应。方法L-OHP、CF、5-Fu组成的化疗方案治疗27例晚期胃癌和33例晚期大肠癌患者。结果完全缓解3.3%,部分缓解31.7%,临床获益率76.7%。主要不良反应为轻度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和神经毒性。结论L—OHP联合CF和5-Fu是有效而低毒的化疗方案,适用于晚期胃癌和大肠癌患者。  相似文献   

7.
晚期胃癌34例治疗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晚期胃癌合理的治疗方式。方法:总结34例晚期胃癌治疗经验。21例患者行姑息性切除手术,13例行非切除手术。34例术前腹腔加静脉化疗。术中腹腔温热灌注化疗25例,术后腹腔化疗25例,静脉化疗13例。结果:姑息性手术辅助化疗,患者1、3年生存率为70.6%和5.9%。姑息性手术辅助化疗能延长术后生存时间,21例患者平均生存23个月,最长生存42个月。腹腔灌注化疗毒副反应轻,效果显著。结论:姑息性切除手术在晚期胃癌患者治疗中是可行的,腹腔灌注化疗是较理想的辅助化疗方式。  相似文献   

8.
晚期胃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疾病,是医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因此,肿瘤专家们在努力地寻找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案。自1998年1月至2001年12月,我们对47例不能切除的晚期胃癌采取胃离断、胃癌旷置动脉化疗配合腹腔化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改良FOLFIRI方案治疗晚期胃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然而胃癌患者中Ⅳ期胃癌占37%~39%,Ⅰ~Ⅲ期可切除的胃癌患者有半数以上术后复发转移变成晚期胃癌。晚期胃癌失去彻底手术切除、治愈疾病的机会,以化疗为主的内科综合疗法显得尤为重要。收集我院2004年5月~2007年5月24例晚期胃癌,采用改良FOLFIRI方案化疗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晚期胃癌由于大多失去手术机会,放射治疗则多用于手术前和术中,故目前主要仍靠化疗改善晚期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对胃癌的化疗方案较多,不同阶段有化疗应用指征者至少占所有患者的2/3^[1]。联合化疗治疗胃癌的有效率为30%~50%,常用的方案为“FAM”和“EAP”等^[2]。我科于1996年10月至1999年8月采用CFM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紫杉醇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回顾分析我科以紫杉醇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探讨紫杉醇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在晚期胃癌患者中的治疗价值。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0年1月~2004年6月我科应用紫杉醇为主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56例,均为手术后复发转移经一线化疗失败患者。男31例,女  相似文献   

12.
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胃癌的治疗是当前恶性肿瘤临床治疗的难点之一,全身化疗可改善晚期胃癌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但是至今还没有公认的规范标准化疗方案,奥沙利铂是新一代铂类制剂,目前被广泛用于治疗胃肠道癌症。我院2001年1月~2004年12月,应用OL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2,4例,现将治疗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晚期胃癌由于已失去了手术切除的机会,只能通过全身化疗来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但至今没有公认的规范标准化的化疗方案。我们自21304年7月~2005年12月采用表阿霉素、亚叶酸钙、氟尿嘧啶与奥沙利铂组成的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19例,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胃癌为我国常见恶性肿瘤,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中晚期,联合化疗是治疗晚期胃癌的主要方法。我们于2003年2月至2005年2月采用紫杉醇、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联合治疗晚期胃癌28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杨新姝 《浙江肿瘤》2000,6(3):184-184
观察以羟基树碱(HCPT)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效。对31例晚期胃癌病例以HCPT为主化疗,每例至少化疗2个周期,总有效率32.2%。表明以HCPT为主治疗晚期胃癌仍可取得较好疗效,毒性较低。  相似文献   

16.
羟基喜树碱联合5-氟尿嘧啶及四氢叶酸钙治疗胃癌5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评估用HCFF、CF、5-Fu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经病理检验确诊的胃癌患者58例,其中Ⅲ期-Ⅳ期患者共51例,一般情况差,均不愿行手术治疗。给予HCPT、CF、5-Fu联合化疗方案治疗。3个疗程后,复查胃镜、B超、CT,进行疗效评估。结果:全组患者近期有效率为56.9%,其中CR8例、PR25例。结论:本方案对晚期胃癌疗效肯定,毒副反应小,值得在临床联合化疗治疗胃癌中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单周方案紫杉醇单药治疗在晚期胃癌应用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强  李晓峰 《中国癌症杂志》2006,16(10):791-794
晚期胃癌给予化疗加支持治疗,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都较单独给予支持治疗高。目前,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紫杉醇类的药物是最有前途的细胞毒药物之一。紫杉醇的单药使用,特别是低剂量每周的单药治疗,显示出了令人振奋的作用,且毒副反应较低,起效快,迅速缓解症状,对于一些老年、生存状况差、不适于进行联合化疗,甚至失去常规化疗指征的晚期胃癌患者,不失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本文着重介绍小剂量每周紫杉醇单药治疗晚期胃癌的一些临床报道。  相似文献   

18.
胃癌的术后5年生存率很低,大约有2/3的全胃切除术后患者局部复发[1-2].由于胃癌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确诊时许多患者已属晚期,失去手术机会,需要采用以全身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3].我们对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不能手术的晚期胃癌患者分别行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紫杉醇、奥沙利铂化疗和单纯化疗,并进行疗效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胃癌的术后5年生存率很低,大约有2/3的全胃切除术后患者局部复发[1-2].由于胃癌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确诊时许多患者已属晚期,失去手术机会,需要采用以全身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3].我们对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不能手术的晚期胃癌患者分别行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紫杉醇、奥沙利铂化疗和单纯化疗,并进行疗效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胃癌的术后5年生存率很低,大约有2/3的全胃切除术后患者局部复发[1-2].由于胃癌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确诊时许多患者已属晚期,失去手术机会,需要采用以全身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3].我们对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不能手术的晚期胃癌患者分别行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紫杉醇、奥沙利铂化疗和单纯化疗,并进行疗效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