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碳-13NMR共振波谱数据库是通过计算机存储已知化合物的谱图及有关数据。将实验制得的化合物数据通过一定的计算方法与库中已存化合物相比较,即可得知与何种化合物相同或相似。该库不仅效率高,而且可延伸人对谱图和结构的判断能力。长春应化所经过近两年半的努力现在已建立起一个功能较强的CIAC-碳-13NMR数据库检索系统。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几种密度泛函方法计算了环杷明(cyclopamine)的~(13)C NMR化学位移。与实验值比较发现采用B97-2/pcSseg-1的气相优化结构结合SMD溶剂化模型计算获得的~(13)C NMR化学位移最合适。在此基础上,对藜芦中的五种典型生物碱结构(环杷明、介芬胺、藜芦胺、计明胺和棋盘花胺)进行了相应的~(13)C NMR化学位移计算。通过与实验值进行拟合,得到线性标度公式σ=(184.4-σ_(cal))/1.0261。其相关系数R~2=0.9976。此外,理论计算也可以解决化合物中的相似碳的~(13)C NMR化学位移归属困难的问题。线性标度方法获得化学位移对建立天然产物的NMR数据库、匹配结构和解析实验测试数据提供了一种快捷可靠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以亚油酸甲酯为原料,Se O2为催化剂,设计并合成了4个羟基亚油酸异构体——13-羟基-9Z,11E-十八碳二烯酸甲酯,13-羟基-9E,11E-十八碳二烯酸甲酯,9-羟基-10E,12Z-十八碳二烯酸甲酯和9-羟基-10E,12E-十八碳二烯酸甲酯,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LC-MS确证。  相似文献   

4.
李雪锋  叶玲 《合成化学》2012,20(4):522-523
在BnNH2.TFA/1,4-二氮杂二环[2.2.2]辛烷催化下,α-取代的苄叉丙酮与α-取代β-酮酸酯发生Mi-chael加成反应,合成了季碳-叔碳化合物——α,α-双取代β-酮酸酯,其结构经1H NMR和13C NMR表征。  相似文献   

5.
《分析化学》2012,(12):1944
(第二版,ISBN 978-7-122-07165-1)该书深入系统地论述了NMR谱学的全部内容。对氢谱、碳谱、二维谱、蛋白和核酸的NMR分析等问题作了深入的阐述。在1H NMR中,对氢谱涉及的自旋-自旋耦合,核间奥氏效应(NOE),分子立体结构和手性中心对相邻质子的作用等作了详细说明。对13C NMR谱的去耦技术和在非去耦条件下的13C-1H耦合、13C-13C耦合等问题作了概述。该书用一  相似文献   

6.
计算机辅助有机化合物结构解析工作可粗分为数据库检索和人工智能解析两大类。本文通过子结构(本文中的子结构是以碳原子为中心的β层子结构,以下同)与~(13)C-NMR谱相关性研究,并建立~(13)C-NMR谱自动解析系统。首先,采用统计方法,由已知波谱数据寻求共振碳的β层环境结构与共振碳化学位移的对应范围,产生以碳为中心原子的β层子结构-~(13)C-NMR谱相关表。在解析未知化合物结构时,由未  相似文献   

7.
陈湜  董琳 《合成化学》2012,20(1):23-27
以修饰金鸡纳碱的手性叔胺为催化剂,Morita-Baylis-Hillman碳酸酯与α-取代的β-酮酸酯经不对称烯丙基烷基化反应,以中等收率及较好的非对映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合成了一系列具有连续季碳叔碳手性中心的新型烷基取代β-酮酸酯类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和13C NMR表征。  相似文献   

8.
在RuCl3催化下, 分子氧作氧化剂, 叔胺和2-硅氧基呋喃衍生物发生氧化脱氢形成碳碳键的偶联反应. 水解后, 以良好的收率(88%)得到了相应化合物3, 用1H NMR, 13C NMR, IR, MS和HRMS对目标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
王鹏  袁艺  景晓燕  朱果逸 《分析化学》1999,27(11):1337-1340
用1H NMR和13C NMR谱研究了新型电化学发光探针六氟磷酸二(4,4'-二甲基-2,2'-联吡啶)·(4,4'-二羧酸-2,2'-联吡啶)合钌(Ⅱ)的立体结构,通过1H-1H COSY、13C-1H HETCOR谱对其氢谱和碳谱中的各谱峰进行了归属,并给出了氢谱和碳谱峰的化学位移值.  相似文献   

10.
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DBU及1,5-二氮杂二环[4,3,0]壬碳-5-烯与丙炔酸甲酯反应可生成成环化合物。通过对成环产物的^1H NMR、^1H-^1H COSY、^13C NMR谱的分析,讨论了其化学位移及J-偶合特征。同时研究了整个反应可能的历程和机理。  相似文献   

