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微波水解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西洋参中的氨基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微波辅助提取酸水解西洋参中的蛋白质, 对生成的氨基酸进行微波衍生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对微波衍生条件和微波水解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 190 ℃, 15 min微波水解得到氨基酸的产率与传统加热水解(110 ℃, 24 h)的结果基本相同.用2,4-二硝基氟苯(DNFB)对氨基酸进行微波衍生, 氨基酸在微波衍生时间大于20 s时, 衍生反应基本完全; 而传统DNFB衍生需在60 ℃水浴加热1 h, 所以微波衍生法明显缩短了氨基酸分析时间.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西洋参根中的氨基酸进行了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人体汗液是皮肤的排泄分泌物,它的主要成分有水、无机盐和有机物,其中包括微量的蛋白质及氨基酸。我们应用“DNS-氨基酸聚酰胺薄膜层析”的方法对人体汗液中的氨基酸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所得结果可供汗痕或生理研究的参考。DNS(Dansyl-Chloride 即二甲基氨基萘磺酰氯)是一种荧光试剂,它能与大多数氨基酸进行反应生成各种衍生物,简称“DNS-氨基酸”。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微波萃取烟草中游离氨基酸和微波水解烟草蛋白质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对微波萃取和微波水解条件进行了优化。微波萃取后的游离氨基酸及微波水解后的氨基酸总量采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用差减法计算。微波萃取氨基酸的最佳条件为:盐酸浓度0.05 mol·L-1,物料比1∶20,微波萃取温度50℃,微波萃取时间10 min,该条件下得到的游离氨基酸萃取率与超声30 min的结果基本一致;微波水解蛋白质的最佳条件为:盐酸浓度6 mol·L-1,物料比1∶100,水解温度140℃,水解时间60 min,与传统水解24 h的结果基本一致。用微波辅助法萃取烟草中的游离氨基酸及水解烟草蛋白质,样品前处理时间大大缩短,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紫菀肽C为白色粉末,m.p.250~252℃,[α]_D—4.9°(c=0.33),对Ninhydrin反应呈阴性,Ehrlich反应呈阳性。IRυ_(max)~(KBr)(cm~(-1))示有羟基(3304)、酯羰基(1749)和酰胺键(1651)。UV(nm):208(1.39×10~4,MeOH),267(1.82×10~4)。以上结果表明为一个肽类化合物。将该化合物用6mol/L盐酸水解,用氨基酸分析仪检测出丝氨酸(Ser,1mol),苏氨酸(Thr,1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纳克量级(ppb)的18种氨基酸在石英毛细管住气相色谱的分离和定量测定。用此法对胶原蛋白和卵清蛋白水解氨基酸进行了定量。结果的精确度为0.8~7.3%。氨基酸的衍生化采用N-TFA-butyl系统,分二步完成,第一步在酸性介质中用亚丁醇酯化;第二步是用三氟醋酐酰化。氨基酸回收率在85%以上。蛋白质水解在6N恒沸点盐酸中充氮气,在145±2℃加热4小时完成。  相似文献   

6.
将后过渡金属配合物{[2,6-ArN=C(Me)2C5H3N]FeCl2} ( Ar=2,6-iPr2C6H3) Ⅰ负载于SiO2上, 并与三乙基铝(AlEt3)组成催化剂体系并催化乙烯聚合. 考察了Al/Fe比(AlEt3/催化剂摩尔比)、聚合温度对催化剂活性、聚乙烯(PE)分子量、熔融温度以及结晶度的影响. 在Al/Fe比为750、聚合温度为40 ℃时, 催化剂活性达到7.07×105g PE·(mol Fe·h)-1. 实验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为1.05×105~2.33×105 g/mol, 熔融温度高达132 ℃左右,结晶度在44.2%~77.8%之间.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Eu(Ⅲ)配合物[Eu2(bbimp)(CH3COO)(CH3CH2O)2(CH3CH2OH)](ClO4)2(A),产物经IR谱、UV谱、1HNMR谱、摩尔电导、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基本鉴定。用紫外光谱法研究了磷酸二酯键模型物双 (2,4 二硝基苯基)磷酸盐BDNPP与配合物A在pH7.26,25和37℃时,[BDNPP]=[A]=2.5×10-5mol·L-1时的动力学性质,得到BDNPP的二级水解速率常数为k25℃=3.027×103(mol·L-1)-1·min-1,k37℃=6.060×103(mol·L-1)-1·min-1,半衰期t1 2分别为12.9和6.6min,使BDNPP的水解速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8.
酪氨酸、脯氨酸和组氨酸的示波极谱连续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出了用示波极谱法连续测定酪氨酸 ( Tyr)、脯氨酸 ( Pro)、组氨酸( His) 3种氨基酸的新方法。在 p H9.2硼酸缓冲溶液中 ,上述 3种氨基酸与镍发生配位反应 ,用示波极谱仪进行单扫描时 ,出现 3组灵敏度和分辨率均很高的二阶导数波谱 ,峰电位分别为 :Tyr - 1 .0 4 V,Pro - 1 .2 0 V,His - 1 .34V。酪氨酸、脯氨酸、组氨酸的峰电流与浓度分别在 2 .0× 1 0 -5~ 3.0× 1 0 -4 mol/L,3.2× 1 0 -6~ 2 .2× 1 0 -4 mol/L,4.0× 1 0 -5~ 2 .5× 1 0 -4 mol/L的范围内呈线性关系。该法已用于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中酪氨酸、脯氨酸、组氨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本文进一步试验了氟硅酸钾沉淀的生成条件、洗涤、水解和用氢氧化钠滴定的终点指示等。结果表明,于4.5—6N盐酸-硝酸混酸介质,含1.2—1.6克氟化钾的饱和氯化钾溶液(常温)中,沉淀氟硅酸钾为佳。沉淀以80毫升氯化钾-氟化钠混合洗涤液(35±2℃)洗涤,仍无明显水解现象。用150毫升沸水水解约80毫克二氧化硅,以硝氮黄为指示剂,氢氧化钠标准溶  相似文献   

