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目的:探讨适合新生儿留置胃管的方法。方法:把需要留置胃管的46例新生儿随机分为经口留置胃管组22例和经鼻留置胃管组24例,分析对比两组置管一次成功率及置管期间的相关并发症。结果:经口留置胃管组置管一次成功率高于经鼻留置胃管组(P<0.05),经口留置胃管组呼吸暂停及紫绀次数少于经鼻留置胃管组(P<0.05)。而置管时发生的恶心、呛咳及置管后脱管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口留置胃管成功率高,发生相关并发症少,适合新生儿。  相似文献   

2.
早产儿不同途径留置胃管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敏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30):901-901
目的比较早产儿经口和经鼻留置胃管的效果。方法将需置胃管的早产儿随机分为经鼻组和经口组,比较两种方法的成功率及其对呼吸功能的影响及其他影响。结果经口留置胃管因不涉及鼻腔,易于操作,对患儿影响较小。结论早产儿经口留置胃管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早产儿留置胃管的最佳方法.方法 选择2010年9月-2011年3月入住我科需管饲喂养的早产儿85例,经口留置胃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良法:使用塑料口咬协助插管并采用新法固定胃管;对照组采用直接经口留置胃管,按传统方法固定胃管,比较两组患儿留置胃管情况.结果 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例数高于对照组,插管所致患儿的不适症状低于对照组,胃管固定效果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早产儿经口留置胃管时使用塑料口咬协助插管并采用新法固定胃管能有效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减轻插管所致患儿的不适症状,胃管固定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新生儿选择合理的胃管留置途径提供依据.方法 把需要留置胃管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经口留置胃管33例,经鼻留置胃管23例,比较两组患儿插管一次成功率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儿在一次插管成功率、插管过程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新生儿经口留置胃管比经鼻留置胃管插管成功率高,相关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新生儿选择合理的胃管留置途径提供依据。方法把需要留置胃管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经口留置胃管33例,经鼻留置胃管23例,比较两组患儿插管一次成功率及相关并发症。结果两组患儿在一次插管成功率、插管过程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生儿经口留置胃管比经鼻留置胃管插管成功率高,相关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留置胃管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护理操作,作为胃肠减压以及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的重要的营养治疗方法,手术前留置胃管可以减少麻醉和手术中的并发症.因病情需要有时需留置好几天,为防止滑落要对留置胃管进行妥善固定,护理人员进行了较多探索[1] ,但仍然存在胃管固定不牢或固定方法复杂等不足[2] .  相似文献   

7.
留置胃管在NICU中常用于危重新生儿、早产儿的营养支持和胃肠减压,有效的胃肠减压可降低胃肠压力,减轻腹胀,改善胃肠壁的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功能的恢复。通过胃管喂养为患儿提供必需的营养、热卡及胃内给药,是促进患儿康复的方法之一;还可通过抽吸胃液,了解患儿消化及胃排空情况,为患儿继续喂养制定合理方案。但在工作中,我们发现,留置胃管对胃肠功能有一定负面的影响,对此,我们通过留置胃管喂养与经口喂养进行了比较与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留置胃管不能拔出的原因及在胃镜直视下取出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及价值。方法:经口插入胃镜至食管狭窄部,在导丝引导下用条形扩张器依次扩张至胃镜能通过,在胃镜直视下取出打折胃管。结果:顺利拔出打折胃管,拔管后无拔管并发症。结论:留置胃管不能拔出的原因今后在临床上要重视,在胃镜直视下取出打折胃管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9.
李岩 《当代医学》2007,(13):97-97
留置胃管是将胃管经一侧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和药物的一种治疗方法.对于不能由口进食的患者,可通过胃管供给营养丰富的流质,以保证病人能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与热量.喉癌手术的病人由于术后不能经口进食,需鼻饲,所以术前需留置胃管,保证病人术后营养的供给.如果术前留置胃管失败,术后留置胃管,操作比较困难且容易引起手术切口出血、感染.如果胃管在下咽部反折,胃管堵塞,不易将食物注入胃内且食物会进入咽腔,引起病人呛咳或误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  相似文献   

