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四种淡水鱼类前肠的组织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种肉食性鱼与2种杂食性鱼前肠组织学进行了比较研究,乌鳢、鲶消化道短而粗,咽齿发达,有胃结构,前肠粘膜褶较低,纹状缘较厚,杯状细胞数目相对较少而大。鳊、鲫鱼消化道细长,没有胃的分化;前肠粘膜褶高,纹状缘薄,杯状细胞数目相对乌鳢、鲶鱼较多。  相似文献   

2.
马口鱼消化道的形态及组织学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马口鱼消化道的形态结构特点, 采用解剖学、石蜡切片-显微技术及扫描电镜技术观察研究了马口鱼消化道的形态及组织学结构特征. 结果显示: 马口鱼消化道由口咽腔、食道、肠道组成, 无胃; 口咽腔无颌齿, 具咽齿; 舌短小, 被覆复层扁平上皮, 具少量味蕾及较多圆形粘液细胞. 食道及肠道均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及外膜构成. 食道粘膜层主要由复层扁平上皮构成, 杯状细胞较多, 肌层发达, 内层环肌、外层纵肌. 肠道分前、中、后三段, 呈“S”形盘曲, 肠长指数0.86~1.50; 肠内面皱褶发达, 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 其游离面有微绒毛密集排列形成的纹状缘, 后肠微绒毛密集程度略小于前中肠; 上皮细胞间分布有杯状细胞, 杯状细胞的数量前、中肠较多, 后肠后段较少, 肠管直径、肠绒毛数量及其高度由前到后渐减. 马口鱼消化道的结构特征与其肉食性相适应.  相似文献   

3.
应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胭脂鱼食管、胃、前肠、中肠和后肠黏膜上皮表面细微结构。发现消化道黏膜皱褶形态差异显著,胃黏膜上皮细胞表面有微绒毛,分布密集,但在部分区域有成簇的壁细胞,呈柱状;肠黏膜上皮表面的微绒毛似苔藓状覆盖在细胞的表面,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前肠上皮细胞分泌孔较多,微绒毛密集且高度参差不齐;中肠上皮细胞分泌孔明显减少,微绒毛比前肠密且平整;后肠分泌孔孔径变小,数量最少,且微绒毛较稀疏,表面最平滑,细胞呈梭形环绕,形成杯状结构。亚成体鱼与幼鱼的消化道黏膜上皮结构相似,但其分泌孔孔径和分泌孔密度有差异,亚成体鱼的分泌孔孔径和分泌孔密度更大,说明亚成体鱼消化能力强于幼鱼。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胭脂鱼消化道结构特点与其食性的相关性, 采用解剖及石蜡切片技术观察分析了胭脂鱼消化道形态及组织学结构特征. 结果显示 胭脂鱼消化道中无胃, 主要由口咽腔、食道及肠组成. 口咽腔内具短小的舌, 食道粗短, 肠道较长且有3个盘曲, 肠指数为2.31±0.10. 口咽腔表面被覆复层扁平上皮, 内分布有较多味蕾, 起食物的选择和甄别作用. 食道和肠道均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构成. 食道肌层发达, 黏膜层上皮内有较多杯状细胞, 主要起食物的润滑和过渡作用; 肠道是胭脂鱼消化道行使消化吸收功能的主要部位, 其黏膜层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 内有杯状细胞分布, 游离面具明显的纹状缘, 且前、中肠的肠径、肌层厚度和黏膜褶皱高度均显著高于后肠, 表明前、中肠可能具有更强的消化吸收作用. 胭脂鱼消化道形态及组织学结构特点与其杂食食性相适应.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棘头梅童鱼消化道形态结构特点,采用解剖及石蜡切片技术对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棘头梅童鱼的消化道由口咽腔(舌)、食道、胃、幽门盲囊和肠组成.舌由基舌骨突出外覆黏膜而成,黏膜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内含少量味蕾及黏液细胞.食道、胃、幽门盲囊及肠均可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及浆膜层.食道粗短,黏膜层被覆复层扁平上皮,内含...  相似文献   

