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当归四逆汤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作用机制。方法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获取当归四逆汤主要化学成分、对应靶点及靶标基因,借助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获取2型糖尿病相关靶标基因,将药物靶标基因与疾病靶标基因映射得到当归四逆汤作用于2型糖尿病的预测靶点。利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中药化合物-靶点网络及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利用DAVID6.8在线工具进行潜在基因的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 GO)分析及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当归四逆汤作用于2型糖尿病的有效成分有112个,相关靶点65个,关键靶点16个。GO分析结果显示,当归四逆汤治疗2型糖尿病潜在基因的生物功能主要涉及细胞凋亡、氧化应激、蛋白结合等;KEGG通路富集结果显示,当归四逆汤治疗2型糖尿病潜在基因的通路主要涉及缺氧诱导因子(HIF-1)信号通路,胰岛素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胰岛素抵抗,叉头转录因子(FoxO)等信号通路。结论当归四逆汤治疗2型糖尿病是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复杂过程,主要通过参与细胞凋亡、氧化应激、蛋白结合等发挥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探索小陷胸汤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药理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网站检索小陷胸汤的主要活性成分、对应的作用靶点及靶标基因,通过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 Cards)获得T2DM的相关靶标基因,将药物活性成分靶点与T2DM靶点相映射,获得交集靶点即为小陷胸汤作用于T2DM的预测靶点。利用Cytoscape 3. 7. 1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交集靶点网络模型,选出关键活性成分。利用STRING网站构建交集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选出关键靶点基因。利用DAVID 6. 8在线工具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和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小陷胸汤作用于T2DM的活性成分有30个,相关靶点156个,关键有效成分14个,关键靶点基因18个。GO分析显示,小陷胸汤治疗T2DM潜在基因的生物功能主要涉及转录调控、氧化应激、蛋白结合和炎症反应等;KEGG通路富集显示小陷胸汤治疗T2DM影响的通路主要有缺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氧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乙肝,丙肝,酪氨酸激酶受体2(Erb B)信号通路,钙离子信号通路和核转录因子-κB(NF-кB)信号通路等。结论:小陷胸汤治疗T2DM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分泌,参与抗炎反应,降低氧化应激,升高细胞内钙离子浓度,阻断胰高血糖素信号通路,激活PI3K/Akt通路等来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四君子汤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借助TCMSP数据库及Uniprot数据库筛选出四君子汤有效成分及靶点基因。通过GeneCards数据库及OMIM数据库筛选出糖尿病的靶点基因,再用R语言将药物靶标基因与疾病靶标基因映射得到四君子汤作用于糖尿病的预测靶点,并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相互作用网络图。将有效成分靶标与疾病靶标上传到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图(PPI),并在Cytoscape计算其度值(degree)及介数(Betweenness),并对得到的PPI进行核心基因的筛选。最后,运用R语言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预测得到四君子汤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成分161个及"药物-疾病"共作有效靶点106个。PPI网络中筛选出的关键靶点有12个,分别为PRKCA、IL6、FOS、MAPK8、EGFR、CCND1、ESR1、NR3C1、RELA、NCOA1、AR、NCOA2。其中度值较高的有原癌基因(FOS)、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雌激素受体(ESR1)等;生物功能的富集分析显示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为显著性最高的通路,其主要涉及核转录因子-κB(NF-кB),胱天蛋白酶9(caspase-9,CAS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低氧诱导因子(HIF)等信号通路。结论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研究表明,四君子汤治疗糖尿病是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复杂过程,主要通过参与细胞凋亡、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内皮细胞增殖等发挥治疗糖尿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加味桃核承气汤干预2型糖尿病的潜在作用靶点。