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癫痫患儿遗传代谢病质谱技术筛查,提高遗传代谢病所致儿童癫痫的认识,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癫痫患儿246例纳入本研究,应用气象色谱-质谱(GC-MS)和串联质谱(MS/MS)技术对入选的癫痫患儿血和尿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进行筛查,同时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血糖、血气分析及头颅MRI、EEG等检查,部分病例行血氨、乳酸、丙酮酸、血同型半胱氨酸等检测。结果筛查的246例癫痫患儿中,根据血尿筛查的典型改变结合临床表现及其它检查最后确诊遗传代谢病25例,其中甲基丙二酸血症9例(伴同型半胱氨酸血症2例),酮性双羧酸尿症3例,戊二酸血症、丙酸血症、瓜氨酸血症Ⅱ型、肉碱缺乏症及多羧酶缺乏症各2例,尿素循环障碍、4羟基丁酸尿症及苯丙酮尿症各1例。结论遗传代谢病是癫痫儿童病因之一,尤其伴有智力运动障碍、急慢性脑病及难治性的癫痫的婴幼儿尽早行先天性遗传代谢筛查,以助早期诊断,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串联质谱技术在怀化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中的应用,了解怀化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发病率和基因突变情况。方法应用串联质谱技术对2015年3月~2016年12月怀化地区43 005例新生儿进行遗传代谢病筛查,初筛阳性者立即召回复查,复查阳性者应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尿中的有机酸、氨基酸、肉碱等代谢产物,并且应用高精准度DNA质谱仪联合二代测序技术(NGS)检测阳性患儿的突变基因。结果 43 005例新生儿中初筛阳性854例,阳性率1.99%。确诊患儿14例,B-酮硫解酶缺乏症1例,2-甲基丁酰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2例,希特林蛋白缺乏症1例,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3例,原发性肉碱缺乏症1例,丙酸血症1例,戊二酸血症I型1例,高苯丙氨酸血症1例,3-甲基巴豆酰羧化酶缺乏症2例,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1例。发病率分别是1/43005、1/21503、1/43005、1/14335、1/43005、1/43005、1/43005、1/43005、1/21503、1/43005。结论串联质谱技术在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中可以更有效、更早地确诊这些遗传代谢病,为针对性治疗提供有效依据,为遗传代谢病的筛查开辟了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遗传代谢病的认识,从而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在怀化地区通过新生儿串联质谱筛查、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及高精准度DNA质谱仪联合二代测序技术(NGS)等检查确诊为先天性遗传代谢病的病人的临床资料,对他们的诊治过程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共有确诊病人14例,分别为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3例,2-甲基丁酰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2例,3-甲基巴豆酰羧化酶缺乏症2例,B-酮硫解酶缺乏症1例,Citrin蛋白缺乏症1例,原发性肉碱缺乏症1例,丙酸血症1例,戊二酸血症I型1例,高苯丙氨酸血症1例,全羧化酶合成酶缺乏症1例。对其诊治过程进行总结分析,追踪预后。结论串联质谱技术对于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的筛查具有较高的灵敏性与特异性,有利于遗传代谢性疾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值得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在高危婴幼儿遗传性代谢疾病筛查中的意义。方法留取886例临床疑似遗传代谢病新生儿的干血滤纸片,进行液相串联质谱分析。结果 886例高危婴幼儿中检测出患儿47例,检出率5.3%(47/886),包括脂肪酸代谢病14例(29.8%),氨基酸代谢病24例(51.1%),有机酸代谢病9例(19.1%)。结论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检测技术是筛查遗传性代谢疾病的有效手段,婴幼儿遗传性代谢疾病的筛查应尽早进行,扩大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疾病筛查的覆盖面,对于遗传代谢病高危新生儿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串联质谱技术在遗传代谢病筛查和诊断中的意义,初步了解江苏省盐城市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发病率及病种分布情况。方法对盐城市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所有参与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新生儿在出生72h后充分哺乳,由专业医务人员采集足跟血制成滤纸干血片样本,应用串联质谱技术和非衍生化实验方法,检测样品中的氨基酸、酰基肉碱、琥珀酰丙酮等指标,筛查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氧化代谢病等27种疾病,对可疑结果进行复检和召回复查,对高度可疑结果进行确诊和跟踪随访。