10.
留置胃管是将胃管经一侧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和药物的一种治疗方法.对于不能由口进食的患者,可通过胃管供给营养丰富的流质,以保证病人能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与热量.喉癌手术的病人由于术后不能经口进食,需鼻饲,所以术前需留置胃管,保证病人术后营养的供给.如果术前留置胃管失败,术后留置胃管,操作比较困难且容易引起手术切口出血、感染.如果胃管在下咽部反折,胃管堵塞,不易将食物注入胃内且食物会进入咽腔,引起病人呛咳或误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经口吸吮与管饲喂养结合促进早产儿完全胃肠喂养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86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管饲喂养护理,观察组实施经口吸吮和管饲喂养结合的护理。结果:观察组早产儿胃管留置的时间为(11.28±1.49)d。对照组早产儿胎胃管留置的时间为(13.53±2.49)d。两组在喂养后相关指标上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早产儿患者实施经口吸吮语与管饲喂养相结合的护理方式,能够加快早产儿体重的增长速度,减少胃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能够充分促进早产儿完全胃肠喂养,提升早产儿的护理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郭小丽 《基层医学论坛》2013,(12):1629-1630
留置胃管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常用于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及胃肠道营养支持,从胃管注入流质食物,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水分和食物,是临床治疗疾病观察病情变化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鼻饲法是将胃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胃管内灌人流质食物、药物和水分的方法,也是给不能经口进食病人提供食物、药物、水分的主要通道之一。昏迷病人的各种反射减弱甚至消失仅靠静脉输液来提供能量是不够的,必须行留置胃管、鼻饲疗法。昏迷病人留置胃管有一定难度,尤其是气管切开的病人,易误人气管,甚至经气切处插出。我院一例重型颅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长期气管切开,呈植物人状态,通过五年多时间近两百次留置胃管的实践操作,均能一次性成功留置,现将操作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留置胃管临床上运用广泛,常用于营养支持和胃肠减压。经胃管鼻饲为昏迷患者或不能经口进食患者提供营养、热量及胃内给药,是促进患者恢复的主要方法之一,还可以通过抽洗胃液,了解胃液的性质和量,观察患者有无消化道合并症;有效的胃肠减压可降低胃肠压力,减轻腹胀,促进切口愈合,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功能恢复,对胃肠道,胆道手术来说,术前留置胃管还能有效减少麻醉中及手术后的并发症,对术后恢复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常规胃管留置方法与改进法对气管插管患者胃管一次性置入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60例气管插管患者胃管留置按照单双床号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胃管留置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进法.比较两组患者胃管留置一次性成功率.结果观察组胃管留置一次性成功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结论改进胃管留置方法后能够显著提高气管插管患者胃管留置一次性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正>ICU的住院患者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患者不能经口进食,临床上常需要留置胃管来给予患者必须的营养支持来配合治疗,从而改善潜在和已发生的营养不良状态,促进患者的康复。但是,长期留置胃管会导致并发症,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要加强患者鼻饲时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现将个人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经鼻胃管、鼻空肠管和经口进食三种人工肠内营养方法对吸入性肺炎的影响,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118例人工肠内营养患者,其中38例接受鼻胃管进食(A组),34例接受鼻空肠管进食(B组),46例接受经口进食(C组),比较6个月以后三种进食途径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差异。结果:6个月后经鼻胃管、鼻空肠管及经口三种进食途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76.3%、55.9%、8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长期需要人工肠内营养的患者,留置鼻空肠管可有效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两种胃管留置护理法对喉癌患者术后胃部不适的影响.方法将喉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在实施胃管留置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照组于手术当天早晨留置胃管,将胃管末端反折后用纱布包裹固定于前额;观察组将硅胶胃管随手术器械一起打包无菌消毒后,由术者在术中留管胃管.比较两组患者在胃管留置期间的胃部不适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鼻咽部不适反应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中胃管留置法能有效预防、减轻患者胃管留置期间的局部不适,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对置管的配合.  相似文献   

19.
留置胃管给予鼻饲饮食,对于一些不能经口进食的病人,不但能补充必要的营养物质,同时对维持机体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保持病人营养平衡,减少继发性损伤,促进机体的康复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胃管的材料、插管的位置及个体差异等因素,即使按照常规插管,病人也极易发生误吸,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通过牙垫中央经口插入胃管法及其固定法在临床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临床中通过给不同的患者留置胃管,纳入2010年5月-2011年5月45例曲阜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经牙垫由口插入胃管的患者,用一条胶布及绷带进行简单有效的固定在实践中发挥的作用.结果 45例患者,44例插管一次性成功.45例无一人胃管滑脱,固定成功率100%.结论 通过牙垫由口插入胃管法方便,简单,不易滑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