11.
羰基在电荷转移络合过程中的作用及络合组成比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以丁二酸酐作为马来酸酐的模型化合物,用NMR法研究了羰基在电荷转移络合过程中的作用,建立起用NMR法确定络合组成比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丁二酸酐以1:1与苯乙烯或N-乙烯基咔哇彤成电荷转移络合物,马来酸酐中的羰基比碳碳双键更强地参与电荷转移络合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3-取代氧化吲哚为起始原料,TBAB为相转移催化剂,与亚胺前体经Mannich反应高效合成了11个新型的3-季碳胺甲基氧化吲哚,收率68%~98%,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ESI-MS表征。  相似文献   

13.
以D-葡萄糖为原料,经碳苷化反应,酰化反应和脯氨酸-DIPEA催化的aldol反应制得2个碳苷糖[1-(4'-羟基苯基)-4-C-β-四乙酰基葡萄糖基-3-烯-2-酮(5a)和1-(3-羟基苯基)-4-C-β-四乙酰基葡萄糖基-3-烯-2-酮(5b)];5与琥珀酸维生素D2经Steglich酯化反应合成了2个新型碳苷糖类维生素D2衍生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ESI-MS表征。  相似文献   

14.
新喜树碱衍生物的核磁共振谱分析与结构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20(S)-喜树碱(CPT)为起始原料,对其进行结构修饰,合成了一种新的喜树碱衍生物CPT-A.并利用1D(~1H、~(13)C和DEPT135)和2D(异核单量子相关谱和异核多碳相关谱)核磁共振(NMR)技术对该化合物进行了结构确定,详细归属了CPT-A~1H和~(13)C NMR谱的化学位移,喜树碱骨架的指认结果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并发现喜树碱骨架6位碳与取代基苯环3’位碳的化学位移相同,谱峰完全重叠,这在~(13)C谱中是不常见的.研究结果可为喜树碱类天然产物的发现和结构鉴定提供NMR数据支持和方法指引.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氢谱(1H NMR)、碳谱(13C NMR)、梯度场氢氢化学位移相关谱(1H-1H COSY)、梯度场质子检测异核单量子化学位移相关谱(HSQC)、梯度场质子检测异核多重键化学位移相关谱(HMBC)等多种NMR分析方法,确证了8a-对甲氧苯基-4,5-双(对氯苯基)六氢嘧啶[4,5-d]并嘧啶-2,7(1H,3H)-二酮的结构,对它的1H和13C NMR谱信号进行了归属,为其结构鉴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查尔酮途径全合成了一种异黄酮碳苷类化合物(葛根素),总收率1.0%。首先4-乙基-6-叔丁基间苯二酚与2,3,4,6-四-O-苄基吡喃葡萄糖基三氟乙酰亚胺酯发生糖基化反应制得碳苷(3); 3依次经脱叔丁基和氧化制得苯乙酮类化合物(5); 5经查尔酮路线转化为葛根素,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HR-MS(ESI)确证。  相似文献   

17.
以甲基-α-D-吡喃甘露糖苷为原料,经碘代、还原、Wittig缩合、复分解关环、氧化、Michael加成、Mitsunobu反应、氧化及氨解等9步反应合成了一个五碳环腺苷类化合物重要中间体——2',3'-O-异丙叉五碳环腺苷,总产率20%,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确证。  相似文献   

18.
以3-卤氧化吲哚为起始原料,1,8-二氮杂二环十一碳-7-烯为催化剂,在二氯甲烷中与1-甲基吲哚经取代反应,或在甲苯溶液中于120 ℃条件下与吲哚(吲哚苯环上可连接有取代基)直接发生取代反应,合成了7个3位间接连接有叔胺(仲胺)氮原子的3-季碳氧化吲哚化合物,收率分别为80%~89%和 53%~70%,其结构经1H NMR, 13C NMR和HR-MS(ESI-TOF)表征。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葡萄糖和半乳糖碳苷的选择性乙酰化。通过比较四-O-乙酰基和三-O-乙酰基碳苷的~1H NMR谱证明糖环的2位羟基没有发生乙酰化。三-O-乙酰基半乳糖碳苷的构型用~(13)C NMR进行了鉴定。由其~1H NMR谱与通常规律相反的原因,讨论了乙酰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20.
欧洲葡萄花翅小卷蛾的性信息素主要成分为7E,9Z-十二碳二烯乙酸酯。从1,5-二溴戊烷出发,制成格氏试剂后与甲醛发生格氏加成反应得到1,7-庚二醇,单酯化得到7-羟基庚醇乙酸酯,氧化得到7-氧代庚醇乙酸酯,与(2,2-二甲氧基乙基)三苯基溴化膦进行Wittig反应并水解得到9-氧代-7E-壬烯乙酸酯,再与正丙基三苯基溴化膦进行Wittig反应合成了7E,9Z-十二碳二烯乙酸酯,总产率13%,其结构经1H NMR和13C NMR确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