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U原子的组态,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MCDF方法对U原子(5f~36d7s~2 5f~36d~27s)和(5f~26d~27s~2 5f~47s~2)的组态相互作用分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f~36d7s~2 5f~36d~27s)的组态相互作用比较强,而(5f~26d~27s~2 5f~47s~2的组态相互作用比较弱。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45O-2000波段Cu离化态光谱的系统工作。辨认出Cu谱线201条,杂质线97条,除证实现有光谱结果外,还观察到未归类的新Cu谱线40条,已确认CuⅢ、CuⅣ谱线18条,并对CuⅢ3d~8(~1G)4d~2G_4(1/2)和3d~3(~3F_4)4d~4H_5(1/2)两能级作了修正。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了计算稀土离子4f~(N-1)5d-f~N辐射跃迁几率的一般方法,提出了这类跃迁的亲态选择定则。并在C_(2v)群对称下,具体计算了Pr~(3+)离子在PrP_5O_(14)晶体中的f-d辐射跃迁几率,结果指出稀土离子的f-d跃迁几率比f-f跃迁几率大得多。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Sr3B2O6∶Eu3+,Li+红色荧光粉,考察了激活剂Eu3+和电荷补偿剂Li+浓度对Sr3B2O6∶Eu3+,Li+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掺杂Eu3+、Li+离子并不改变Sr3B2O6的结构。当Eu3+掺杂量为4%、Li+的掺杂量为8%时,在900℃下灼烧2 h可以得到发光性能最佳的Sr2.9B2O6∶0.04Eu3+,0.08Li+红色荧光粉。以394 nm的近紫外光激发时,Sr3B2O6∶Eu3+,Li+荧光粉发射出红光,对应于Eu3+的4f-4f跃迁,其中以614 nm附近的5D0→7F2跃迁发光最强,是一种有潜力用于白光LED的红色荧光粉。  相似文献   

5.
王靖  沈礼  杨玉娜  戴长建 《发光学报》2017,(12):1611-1616
采用孤立实激发技术,对铕原子4f~76p_(3/2)ns(n=7,8)自电离态的光谱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同时是首次在不同激光偏振组合下进行的研究。首先,用前两束激光分步将铕原子从基态4f~76s~2经中间4f~76s6p态激发至4f~76sns里德堡态,然后再用第三束激光通过离子实4f~76s~+→4f~76p~+_(3/2)的跃迁将其进一步激发至4f~76p_(3/2)7s自电离态或4f~76p_(3/2)8s自电离态。对铕原子4f~76p_(3/2)ns(n=7,8)自电离态复杂的光谱分别给出了详细的解释,从中我们可以获得一些重要的光谱信息,比如自电峰的能级位置和线宽等,同时还可以观察到收敛于不同离子限的自电离系列之间的组态相互作用。最后,通过比较不同激光偏振组合下的自电离光谱,确定了一些自电离态的总角动量的值。  相似文献   

6.
测量了Tm∶YVO4 晶体的吸收光谱 ,以 34 6nm、36 3nm(1D2 )、475nm(1G4 )、6 98nm (3 F2 ,3 F3 )和 80 1nm(3 H4 )光激发时的发射光谱 ,以及位于 45 4nm (1D2 → 3 F4 )、475nm (1G4 → 3 H6)、6 46nm (1G4 → 3 F4 )、80 6nm(3 H4 →3 H6)的荧光谱线的激发光谱 ,对测量的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 ,解释了离子能级间的跃迁过程。提出了Tm∶YVO4 晶体基质与Tm3 + 之间的能量交换的概念和新的跃迁通道 ,证实了存在1D2 +3 H6→1G4 +3 F4 以及1G4 +3 H6→3 H4 +3 H5的能量传递过程 ,还可能存在交叉弛豫过程 1G4 +3 H6→3 F2 +3 F4 。这些过程使得Tm∶YVO4 晶体难以实现1D2 能级上转换发光 (4 5 4nm左右 ) ,但 475nm的上转换发光 (1G4 →3 H6)较强 ,3 F4 能级是潜在红外激光发射能级。  相似文献   