方法:基于TCMSP数据库及Uniprot数据库筛选出加味桃核承气汤有效成分及靶点基因。通过Gene Cards数据库及OMIM数据库筛选出2型糖尿病的疾病靶点基因,并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图。将有效成分靶标与疾病靶标上传到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图(PPI),并计算其特征值,使用R语言对得到的PPI进行核心基因的筛选。最后,运用R语言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预测得到加味桃核承气汤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成分155个及共作有效靶点106个。有效成分中度值较高的为槲皮素(quercetin),山柰酚(kaempferol)及异鼠李素(isorhamnetin),作用靶点中度值较高的为雌激素受体(ESR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γ(PPARG)与雄激素受体(AR)。PPI网络中核心基因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ESR1等; GO富集分析显示会影响基因的转录、核受体活性及激素的受体结合、神经递质等; 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流体剪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通路为显著性最高的通路,其次为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及其受体通路。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预测加味桃核承气汤防治2型糖尿病的关键作用靶点及相关通路,结果提示此方剂具有多靶点、多通路等复杂机制,不仅表明加味桃核承气汤具有降糖的作用,而且其还具有抗炎、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脂代谢等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大黄-黄连药对治疗高血压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挖掘大黄、黄连的活性成分。利用UniProt数据库校正靶点的官方基因名称。通过OMIM、TTD、Pharmgkb及Disgenet-Gene数据库得到高血压病的相关靶点,并与大黄-黄连药对作用靶点取交集,得到其治疗高血压病的有效靶点。将上述靶点输入到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预测,最后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揭示大黄-黄连药对治疗高血压病的潜在信号通路。结果共筛选出大黄-黄连药对21个药物活性成分以及67个治疗高血压病的靶点。通过PPI网络分析,大黄-黄连药对治疗高血压病可能与IL6、VEGFA、JUN、TNF、TP53、PTGS2、IL1β、EGF、EGFR、NOS3等蛋白有关。GO和KEGG分析结果显示,大黄-黄连药对治疗高血压病的靶点显著富集于HIF-1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cGMP-PKG信号等通路。结论大黄-黄连药对治疗高血压病具有多靶点、多途径、多通路的特点,HIF-1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是其降压作用的主要通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黄芪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有效成分及潜在靶点。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数据库(TCMSP)筛选黄芪的有效成分,并收集对应的作用靶点;使用Gene Cards、OMIM数据库获取T2DM相关靶点,并筛选黄芪有效成分与T2DM的交集靶点,采用Cytoscape v3.7.2软件和String数据库进行"药物-活性成分-靶蛋白-疾病"及蛋白互作(PPI)网络的构建与分析;通过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出黄芪有效成分20个,与T2DM交集靶点57个。"药物-活性成分-靶蛋白-疾病"网络中Degree排前5的成分为槲皮素、山萘酚、异鼠李素、刺芒柄花素、毛蕊异黄酮。GO功能注释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得到116个GO注释,46条KEGG通路,按P值大小,筛选出靠前20个GO注释和KEGG富集通路。结论:结果显示黄芪治疗T2DM的主要有效成分与潜在作用机制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等特点,为后续深入探讨其具体机制提供思路和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大黄治疗糖尿病肾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筛选大黄的活性成分及靶点;利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检索DKD相关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大黄治疗DKD的作用靶点与有效成分之间的关系网络;使用R软件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大黄治疗DKD有效靶点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制。结果:得到大黄有效成分8个,治疗DKD潜在靶点62个,DKD靶点11 905个,大黄与DKD共同靶点59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大黄治疗DKD可能与肿瘤抑制蛋白p53信号通路和雌激素信号通路密切相关。结论:本研究初步验证了大黄治疗DKD的信号通路相关机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系统药理学探讨大黄黄连泻心汤对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分子作用机制,挖掘潜在的作用靶点和信号通路。