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岳洋 《护理研究》2004,18(10):1856-1856
检验是通过各种手段配合仪器对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血液、体液和脱落细胞进行检测化验。检验报告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病人的病情变化,是临床诊疗的重要参考依据。检验报告是护士解决护理问题的重要参考信息。但是,由于传统的医护分工,对检验报告在临床护理中缺乏足够的重视,护士忽视了检验报告在临床护理中的重要意义,从而影响了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检验是通过各种手段配合仪器对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血液、体液和脱落细胞进行检测化验。检验报告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病人的病情变化 ,是临床诊疗的重要参考依据。检验报告是护士解决护理问题的重要参考信息。但是 ,由于传统的医护分工 ,检验报告在护理临床缺乏足够的重视 ,护士忽视了检验报告在护理临床的重要意义 ,从而影响了护理质量的提高。本文通过调查 2 16名护理人员对检验报告的了解程度 ,旨在了解护士对检验报告在护理临床意义的认识现状 ,使广大护士走出认识误区 ,重视检验报告 ,提高护理质量。1 调查对象与方法1 1 调查对象2…  相似文献   

3.
检验是通过各种手段配合仪器对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血液、体液和脱落细胞进行检测化验。检验报告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病人的病情变化,是临床诊疗的重要参考依据。检验报告是护士解决护理问题的重要参考信息[。1]要得到一份准确的检验报告,除了检验科自身的软硬件以外,护理工作在这中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由于传统的医护分工,检验报告在护理临床缺乏足够的重视,护士忽视了检验报告在护理临床的重要意义,从而影响了护理质量的提高。本文从检验标本的质量控制和重视报告的阅读两方面,阐述护士在检验标本的质量控制和检验报告的阅读中的…  相似文献   

4.
医护耦合性差错及其防范对策   总被引:77,自引:3,他引:74  
依据临床观察 ,认为从形成差错的原因角度分析 ,有一类护理差错与医嘱是否正确密切相关 ,称之为医护耦合性差错。分析了医护耦合性差错的 3个特征 :单向制约性、风险共担性、利益均沾性。并从护理专业的历史发展、服务对象以及任务等方面分析了医护耦合性的成因。认为在护理质量管理链上 ,医嘱质量是影响护理质量的重要的第一环。提出只有从医生、护士两方面采取措施 ,才能提高医嘱质量 ,从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医护耦合性差错原因。[方法]回顾性调查本院2010年-2012年全院上报的护理差错案例,对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00例护理差错中有25例为医护耦合性差错,占护理差错的25%,经调查显示,电脑医嘱录入不规范、非抢救情况下开口头医嘱或电话医嘱,存在药物配伍禁忌而仍开相应药物是引起医护耦合性差错的主要原因;医嘱录入错误,拉丁文书写失误,给药途径不合理是次要原因。[结论]相对固定医嘱班护士,加强医嘱缺陷的识别,规范护理工作流程,增强责任意识及差错事件的报告制度是减少医护耦合差错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医护耦合性差错发生原因及防范对策,进一步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09~2011年全院上报核实的护理差错案例的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3年间,103例护理差错中有26例为医护耦合性差错,占总护理差错25.2%.调查表明,电脑、病历医嘱单、医嘱本三者不齐全或不一致,非抢救情况下开口头医嘱或电话医嘱,有药物过敏史而仍开相应药物是引起医护耦合性差错的主要因素,错误医嘱如笔误,字迹模糊是引起医护耦合性差错的次要因素.结论 制定切实可行的规范和标准,优化医嘱流程,加强培训和落实监管,强化责任意识,不良事件的主动报告和深入分析是减少医护耦合性差错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闫雪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6):1622-1623
医嘱质量是护理质量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护理差错分医嘱无关性差错与医嘱相关性差错,前者是由护士因素所致的差错,后者是医嘱本身不完善、有缺陷却被执行而致的差错,这类差错与医生、护士都有关。可见二者之间存在着耦合性,这类差错发生是医疗缺陷在先,护理差错在后,为医护耦合性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的护理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入职护士作为医院中的重要组成人员,由于缺乏临床经验及安全意识,也是发生护理差错的高危人群,科学有效的新入职护士岗前培训体系可以有效保障临床护理安全、减少护理差错。文章对基于工作场所的评估(WPBA)的概念、评估工具、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对我国护理领域的启示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新入职护士岗前培训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差错发生的高危因素及防范措施,确定管理对策,减少临床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方法:对发生的110例护理差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发生差错者75人,与医嘱处理、核对、执行有关的差错发生率最高;工作年限1~5年及16年以上的护士出现差错的几率较高;上午、夜班时间差错率比中午和下午高。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工作程序和方法的改进,重视环节质量管理,重视新护士、实习护士的管理,关心、爱护、高年资护士,尤其是个人生活有波折者,实行弹性排班制,加强高危时段护士的人力管理。  相似文献   

10.
影响护士心理状态的不良因素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静  吴平霞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0):1454-1455
工作中,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是影响临床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使护士发挥工作积极性,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也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医护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