6.
山溪鲵消化系统组织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和扫描电镜,观察了山溪鲵消化系统组织结构和粘膜表面.结果表明,除口腔外,消化道管壁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构成.消化道各部分的差别主要在粘膜层和肌层:食道粘膜为复层柱状上皮,无纵肌层;胃、肠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胃肠肌层有内环外纵两层平滑肌组成.而且粘膜上皮细胞表面细微结构、粘膜中腺体的分布情况、肌层的相对厚度等在消化道各部分也存在差异.肝细胞以群集为主,肝小叶不明显,胰为弥散型.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银鲫消化道粘膜上皮超微结构及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食道后侧区粘膜上皮主要由柱状细胞和粘液细胞组成,细胞结构表明食道参与水和离子的吸收,小肠粘膜上皮主要由柱状细胞和杯状细胞组成,各段超微结构表明,小肠前部吸收细胞主要进行脂肪吸收,后部吸收细胞出现了典型的胞饮泡,以蛋白质吸收为主。  相似文献   

8.
微黄镰玉螺消化系统的组织学与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微黄镰玉螺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食道、胃、肠及直肠;消化腺包括食道腺,肝胰腺和肛门腺,无唾液腺,在光学显微镜下,消化道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4层结构构成,描述了消化道及消化腺的结构特征,并利用组织学方法测定了消化腺细胞中的蛋白质和酶类,对各消化腺的功能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
采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了赤链华游蛇消化道粘膜上皮表面细微结构的特征。结果表明,其食道前段粘膜上皮由纤毛细胞、柱状细胞组成,后段为假复层上皮细胞组成;胃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细胞,细胞表面无微绒毛;肠粘膜上皮细胞表面有微绒毛;同时,还讨论了这些结构与机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利用扫描电镜首次对龙骨蛏蚌的消化管、外套膜和鳃进行了观察研究,消化管包括唇瓣、食道、胃、盘旋肠、直肠以及肛门。消化管各段内表面均具有纤毛,纤毛密集细长;盘旋肠和直肠内表面还具有微绒毛;在食道、胃和盘旋肠内表面可见分泌细胞;分泌细胞夹杂在纤毛柱状细胞之间,呈棒状突起。外套膜内表皮呈不规则的板块状结构,具沟和嵴,沟嵴上分布有纤毛和微绒毛,纤毛柱状细胞间夹杂较多的分泌细胞;外表皮表面相对平滑,无明显的沟嵴,表面仅分布有微绒毛,未见大量分泌细胞和球状颗粒。鳃表面布满纤毛,每条鳃丝由前纤毛、前侧纤毛和侧纤毛组成,这些结构在食物的选择与运输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对进一步了解龙骨蛏蚌的摄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利用相差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分析褶纹冠蚌血细胞类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相差显微镜对褶纹冠蚌的血细胞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颗粒细胞和无颗粒细胞两大类。颗粒细胞还可以根据细胞和颗粒的大小分为大颗粒细胞和小颗粒细胞,无颗粒细胞也可以根据细胞的大小和细胞的核质比分为透明细胞和淋巴样细胞。另外,利用流式细胞仪进一步分析了褶纹冠蚌血细胞的类群。通过测试前向角散射光(FSC)和侧向角散射光(SSC)两个参数,分别代表细胞的大小和细胞的颗粒度,绘制双参数(SSC×FSC)点图和等高图,FSC和SSC单参数直方图,得出褶纹冠蚌血细胞可以分为两大群,即颗粒细胞(A)和无颗粒细胞(B)两种类型,其中颗粒细胞群可以划为两个亚群,即大颗粒细胞(A1)和小颗粒细胞(A2),无颗粒细胞群也可以划为两个亚群,即透明细胞(B2)和淋巴样细胞(B1)。在四种血细胞中,小颗粒细胞和透明细胞是主要的细胞类群,分别占血细胞总数的56.54%和35.90%,而大颗粒细胞和淋巴样细胞数量较少,分别为4.57%和2.99%。  相似文献   

