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1 毫秒
1.
目的观察非营养性吸吮(NNS)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8例需经间断鼻胃管喂养的早产儿和适于胎龄儿随机分为NNS组和对照组(N-NNS组)。NNS组在鼻胃管喂养(INGF)时吸无孔橡皮奶头,N-NNS单纯给予鼻胃管喂养,不足热量由静脉补充。记录鼻胃管留置时间、胃肠功能紊乱及喂养相关情况。结果 NNS组各项指标均优于N-NNS组。结论早产儿早期微量喂养及非营养性吸吮干预,可提高早产儿的喂养耐受性,帮助早产儿尽早从肠外营养过渡到经口喂养;促进早产儿体质量的规律性增长,减少喂养不耐受,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放置胃管途径的选择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丽君  尹玲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2):312-313
目的 探讨新生儿放置胃管途径的选择,对比经口、鼻留置胃管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法。结果 通过临床实践,经口留置胃管不涉及鼻腔,易于操作,对患儿影响较小。结论 经口留置胃管是比较理想的胃管留置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新生儿选择合理的胃管留置途径提供依据.方法 把需要留置胃管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经口留置胃管33例,经鼻留置胃管23例,比较两组患儿插管一次成功率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两组患儿在一次插管成功率、插管过程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新生儿经口留置胃管比经鼻留置胃管插管成功率高,相关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早产儿留置胃管的最佳方法.方法 选择2010年9月-2011年3月入住我科需管饲喂养的早产儿85例,经口留置胃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良法:使用塑料口咬协助插管并采用新法固定胃管;对照组采用直接经口留置胃管,按传统方法固定胃管,比较两组患儿留置胃管情况.结果 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例数高于对照组,插管所致患儿的不适症状低于对照组,胃管固定效果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早产儿经口留置胃管时使用塑料口咬协助插管并采用新法固定胃管能有效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减轻插管所致患儿的不适症状,胃管固定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新生儿选择合理的胃管留置途径提供依据。方法把需要留置胃管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经口留置胃管33例,经鼻留置胃管23例,比较两组患儿插管一次成功率及相关并发症。结果两组患儿在一次插管成功率、插管过程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生儿经口留置胃管比经鼻留置胃管插管成功率高,相关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适合新生儿留置胃管的方法。方法:把需要留置胃管的46例新生儿随机分为经口留置胃管组22例和经鼻留置胃管组24例,分析对比两组置管一次成功率及置管期间的相关并发症。结果:经口留置胃管组置管一次成功率高于经鼻留置胃管组(P<0.05),经口留置胃管组呼吸暂停及紫绀次数少于经鼻留置胃管组(P<0.05)。而置管时发生的恶心、呛咳及置管后脱管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口留置胃管成功率高,发生相关并发症少,适合新生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危重新生儿经口鼻留置胃管的护理特点及效果。方法156例危重新生儿中,口置胃管86例,鼻置胃管70例,比较两种方法的效果。结果经口置管法一次成功率为100%,经鼻置胃管一次成功率为67.14%,经口置胃管法者缺氧与呼吸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经鼻置胃管者。结论经口置胃管是解决危重新生儿胃肠营养的较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危重新生儿经口鼻留置胃管的护理特点及效果。方法 156例危重新生儿中,口置胃管86例,鼻置胃管70例,比较两种方法的效果。结果 经口置管法一次成功率为100%,经鼻置胃管一次成功率为67.14%,经口置胃管法者缺氧与呼吸障碍发生率显著低于经鼻置胃管者。结论 经口置胃管是解决危重新生儿胃肠营养的较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早产儿经口插胃管的效果。[方法]将53例应插胃管的早产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是27例和26例,实验组采用经口插胃管法,对照组采用经鼻插胃管法。[结果]总不良效果率实验组29.696,对照组61.5%,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早产儿经口插胃管方法可避免或减少不良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放置鼻胃管的成功率.方法将38例接受气管插管且需要放置鼻胃管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改良组和常规组.改良组20例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放置鼻胃管,常规组18例以常规方法留置鼻胃管.结果改良组留置胃管一次成功率为95%,常规组为4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能提高气管插管患者留置鼻胃管的一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研究分析吞咽功能障碍训练对早产儿经口喂养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早产儿116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与传统鼻胃管喂养方式,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吞咽功能障碍训练配合,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后情况以及喂养状态。结果:对照组早产儿禁食时间、鼻胃管营养时间、经口喂养时间、过渡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高于研究组,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喂养良好率为72.41%,研究组为93.10%,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吞咽功能障碍训练能够帮助早产儿形成吞咽反射,减少经口喂养的过渡期,改善经口喂养的表现,促进患儿的康复出院,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寻早产儿鼻胃管稳固的固定法。方法选108例患儿采用蝶形胶布在鼻头进行胃管固定(实验组),102例患儿采用传统方法上唇部位胶布固定(对照组)。结果将两组不同的固定法从胃管留置时间、胶布被污染及非计划性拔管三方面进行比较,实验组较对照组胃管固定时间延长,受污染比例明显降低,非计划拔管比例减少。