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观察不同剂量布托啡诺配伍丙泊酚应用于无痛肠镜麻醉的效果.[方法]171例择期行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给予5 μg/kg,B组予10 μg/kg,C组予20 μg/kg的布托啡诺,三组均配伍丙泊酚1.8~2.5 mg/kg.观察并记录用药前(T0)、用药后2 min(T1)及术毕(T2)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吸频率(RR)及脉搏氧饱和度(SpO2)及相关项目,行术后VAS评分,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组T1时点SBP、DBP、HR、RR及SpO2均较T0时点降低(P〈0.05),C组的SBP、HR、RR及SpO2较A组、B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术毕即T2时点A组和B组SBP、DBP、HR、RR及SpO2均恢复到T0水平(P〉0.05),C组SBP、DBP及HR仍较术前低(P〈0.05).A组入镜时间、手术操作时间较B组及C组长(P〈0.05),丙泊酚的总用量亦较B组及C组多(P〈0.05),但术后清醒时间较C组短(P〈0.05),与B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术后VAS评分高于B组及C组(P〈0.05).A组术中体动多于其余两组(P〈0.05).A组和B组恶心呕吐、眩晕及嗜睡的发生率均较C组低(P〈0.05).[结论]布托啡诺配伍丙泊酚用于无痛肠镜麻醉安全有效,10 μg/kg的布托啡诺剂量较为合适,对循环、呼吸影响小,可降低手术难度,不影响术后清醒,减轻术后疼痛,不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级、血压及心电图检查正常、需行宫腔镜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异丙酚组(P组,n=50)和异丙酚加芬太尼组(F组,n=50),记录诱导前、后MAP、SpO2、HR、异丙酚用量、术毕清醒时间,以及局部注射痛、呼吸抑制、术中皱眉或肢动、术后疼痛的发生例数。结果:F组患者MAP、SpO2、HR与P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F组异丙酚用量和局部注射痛等不良反应发生比P组明显减少(P〈0.01);但F组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安全有效,但需注意呼吸抑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评价静脉麻醉用于小儿纤支镜检查的可行性.方法:64例拟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儿,年龄2~13岁,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即表面麻醉组(对照组)和丙泊酚静脉麻醉组(试验组),每组32例.记录患者术中生命体征(HR、RR、SpO7最低值)的变化、不良反应(包括呛咳、呼吸抑制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HR、RR、SpO2的波动值变化较小,剧烈呛咳的病例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尽管试验组短暂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由于医生采取面罩加压给氧等处理,患者SpO2始终维持在96%以上.结论: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检童,患儿舒适性和安全性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静脉输注氟比洛芬酯与芬太尼对咪唑安定镇静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霞云  陈安基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0):1879-1881
【目的】评价静脉输注氟比洛芬酯(凯纷)或芬太尼对咪唑安定镇静效果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134例行下腹部或下肢择期手术病人,ASAⅠ~Ⅱ级,随机将病例分为凯纷复合咪唑安定组(凯纷组)和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组(芬太尼组),每组67例。观察两组血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SpO2,采用警觉/镇静观察评分法(OAA/S)比较两组病人的镇静程度,围术期呼吸抑制情况(SpO2≤90%超过5s)、术中牵拉或止血带压迫不适及术后有无恶心、呕吐。术后随访,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疼痛评分,记录相应的VAS值。【结果】两组比较,芬太尼组围术期呼吸抑制的发生高于凯纷组(P〈0.05)但术后恶心呕吐发生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6h、12h VAS评分凯纷组明显低于芬太尼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中OAA/S评分,各时点的MAP、HR、RR、SpO2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凯纷复合咪唑安定术前静脉输注与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比较,在辅助腰硬联合麻醉是安全的,其超前镇痛效果确切,副作用小,不影响咪唑安定的镇静效果,未增加呼吸抑制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意识指数(IOC)应用于无痛胃镜检查对麻醉用药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本院拟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8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OC组和常规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芬太尼1μg/kg、丙泊酚2 mg/kg后,IOC组根据IOC监测值(45~60)给予丙泊酚维持量调节,常规组术中根据一般监测指标和患者体征进行丙泊酚用量调节,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1)、麻醉诱导后(T2)、胃镜插入即刻(T3)、苏醒时(T4)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的波动及麻醉情况。【结果】IOC组和常规组的丙泊酚诱导用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IOC组患者的追加丙泊酚次数、丙泊酚总用量、苏醒时间均显著的低于常规组(P<00.5);T1、T2、T4时刻IOC组和常规组患者的 HR、MAP及SpO2监测值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在T3时刻IOC组患者的HR、MAP值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IOC组患者发生体动反应、恶心呕吐、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显著的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呼吸抑制、头晕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IOC应用于无痛胃镜检查有利于更加准确的对患者应用麻醉药物用量,可以有效的达到麻醉效果并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或氯胺酮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丙泊酚不同配伍在无痛胃镜中的应用。