结果共筛查新生儿78904例,其中可疑阳性693例(0.9%),确诊18例,发病率1/4384。其中高苯丙氨酸血症10例,发病率1/7890;高脯氨酸血症3例,发病率1/26301;原发性肉碱缺乏症、瓜氨酸血症I型、甲基丙二酸血症、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异丁酰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各1例,发病率分别为1/78904,此外发现有明显生化表现的高苯丙氨酸血症致病突变携带者2例和原发性肉碱缺乏症致病突变携带者1例。结论应用串联质谱技术进行新生儿筛查可及时发现遗传代谢病患儿,具有一次检测同时筛查多种疾病的特点,这对降低本地出生人口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监护病房遗传代谢病的发生率,评价气相色谱-质谱(GC-MS)和串联质谱技术(MSMS)对遗传代谢性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重症遗传代谢性疾病患儿43例,采用GCMS、MS-MS技术进行诊断,分析患儿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以及预后。我们将所有病例进行两种方式进行检测。结果 43例代谢性疾病患儿临床表现为反复代谢性酸中毒,意识障碍,严重电解质紊乱,不明原因肝功能障碍,黄疸,凝血功能障碍,血氨增高等主要症状;发现用GC-MS检测尿标本阳性24例,阳性率为55.81%,用MS-MS检测血标本检测出阳性30例,阳性率为69.77%。结合基因等实验室方法检查结果最终确诊为:甲基丙二酸血症9例,原发性肉碱缺乏症4例,希特林蛋白缺乏症2例,β酮硫解酶缺乏4例,线粒体疾病3例,尼曼匹克病3例,高苯丙酸血症2例,糖原累积病2例,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2例,生物素酶缺乏症2例,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2例,酪氨酸血症2例,枫糖血症1例,戊二酸血症1例,异戊酸血症1例,极长链酰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1例,肉碱棕榈酰转移酶缺乏症1例,粘多糖贮积症1例,肝豆状核变性1例。以上疾病症状都较为隐匿,不易发现,在临床诊治中容易出现误诊、漏诊。结论小儿重症监护病房遗传代谢病临床分析过程中,患儿主要表现为发育落后,喂养困难,意识障碍,惊厥,严重代酸等。对患儿尽早进行血、尿标本遗传代谢病筛查,两种方法不能互为代替。但部分疾病的确诊往往要结合基因检查等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做出,及时合理治疗能挽救更多危重患儿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串联质谱技术在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和诊断中的作用和意义,统计并了解我市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发病率。方法收集2016年3月~2018年12月余姚市出生的新生儿足跟血干血滤纸片,通过串联质谱技术检测样本中氨基酸及酰基肉碱等指标,以筛查氨基酸、有机酸和脂肪酸代谢病共26种遗传代谢病,可疑阳性者进一步确诊。结果共筛查21 024例新生儿,可疑阳性769例,确诊8例,包括苯丙酮尿症4例,甲基丙二酸血症1例,瓜氨酸血症Ⅰ型1例,原发性肉碱缺乏症2例。结论应用串联质谱技术极大地推动了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的发展,实现了新生儿遗传代谢病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从而避免患儿发生不可逆性的生长及智能发育障碍,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串联质谱技术在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和诊断中的作用和意义,统计并了解我市遗传代谢病发病率。方法收集2014年7月~2017年9月临沂市出生的新生儿足跟血干血滤纸片,通过串联质谱技术检测样本中氨基酸及酰基肉碱等指标,以筛查氨基酸、有机酸和脂肪酸代谢病共48种遗传代谢病,可疑阳性者进一步确诊。结果共筛查83 570例新生儿,可疑阳性2002例,确诊16例,包括氨基酸代谢病1例(高甲硫氨酸血症),有机酸代谢病6例(甲基丙二酸血症5例,戊二酸血症Ⅰ型1例),脂肪酸代谢病9例(原发性肉碱缺乏症7例、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2例)。结论应用串联质谱技术在全市范围内筛查并确诊16例病例,实现了新生儿遗传代谢病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有效保障儿童健康,降低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期发病的遗传代谢病的临床特点的归纳分析,提高儿科医生对遗传代谢病的认识,争取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方法近3年来筛选NICU中新生儿早期原因不明的严重酸中毒、肌张力异常、吸吮和喂养困难等临床表现的遗传代谢病高危儿17例,对高危病例进行血串联质谱(MS/MS)或尿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同时检测血乳酸、血氨等指标,筛查遗传代谢病。结果 17例高危儿中确诊为遗传代谢病3例,分别为枫糖尿病1例,戊二酸血症1例,3-甲基巴豆酰CoA羧化酶缺乏症1例。