7.
Li+离子掺杂Gd2O3∶Sm3+纳米晶的发光增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燃烧法制备了Gd2O3∶Sm3 和Li 离子掺杂的Gd2O3∶Sm3 纳米晶,根据X射线衍射图谱确定所得纳米样品为纯立方相.在室温下,用275 nm和980 nm激发光激发各样品时,可分别观测到Sm3 离子的强荧光发射和上转换特征发射,其主发射峰分别位于560,602,650 nm处,分别对应着Sm3 离子的4G5/2→6H5/2,4G5/2→6H7/2和4G5/2→6H9/2的电子跃迁,其中以4G5/2→6H7/2跃迁的光谱强度最大.实验表明Li 离子的掺人使得Sm3 离子的荧光发射强度显著增加.通过对样品的XRD、TEM和激发光谱、发射光谱的研究,分析了引起样品荧光强度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在串列加速器上利用束箔-方法和带有CCD的光谱仪测量装置,在2~2.5 MeV束能下采用Spectrapro-500i光谱单色仪,在200 nm~800 nm波长范围测量了离化态氧原子的500多条光谱线.实验发现了许多弱谱线的跃迁能级,这些跃迁谱线以前带有光电倍增管或电子倍增器的单色仪很少测量到这些弱谱线的跃迁.本文报道在200nm~300nm范围已确定的部分光谱线和跃迁能级,这些跃迁主要属于OⅡ到OⅣ离化态原子的3p 4S3/2,3p 2 S1/2,3p 4P1/2,3p 4P3/2,3p 4P 5/2,3p 2D3/2,3p 2D5/2,3d 2D5/2,3d 2F5/2,3d2F7/2,4p 3D1,4p 3D2,5d 2D5/2等能级的跃迁,光谱分辨0.015 nm.  相似文献   

9.
用SGV-50型正入射式真空紫外谱仪拍摄了三电极触发火花光源的Zn的高离化光谱。在光谱分析方法研究基础上、对Zn光谱进行了分析。证实了ZnⅢ、ZnⅣ和ZnⅤ的3d~k4s和3d~k4p(k=9,8,7)组态现有光谱的分析结果。通过ZnⅣ3d~84d-3d~84p组态跃迁的分析导出了3d~84d组态的19条能级。  相似文献   

10.
Tm:YVO4晶体中Tm^3+的发光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峰  郭红沧等 《光学学报》2001,21(11):392-1395
测量了Tm:YVO4晶体的吸收光谱,以346nm,363nm(^1D2),475nm(^1G4),698nm(^3F2,^3F3)和801nm(^3H4)光激发时的发射光谱,以及位于454nm(^1D2→^3F4),475nm(^1G4→^3H6),646nm(^1G4→^3F4),806nm(^3H4→^3H6)的荧光谱线的激发光谱,对测量的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解释了离子能级间的跃迁过程,提出了Tm:YVO4晶体基质与Tm^3 之间的能量交换的概念和新的跃迁通道,证实了存在^1D2 ^3H6→^1G4 ^3F4以及^1G4 ^3H6→^3H4 ^3H5的能量传递过程,还可能存在交叉弛豫过程^1G4 ^H6→^3F2 ^3F4. 这些过程使得Tm:YVO4晶体难以实现^1D2能级上转换发光(454nm左右),但475nm的上转换发光(^1G4→^3H6)较强,^3F4能级是潜在红外激光发射能级。  相似文献   

11.
在原子能院串列加速器上,利用束箔方法,测量了能量为30MeVFe离子产生的高剥离态谱线跃迁结构的寿命值。在30MeV时,Fe通过箔膜的电荷态分布在7+到17+,我们选择Fe XVI 2p6 (1S) 4p -2p6 (1S) 5d(2P°3/2 -2D3/2)的谱线,谱线波长124.696 Å,能级寿命为79±4ps。并对实验误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在原子能院串列加速器上,利用束箔方法,测量了能量为30 MeV Fe离子产生的高剥离态谱线跃迁结构的寿命值.在30 MeV时,Fe通过箔膜的电荷态分布在7+到17+,我们选择Fe XⅥ2p~6(~1S)4p—2p~6(~1S)5d(~2P_(3/2)~o—~2D_(3/2))的谱线,谱线波长124.696(?),能级寿命为79±4 ps.最后对实验误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多组态Hartree-Fock加相对论修正方法(MCHFR)计算了PtⅢ离子5d~8-5d~76p跃迁的光谱,得到了有关光谱数据如波长、振子强度和辐射跃迁几率,并就计算结果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通过高温熔融法和热处理成功制备了白光发光的Eu~(2+)/Eu~(3+)掺杂SiO_2-Al_2O_3-ZnO-K_2CO_3微晶玻璃。测试了微晶玻璃的X射线衍射谱(XRD)、激发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发现,X射线衍射谱表明了玻璃基质中存在β-Zn_2SiO_4纳米晶粒,根据XRD结果和Scherrer公式计算得到β-Zn_2SiO_4晶粒大小约为35 nm。在紫外光激发下,观察到强烈的宽带蓝光(400~460 nm)和红光(574,587,611,650和700nm)发光,分别对应Eu~(2+)的4f~65d→4f~7能级跃迁以及Eu~(3+)的~5D_0→~7F_J(J=0,1,2,3,4)能级跃迁,与未热处理玻璃样品相比较,微晶玻璃的发光强度大大增强。研究结果表明,Eu~(2+)/Eu~(3+)掺杂的SiO_2Al_2O_3-ZnO-K_2CO_3晶玻璃是一种白光LED潜在的基质材料。  相似文献   