方法:将自愿接受无痛胃镜检查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Ⅰ组70例,应用芬太尼加丙泊酚;Ⅱ组50例,应用氯胺酮加丙泊酚。观察术前、术中HR、SBP、SpO2变化。结果:均顺利完成检查,术前、术中两组患者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都有波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组更常见。结论:两种麻醉方案均能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和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与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52例,随机均分为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组(RP组)与瑞芬太尼-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组(RS组).RP组麻醉维持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靶控输注,RS组采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及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观察和测定麻醉前10 min(T0)、插管后1 min(T1)、气腹后15 min(T2)及停气腹后15 min(T3)4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糖(BG)、皮质醇(Cor),并记录两组患者术毕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术后24 h 随访恶心、呕吐、躁动发生率,有无术中知晓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4个时间点的MAP、HR、Cor、BG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MAP、HR在T1、T2两时点与T0比较均下降(P〈0.05),两组Cor在T2、T3与T0时点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均无术中知晓,RS组的恶心、呕吐例数多于RP组(P〈0.05).患者术后满意度均为100%.[结论]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或七氟醚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均能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以及较好的抑制插管和气腹造成的应激反应,术后苏醒迅速,尽管RS组术后恶心、呕吐多于RP组,但两种方法均能被病人较好的接受.  相似文献   

8.
丙泊酚对高血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丙泊酚对高血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探索更加适合高血压患者的麻醉方法。方法:选择腰椎管狭窄合并一期或二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0例,在气管内插管全麻下行节段性减压术。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组:诱导插管后持续吸入异氟醚1.3%-1.5%,微量泵输注芬太尼2μg/(kg·h),维库溴铵0.8 mg/(kg·h);组:诱导插管后微量泵输注丙泊酚8 mg/(kg·h),芬太尼和维库溴铵的用法用量同组。术中持续监测患者SBP、DBP、MAP、HR、SpO2,并记录麻醉前(T1)、切皮(T2)、减压(T3)、拔管后5 min(T4)的MAP和HR。结果:组的MAP和HR在T2、T3、T4明显高于组(P〈0.05),并且同术前相比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微量泵输注丙泊酚较持续吸入异氟醚更有利于维持高血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丙泊酚复合不同镇痛药用于胃镜检查。方法 P组单次静注丙泊酚2 mg/kg,F组先静注芬太尼1μg/kg,1 min后单次注射丙泊酚1.6 mg/kg;K组先静注注氯胺酮0.3 mg/kg,1 min后单次注射丙泊酚1.6 mg/kg。观察各时点MAP、HR、SpO2变化,记录丙泊酚追加次数,麻醉起效时间和苏醒时间,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MAP、HR、SpO2变化:与基础值比较,P组、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尤其是FP组下降更明显,K组无下降。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麻醉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婴幼儿唇腭裂手术中的应用。方法:20例唇腭裂手术患者,随机分为R-P组(n=10)和K-P组(n=10)。R-P组诱导和维持选用雷米芬太尼和丙泊酚,K-P组选用氯胺酮和丙泊酚,分别记录入室时、诱导前、诱导后、插管时、切皮时、手术开始后和术毕。记录停药至完全清醒的时间、苏醒延迟发生率、低氧血症发生率、喉痉挛发生率、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结果:R-P组术中循环相对稳定,诱导后R-P组M AP、HR下降较明显(P〈0.05),但术中波动不大,插管反应小。K-P组术中HR波动明显(P〈0.05)。R-P组与K-P组比较苏醒时间明显缩短(P〈0.01);苏醒延迟、低氧血症、喉痉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输注用于婴幼儿唇腭裂手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王健  王双全  王莉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7):1374-1376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和静吸复合麻醉对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150名择期进行上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靶控输注麻醉组(T组)和静吸复合麻醉组(I组),T组全程使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Ⅰ组则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结果】两组相比,Ⅰ组的MAP和HR值变化更为明显,在术毕(T2)、拔管时(T4)、拔管后1min(T5)三个时点MAP值组间差异显著(P〈0.05),术毕(T2)、拔管时(T4)两个时点HR值组间差异显著(P〈0.05);伤口疼痛程度评分(VAS)中,在苏醒后30min(t2)、苏醒1h(t3)两个时点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术后镇定程度(OAA/s评分)相比较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T组无术中知晓及其他不良反应,Ⅰ组术中知晓及不良反应情况均有一例。【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能达到满意的镇静镇痛效果,对老年手术患者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麻醉搭配。  相似文献   

12.