结论熟悉新生儿期发病的遗传代谢病的临床特点,利用目前的技术方法提高早期诊断率,有利于降低围生期死亡率,避免或减轻神经系统损伤等严重后遗症的发生,促进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串联质谱技术在儿科遗传代谢病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对132例疑似遗传代谢病患儿采用串联质谱(Tandem mass spectrum,MS/MS)及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进行遗传代谢性疾病的筛检。结果 132例患儿中确诊为先天性遗传代谢病者分别为高苯丙氨酸血症35例,线粒体能量代谢障碍2例,二羧酸尿症2例,甲基丙二酸血症2例,丙酸血症1例,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缺乏症(OTCD)1例。OTCD先证者及其父母作了基因测序,先证者检出c.626CT(p.A209V)突变基因,其母孕二胎时产前作了羊水及细胞培养基因分析未见突变基因,产后婴儿作了MS/MS、GC/MS分析未见异常。结论串联质谱技术可分析代谢物质浓度水平,可对遗传代谢病进行筛查,有利于临床确诊病因,减少医疗纠纷发生,对再生育者进行产前筛查有利于优生优育,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质谱分析技术对西宁地区新生儿遗传性代谢疾病结果进行分析,本地区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的发病率及临床特点,为临床提供诊疗依据。方法对388例疑似遗传代谢病高危婴幼儿,采用串联质谱技术(MS/MS)法进行血液、尿液化学分析。结果 388例患儿中尿液有机酸异常者32例(8.51%),血液异常者41例(占10.56)其中各种氨基酸和肉碱增高者8例,各种氨基酸和游离肉碱减低者6例,各种氨基酸升高者12例,各种游离肉碱增高者3例,各种氨基酸降低者2例。结论对西宁地区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不能明确病因疑似遗传代谢病的高危患儿进行遗传性代谢疾病的筛查,分析青海高原地区的阳性病例与国内其他地区报道比例相比明显增高,具有区域特点和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本实验室2013年度串联质谱及气相色谱诊断氨基酸、有机酸、脂肪酸氧化代谢性疾病数据分析,深入对遗传代谢病诊断的认识。方法汇总整理2013年1~12月份的6137例(男3678例,女2459例)临床患儿的串联质谱(LC-MS/MS)及气相色谱(GC-MS)检测数据及临床诊断进行分析。结果在6137例临床患儿共检测出氨基酸代谢病(AAD)、有机酸代谢紊乱(OAD)和脂肪酸氧化缺陷病(FAOD)共144例检出率2.3%(男84例,女60例)。其中氨基酸代谢病占43.8%(63/144例),有机酸代谢紊乱占48.0%(69/144例),脂肪酸氧化缺陷病8.4%(12/144例),检测出较多代谢异常的为甲基丙二酸血症(MMA)56例、高苯丙氨酸血症32例、戊二酸血症Ⅰ型9例、枫糖尿病及肉碱/酰基肉碱移位酶缺乏症(CACT)各6例。结论临床患儿遗传代谢病并不少见,科室以新生儿科、神经科、康复科、PICU最多见,地区以山东、江苏、河北、安徽省较多;其中甲基丙二酸血症、高苯丙氨酸血症、戊二酸血症Ⅰ型最多见。儿科医师对临床患儿应重视串联质谱(LC-MS/MS)及气相色谱(GC-MS)技术检测遗传代谢病,以达到早查、早治疗,降低临床患儿不可逆伤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近几年金华市区遗传代谢病筛查概况,对出生缺陷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0月-2017年9月在金华市区44 156例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结果,并对确诊的患儿分析。结果新生儿筛查44 156例,其中筛查阳性1564例,确诊112例(总发病率0.25%)。确诊分别为CH 41例,G6PD 62例,高苯丙氨酸血症1例,CAH 2例,NICCD1例,SCAD 1例,枫糖尿症(MSUD)1例,甲基丙二酸血症(MMA)2例,原发性肉碱缺乏症(PCD)1例。结论通过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的筛查有利于遗传代谢病患儿得到早期、准确的诊断及治疗。加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工作是控制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串联质谱技术在脂肪酸氧化代谢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利用串联质谱技术检测干血滤纸片中酰基肉碱水平,诊断脂肪酸氧化代谢病。方法对象为2941例临床遗传性代谢病高危儿童,利用串联质谱技术检测患儿干血滤纸片中酰基肉碱水平,结合临床资料和常规生化结果,进行脂肪酸氧化代谢病诊断。结果诊断了14例脂肪酸氧化代谢病(0.5%),其中肉碱棕榈酰转移酶Ⅰ缺乏症1例,肉碱棕榈酰转移酶Ⅱ缺乏症1例,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1例,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7例,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2例,多种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2例。结论通过串联质谱技术检测干血滤纸片中酰基肉碱水平,可对部分脂肪酸氧化代谢病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柳州地区高危儿希特林蛋白缺乏症患儿串联质谱及基因结果分析,了解希特林蛋白缺乏症在该地区发病率以及串联质谱技术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2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本院住院及门诊疑似遗传代谢疾病就诊高危患儿2634例,运用串联质谱技术筛查,疑似患者进一步经基因测序确诊希特林蛋白缺乏症患者,并结合患者基因与生化指标水平,对患者进行随访治疗。