12.
克氏螯虾消化系统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组织学方法对克氏螯虾消化系统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其消化道内表面的细微结构,结果表明,克氏螯虾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分前肠,中肠和后肠,整个消化道各段均为单层柱状上皮,上皮表面覆盖有几丁质层,食道上皮下的结缔组织中有皮肤腺和纵肌束,消化腺即肝脏为多分支的盲管,肝盲管上皮由肝细胞和分泌细胞组成,扫描电镜下可见胃的表面有刚毛,肠的表面有棘刺。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台湾泥鳅消化道的形态结构特点与其消化吸收功能之间的关系, 采用活体解剖、石蜡切片以及AB-PAS染色技术, 研究台湾泥鳅消化道的形态、组织学结构及黏液细胞的分布. 结果显示: 台湾泥鳅消化道由口咽腔(舌)、食道和肠道组成, 无胃; 食道粗短、肠道直、无盘曲, 肠指数0.50±0.04; 口咽腔上皮中分布有味蕾及II型和IV型黏液细胞; 食道和肠道均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及浆膜构成; 食道肌层发达, 黏膜皱襞向腔内突起, 被覆复层扁平上皮, 大量黏液细胞分布于复层上皮内, 以Ⅱ型和IV型为主, 还有少量Ⅲ型黏液细胞; 肠道各段均被覆单层柱状上皮, 上皮层内分布有3种黏液细胞, 同样以Ⅱ型和IV型为主; 肠道黏膜皱襞高度以及肌层厚度从前往后呈现下降趋势. 台湾泥鳅消化道各部的形态、组织学结构特征及黏液细胞分布特点与其功能相适应.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乌鳢、草鱼、鲫鱼脑垂体的组织学结构,选用H.E.染色法、Mallory—Heidenhain—Azan染色法、组织学和体视学方法研究乌鳢、草鱼、鲫鱼脑垂体的形态结构和分泌细胞的分布。结果表明:(1)乌鳢脑垂体的形态结构为前后型、草鱼和鲫鱼脑垂体的形态结构为背腹型。(2)经体视学测算,每种鱼在垂体前外侧部、垂体中外侧部和垂体中间部中的嗜酸(碱)性细胞的体积密度和数密度均有极显著差异,表明这三种鱼的脑垂体在垂体前外侧部、垂体中外侧部和垂体中间部中嗜酸(碱)性细胞的分布不均匀。另外在不同鱼种之间,垂体前外侧部、垂体中外侧部或垂体中间部中的嗜酸(碱)性细胞的体积密度和数密度也有极显著差异,表明由于鱼种不同,在垂体前外侧部、垂体中外侧部或垂体中间部的嗜酸(碱)性细胞的分布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5.
乌鳢诺卡氏菌病的组织病理和超微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组织学方法,获得患诺卡氏菌病乌鳢的脾、肾、肝、肌、鳃、肠6种组织,利用组织切片及超薄切片电镜技术对患病组织的病理变化进行观察分析,探究该病的致病机制。解剖病理症状为:体表充血有溃疡,腹部膨大有腹水,脾、肾、肝等内脏有大量白色结节。组织病理显示:病鱼各器官组织普遍存在慢性肉芽肿,中心由坏死的组织碎片和聚生菌体组成,外围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结节周围的实质组织主要表现为肿胀、萎缩、增生和坏死脱落现象。超微病理显示:宿主器官组织细胞扩张,细胞质内溶酶体增多,核肿大或固缩溶解,细胞器缺失溶解,线粒体嵴断裂消失呈坏死性病变,肾脏及肝脏细胞中有大量病原菌寄生,细胞发生脂肪、空泡及纤维样变。实验结果表明:乌鳢诺卡氏菌病的组织细胞结构发生明显的病理变化,肾脏、肝脏和脾脏等主要组织器官受到严重的损伤病变,从而影响鱼体的正常生理机能,最终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6.
对鄱阳湖地区4种蚌螨在褶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内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褶纹冠蚌内弯弓蚌螨(Unionicola arcuata)种群数量最大,丰盛度为20.26±50.00;丫纹蚌螨(U.ypsilophora)种群数量最小,丰盛度为0.29±1.28。弯弓蚌螨和丫纹蚌螨在外鳃分布数量最多,分别为9.031 7±20.153和0.206 3±0.975 4;簇刺蚌螨(U.penicillatus)在内鳃分布数量最多,为0.688 5±6.764;敏捷蚌螨(U.agilex)则在斧足上分布较多,为0.615 1±0.443 9。弯弓蚌螨的时间生态位宽度值最大,为0.240 7;敏捷蚌螨的宽度值最小,为0.099 6。簇刺蚌螨与弯弓蚌螨的时间生态位重叠值最大,为5.221 2;簇刺蚌螨与敏捷蚌螨之间没有时间生态位重叠。敏捷蚌螨的空间生态位宽度值最大,为0.526 7;丫纹蚌螨的宽度值最小,为0.287 8。弯弓蚌螨与丫纹蚌螨的空间生态位重叠值最大,为2.649 4;丫纹蚌螨与敏捷蚌螨的重叠值最小,为1.910 0。弯弓蚌螨的时-空二维生态位宽度值最大,为0.103 8;敏捷蚌螨的宽度值最小,为0.052 8。簇刺蚌螨与弯弓蚌螨的时-空二维生态位重叠值最大,为11.598 9;簇刺蚌螨与敏捷蚌螨之间没有时-空二维生态位重叠。褶纹冠蚌内4种蚌螨对资源的竞争可能集中在时间上;经过长期的协同进化,弯弓蚌螨较适宜在褶纹冠蚌内生存,簇刺蚌螨有可能与之发生竞争。  相似文献   