15.
李光源 《物理实验》1993,13(3):97-99
原子内部各种相互作用决定原子能级,能级结构决定其原子光谱。本文以铅原子6p7s—6p~2跃迁所辐射的多重态谱线为例,计算各能级,分析电、磁性作用强弱。原理铅原子Z=82,基态电子组态[Xe]4f~(14)5d~(10)6s~26p~2,简记6p~2,基本属于LS耦合类型,该电子组态耦合各支能级(谱项),近似地遵循。  相似文献   

16.
测量了激光加热块状银靶产生的等离子体XUV光谱.计算了T_e分别为65eV,86eV和130eV时,AgXIX4s-4P,4P-4d,4d-4f7条谱线在不同电子密度时的强度.根据AgXIX4d~2D_(s/2~-)4f~2F_(r/2)和4P~2P_(3/2)-4d~2D_(s/2)两条谱线的强度比,推导了激光银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当入射激光功率密度W为6×10~(12)W/cm~2时,银等离子体电子密度N_e=1×10~(20)/cm~3. 关键词:  相似文献   

17.
王雪俊  夏海平 《光学技术》2007,33(5):684-687
高温熔融法制备了69.5B2O3-20Li2O-(10-χ)CaO-χPbO-0.5Nd2O3(χ=1,3,5,7,mol%)和68.5Li2O-(29-φ)CaO-φAl2O3-2La2O3-0.5Nd2O3(φ=3,7,10,15,mol%)玻璃,测量了玻璃样品的吸收和发射光谱(800nm激光二极管激发),从吸收光谱出发,应用Judd-Ofelt理论获得了Nd3+光学跃起的强度参数。根据强度参数和发射光谱,计算了Nd3+离子4F3/2→4I11/2跃迁的荧光发射截面σe。结果显示,在B2O3-Li2O-CaO-PbO-Nd2O3系统中随着CaO的减少和PbO的增加,Nd3+离子的强度参数Ω2增大,表明样品的对称性降低;强度参数Ω6也增大,说明玻璃样品中Nd-O键的共价性和键强降低;同时,Nd3+离子4F3/2→4I11/2跃迁的荧光发射截面σe的大小和荧光强度都减小。在Li2O-CaO-Al2O3-La2O3-Nd2O3系统中,随着CaO的减少和Al2O3的增加,Nd3+离子的强度参数Ω2减小,说明样品的对称性增加;强度参数Ω6减小,说明玻璃样品中Nd-O键的共价性和键强增强;同时,Nd3+离子4F3/2→4I11/2跃迁的荧光发射截面的大小和荧光强度也都减小。  相似文献   

18.
类Li钙离子精细结构能级和软X射线光谱的理论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滕华国  王永昌 《光学学报》1993,13(2):34-138
用多组态HFR方法计算了类Li等电子序列钙(Ca,Z=20)离子1s~2nl(n=2~6,l=0~5)组态的所有能级和电偶极跃迁的软X射线光谱,其中4f→3d,5f→3d及5d→3p、4d→3p由于其下能级跃迁速率较大,容易形成粒子数反转因而可作为激光跃迁,5f→3d、6f→3d跃迁已处于“水窗”波段,而4f→3d的激光跃迁(5.77nm)已为我们最近的实验所证实.并将我们的计算结果与其它理论计算和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Sr3B2O6∶Tb3+,Li+绿色荧光粉的发光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Sr3B2O6∶Tb3 ,Li 绿色荧光粉,并研究粉体的发光性质。发射光谱由位于黄绿区的4个主要荧光发射峰组成,峰值分别位于495,548,598,625nm,对应了Tb3 的5D4→7F6,5D4→7F5,5D4→7F4和5D4→7F3特征跃迁发射,548nm的发射最强。激发光谱表现从200~400nm的宽带,可以被近紫外光辐射二极管(near-ultraviolet light-emitting diodes,UVLED)管芯产生的350~410nm辐射有效激发。研究了Tb3 掺杂和电荷补偿剂对样品发光亮度的影响。Sr3B2O6∶Tb3 ,Li 是一种适用于白光LED的绿色荧光粉。  相似文献   

20.
 在星光Ⅱ激光装置上开展了三倍频激光与铝平面靶相互作用实验,采用平场光栅谱仪获得了铝等离子3~6 nm范围的X射线发射谱。基于准相对多组态理论,考虑组态相互作用和Breit修正,采用Cowan程序计算了铝的L壳层跃迁波长和跃迁几率,辨识了实验测量得到的铝类Li到类B的22条跃迁谱线。研究表明:识别的谱线都是L壳层的2s,2p电子跃迁到了3p,3d等, 甚至更高的壳层,其测量得到跃迁的波长与理论值最大偏差只有0.06 nm。计算得到的振子强度与其它理论结果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