结果确诊希特林蛋白缺乏症7例。确诊组对象生化指标总胆红素(BILIT)、谷丙转氨酶(ALT)、血糖(GLU),以及串联质谱指标瓜氨酸(CIT)、甲硫氨酸(MET)、酪氨酸(TYR)水平,与对照组对象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运用串联质谱技术筛查及基因测序手段确诊,可以早期诊断不同突变的希特林蛋白缺乏症,特别在高危儿诊疗疾病过程,可为临床诊疗提供有力依据和方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液相串联质谱技术对新生儿及高危儿童进行遗传代谢病(IMD)筛查,探讨其应用价值,分析IMD临床特点,为实现早诊断早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液相串联质谱技术,对我科新生儿2154例及高危儿童11例进行40余种氨基酸、有机酸及脂肪酸等代谢性疾病进行筛查,可疑阳性者召回行尿液、血液的有机酸、氨基酸及基因突变分析,并结合其临床表现进行确诊。结果 2165例患儿中确诊IMD患儿5例,男2例,女3例,检出率为1:433。结论液相串联质谱技术在筛查新生儿及高危儿童IMD检测快速、准确、高通量,可在早期发现IMD患儿,早期进行干预治疗可明显降低患儿死亡率,减轻或避免不可逆的器官损伤,提供遗传咨询。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怀化市新生儿脂肪酸氧化代谢病(FAOD)的患病率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怀化市2015年3月—2017年12月应用串联质谱技术进行筛查的新生儿79 205例,应用串联质谱技术检测血片酰基肉碱水平,初筛阳性者立即召回复查,复查阳性者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进行尿有机酸分析及高精准度二代测序技术(NGS)以明确诊断。并对确诊患儿的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在79 205例新生儿中筛查并诊断脂肪酸氧化代谢病9例,分别是B-酮硫解酶缺乏症1例,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5例,原发性肉碱缺乏症2例,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1例。结论 FAOD在怀化市新生儿中以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最常见。随访2~26个月,死亡1例(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串联质谱方法是诊断新生儿脂肪酸氧化代谢病的快速有效方法,其检测结果可为患儿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怀化市新生儿氨基酸代谢病的发病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怀化市2015年3月~2018年2月应用串联质谱技术进行筛查的新生儿85 604例,其中男性45 969例,女性39 635例,并对其中确诊的16例新生儿氨基酸代谢病筛查结果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在85 604例新生儿中筛查并诊断氨基酸代谢病16例,发病率为1/5350,分别为高苯丙氨酸血症6例(37.5%),高甲硫氨酸血症4例(25%),瓜氨酸血症I型3例(18.75%),希特林蛋白缺乏症2例(12.5%),高脯氨酸血症I型1例(6.25%)。结论怀化市新生儿期高苯丙氨酸血症最常见,其次为高甲硫氨酸血症、瓜氨酸血症I型,希特林蛋白缺乏症,高脯氨酸血症I型。串联质谱技术在氨基酸代谢病早期诊断方面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降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具有高危临床表现的新生儿异戊酸血症筛查假阳性率的方法。方法选择本院NICU 2016年7月1日~2017年9月30日收治的高危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应用串联质谱技术对患儿进行48项遗传代谢病的筛查,选择异戊酸血症分析筛查为阳性的患儿进行确证试验,并在出院后进行定期随访。统计阳性病例的确诊率(阳性预测值)和假阳性率。同时,对NICU新生儿早期出现的临床表现进行研究。结果筛查的3189例高危新生儿中654例初筛异戊酸血症可疑阳性召回,其中281例是使用抗生素的患儿,可疑阳性率为20.51%,其中暂无确诊病例。结论高危新生儿的住院药物治疗可能对新生儿异戊酸血症筛查存在影响,尤其是特戊酸为前体类抗生素使用,适当推迟首次召回复查采血时间或联合使用二阶筛查等方法,可降低筛查假阳性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怀化地区Citrin蛋白缺乏症的发病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8年11月110 712名新生儿串联质谱筛查结果,并对确诊Citrin蛋白缺乏症患儿的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怀化市2015年3月-2018年11月共筛查新生儿110 712例,其中男性59 434例,女性51 278例,确诊Citrin蛋白缺乏症患儿5例,Citrin蛋白缺乏症发病率为1/22 142。结论串联质谱检测Citrin蛋白缺乏症有较高的精确性和准确度,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