方法:首先利用中医药整合数据库(SymMap)筛选大黄黄连泻心汤的潜在作用靶点;从比较毒理基因组学数据库(CTD)发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疾病靶点;将筛选后的靶点输入到String中构建“大黄黄连泻心汤-幽门螺旋杆菌”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采用在线分析工具WebGestalt对筛选出的靶点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获得大黄黄连泻心汤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重合的靶点共有222个,通过PPI网络发现71个相互作用靶点,其中主要以IL6、MYC、VEGFA、CASP3、EP300、IL10、ERBB2、CDKN1A、MPO、NFE2L2为关键靶点;发现10个关键生物过程和10条关键信号通路。结论:大黄黄连泻心汤可能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炎性反应,发挥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治疗作用,同时可能通过抗肿瘤机制起到防止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进一步向更严重胃肠道疾病转化的作用。本研究为中医药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系统药理学方法探讨葛根芩连汤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及原理。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数据库筛选葛根芩连汤有效成分和相关靶标蛋白;运用网络可视化软件Cytoscape 3.5.1构建葛根芩连汤"有效成分-靶标"相互作用网络进行拓扑学分析;借助STRING 10.5在线数据库进行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s,PPI)网络的构建与分析;通过Uniprot数据库获取靶标蛋白的基因名称,借助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通路功能富集分析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研究葛根芩连汤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及原理。结果:葛根芩连汤的核心化合物有槲皮素(quercetin),山柰酚(kaempferol),β-谷甾醇(beta-sitosteroll)等,核心靶标前列腺素G/H合成酶2(prostaglandin G/H synthase 2)等;PPI网络图显示葛根芩连汤有效成分中关键蛋白主要有c-Jun氨基末端激酶(JUN),肿瘤坏死因子(TNF),fos蛋白(FOS),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MAPK3)等;KEGG结果表明葛根芩连汤主要作用与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TNF signaling pathway),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MAPK signaling pathway)等信号通路有关。结论:葛根芩连汤主要通过多种途径,多种信号通路作用于多种靶点发挥其药物功效,起到抗炎功效,治疗2型糖尿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逍遥散治疗痤疮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逍遥散中含有的有效成分及其作用靶标,并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中提取痤疮相关靶标。使用Cytoscape软件及其bisogenet插件构建逍遥散治疗痤疮的“化合物-靶点”网络,并绘制药物活性成分-靶蛋白-疾病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再分次进行拓扑分析,得出核心网络。采用R语言软件中ClusterProfiler数据包对逍遥散的潜在作用基因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并进行可视化作图。结果:通过TCMSP,获得了逍遥散有效活性成分161个,潜在作用靶点2 619个,与146个痤疮相关靶点的共同靶点为37个,包括PTGS2、CCNA2、CHEK1、NR3C2等,潜在活性成分为木犀草素、槲皮素、异鼠李素等110个。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逍遥散治疗痤疮主要通过脂多糖应答、细菌源性分子应答等作用机制,与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核因子κB信号通路等相关。结论:本研究通过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验证了逍遥散治疗痤疮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特点,简单阐述了逍遥散治疗痤疮潜在有效成分及作用通路,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蛇床子素抗凝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的抗凝血作用。方法:通过测定小鼠凝血时间(CT)、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观测蛇床子素的抗凝作用。结果:蛇床子素能显著处长CT、PT,缩短ELT。结论:蛇床子素具有明确的抗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12.
草酸铵对僵蚕抗凝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草酸铵对僵蚕抗凝作用的影响。方法:以凝血酶时间(TT)为指标,用添加法比较不同浓度草酸铵对僵蚕提取液和凝胶分离液抗凝作用的影响。结果:添加草酸铵浓度在1.8~21.3mg/ml范围内,对固形物含量15.8~31.6mg/ml的提取液和14.6~29.1mg/ml的凝胶分离液的TT值增加成正相关。结论:草酸铵对僵蚕提取液、凝胶分离样品的抗凝作用均有增强作用,随提取液浓度降低影响增大,而随凝胶分离液浓度增大影响增大。  相似文献   

13.