结论在早产儿护理中采用鼻胃管蝶形固定的方法方便、实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非营养性吸吮改善早产儿胃肠喂养不耐受的功效。方法:把100例经口胃喂养的早产儿,依据是否辅助以非营养性吸吮,进行分组,用同一配方乳喂养,每天记录喂养不耐受的概率、口胃管置留时间和住院天数。结果:非营养性吸吮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的概率显著减少,口胃管留置时间得到缩短,住院天数减少(P0.05)。结论:早产儿口胃管喂养时使用非营养性吸吮是一种得当的辅助性喂养方法,有利于提高早产儿喂养的耐受性,促进早产儿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手术病人,不同途径留置胃管和空肠营养管的效果。方法 20例老年胃癌手术病人随机分组,即经空肠造口逆行放置胃管入残胃,顺行放置营养管组(实验组),经鼻留置胃肠减压和鼻肠管组(对照组)。结果实验组病人在手术耐受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明显好于实验组。结论经空肠造口逆行插入胃管作残胃减压,顺行插入营养管肠内营养是安全可行的,可提高患者手术耐受性,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增加了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对胃功能障碍和营养不良的病人可较长时间留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经鼻胃管、鼻空肠管和经口进食三种人工肠内营养方法对吸入性肺炎的影响,为临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118例人工肠内营养患者,其中38例接受鼻胃管进食(A组),34例接受鼻空肠管进食(B组),46例接受经口进食(C组),比较6个月以后三种进食途径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差异。结果:6个月后经鼻胃管、鼻空肠管及经口三种进食途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76.3%、55.9%、8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长期需要人工肠内营养的患者,留置鼻空肠管可有效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口腔运动干预联合腹部按摩在早产儿经口喂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早产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常规早产儿喂养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口腔运动干预联合腹部按摩。比较2组患儿经口喂养进程、喂养表现、留置胃管时间、喂养耐受情况、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经口喂养进程、留置胃管时间、住院时间、喂养不耐受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 < 0.01);观察组喂养效率、喂养成效、摄入奶量比均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口腔运动干预联合腹部按摩明显改善了早产儿经口喂养效率,具有临床护理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产儿早期经口微量奶瓶喂养与间断鼻胃管微量喂养两种不同喂养方式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将我科收治的52例早产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6例经口微量奶瓶喂养,对照组26例间断鼻胃管微量喂养.观察两种喂养方式中合并腹胀、溢乳、呕吐、呼吸暂停、吸入性肺炎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喂养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产儿早期经口微量奶瓶喂养明显优于间断鼻胃管微量喂养.  相似文献   

18.
徐燕荣  潘开菊 《中外医疗》2012,31(27):168+170-168,170
目的对重症患者留置胃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以及相关的护理对策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2009年9月—2011年9月这段时间里该院收治的采取留置胃管进行治疗的临床重症患者病例66例,将其按照所用留置胃管的材料和固定方法的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这两组患者发生意外拔管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与探讨。结果经比较分析得知,采用聚氨酯材料的经鼻喂养管的观察组患者的拔管率显著低于采用塑胶材质的鼻胃管的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留置胃管发生非计划拔管的发生主要与胃管材质、固定方式以及护理方式等有关,在临床应用中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品管圈模式管理在降低神经内科鼻胃管非计划拔管率的同时, 能否降低护理成本, 提高神经内科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 随机抽取昆明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病区实施品管圈模式管理前 (2015年7月至8月) 留置鼻胃管患者50例为对照组, 神经内科病区实施品管圈模式管理后 (2015年12月至2016年2月) 留置鼻胃管患者51例为实验组.实验组在对策拟定阶段, 加入循证护理方法, 拟定对策为系带鼻胃管固定方法.调查的内容包括:品管圈模式管理前后神经内科病区鼻胃管非计划拔管率、留置鼻胃管的工作时数、留置鼻胃管的护理成本.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组在年龄、性别、疾病种类上无统计学差异 (P>0.05) .2组患者的留置鼻胃管非计划拔管率比较, 非计划拔管率由62.00%下降到17.65%;留置鼻胃管耗材费用比较, 每位留置鼻胃管患者耗材费用由 (11.81±9.08) 元/人下降至 (7.30±2.53) 元/人;留置鼻胃管护理用时比较, 每位留置鼻胃管患者护理用时由 (13.22±10.77) min/人下降到 (7.48±2.56) min/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应用品管圈管理降低了神经内科鼻胃管非计划拔管率, 降低了护理成本, 减轻了护士工作量, 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陈翔艳 《四川医学》2014,(3):414-4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将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间断鼻胃管喂养,观察组应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喂养不耐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腹胀消失时间、鼻胃管留置时间、喂养耐受时间、达全肠道营养时间、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体重开始增加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早产儿喂养的耐受性,改善胃肠道功能,方法简单,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