17.
对褶纹冠蚌肝脏线粒体mtDNA进行了提取,纯化,内切酶分析和电镜观察。BamHI和Bgl I单酶切结果分别产生两个和三个片段,测得其分子大小为15.49kb,分子量为9.57×10~6。电镜观察显示mtDNA呈环形,大小为15.40kb。褶纹冠蚌肝脏DNA与其它动物的mtDNA在形状和大小上相似。  相似文献   

18.
淡水瓣鳃类鳃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圆顶珠蚌,褶纹冠蚌,背角无齿蚌,卵形尖嵴蚌及河蚬的鳃表面纤毛的分布,排列方式及细微形态结构,结果表明:这5种蚌的鳃表面都有前纤毛,侧纤毛和前侧纤毛。此餐,仅在河蚬鳃表面前纤毛和前侧纤毛之间,观察到一种新的纤毛结构-前触毛。这一结构可能在河蚬取食时起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用正红花油(Red Flower Oil,RFO)去壁,Giemsa染色法对黄果西番莲(Passifloraedulisvar.flauicarpa Degener)的染色体进行了G-显带研究和G-带带型分析.结果表明,全部9对染色体(2n=18)均显示出清晰的丰富的G-带带纹,但各条染色体的带纹数目随着有丝分裂时期的推进而逐渐减少,前期带纹数量多,早中期次之,中期最少或无带;各对同源染色体的两个成员之间带纹的位置、数目、大小、着色深浅和带间宽窄,彼此基本相似,可较准确配对,而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带型特征则各不相同,可一一区分.还对正红花油的作用机理和黄果西番莲染色体G-显带技术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首次报道了褶牡蛎雌、雄生殖细胞的发生、生殖腺发育分期和发育周期等组织学方面的研究工作。褶牡蛎雌性生殖细胞的发生分为卵原细胞期、无卵黄期、卵黄形成早期、卵黄形成后期和成熟期。雄性生殖细胞的发生为精原细胞期、初级精母细胞期、次级粮母细胞期、精细胞期和精子期。褶牡蛎生殖腺发育分为休止期(从第一年11月至翌年2月中旬)、增殖期(2月中旬至4月中旬)、生长期(4月中旬至5月中旬)、成熟期(5月中旬至10月上旬)和排放期(5月下旬至10月下旬)五期。褶牡蛎为一年一个生殖周期(一足龄褶牡蛎的生殖腺已经成熟),生殖细胞分批成熟、分批排放,估计象山港整个褶牡蛎群体从5月下旬至10月,每月排放一次,大约总共可排放5-6次。褶牡蛎在生殖期间雌雄个体的比例(性比)接近1:1,也发现极少数个体是雌雄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