蛇床子素抗凝血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的抗凝血作用。方法:通过测定小鼠凝血时间(CT)、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观测蛇床子素的抗凝作用。结果:蛇床子素能显著处长CT、PT,缩短ELT。结论:蛇床子素具有明确的抗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微量微生物法对丁胺卡那霉素(AMK)单用及AMK与苯唑青霉素(OXA)合用后,兔体内AMK血药浓度进行测定;药时数据用MCPKP软件经IBM计算机处理,并对两组药动学参数进行了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OXA对AMK的药动学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诸病源候论》对皮肤病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诸病源候论》在皮肤病方面的成就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总结 ,该书着重讨论了皮肤病的命名、分类、病因病机 ,并阐发了《内经》“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理论和预防为主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左归丸对先天肾虚仔鼠发育过程中皮肤内细胞自噬的影响及其机制,探索补肾填精法在生长发育异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6只雌雄比例为2∶1的大鼠进行配对,复合应激法刺激孕鼠构建先天肾虚仔鼠模型,根据将孕鼠处理方式不同,分为正常组,肾虚组,左归丸低、高剂量组(2,8 g·kg-1)。正常组不造模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肾虚组造模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左归丸低、高剂量组造模给予左归丸悬浊液灌胃。切取出生后21 d仔鼠的背部皮肤,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仔鼠皮肤显微结构形态,测量真皮层和表皮层厚度,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分别检测仔鼠皮肤分泌型糖蛋白3a(Wnt3a)和β-连环蛋白(β-catenin)mRNA和蛋白表达量,免疫双荧光检测皮肤内自噬指标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和人死骨片1-泛素结合蛋白p62(SQSTM1-p62)的表达。结果:正常组仔鼠皮肤层次清楚,结构正常,肾虚组真皮层胶原排列疏松,左归丸低、高剂量组皮肤组成基本正常;与正常组比较,肾虚组仔鼠在皮肤的表皮层增厚,真皮层变薄(P<0.05);与肾虚组比较,左归丸低、高剂量组皮肤的表皮层和真皮层厚度的改变明显恢复(P<0.05)。与正常组比较,肾虚组仔鼠Wnt3a和β-catenin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5);与肾虚组比较,左归丸低、高剂量组Wnt3a和β-catenin蛋白和mRNA表达升高(P<0.05)。同时免疫荧光法检测发现与正常组比较,肾虚组的LC3的表达上调,SQSTM1-p62表达下调;与肾虚组比较,左归丸可以逆转SQSTM1-p62和LC3的异常表达(P<0.05)。结论:左归丸可以通过增加仔鼠皮肤内Wnt3a和β-catenin蛋白和mRNA的表达,下调皮肤细胞自噬水平,改善先天肾虚仔鼠皮肤异常发育。  相似文献   

17.
姜黄素对血管生成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姜黄素对牛血清促进的牛内皮细胞、人肝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影响;观察姜黄素对肿瘤细胞条件培养液促进的牛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琼脂糖刮除法检测姜黄素对牛血清及肿瘤细胞条件培养液促进的牛内皮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姜黄素能明显抑制牛内皮细胞增殖,同肿瘤细胞相比,具有显著差异;姜黄素能抑制牛血清及肿瘤细胞条件培养液促进的牛内皮细胞迁移。结论:姜黄素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是姜黄素抗血管生成的机理之一;同时也说明姜黄素是一种特异性血管生成抑制剂。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缓冲盐对不同型号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脂质体及其游离药物能力的影响,并对阿魏酸脂质体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缓冲盐(Na2HPO3-NaH2PO3)平衡的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脂质体与游离药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药物含量,计算包封率。结果:该法在0.56~2.8 μg· m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精密度小于1.1%。缓冲盐平衡后的大孔吸附树脂对脂质体的吸附作用均有所降低,且不影响大孔吸附树脂对阿魏酸的吸附能力。其中HPD450对空白脂质体的回收率在97.2%~100.8%,平均回收率为98.1%。结论:缓冲盐可提高大孔吸附树脂分离脂质体及游离药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针刺治疗中风在我国有数千年的历史,今天还广为应用。随着康复医学理论的深入,结合现代康复理论实践思考脑卒中偏瘫康复的针刺如何有效干预,对于脑卒中偏瘫康复的中医针刺治疗理念认识及临床康复疗效的提高均有帮助。  相似文献   

20.
汤诺  何燕  沈琳  林钟香 《辽宁中医杂志》2009,(10):1800-1802
目的:通过研究舒心饮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相关致炎因子的影响和量效关系,阐明舒心饮干预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72只雄性SD大鼠被随机均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舒降之组、舒心饮低、中、高剂量组。观察血脂、光镜下胸主动脉的病理变化、胸主动脉内膜致炎因子MCP-1、P-selectin蛋白的表达。结果:舒心饮能显著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升高HDL/TC的比值;显著降低动脉内膜厚度、泡沫细胞阳性内膜面积及其占内膜总面积的百分比;舒心饮能显著降低P-selectin、MCP-1在大鼠胸主动脉内膜的表达;中剂量舒心饮也许是抗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最佳剂量。结论:舒心饮能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炎症的启动和致炎因子的激活,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