10.
杨频  周春琼 《化学学报》2003,61(9):1455-1460
合成和表征了两种新的双核配合物[Eu_2 (bbimp) (CH_3COO) (CH_3CH_2O)_2 (CH_3CH_2OH)] (ClO_4)_2 (A)和[Nd_2 (bbimp)-(CH_3COO) (CH_3CH_2O)_2 (CH_3CH_2OH)] (ClO_4)_2 (B)。用紫外光谱法分别研究了磷酸二酯键模型物双-( 2,4-二硝基苯基)磷酸盐(BDNPP)与配合物(A,B)的水解动力学反应。当 BDNPP与A,B的浓度均为2.5 * 10~(-5) mol/L时,反应为二级反应;在25 ℃,pH 7.26时,二级水解速率常数分别为2479 (mol/L)~(-1)·min~(-1),1678 (mol/L) ~(-1)·min~(-1),半衰期分别为16.1 min和23.8 min,比单独的Eu~(3+),Nd~ (3+)水解BDNPP的速率均快得多,37 ℃时反应更快;在25 ℃,pH 6.50~8.50时, 两个反应的水解速率常数的lgK与pH值均呈正的线性关系。两种配合物与小牛胸腺 (CT)DNA作用,使CT DNA最大吸收峰发生减色和红移,使溴化乙锭(EB)-DNA复 合物体系荧光强度减弱。两种配合物对超螺旋质粒pBR322 DNA的断裂在50 ℃,pH 8.0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在25±0.1℃,I=0.1mol·l~(-1)KNO_3条件下,在80%(V/V)DMSO—H_2O混合溶剂中,应用pH法测定了DL—苯丙氨酸、甘氨酸、L—缬氨酸、L—丝氨酸、L—异亮氨酸、L—脯氨酸等α—氨基酸的电离常数;铜(Ⅱ)—α—氨基酸二元配合物和铜(Ⅲ)—芬布芬—α—氨基酸三元配合物的稳定常数。使用的α—氨基酸均为生化试剂。实验发现,在Logβ_(102)与pK_b~B,logβ_(111)与pK_2~B及logβ_(111)与olgβ_(102)三对参数之间均存在良好的直线自由能关系。用ΔlogK和Δlogβ_(111)表征了三元混配型配合物相对于二元母体配合物的稳定性.讨论了溶剂的性质、配体之间的堆积作用和疏水作用对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硫酸锌与L-α-色氨酸配合行为的相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锌是重要的生命元素 ,L- α-氨基酸是人体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元。 α-氨基酸锌配合物作为添加剂在药物、食品和化妆品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 3 ] 。本文用半微量相平衡方法 [4] 研究了Zn SO4- Try- H2 O体系在 2 5℃的相化学 ,发现该体系中未形成新化合物。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 Zn( Try) 2 固态配合物 ,并研究了它的物理化学性质。1 实验部分1 .1 仪器与试剂恒温槽 (自制 )温度涨落± 0 .0 5℃ ;WZS— 1型阿贝折光仪 (上海实验仪器厂 ) ;ZD— 2型自动电位滴定仪 ;BRUKER EQ UINOX— 550型傅立叶红外分光光度计 ( KBr压片 )…  相似文献   

13.
用交流电桥法测定了熔融KCl-NaCl(1:1摩尔)-RECl3的电导。比电导的温度函数表达式如下: κ=A+B(t-700) κ:比电导(Ω-1·cm-1);t:温度(700—850℃); A、B:本文给出的常数。讨沦了实验值与计算值的偏差,当稀土氯化物在熔体中的浓度为10—50重量百分数时可能形成了络合物。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链酚胺型 N3O配体 N-(2-羟基苄基 )-二乙烯三胺 (HL),用元素分析 ,IR和 1H NMR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用 pH电位滴定法,在 25± 0.1℃ ,I=0.10(KNO3)条件下,研究了该配体质子化及其与 Zn?离子配位热力学。在 25± 0.1℃ ,I =0.10(KNO3), pH =7~ 9(50mmol· L- 1缓冲溶液 )范围内,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配合物催化对硝基苯酚乙酸酯 (NA)水解动力学,得到了 NA催化水解二级反应速率常数 kc。结果表明: Zn?离子与配体的氨基和酚羟基配位之后,还与一个水分子配位。配位酚羟基和水分子的离解常数 pKa值分别为 5.22和 9.47。在中性 pH值可以产生亲核试剂 Zn?…- OH,对 NA水解有较好的催化效果, pH=9.0时, kc=3.2× 10- 2mol- 1· L- 1· s- 1。  相似文献   