邱欣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6):6364-6365
目的 探讨和评价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静脉用于宫腔镜手术麻醉临床临床效果.方法将拟施宫腔镜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A组60例)和单一用药组(B组60例).A组先静脉注射芬太尼0.5~1 μg/kg后再静脉注射丙泊酚1~2 mg/kg;B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3 mg/kg.观察意识消失时间、清醒时间、维持时间、丙泊酚用量;诱导前、诱导后、清醒后HR、MAP、SpO2变化并评价麻醉效果.结果 两组意识消失时间、清醒时间(A组/B组分别为66士5.43/31±8.62、5.13±1.4/6.82士1.63)P均<0.05,丙泊酚用量(2.11±1.42/3.21±1.63)P<0.01;A组/B组诱导后、清醒后HR、MAP、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效果在Ⅰ、Ⅱ、Ⅲ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呼吸频率、注射疼痛程度A组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效果好,减少了丙泊酚用量,且呼吸频率改变不大、注射疼痛程度低.  相似文献   

13.
曹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7):6697-6697
目的观察局部麻醉复合小剂量异丙酚静脉麻醉在痔疮手术(PPH)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痔疮手术患者局部麻醉复合小剂量异丙酚静脉麻醉下行PPH术,监测并记录麻醉前(T0)、麻醉后10 min(T1)、术毕苏醒后10 min(T2)时的血压(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本组病例术中效果满意,优者(NRS〉9分)96例,4例清醒后有轻微下腹胀痛。术中血压下降SBP〈90mm Hg者3例,心率减慢HR〈60次/min 2例,SpO2下降〈95%者4例。结论在痔疮手术中,局麻联合静脉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易行的痔疮手术麻醉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对比观察丙泊酚与羟丁酸钠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探讨一种适合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的理想用药。方法:选择40例患儿,并随机分为异丙酚组(组)和羟丁酸钠组(组),每组20例。组缓慢静脉注射异丙酚1.5mg/kg;组缓慢静脉注射羟丁酸钠60 mg/kg。然后,两组患儿都静脉注射枸橼酸芬太尼3μg/kg和维库溴铵0.1mg/kg后,做气管内插管行控制呼吸。麻醉维持:组持续静脉泵入异丙酚3mg/(kg.h),间断静脉注射氯胺酮1mg/kg和维库溴铵0.04mg/kg维持麻醉;组间断静脉注射氯胺酮1 mg/kg和维库溴铵0.04mg/kg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后给患儿静脉注射肌松拮抗剂。麻醉诱导时,观察MAP、HR、RR或SpO2的变化情况;手术中与手术结束后,详细记录各组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给药间隔时间、苏醒时间或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各观察项目方面,组明显优于组,组间有明显差异性(P〈0.01)。结论:我们认为丙泊酚是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的理想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异丙酚辅用氯胺酮与芬太尼对高原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的不同影响。方法:84例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分为K组(氯胺酮组)、F组(Y/太尼组)两组,各42例。K组,氯胺酮0.5mg/kg;F组,芬太尼1μg/kg。两组丙泊酚用量为2mg/kg。观察指标BP、HR、SpO2、ECG/ReSP变化,围手术期内不良反应。结果:两组BP、HR、SpO2、ECG/ReSP与用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异丙酚辅用小剂量氯胺酮芬用于高原无痛人流术,具有对循环呼吸影响小,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研究芬太尼和舒芬太尼预处理预防异丙酚静脉注射痛(PIP)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ASAⅠ~Ⅱ级接受全麻的择期手术患者,被随机分成四组,每组50例,各组患者注射异丙酚前在前臂结扎一压脉带人为阻断血流,分别予以不同试验药物.F组:芬太尼150 μg;S组:舒芬太尼15 μg;L组:利多卡因40 mg;P组:生理盐水3 mL.注射完毕1 min后松开止血带,再注射1%异丙酚2 mg/kg,注射速度为0.5 mL/s.比较四组PIP情况、麻醉前(T0)、预注药后(T1)和注异丙酚后(T2)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呼吸参数及预注试验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F组、S组及L组的PIP发生率分别为50%、36%、22%,均显著低于P组8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四组T1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与T0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T2时MAP较T0、T1显著降低(P〈0.01);HR较T0、T1稍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O2较T0、T1均显著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副反应咳嗽和皮肤瘙痒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芬太尼、舒芬太尼预处理均能显著降低PIP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舒芬太尼在预防PIP方面,其外周镇痛作用优于芬太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静脉麻醉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通过对观察组31例给予咪达唑仑0.1 mg/kg静脉麻醉和对照组30例常规利多卡因局部麻醉的比较,观察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前、术中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BP)、心率(HR)、总有效率(RR)等指标的波动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SpO2、BP、HR、RR波动小,且呛咳、躁动、呼吸抑制次数较少,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与检查中应用咪达唑仑静脉麻醉,是一种不良反应少、有效、安全的无痛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Narcotrend(NT)麻醉深度监测仪监测下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老年患者行无痛肠镜检查时的麻醉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本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3月行无痛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丙泊酚组(DP组,45例)和安慰剂+丙泊酚组(NP组,45例)。DP组按0.1μg/(kg · 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NP组静脉泵注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做对照,丙泊酚静脉泵注维持麻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体动、术中知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出现异常的例数,检查总时间、可唤醒时间(从停药至能被唤醒睁眼的时间)、丙泊酚的用量。【结果】DP组和NP组比较,检查总时间较短,丙泊酚用量较少,可唤醒时间较短,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两组患者SpO2下降发生率虽无显著性差异,但NP组较DP组更早出现下降。【结论】老年患者在作无痛肠镜检查时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可取得较好的协同麻醉镇静效果,同时在Narcotrend监测下,可有效减少丙泊酚用量,缩短患者恢复和清醒的时间,增加麻醉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相似文献   

19.
许运章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9):4644-4645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双气囊小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在小肠镜检查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Ⅰ组为实验组20例,在缓慢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5μg/kg后,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Ⅱ组为对照组20例,在缓慢静脉注射芬太尼20μg/kg后,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kg。结果两组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实验组HR、SBP的变化比对照组更为稳定。两组患者相比较,术中体动次数及呼吸抑制需提下颌次数实验组均少于对照组,实验组苏醒时间更短,丙泊酚用量更少。结论使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小肠镜检查,是比较理想的麻醉药组合。  相似文献   

20.
无痛人工流产中三种麻醉方法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素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8):4376-4377
目的 观察比较芬太尼、氯胺酮辅助异丙酚静脉全麻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自愿接受全麻下人工流产术的孕妇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芬太尼组(F组)、氯胺酮组(K组)三组,每组30例,C组仅给异丙酚,不给任何辅助药物,F组先予芬太尼1 μg/kg静脉注射.K组先静脉注射氯胺酮0.3 mg/kg,然后各组均将2 mg/kg的异丙酚于60 s内静脉注射完毕,待睫毛反射消失后再即行人工流产操作,观察SBP、DBP、HR、SpO2,评价麻醉效果.结果 三组异丙酚用药量,F组和K组用量明显少于C组,效果明显优于C组,SpO2与麻醉前相比,C组和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和F组呼吸抑制多于K组,但三组HR变化不明显,作用持续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阈下剂量的氯胺酮辅助异丙酚静脉全麻用于人工流产术具有镇痛效果确切,术中呼吸循环系统功能基本稳定,清醒程度高,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