15.
用荧光光谱法、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盐酸拓扑替康(Topotecan hydrochloride,简记为THC)与盐酸依利替康(Irinotecan hydrochloride,简记为IHC)两种喜树碱类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s,BSA)的相互结合反应.实验表明喜树碱类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结合作用为单一的静态猝灭过程,在溶液中二者以物质的量比11牢固结合,25℃时其结合反应的平衡常数K0分别为K0,THC=7.73×105 L·mol-1,K0,IHC=4.73×105 L·mol-1.根据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机理,求算了给体(BSA)与受体(喜树碱类药物)间距离r和能量转移效率E分别为rTHC=3.75nm,rIHC=3.08 nm,ETHC=0.26,EIHC=0.51.并研究了五种离子对喜树碱类药物与BSA结合作用的影响,推测了二者之间的主要作用力为疏水作用和偶极-偶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用微相吸附-光谱修正(MPASC)技术研究了曙红Y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MAB相互作用的机理。在pH 6.8的缓冲溶液中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上述反应属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按曲线的截距计算反应产物中曙红Y与CTMAB的结合比为1∶2(分别在20,40及60℃试验)。按曲线的斜率计算结合反应的常数,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得的常数值不同:2.56×105(20℃),1.11×105(40℃)及3.86×104(60℃)。在曙红Y与CTMAB的反应体系中加入定量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磺酸钠,SLS),则一定量的曙红Y将从CTMAB吸附聚合体中释出。根据这一灵敏的置换反应,建立了污水中阴离子洗涤剂的测定方法。此法用于污水样品分析,得到的RSD(n=6)值小于5%。用标准加入法检测方法的回收率在99.8%~108.9%之间。  相似文献   

17.
秋兰姆二硫化大孔型螯合树脂含有—C—S—S—C—螯合基团,在pH5-10时能定量吸附Cu~(2+)、Pb~(2+)、Cd~(2+)离子,用5N硝酸能从树脂上定量解脱下来。当大量存在Ca~(2+)、Mg~(2+)、Fe~(3+)、Al~(3+)、SO_4~(2-)、NO_3~-、Cl~-时不影响对Cu~(2+)、Pb~(2+)、Cd~(2+)的定量吸附。对Cu~(2+)、Pb~(2+)、Cd~(2+)回收率分别为96-105%,95-105%,94-105%。测定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Cu~(2+)、Pb~(2+)、Cd~(2+)分别为±2.8%,±3.2%,±3.4%。  相似文献   

18.
用交流电桥法测定了熔融KCl-NaCl(1:1摩尔)-RECl_3的电导。比电导的温度函数表达式如下: k=A+B(t-700) k:比电导(Ω~(-1)·cm~(-1));t:温度(700—850℃); A、B:本文给出的常数。 讨沦了实验值与计算值的偏差,当稀土氯化物在熔体中的浓度为10—50重量百分数时可能形成了络合物。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pH法在NO_3~-浓度为2M时研究了浓度为0.1~0.6M的Sm~(3 )在25℃时的水解聚合作用.实验发现在溶液中的聚合状态较Pr~(3 )离子更为复杂,与Cr~(3 )离子有类似之处,即有相同类型的“根 节”配合物M[M(OH)_2]_n~((3 n) ),n=1,2,3形成,但Sm~(3 )离子的水解程度远较Cr~(3 )离子为低.用同配体常数法和作图外推法计算了溶液中存在的各水解产物的平衡常数,两者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0.
孟亚斌  杨亚江 《分析化学》2004,32(8):998-1001
碳酸丙烯酯 (PC)在凝胶因子 4 ,4′ 二 (硬脂酰胺基 )二苯醚 (BSDE)的作用下形成分子凝胶。交流阻抗法研究发现 ,含二 (三氟甲基磺酰 )亚胺锂 (LiTFSI)的PC分子凝胶在室温下的电导率达 5 .5 6× 1 0 -3 S·cm-1 。在较低温度下 (≥ - 35℃ ) ,温度对分子凝胶电导率的影响比其溶液电解质的影响大。在 - 35℃时 ,含LiTFSI的PC分子凝胶的电导率为 5 .91× 1 0 -5S·cm-1 。以不锈钢电极为工作电极 ,锂电极为参比电极 ,用循环伏安法 ,测定PC分子凝胶电解质体系的电化学稳定窗口为 0 .0~ 4 .7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